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90後最後的任性,莫過於年底裸辭。
前段時間就有個朋友跟我說,他很瀟灑地炒了老闆魷魚。辭職信一扔,頭也不回。
我有些擔心,「年底裸辭,可不好找工作呀。」
他倒很自在:「怕啥,先宅家玩幾個月再說。」
很多人說年底裸辭是大忌,因為這時間市場上的招聘需求少,一不小心就得賦閒在家幾個月。
但在年輕有底氣的朋友眼裡:管它三七二十一,先跑了再說!
在豆瓣小組「裸辭群眾小型交流組織」裡,聚集了超過10萬名敢於裸辭的勇者。
他們有的月薪上萬天天摸魚還想裸辭。
有的入職第二天就想走人。
沒換過三四份工作,都不好意思的小組裡冒泡。
《2019年度求職體驗調研》調查了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離職時間:
70後是四年以上,80後是三年半,90後是19個月,最年輕的95後一代,則只有7個月。
越是年紀小,辭職越爽快。
DT財經也做過一份關於裸辭的調查。
調查顯示,92%的職場人曾暗戳戳地想過裸辭;但真正付諸行動的還是21—30歲的年輕人。
就像誰都在心裡罵過老闆,但膽敢對老闆說「再您媽的見」,只有一位合格90後能做到。
什麼叫後生可畏?
這屆年輕人,是真的勇士。
網上曾流傳著60後到00後所有的辭職理由。
60後:什麼是離職?
70後:為什麼要離職?
80後:有收入高就離職
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
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
00後:領導不聽話我就離職
看起來90往後的都很任性對不對。
正好最近微博上就有個熱搜,#薪水很高但看不慣老闆要不要辭職#。
網友們說的卻是:
「辭什麼辭,你換了個三四千的工作,你還是會發現你看不慣老闆。」
「大多數情況下看不慣老闆,都是因為薪水不夠高。」
「為了錢,忍一忍吧。」
瀏覽一圈,你會發現年輕人們個個理智得很,為了五鬥米,他們還是會折腰的。
所以,不能把年輕人的裸辭簡單歸結成任性。
前陣子,一位杭州姑娘的辭職信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她列出了7條離職原因:
1:沒時間泡崽。
2:沒時間旅行,去個韓國,定好機票了,單位就讓退了。
3:沒有加班工資,上班無極限。
4:別人請假,逢年過節要留守崗位。
5:沒有朋友,維護公司利益得罪人,做不到溜須拍馬,左右逢緣。
6:沒有前途,公司業績下滑嚴重。
7:沒有辦法混日子了。
幫她總結一下,其實就三點:工作太忙錢太少;職場文化太壓抑;看不到發展前途。
這麼一看,其實還蠻理性的。
你想下,這屆年輕人面臨的都是怎樣的職場環境?
無止境的996,沒有加班工資;
無比激烈的競爭,無限內卷;
過時的職場文化,壓迫排擠到處都是……
老闆們動不動就「996是福報」、「努力工作才是我兄弟」、「公司要的是本分」,各種毒雞湯洗腦不停。
並不是說拒絕努力奮鬥,但相應的回報得跟上吧?
光灌雞湯畫大餅,誰知道你這公司過兩年會不會倒閉啊?
並不是說一定要給年輕人高工資才能留住他們,但要給年輕人看到希望啊。
希望不是畫在紙上的餅,而是——
升職有沒有希望?
加薪有沒有可能?
公司有沒有前景?
領導有沒有能力?
什麼都給不了,卻什麼都想要,怎麼可能呢。
時代變了,老闆。
過往那一代人,渴望的是鐵飯碗,是安穩度過一生。
現在的年輕人,不懼變化,渴望上升,追求的是清晰可見的前進道路。
《圓桌派》有一集講跳槽的話題。
在他們那個年代,想辭職是沒有機會的,甚至你找好了下家,都還要原單位承認放人,才可以正式上班。
於是無奈之下,主持人竇文濤才選擇去創業,有了今天的成就。
我的父親也是。大學畢業他就分配到高中當老師,一做就是30年。
到我大學畢業時他才跟我提到,當初他最想當的是警察。但他從來沒有選擇的機會。
這也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我們的父輩大多數終其一生只淺嘗輒止過一種職業,幾十年如一日。
我們幸運地降生在這個多元的時代。擺在我們面前的選擇多如牛毛,拘泥於其中一種,才是對這個時代的辜負。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任性」裸辭的背後,其實是年輕人追逐無限可能的一腔奮勇。
這樣的年輕人,難道不值得誇讚嗎?
《奇葩說》第六季就有個議題:年輕人該不該裸辭?
詹青雲說,年輕裸辭是最明智的決定。
不然,等到中年再裸辭麼?
中年你不敢,因為你不是一個人,你的背後是一家人,你犯錯的成本太大了。
不是每個年輕人都了解自己,有清晰的就業目標,裸辭幾次就是在找尋目標,了解自己的過程。
何況大多數年輕人本來就「裸」著,沒必要糾結「裸」,只問自己該不該辭職。
當然這種觀點有些偏頗。畢竟「年輕人該不該裸辭」和「裸辭要不要趁年輕」,是有區別的。
而我的觀點是:裸辭不是一個必然對錯的選擇。
如果你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又或者你沒有生存壓力,你的身體狀態太差實在需要時間調整的時候,當然可以裸辭。
如果你沒有想好後路,又或是沒有足夠維持生活的存款,貿貿然裸辭就是犯傻。
追逐自我和放任自流,絕對是有區別的。
所以裸辭不是不可以,但你一定要想清楚:
1.你有沒有足夠支撐待業期的「備用金」?
2.你的能力是否能輕鬆找到更好的工作?
3.你對接下來的職業方向有沒有規劃?
4.你有沒有做好為率性「付出代價」的準備?
5.如果一直找不到心儀的工作,你有沒有「Plan B」?
記住,裸辭也是需要底氣的。
你的底氣不是收拾包袱就走人的隨性,也不是當眾罵領導的「勇氣」。
而是你的能力,你的積累,你的眼光。
敢衝敢闖是年輕人的優點。
但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