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畫家柯羅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年7月16日,柯羅生於法國巴黎。父親賈庫?路易?柯羅是經營呢絨批發業務的商人。母親是一家有名的婦女帽子店老闆,這是一個經濟上沒有任何困難的家庭。夫婦二人還有二女,即年長柯羅4歲的姐姐奧庫達維、及日後24歲即去世的妹妹安娜。由於夫婦二人都忙於商務,無暇照顧子女,出生後的孩子一律送到近郊的布列奴爾村寄養。
拿皮鞭的小女孩
小女孩肖像
小男孩肖像
柯羅4歲那年,才回到父母身邊。母親是一位有相當規模的葡萄酒批發商人的女兒,在凡爾賽長大,她不僅儀表優雅,而且辦事洗鍊,在她經營的商店裡,經常出入的是貴婦、淑女。後來的日子裡,柯羅在朋友那裡提到自己的母親時,總是稱它為「那位漂亮的婦女」。柯羅從幼年時代起,就喜歡繪畫,由父親所掌管的母親商店的出納薄的空白處,充滿了孩子的鉛筆畫。
《從君士坦丁柱廊大廳拱廊看鬥獸場》1825年 布面油畫 23.2x 34.8cm
1803年,柯羅進入了寄宿學校。1807年,父親將兒子送到了盧昂,住在一個朋友森奴光的家,在那裡,柯羅進入了有名的盧昂中學。森奴光將柯羅視為自己的孩子,照顧的很好。這位先生對自然的熱愛也深深地感染了柯羅。整個盧昂中學時代,養成了柯羅終生不變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不過,對自然的頻繁接近,卻影響了他學業的長進,入學時成績中等的學業逐漸呈下降趨勢,加上任課教師的不理解,終於在第4個年頭裡,因成績不好而退學。離開盧昂中學的柯羅,進入巴黎近郊波瓦西的寄宿學校,二年後畢業。
清晨
1815年,回到家裡的柯羅,在不能公開聲明想成為畫家的情況下,被父親送到另一位呢絨批發業老闆那裡去見習。往來與商會之間。因為這只是父親的一廂情願,柯羅對此一點興趣也沒有。他常常拋開按時發送商品的工作,熱中於到外面搞速寫或素描。到了1817年,他在繼續見習的同時,晚間開始到斯依斯學院會,去參加正式的繪畫學習。這一年中,父親在距巴黎西南大約15公裡左右一個有樹林、有水池,風光明媚的地方――維爾?達布列買下了一所別墅,在得到許可後,柯羅將自己的寢室作為畫室,每逢休假日,他就將自己關在畫室裡作畫,有時他也到附近散步,使自己溶入自從離開盧昂以後,長時間沒有接觸過的大自然。自此以後,直到晚年,柯羅多次在這裡逗留、作畫,留下了記錄這裡風景的多幅作品。
草地上的女人
1830年以後的沙龍,描述該地的風景畫幾乎成為必然的展品。最終,這裡還是他去世的葬身之所。在當時這種想成為畫家的願望日益強烈,而又不得不遵從父親勉強從商的情況下,轉機終於在1812年出現。這一年的9月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這就是已經結婚的餓妹妹安娜的愛子死去,由於過度悲痛,安娜不久也離開了人世。
奔騰的河流
轉過年來,鑑於女兒的突然死亡,本來希望兒子繼承自己事業的父親,看到柯羅不僅對於準備叫給他的10萬法郎經營資金不感興趣,6年的時光,也並未培養出他的經營才能。柯羅仍舊只想成為畫家。因此,他不再堅持自己的要求,認同了兒子的選擇,還將以往每年給女兒的補貼全部轉給了柯羅。由於解決了生活方面的後顧之憂,柯羅從此專心致志地投入了自己新愛的事業。雖說正式出道的時間晚了一點,但這樣的境域,還是許多畫家所不可比擬的餓。欣喜若狂的柯羅,此時立即到了與自己同齡的風景畫家阿希爾?埃託納?米夏隆那裡,作為弟子向他求教。
