痔瘡是肛腸疾病中高發的一種,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其病發可引起明顯的肛腸不適,包括疼痛、便秘、出血等,日常生活容易受之影響。疾病治療上,以保守治療為多見,針灸是保守治療中的一種。那麼,針灸治痔瘡,效果如何?痔瘡患者平日裡要如何護理?
針灸治療痔瘡效果好嗎?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結合,其適應症廣泛,且療效顯著,操作簡便,副作用少。針灸對於痔瘡這一類肛腸疾病同樣適用。痔瘡從中醫角度看,本質為氣血瘀滯。肛內有腫物脫出,肛管縮緊,有墜脹疼痛感,甚至有嵌頓、便血,可能是氣滯血瘀。
而便血鮮紅,便時肛內腫物脫出,但可自行回納,肛門墜脹貨灼熱疼痛,可能是溼熱瘀滯。無論是氣滯血瘀或是溼熱瘀滯,都可通過針灸來疏通經絡,從而使得氣血運行正常,緩解便血、便秘等。
但針灸對便血或比較輕微的症狀效果較明顯,對於內痔、外痔比較大的情況或肛裂,針灸治療效果則相對較差,建議採用其它療法。
痔瘡患者平日裡要如何護理?
1、平日裡應做好個人清潔衛生工作,特別是肛門周圍部位的清潔,應加以重視。定期用溫水或洗劑對局部進行清潔,定期更換內褲、衛生巾這種貼身物品,以保持清潔,避免滋生細菌。
2、飲食上應避免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比如辣椒、芥末等等,容易抑制腸胃蠕動,造成大便乾澀,進而加重痔瘡。飲食上宜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粗纖維的蔬菜、水果,同時保證每日足夠的飲水量,有利於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便血等痔瘡症狀。
3、痔瘡患者平日裡應避免長時間久坐或者站立,這樣會導致肛門周圍局部血循環不暢而加重痔瘡。所以建議病患平日裡適當進行一些體育活動,比如提肛運動、提重心運動等等,均有利於增強肛門括約肌活動,改善肛門局部血循環,有效防治痔瘡。
總之,雖然針灸可用於治療痔瘡,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適合體積較大的內痔、外痔或者肛裂病患。所以,在選擇療法時應考慮到病因、症狀、效果等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