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S以往最醒目的外露式GEL被FlyteFoam全新中底科技所取代,新的緩震科技時代正式開啟。
回首一年前,ASICS發布了以輕質緩衝體驗為主的DynaFlyte 1代跑鞋,與以往旗下的專業跑鞋不同之處在於,這是繼MetaRun之後,第二款將中底全部改用了FlyteFoam科技的跑鞋。這正是從這個系列開始,ASICS以往最醒目的外露式GEL被FlyteFoam全新中底科技所取代,新的緩震科技時代正式開啟。如今ASICS又將全新改良後的DynaFlyte 2呈現在我們面前,到底這款新品有什麼不同之處,今天就由我們為大家揭曉。
產品信息
ASICS DynaFlyte 2
屬性:輕量緩衝款
重量:260克
中底落差:8毫米
推薦使用距離:日常訓練及馬拉松比賽
路面環境:普通公路及塑膠跑道
適合步態:正常
官方售價:1090元
產品外觀
首次接觸ASICS DynaFlyte 2,你會發現與以往的ASICS跑鞋給人的印象大為不同:化繁為簡的鞋面設計、一體化的全片式中底,這都與以往靠複雜科技著稱的老款ASICS跑鞋形象明顯的不同,沒有了華麗科技的DynaFlyte 2外觀上則顯得樸實無華的許多。
但不要這樣就以為這款鞋子的工藝就歸為平庸了:先進的無縫鞋面同時輔助做了大量的雷射切割,鞋身側部標誌性的「井」字也被藏到了內層,這也是與DynaFlyte 1代最顯著的區別之一;在鞋面左側內層同樣埋藏了一條硬度很高的支撐條,設計上的收斂是首次接觸這款跑鞋給人的最大印象;當然碩大的DynaFlyte 2型號標識還是被設計師用很顯著的大小展示在鞋子後跟處,如果選用的字體如果不那麼方正也許會顯得更具靈性一些。
鞋面包裹
DynaFlyte 2的鞋面材料保持著一定的硬度,在捨棄了傳統鞋面多種材料的拼接後,依然能提供較為出色的包裹性,同時內層添加的支撐條又可以保持著不錯的支撐效果,全新的鞋子擺在面前,即使沒有內部的鞋撐,依然會看起來十分飽滿。
一體化的鞋身設計會讓跑鞋看起來更加整潔,從實際的上腳體驗來看,其實還是會比多年前的AISCS老款跑鞋在包裹性上有所遜色,諸如當年給筆者印象深刻的BIOMORPHICFIT這樣類似的鞋面科技,在如今一體織盛行的風潮下也不見了蹤影,當然DynaFlyte 2的鞋面設計風格實際上是與今年的Kayano 24如出一轍,保持了全系產品的一致性。
緩震與支撐
中底科技一直以來都是ASICS最拿的出手的殺手鐧,耳熟能詳的GEL,IGS,GuidanceLine這樣科技早已被大家了解,而這款DynaFlyte 2則改用了全掌的FlyteFoam中底科技,FlyteFoam是ASICS亞瑟士有史以來研發的極致輕量的緩震中底,較行業標準(EVA)輕55%。以輕質緩震為主打則是DynaFlyte 2要告訴我們的,習慣穿Nimbus系列的朋友上腳穿DynaFlyte 2則需要一定的適應,DynaFlyte 2的中底並不能算軟,彈性適中,短短的跑上一兩千米其實並不能給你十分驚豔的感覺,但如果持續運動距離達到一定的長度時,你則會體驗到它的與眾不同,我們拍攝了當重量壓力集中在FlyteFoam中底時的效果,整個中底形變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應該說DynaFlyte2是比較適合中長距離訓練或者比賽使用的,越長的使用距離越能體會到輕質緩震的優勢,反而較短距離顯得會比較平淡無奇,箇中奧妙恐怕還需要朋友們親身體驗才可知曉。
DynaFlyte 2定位於輕量緩衝款,其實對於穩定性的設計並不多,僅在足弓處嵌入了單側Trusstic系統,穩定和支撐性都有照顧到,步態正常的朋友倒可不必擔心,對於足弓的支撐性一直是ASICS中底調教的優勢之一,這款DynaFlyte 2也不例外,一上腳就可以感覺到支撐滿滿,這也是與很多跑鞋品牌內在不同之處,也證明無論外觀如何變化,內在核心依然還是熟悉的老牌ASICS的風格。
在實際體驗中,我們還是發現了DynaFlyte2設計中略顯不足之處,在介紹鞋面時,我們提到了左側內層有一處較長的支撐條,平常可以用來支撐鞋面,實際體驗中我們發現前腳掌在打彎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與其有所接觸,略顯生硬的觸碰感讓人覺得不是那麼美好,但隨著腳下溫度的上升最終材料變得更為柔軟這種彆扭的感覺基本消失,除此之外,DynaFlyte 2給人的腳下感覺還是比較不錯的,並不僅僅是「輕」,它還提供了在輕之外足量的緩衝,雖不是那麼的驚豔,但對於注重實用主義的跑者面言,顯然DynaFlyte 2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in 責任編輯: 裴晗_NS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