樹木版畫
開始在米夏隆的指導下,畫寫生風景畫,按照要求將眼前所見到的景物細心地、全部表現出來,拒、據柯羅說這就是老師唯一給予他的忠告。不料幾個月後,米夏隆突然去世。於是他有到了米夏隆的老師讓?維克多?貝爾坦的門下。這一年,他自己修建了住所,並有了自己的畫室。
山坡風景 View of Lormes
1825年,柯羅又師從兩位新古典主義風景畫家,為了接受傳統繪畫教育,他去了義大利,一直到1828年據說家裡同意他這次出行的條件是為家裡成員畫好肖像,在完成任務後,才得動身。在到達羅馬後,他下榻與西班牙廣場附近,以次為據點,到義大利各地旅行。留學3年後,在1828年的9月回到巴黎。由他創作的兩件處女作《納爾尼河上的橋》《羅馬的農村》於巴黎的沙龍展出。
1829-1830年,柯羅往來于楓丹白露、諾曼第等地搞創作。在7月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中,他離開了巴黎,到沙特兒、諾曼第作畫。有名的《沙特兒大教堂》就是這時的作品。1831年,在布列塔尼、莫爾旺等地畫畫。這一年沙龍展出他的作品《楓丹白露的樹林》。《拉?切爾瓦拉》等4件作品。1833年,在沙龍展出的,《楓丹白露的樹林淺灘》獲二等漿,該漿給了柯羅以極大的激勵,而且使望子成龍的父親也感到高興。
1834年,他的《義大利的大地》、《海邊風景》等三件作品在沙龍展出。由於去年的獲獎,柯羅2次去義大利的旅行,順利的得到了雙親的認可。在義大利,他並不是去學習藝術大師們的技法,也沒有臨摹名作,而是遊歷了佛羅倫斯、威尼斯、米蘭等地,以大自然為師,直接寫生。這位大師一生未娶,他說:「我一生鍾愛大自然永不變心。」他還說:不要模仿別人,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描繪大自然。
1835年,他繼續在法國各地進行旅行創作。這一年,在沙龍展出了他的《沙漠的夏甲》、《裡沃的風景》。1836年,在法國中部的奧維爾地方,阿維尼翁、蒙彼利埃等地旅居期間,畫了《黛安娜與阿克泰翁》(圖26)。1837年,在沙龍展出了《聖希埃洛?姆斯》、《夕陽》等3件作品。其中的《聖希埃洛?姆斯》,贈送給了維爾?達布列教會。1838年,在沙龍展出了《希來努斯》、《沃爾特拉風景》
1839年,在沙龍展出了《義大利的土地》、《黃昏》。法國詩人、小說家、評論家高 爾為《黃昏》的構思寫了詩。自從1827年他的作品首次在沙龍亮相以來,十二年中,幾乎每次沙龍都有他的作品,奇怪的是,既沒有受到過什麼責難,也沒有什麼褒揚。幾乎沒有人作國認真的評論。不過,在高 爾及內爾瓦等浪漫派文學運動的鬥士那裡,他是倍受歡迎的。多年來,這位畫家的餓生活費用,主要靠的餓是家裡父母的支援,開始是每年1千5百法郎,後來增加到2千。他自己的生活十分簡樸,但對人慷慨、仗義、助人為樂。巴黎窮苦的年輕藝術家,經常受到他的周濟。為此,他還要向父親那裡借錢,並許願在賣出自己的作品之後悉數歸還。遺憾的是在1839年以後,居然沒有一位顧客出資買他的畫,年內,總算由奧列昂公爵買下了他的兩件作品。
1840年,柯羅為一位司法官宅邸牆面裝飾了義大利的風景畫。此外,為羅斯尼教會創作《了聖經》中的故事油畫《出埃及》,包括這件作品在內的三件作品在沙龍展出。其中的《小羊倌》由政府收購後,送到梅斯美術館收藏。這是由政府收購被收藏於美術館的第一件柯羅的作品。
