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
去年11月份,第29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籤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廈門舉行,正式宣布2020年第29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落戶鄭州。在家門口就能看到眾多明星,還能提高鄭州知名度,消息傳來後,不少鄭州人充滿期待。
今年8月底,電影節主視覺海報對外公布,網友在驚嘆於畫面清新、好看的同時,也有人疑惑:說是金雞百花電影節,為啥海報上看到了「百花」,卻沒見到「金雞」呢?
今年去年電影節海報大PK,鄭州的寓意好、廈門的大氣簡約
8月29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主視覺海報,海報一經發出,網友「炸鍋」,紛紛表示,這也太好看了吧!
據介紹,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電影行業受到疫情衝擊即將重啟的當下,金雞百花電影節來到鄭州,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主視覺的整體色調選擇了代表希望的綠色,希望中國電影人站在故裡的土地上感受根的氣息,在天地之中鄭州,吹響集結號,錨定信心再出發。
海報主體形象選擇大鼎作為背景,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靈感,延展「希望」的意境,秉承簡約、大氣的風格,通過花蕊的色彩變幻,突顯「心靈故鄉 光影盛宴」的意境。各種線條構成的花朵造型,猶如滔滔黃河奔湧出的浪花,又如大美河山孕育出的奇花;這是融合之花,每一片花瓣都有不同的含義,代表著你我他;這是希望之花,張開的花瓣像放映機投射出的光芒,擁抱來自五湖四海的電影人,以此傳達「文明之花賦予電影生機和活力」的溫暖寓意。
「美哭了」、「有寓意、有內涵,無可挑剔」……在網友感嘆的同時,還有人拿出了去年電影節的海報,進行了對比。
去年電影節的舉辦城市是廈門,電影節海報中間的視覺中心是一個簡約線描的「公雞」上半身外輪廓,整體的線條流暢有變化,線條兩端逐漸變細,讓整體的形象更生動。整個畫面的底圖,以「大浪淘沙始見金」為理念 ,呈現出一個帶有顆粒磨砂質感的「金雞」字體,明暗交替變化、整體輪廓恢弘大氣,凸顯出「海納百川」的氣勢和願景。這樣簡約、大氣的海報同樣收割了一波好評。
自2005年起,金雞獎和百花獎開始隔年輪流評選,今年輪到百花獎「坐莊」
除了海報風格對比,有細心的網友還發現:「同樣都是來自荷蘭的LAVA設計團隊創作的海報,為什麼去年的海報有『金雞』沒『百花』,而今年的有『百花』沒『金雞』呢?」
想要知道緣由,咱們得先了解了解「金雞獎」和「百花獎」。
據了解,中國電影金雞獎創建於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曆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評獎活動。幾十年來,金雞獎因其評獎標準的專業性、學術性,評委會組成的權威性,評選程序的民主嚴謹性,被稱為中國電影的「專家獎」。
而百花獎的評選始於1962年,是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倡導和關懷下創立的、經中央宣傳部批准的全國性文藝評獎,也是我國電影界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一個獎項。至今,歷時58年,今年,為其35屆。百花獎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兩者啥時候結合到一起了?1992年,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為了更加豐富電影文化交流,更好地為電影人和觀眾打造全方位的互動平臺,代表專家意見的金雞獎和代表觀眾意見的百花獎合二為一,成為「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自2005年起,金雞獎和百花獎開始隔年輪流評選,也就是說,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都會有,但獎項是單數年頒發專業評審制的金雞獎、偶數年頒發觀眾投票制的百花獎,金雞獎和百花獎隔年輪流評選。去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頒發的是金雞獎,今年則輪到了百花獎「坐莊」。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電影節上還傳來一個消息,金雞獎將由每兩年評選一次改為每年評選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