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裸辭,90後最後的任性

2021-02-07 騰訊網

這屆90後最後的任性,莫過於年底裸辭。

前段時間就有個朋友跟我說,他很瀟灑地炒了老闆魷魚。辭職信一扔,頭也不回。

我有些擔心,「年底裸辭,可不好找工作呀。」

他倒很自在:「怕啥,先宅家玩幾個月再說。」

很多人說年底裸辭是大忌,因為這時間市場上的招聘需求少,一不小心就得賦閒在家幾個月。

但在年輕有底氣的朋友眼裡:管它三七二十一,先跑了再說!

在豆瓣小組「裸辭群眾小型交流組織」裡,聚集了超過10萬名敢於裸辭的勇者。

他們有的月薪上萬天天摸魚還想裸辭。

有的入職第二天就想走人。

沒換過三四份工作,都不好意思的小組裡冒泡。

《2019年度求職體驗調研》調查了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離職時間:

70後是四年以上,80後是三年半,90後是19個月,最年輕的95後一代,則只有7個月。

越是年紀小,辭職越爽快。

DT財經也做過一份關於裸辭的調查。

調查顯示,92%的職場人曾暗戳戳地想過裸辭;但真正付諸行動的還是21—30歲的年輕人。

就像誰都在心裡罵過老闆,但膽敢對老闆說「再您媽的見」,只有一位合格90後能做到。

什麼叫後生可畏?

這屆年輕人,是真的勇士。

網上曾流傳著60後到00後所有的辭職理由。

60後:什麼是離職?

70後:為什麼要離職?

80後:有收入高就離職

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

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

00後:領導不聽話我就離職

看起來90往後的都很任性對不對。

正好最近微博上就有個熱搜,#薪水很高但看不慣老闆要不要辭職#。

網友們說的卻是:

「辭什麼辭,你換了個三四千的工作,你還是會發現你看不慣老闆。」

「大多數情況下看不慣老闆,都是因為薪水不夠高。」

「為了錢,忍一忍吧。」

瀏覽一圈,你會發現年輕人們個個理智得很,為了五鬥米,他們還是會折腰的。

所以,不能把年輕人的裸辭簡單歸結成任性。

前陣子,一位杭州姑娘的辭職信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她列出了7條離職原因:

1:沒時間泡崽。

2:沒時間旅行,去個韓國,定好機票了,單位就讓退了。

3:沒有加班工資,上班無極限。

4:別人請假,逢年過節要留守崗位。

5:沒有朋友,維護公司利益得罪人,做不到溜須拍馬,左右逢緣。

6:沒有前途,公司業績下滑嚴重。

7:沒有辦法混日子了。

幫她總結一下,其實就三點:工作太忙錢太少;職場文化太壓抑;看不到發展前途。

這麼一看,其實還蠻理性的。

你想下,這屆年輕人面臨的都是怎樣的職場環境?

無止境的996,沒有加班工資;

無比激烈的競爭,無限內卷;

過時的職場文化,壓迫排擠到處都是……

老闆們動不動就「996是福報」、「努力工作才是我兄弟」、「公司要的是本分」,各種毒雞湯洗腦不停。

並不是說拒絕努力奮鬥,但相應的回報得跟上吧?

光灌雞湯畫大餅,誰知道你這公司過兩年會不會倒閉啊?

並不是說一定要給年輕人高工資才能留住他們,但要給年輕人看到希望啊。

希望不是畫在紙上的餅,而是——

升職有沒有希望?

加薪有沒有可能?

公司有沒有前景?

領導有沒有能力?

什麼都給不了,卻什麼都想要,怎麼可能呢。

時代變了,老闆。

過往那一代人,渴望的是鐵飯碗,是安穩度過一生。

現在的年輕人,不懼變化,渴望上升,追求的是清晰可見的前進道路。

《圓桌派》有一集講跳槽的話題。

在他們那個年代,想辭職是沒有機會的,甚至你找好了下家,都還要原單位承認放人,才可以正式上班。

於是無奈之下,主持人竇文濤才選擇去創業,有了今天的成就。

我的父親也是。大學畢業他就分配到高中當老師,一做就是30年。

到我大學畢業時他才跟我提到,當初他最想當的是警察。但他從來沒有選擇的機會。

這也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我們的父輩大多數終其一生只淺嘗輒止過一種職業,幾十年如一日。

我們幸運地降生在這個多元的時代。擺在我們面前的選擇多如牛毛,拘泥於其中一種,才是對這個時代的辜負。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任性」裸辭的背後,其實是年輕人追逐無限可能的一腔奮勇。

這樣的年輕人,難道不值得誇讚嗎?

《奇葩說》第六季就有個議題:年輕人該不該裸辭?

詹青雲說,年輕裸辭是最明智的決定。

不然,等到中年再裸辭麼?