坐著看書的女孩
坐著看書的女人
1841年,沙龍展出了柯羅的《拿波裡附近的地方》、《德謨克利特與阿古德拉的人們》。1842年,他到了朱拉山、薩瓦等地旅行,這一年的沙龍,展出了他的《養羊人》、《義大利的土地》,後者被政府收購,前者由柯羅送給了父親故鄉塞繆的美術館。1834年,沙龍展出作品《水浴的女人們》、《黃昏》。《所多瑪的火花》被審查員投票否決。從這一年的5月到秋天柯羅與畫家布裡澤一起到義大利旅行,此行柯羅帶回的作品是《蒂沃利的維拉底斯特庭園》等。1844年,應政府的要求為巴黎的聖?尼古拉?夏爾多尼教會創作了《基督的洗禮》,於1847年完成。
浴中受驚的黛安娜
1845年,沙龍展出了他的《霍梅洛斯羊倌》、《達夫尼斯與枯洛埃》、《風景》,其中的《霍梅洛斯羊倌》是根據法國詩人安得烈?希埃尼埃的詩《盲人》而構思的,受到高度讚揚。這件作品在1863年由畫家自己送給了聖?羅的美術館。1846年,柯羅被授予5等榮譽勳位勳章。由於有些評論家並不真正了解柯羅的藝術,對於他在作品中不用誇張的色彩,不作過分渲染,而認為是平淡。因此,對於他的獲獎感到意外。以致當他將勳章捧給父母看的時候,二老才相信這是事實。以次為契機,一些評論家的目光開始集中於柯羅。波德萊爾、商弗勒裡等詩人、評論家也對畫家表示了善意,形勢發展對於柯羅十分有利。
此後,他的作品也打開了銷路,而賣畫得到的錢,使他能夠更多地支援窮苦的畫界同仁。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不是按質論價,而是看當時的需要,當朋友們有較大的困難,他的畫就高一些,有時價格就很低。這一年的沙龍展出了他的作品《楓丹白露的樹林》。1847年,沙龍展出了《山羊與被戲弄的羊倌》、《傍晚的釣魚人》。年內,經友人介紹,著名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羅瓦到柯羅的畫室進行了訪問,據說當時談到法國最偉大的藝術家時,這位比柯羅還小兩歲的大畫家,竟然當仁不讓地提出當數他本人,接著又對柯羅說道「還有你」。1848年,在共和政府時期,在免檢的沙龍中,展出了柯羅的9件作品。其中《義大利的羊倌》與《義大利的土地》被政府收購。1849年,政府買去他的《橄欖園的基督》後,送給了郎古列美術館。在這一年的沙龍展出的作品有《羅馬鬥獸場的風景》、《維爾?達布列風景》、《沃爾特拉風景》、《裡姆桑的土地》。
從1850年起,柯羅的風景畫突出地向著幻想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他開始關注人物畫。自去年開始,連續在沙龍展出的作品有《早晨?寧芙的舞蹈》、《契羅爾的土地(裡沃的風景)》、《日出》、《維爾?達布列習作》。其中的《早晨?寧芙的舞蹈》被國家收購。自從雙親亡故後,阿拉斯的丟替猶一家給與柯羅的溫暖情同一家,由於丟替猶的女婿阿爾弗雷多?羅布為柯羅寫傳記、整理作品目錄,而與柯羅親如父子。這一年在沙龍展出的作品有《拉?羅歇爾港》、《休息》、《夕陽》。
夏爾莫瓦夫人
1853年,繼去年之後,第2次與杜比尼一起到瑞士旅行。在這一年裡,柯羅對玻璃版畫產生了興趣,並動手試作。應友人委託,他以市場售的石版畫為題材,開始製作《基督的紀行圖》。年內在沙龍展出了作品《聖塞巴斯蒂安》、《夕陽》、《早晨》。1854年,與丟替猶一起到荷蘭、比利時旅行中,接觸到了倫勃郎、魯本斯等大師的畫作。1855年,在巴黎舉辦的萬圖博覽會上展出了他的《黛安娜的隨從們》(圖23)、《春》、《黃昏》、《義大利的回憶》、《傍晚》等6件富有詩意的風景畫。審查委員會由於存在重大分歧,最後,將展出的40多件安格爾的作品,35件德拉克羅瓦的作品 下,柯羅則獲得了最高獎。在興奮未消之際,展品中的《馬庫西的回憶》,又被當時法國的皇帝拿破崙三世看中買下。柯羅作品的知名度隨之提高。印象派代表畫家之一的畢沙羅,在博覽會上看到柯羅的作品後,很受感動,專門到畫室拜訪了柯羅。由於名聲遠揚,前來求畫的人絡繹不絕、應接不暇、1856年,柯羅前往阿拉斯與諾曼第等地旅行,從幾年前開始著手的維爾?達布列教會的壁畫完成了4面,全部是義大利繪畫的模仿、複製。
1857年,柯羅觀看了許多戲劇與歌劇,畫了大量速寫。從此開始,他的人物畫增多,在沙龍展出的作品有《所多瑪的大火》、《寧芙與阿摩爾》、《田園的奏樂》、《夕陽》、《落日》、《維爾?達布列》、《維爾?達布列的早晨》等。1858年,柯羅拿出38件作品參加拍賣,收入14233法郎。
樹木和人
1859年,在沙龍展出《化?》(當時標題為《有人物的風景》)、《但丁與維爾基利斯》、《馬庫貝斯》,於6年前動手的14幅《基督紀行圖》完成,被羅斯尼的教會得到。自從1860年柯羅移居巴黎後,長時間在楓丹白露作畫。1861年時,印象派女畫家貝爾託?摩裡索成為他的弟子,柯羅把自己的畫交給她臨摹。同年,他的《寧芙的舞蹈》、《日出》、《奧菲士與尤裡迪斯》在沙龍展出。1862年,在倫敦的萬國博覽會上展出1件作品,7月間在倫敦的1周,創作作品3件。1863年,沙龍展出《日出》、《維爾?達布列》、《梅裡》。年內,在瑞士各地進行了旅行、觀光。1864年,柯羅的傑作《回憶莫爾託芳特》在沙龍展出,莫爾託芳特位於巴黎東北60公裡,是深埋於霧中的湖沼地,該作當即為政府所收購。入藏楓丹白露的宮中。在沙龍展出的還有《陣風》。
1865年,為德米多夫親王的客室畫了兩幅裝飾壁畫《迎光的奧菲士》、《睡眠中的黛安娜》。沙龍展出《早晨》、《涅米湖的回憶》等3件作品。1866年,在沙龍的展品《孤獨》被拿破崙三世大公妃買去由個人收藏。另外展出的作品還有《夕陽》、《羅馬附近》。年內為風溼所苦,只是在畫室內創作了多幅人物畫。1867年在巴黎萬國博覽會上,展出作品7件,獲得二等獎。並被授予4等榮譽勳位勳章。在沙龍展出作品有《陣風》、《伯威附近瑪利賽的教會》。
教堂
1868年,在沙龍展出作品《維爾?達布列的早晨》、《淺灘?夕陽》。此時,由於生活極其困難的現實主義畫家杜米埃付不起房租,柯羅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開始是為他出錢買了家具,然後,委託住在杜米埃附近的另一位和柯羅一起作畫的風景畫家杜比尼,從房東那裡將房子買了過來,送給了杜米埃。然後為了表示對杜比尼的感謝,柯羅又與杜米埃一起為杜比尼畫了家庭裝飾畫。1869年,在沙龍展出《讀書的女人》等二件。
1870年,在沙龍展出《有人物的風景》、《維爾 達布列》,有人認為《有人物的風景》就是將1859年沙龍展出的那一件作品中的人物,改為《戴珍珠頭飾的女郎》中的模特兒貝爾多之後,加工而成的。7月19日,法國向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爆發,9月2日,色當戰役法國失敗,拿破崙三世向普軍投降。不久,普軍包圍了巴黎,留在巴黎的柯羅,依然埋頭於他的創作,並向那些由於戰爭原因而生活上出現了困難的人給予了支援。從去年著手創作的《戴珍珠頭飾的女郎》,於此時完成。