中年你不敢,因為你不是一個人,你的背後是一家人,你犯錯的成本太大了。

不是每個年輕人都了解自己,有清晰的就業目標,裸辭幾次就是在找尋目標,了解自己的過程。

何況大多數年輕人本來就「裸」著,沒必要糾結「裸」,只問自己該不該辭職。

當然這種觀點有些偏頗。畢竟「年輕人該不該裸辭」和「裸辭要不要趁年輕」,是有區別的。

而我的觀點是:裸辭不是一個必然對錯的選擇。

如果你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又或者你沒有生存壓力,你的身體狀態太差實在需要時間調整的時候,當然可以裸辭。

如果你沒有想好後路,又或是沒有足夠維持生活的存款,貿貿然裸辭就是犯傻。

追逐自我和放任自流,絕對是有區別的。

所以裸辭不是不可以,但你一定要想清楚:

1.你有沒有足夠支撐待業期的「備用金」?

2.你的能力是否能輕鬆找到更好的工作?

3.你對接下來的職業方向有沒有規劃?

4.你有沒有做好為率性「付出代價」的準備?

5.如果一直找不到心儀的工作,你有沒有「Plan B」?

記住,裸辭也是需要底氣的。

你的底氣不是收拾包袱就走人的隨性,也不是當眾罵領導的「勇氣」。

而是你的能力,你的積累,你的眼光。

敢衝敢闖是年輕人的優點。

但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相關焦點

  • 而立之年②|五成90後:「裸辭達人」是對我們的最大誤解
    在此背景下,近期,一篇《90後已開始失業》的文章引起廣泛關注。不過,相較於失業本身,人們更關注90後對待職業的態度,此前網上流傳一個90後的段子「領導罵我 就離職」。  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和訊網、90度地產聯合看房狗公眾號發起面向90後的調查《90後請回答:三十而立,你想怎樣生活?》
  • 年底裸辭,真的好嗎?
    ——同事卡卡,90後畢業第5個年頭,第7次離職臨近年末,又是一個離職季,身邊裸辭的人很多。有人覺得這是瀟灑,而我,看到了殘酷。 51%的人裸辭,年輕人佔多數 之前很流行一個段子:如果你是領導,千萬別罵90後,他們一言不合就會辭職走人。
  • 年底了,設計師助理為什麼裸辭了?
    一朋友,室內設計專業,畢業兩年了一直在做設計師助理,今天和我說,辭職了,裸辭。賺得少又沒有提升,未來方向渺茫我問他有什麼想不開的,年底了還裸辭。「本來是2000+,年底實在太忙了,怕我們離職才給漲了幾百。」今年特殊環境,工作都堆在了年底,這一行加班習以為常,忙碌起來,真的是心力交瘁。「我現在的狀態就是不敢生病,一是沒錢,二是沒時間。」你能給的東西很少,別人沒義務免費教你雖然知道他過得不容易,這兩年唯一的娛樂活動,也就是王者榮耀了。
  • 「薪水給太少,我裸辭了」
    來源:職場無憂前幾天,「薪水達不到預期要裸辭嗎」一話題引起熱議。起因是在《同一屋簷下》節目中,90後的王天奇因薪水太低而裸辭。裸辭,不該是一時衝動裸辭大致有三種情況。在裸辭話題的熱評下,有人說,00後和90後在修理老闆的路上越走越遠。
  • 年底了,裸辭嗎
    我一位朋友經常說,要不是因為有兩份房貸要還、還要給孩子掙補課費,她立馬就裸辭了
  • 薪資、同事nice,事業單位任性裸辭,至今失業8個月,後悔!
    引:這兩年,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裸辭這個詞會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周圍。案例說,失業潮湧動,大家都應該是滿滿的危機感。難道為了消除危機感,選擇主動辭職,這才是明智?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吐槽了自己最近的境遇。
  • 員工裸辭後刷8萬信用卡旅遊,結果七個月沒找到工作:我後悔了
    裸辭,現在已經成為職場人心中最瀟灑的存在了。而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也是因為在職場中長期被壓抑,他們覺得把工作辭掉,出去走走,才能讓人生更加恣意。有位網友就分享了他裸辭的經歷,讓我們一起來看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 裸辭一時爽,之後火葬場?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
    另據攻略君統計發現2020年第一批00後20歲,而90後已經奔三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隨代際顯著遞減的趨勢!在《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顯示90.4%的職場人在2019年上半年產生過「裸辭」的念頭95
  • 裸辭後,才發現……
    失業後,前幾天還過得瀟灑。不用加班了,不用看老闆臉色了,不用做不想做的事情了……一個星期後,看著每天不斷支出,但是卻沒有收入時,強烈的不安全感襲來…下季度的房租怎麼辦?社保沒有續上怎麼辦?生活費怎麼辦?還是找工作吧…..裸辭後,我梳理了自己這些年的工作經歷,雖然在這家公司工作時間很長,但由於公司較小,一人身兼多職。
  • 「裸辭」你真的敢嗎?