藍衣夫人
在1871年1月,法國與普魯士籤訂停戰協定。3月份巴黎無產階級起義時,柯羅離開了巴黎,到了法國北部旅行。在杜埃畫了有名的寫生《杜埃的鐘樓》。1872年在沙龍展出《阿拉斯的附近》、《紀念維爾?達布列》。此時的柯羅雖然已76歲高齡,但依舊精力充沛地在法國各地旅行。由於他的寬容,在他的巴黎畫室經常有募捐人、畫商、顧客來訪,蜂擁的人群,使得他不得安寧,無法作畫。於是在去年去過的蒙菲美猶附近匿名修建了畫室。在這一年裡,沙龍展出了他創作的《船夫》、《牧歌》。1874年,沙龍展出了他的《阿爾的回憶》、《夕陽》、《月光》。7月,經過3次修改完成了《桑斯?大教堂內部》。10月份,柯羅發現已經患上胃癌,在病痛的日子裡,老畫家仍然傾心於《蘭衣女》的創作。
森林裡的天使
1875年1月6日,柯羅的症狀急速惡化,臥床不起。當12日接到在巴比松去世的米勒的 告後,立即給未亡人送去2千法郎,以示慰問。22日,柯羅在自己住宅的畫室中去世。臨終前,念念不忘的是他的繪畫,他南南地說道「衷心希望天堂裡也有繪畫」。在聖?託努教會舉行告別儀式後,葬於佩爾?拉雪茲基地。同年的沙龍以柯羅作品為題,展出了他的3件作品《樵夫》、《夕陽的歡樂》、《畢比利斯》。
森林裡跳舞的仙女
從26歲開始才正式從事繪畫的柯羅,主要師法自然,他熱愛大自然,先後三次去義大利旅行。還去過荷蘭、瑞士、美國,至於法國更是走遍各地。直到去世前一年,77歲高齡的畫家仍堅持到庫布隆、阿拉斯、桑斯等地,目的就是為了瀏覽風光,領略大自然的奧秘,在自然的啟示下作畫不輟。由於他懷著深厚的感情去仔細的觀察,對大自然加以認真的體味。因此,他的風景畫樸實無華中蘊含著濃濃的詩意。他的風景畫不事誇張,不施豔麗色彩,描寫的大部分是色調柔和的清晨或傍晚,有時畫面還籠罩在輕煙薄霧之中,其寂謐、優美之感有如夢境。有些風景畫中還加上了一些神話或傳說中的人物,為畫面增添了活力。以風景畫見長的柯羅堪稱法國19世紀中期描繪風景的大師。是使法國從傳統的歷史風景畫過度到現實主義風景的代表人物。
林蔭小路
樹木林立
從40年代中起,特別是1850年以後,人物畫成了畫家關注的題材,他的人物畫兼有古典派和浪漫派的特色,筆觸輕柔細膩、手法洗鍊,不論畫面上的女人是小 還是沉思,乃至稍顯憂鬱,她們的思想都是純淨的,心地都是善良的,儘管他的人物畫不如風景畫那樣傑出,但有些作品比如《戴珍珠頭飾的女郎》很為觀眾喜愛,尤其是《蘭衣女》,其精美絕不在專門從事人物畫的畫家之下。這類畫作在進入20世紀以後,受到了高度的評價。
阿戈斯蒂娜
柯羅的作品《納爾尼河上的橋》、《羅馬的農村》於1927年即在沙龍展出,此後近30年,幾乎每次沙龍中都少不了他的作品,奇怪的是對於他的作品,幾乎無人加以褒貶,直到1855年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買下了他的《馬庫西的回憶》後,才好似一顆拂去塵埃的珍珠,突然在畫壇上閃爍出耀眼的光芒,自此不僅畫商、顧客盈門,而且作品一再為官方所收購,價格也一路飆升。《加德湖》以800法郎賣出,20幾年過後,市值為23萬1千法郎。
《通往村莊的道路》
柯羅性格活躍,朋友眾多,常和他一起作畫的畫家杜比尼直到臨死前還念念不忘地說道「到了天堂也要去看看我的朋友柯羅。」他他心地善良、助人為樂,即使是在早年不得不接受父母經濟支援時,就常常資助更為困難的人,有時為此不惜借債。在日子富裕後,他更是不忘身處困境的友人,他是畫界有名的「善良的大叔」。
在當時藝術界出現的具有先進思想的流派和保守的學院派之間的鬥爭中,一般看不到柯羅的身影,對於一些使同時代的人感到激動的政治事件,他大多是避而遠之,當1871年3月份巴黎無產階級起義,已安放不下他平靜的畫架時,他離開了巴黎到外地旅行作畫。儘管公社時期柯羅是美術家協會的名譽委員,也支持了該會主席庫爾貝的工作,但大體上只是一位旁觀者。在柯羅的藝術方面,評論家指出,他的風景畫多為銀灰調子,嚴格說來顯的單一,且有雷同之感,一些回憶風景畫,是他根據當時的寫生回到畫室再加工畫就的,有的由於相隔時間較長,很難保留現場感受,不能不影響到它們的魅力。
珍珠女郎 柯羅 1868-1870年 70×55釐米 巴黎羅浮宮藏
是一幅色彩優美的肖像傑作,它描繪一個戴著用樹葉編的「花環」的青年女子。一片樹葉在她的前額投下了影子,觀眾把這個影子誤認作珍珠。這雖是一個錯覺,卻包含著對這幅畫的真理性的判斷。
躺在鄉間的仙女 1855-1858年 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 法國 49cm×75cm 布 油彩 日內瓦藝術和歷史博物館藏
科羅將少女體與鄉間風景結合在一起,以展示出他努力於"回到自然"的藝術理想與追求。這件作品體現出他對外光與環境色調的強調與研究,仙女體態的起伏與柔和的轉折與鄉間風景的丘陵、叢林相映成趣,渾然和諧;顯示出自然造化的巧奪天工。
藍衣夫人 1874年 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 法國 80cm×50.5cm 布 油彩 巴黎 羅浮宮藏
此畫系科羅晚年的肖像傑作。這裡描繪的是華貴的世俗女性,一手支在桌面,一手貼在胸前,而藍衣裙正是夫人高貴氣態與婀娜體態的標誌,也顯示出她的身份和地位。那優美的藍衣的色調,使整個畫面洋溢著象徵性的光輝。有人指出,藍衣夫人也許是科羅晚年心靈的化身。
芒特的嫩葉 1855-1865年 柯羅 法國 34cm×46cm 油畫 美國匹茲堡卡內基學院美術館藏
在這幅《芒特的嫩葉》上,雖仍能看到柯羅的風景畫所常有的彎曲樹枝,但它在整體中沒有人為因素。通過這些細樹枝,人們看到的是一幕色調細膩多變的、充滿春意的現實。整幅風景用的是變化複雜的灰暗色調,唯一明快的色點是綻在樹幹上的嫩芽與小葉。細細地品味,會使人感受到它的清新與明麗。
蒙特楓丹的回憶 1864年 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 法國 65cm x 589cm 布 油彩 巴黎羅浮宮藏
《蒙特楓丹的回憶》是柯羅的代表作,這幅畫充滿了憂傷的情緒。畫中,一棵巨大的樹,佔據了整個畫面的二分之一,而另一棵乾枯的樹與之遙相呼應,兩棵樹朝著一個方向傾斜著。透過傾斜的樹幹,我們看到,清澈如鏡的湖面上,有連綿起伏的山巒和叢林的虛影。一個身穿紅色衣裙的婦女,正在採樹上的蘑菇,她的身邊有兩個女孩在幫她一起採摘。畫面情節很簡單,但是你能從柯羅纖細的筆觸上,聽到柔弱的樹枝,發出的瑟瑟響聲;能從傾斜的樹幹上,想到山區的農婦,生活是何等困苦。這幅人與景交融的畫作,不是畫家特意渲染的理想化的風景,而是通過景物,表現了一種比大自然更抒情的內心感受。
山坡上的樹
夜中義大利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