    裸辭」不是貶義詞,他回憶自己留學時裸辭的經歷,稱當時再繼續醫學院生活,整個人可能會壞掉,所以如果裸辭在某個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是應該要提倡的,但是一定要想清楚。許多人把裸辭稱之為背水一戰,其實如果一個人習慣裸辭,喜歡背水一戰,那他壓力巨大的同時也會給家人和身邊的人徒增壓力,家人會為其不穩定而擔憂。工作時就要開始擔得起養活自己,保護家人的責任了,此時還需要父母因為你的任性而擔憂,可以說是自己漂泊不定還有巨大的壓力,與其這樣還不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等有足夠的底氣,再去選擇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 職場人觀察實錄 |「裸辭自由」真的自由了嗎?
    看著別人瀟灑的離開,我們開始羨慕別人的魄力,外面世界的自由空氣好像也越來越香……《2019年度求職體驗調研》顯示,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離職時間:70後是四年以上,80後是三年半,90後是19個月,最年輕的95後一代,則只有7個月。超過半數職場人,在換工作時選擇了裸辭。
  • 職場潛規則:為什麼很多HR不招裸辭的員工?
    編輯丨Jerry同學來源丨智聯招聘HR公會(ID:clubhr)我認識一個做了多年HR的朋友,某次培訓時她跟我聊起現在社會上那些喜歡裸辭的年輕人。她說在HR圈子裡,認為裸辭不靠譜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認知,比如最近她就碰到一個來應聘銷售的小夥,在之前的公司只做了三個月就裸辭出來,問他為什麼選擇裸辭?
  • 「裸辭」用英語怎麼說?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周深憑藉其獨特的嗓音火了,但之前他在烏克蘭學醫時非常痛苦,精神快要崩潰了,於是他決定從醫學院「裸辭」,轉到了音樂學院。這裡說的「裸辭」雖然與我們概念中的「裸辭」有些差別,但裸辭作為打工人最後的倔強,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
  • 28歲,裸辭,未婚,那些年輕人的迷茫與追尋
    2019年還有半個多月就要過去了,談及發生在這屆年輕人身上的年度關鍵詞,我想,肯定少不了「裸辭」。今年,「裸辭青年」的數量非常龐大,讓很多人不由地思考:20多歲就頻繁裸辭正常嗎?他們這樣做是對自己負責的嗎?他們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麼嗎?各種質疑迎面湧來,讓這群「裸辭青年」莫名其妙地背負上很多罪名。
  • 90後:裸辭一時爽,網友:穿件衣服再辭不行嗎
    4年前,90後於麗大學畢業後來到我們公司,學的是財務會計專業,在公司財務部工作。這幾年,公司裡的其他90後進出進入,可她絲毫沒有動心,一邊認真地做著自己的工作,一邊利用業餘時間通過學習參加考試,獲得了註冊會計師資格證書。由於平時工作表現出色,去年被任命為公司財務部副經理。
  • 在你關注自己心靈深處的快樂和追求時想過裸辭的後果有多嚴重?
    因工作壓力身心疲憊達到了極限,或長期缺乏工作幸福感,選擇裸辭的白領正在增加。裸辭也成為 白領 群體中的流行詞之一。你是裸辭還是裸辭自由?為什麼裸辭集中在白領階層?今天我們來總結一下造成裸辭的原因:工作壓力大快節奏的工作失去了享受生活的自由職場的競爭力大,收入低老闆能力低等等這些理由都造成了白領裸辭的前因
  • 裸辭後的空窗期,最應該做的4件事
    ,找一份更合自己心意的一份工作,有人選擇放肆的裸辭,開啟職場上的「瀟灑走一回」。裸辭時,的確是既瀟灑,又爽快,但是裸辭後的空窗期,如果沒有處理好,就會變成你職場生涯的一顆炸彈。有的人是長時間找不到工作,喪失了信心,最後對現實妥協,找了一份和原來差不多,甚至還不如之前的一份工作。有的人糾結著找了一份看似不錯的工作,但是工作沒多久,裸辭的念頭又出來了。其實,裸辭後的空窗期,利用好了,對之後找工作大有好處,那麼,我們在裸辭後該如何度過這段職場空窗期呢?
  • 裸辭後的空窗期,你是如何度過的? | 職Q精選第15期
    很多人表示裸辭一時爽,裸辭後便陷入「靈肉分離」的焦慮狀態。裸辭空窗期的你,會選擇自我提升,還是持續焦慮?
  • 年底辭職,你真的考慮清楚了嗎?不懂這些你就虧大了
    離春節的時間已經非常的接近了,在過年返鄉大軍如火如荼的時候,年底辭職也是不少人的打算。由於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心酸,工資待遇福利也各不相同,年底回家也更加放大了這個心理落差。於是乎,各大招聘人事年底也到了忙碌的時候,不少朋友甚至已經聯繫好了下家,準備過完年後直接去新的單位上班,一切仿佛計劃妥妥的。可是,一切真的如你想的那樣完美,這裡面又有多少細節你真正的知道多少?不懂這些你就真的虧大了...
  • 裸辭了,然後呢?
    稍微有點遠見的人都會想著離職後怎麼生存,下份工作什麼時候找到,這些不可控因素,因此每次想要辭職,總會先問一圈朋友。可得到的建議也是泛泛空談,無非繼續和不繼續兩種,最後還是自己決定。所以,我特意採訪了幾位已經「裸辭」的朋友分別在不同時間段的狀態,例如辭職原因、生活考慮、存款支撐、前途願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