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 | 運用遊戲AI,「rct studio」想為遊戲開發者提供智能NPC與...

2020-12-23 騰訊網

文 | 睿初

編輯 | 小希

人工智慧在各類遊戲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例如騰訊引入的與AI一起打王者等,開啟了一場智能化遊戲的革新。其中,遊戲AI的一個重要應用是代替人工編寫遊戲腳本,自動生成遊戲內容,為玩家提供更多元化、更具沉浸感的體驗。

rct studio是36氪報導過的一家以AI技術研發沉浸式交互娛樂體驗的工作室。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遊戲工業和遊戲娛樂行業的消費市場緊縮,rct studio轉而尋求與B端合作,將核心技術和體驗推向C端市場。

rct studio聯合創始人陳雨恆表示,rct studio目前主推的混沌球算法(Chaos box)是其自研的Morpheus引擎中最核心的技術能力。混沌球能在封閉的多智能體環境下,通過仿真和強化學習,訓練能夠在遊戲內動態生成內容,驅動劇情發展的模型。Morphues引擎同時也提供了自然語言生成算法和人物骨骼動畫生成算法,作為視覺表現層的支持。遊戲創作者事先不需要人工編寫腳本,只需要提供主故事線以及世界觀設定對應的參數,混沌球算法即可實時分析玩家的交互行為,自動產生故事情節和智能NPC的實時響應行為,不僅能為遊戲開發者降低開發成本,還能優化玩家體驗。

在市場競爭格局方面,國內外有多家運用強化學習在遊戲體驗上實現創新和落地的公司,多集中於棋牌類、競技類遊戲。而荒野大鏢客、GTA系列等開放世界方向的角色扮演類遊戲以劇情和故事體驗為導向,擁有多智能體、多目標的場景環境,遊戲製作的工程系統通常非常複雜,製作成本高、周期長,目前卻並沒有特別高效和成熟的強化學習框架和產品解決方案。陳雨恆介紹,混沌球技術迭代了一年,在prototype上有不錯的表現,rct studio希望瞄準這類開放世界方向的角色扮演遊戲,與遊戲行業展開合作,結合遊戲公司的已有案例推進這一技術的應用。目前,rct studio已經與國內的完美世界確定合作框架,並與多家國外遊戲公司取得合作的實質性進展。

除與頭部遊戲公司合作,rct studio還計劃面向中小型的遊戲工作室提供更標準化的產品解決方案和開發環境。其收費模式處於早期探索階段:在遊戲開發階段一次性收取NPCs部署和NPCs模型訓練的費用,在遊戲運營階段根據云服務API請求和實時數據分析的使用量收取服務費。據悉,公司商業化1個月以來,已獲得100萬元營業收入。

以下為36氪以往對rct studio的報導節選:

rct studio是一家新型創意娛樂工作室,成立於2018年,致力於通過人工智慧研發下一代沉浸式交互娛樂體驗,公司曾入選美國最大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同時是YC China第一批學員。

核心技術與應用

rct studio自主研發的一款基於AI的Morpheus引擎,核心能力有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自然語言生成(NLG)、文字實時轉3D圖像程序(Text-to-3D render)和基於深度神經網絡計算的動態動作預測生成 (Dynamic motion prediction generation system)。

通過多智能體多目標的深度強化學習網絡,Morpheus可以將所輸入的單一故事劇情拓展成一個開放世界,從文字中理解情節、人物之間的內在邏輯和關係,根據這些,豐富每個角色的思維、行動方式,可視化所有可能的結局。

運用Morpheus引擎製作一部互動娛樂產品的流程,只需要輸入一個好萊塢標準劇本,或描述一個足夠清晰的場景,機器就可以自動拓展故事節點、完善人物決策模型、生成場景物理表現和人與物的運動關係。用戶扮演自己的角色,就可以開始與劇中人物進行語音、對話交互和動作交互。

團隊背景

目前rct studio團隊二十餘人,在北京和洛杉磯均有辦公室。核心創始團隊來自曾於2017年被百度收購的渡鴉科技。rct studio曾獲星瀚資本和 Y Combinator的數百萬美元種子輪融資,以及Makers Fund 千萬美元的 A 輪投資。

相關焦點

  • rct 攜手悠米互娛,用 AI 打造 3A 大作《代號:奧德賽》
    人工智慧科技公司 rct studio 和國內領先的次世代遊戲研發商悠米互娛宣布成為戰略合作夥伴,rct studio 將使用混沌球(Chaos Box)技術全面協助悠米互娛,共同打造一款在國產遊戲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 3A 級賽博朋克開放世界 MMO 遊戲《代號:奧德賽》。
  • 野薔薇 —— 連接遊戲開發者與評測者
    反叛軍的接頭暗號「野薔薇」它是對勇於探索的玩家的獎勵,能為玩家開啟通往世界的冒險之門。而在奶牛關,野薔薇同樣是玩家與開發者的「接頭暗號」。成為遊戲評測者後,除了主動申請體驗的遊戲,還有可能收到開發者主動發送的遊戲體驗邀約。野薔薇要求所有遊戲評測者提供的評測、視頻內容客觀、真實,不摻雜廣告。遊戲評測者對遊戲的使用權在雙方都確認後生效,不可轉讓、不可撤銷。所有申請成為遊戲評測者的社區成員,等於承諾自己會為每一次申請的遊戲提供評測、視頻、直播等內容中的一項。
  • 新品叫板Quest 2,愛奇藝智能的底牌「追光」與「哥倫布計劃」是什麼?
    「奇遇3」標配追光遊戲手柄,除了能夠提供6DoF交互體驗,還能夠支持PC串流,全面匹配Steam、Quest和VIVEPORT三大內容生態,這意味著它能夠匹配目前幾乎所有主流VR遊戲。 如果說作業系統的提升僅僅鋪墊了軟體生態的基石,那麼愛奇藝智能COO 孫峰在發布會上正式推出布局VR遊戲生態開發者的招募計劃——「哥倫布計劃」,將是愛奇藝奇遇VR在VR遊戲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
  • 獨立遊戲開發者:我們想做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在求職之前上知乎看看,裡面的「匿名用戶」會告訴你最真實的遊戲公司狀況;有產品上線,開發者可以看到中肯的遊戲評測;一些遊戲公司的老闆也喜歡在知乎上給玩家和大眾解疑答惑;遊戲圈有大新聞,知乎上肯定已經有人已經討論開了。今天要聊的獨立遊戲開發者也是知乎上異常活躍的人群之一。
  • 從琥珀大玩家3周年嘉年華 看OPPO如何攜手開發者玩轉遊戲運營
    OPPO遊戲團隊通過優質的活動運營,為遊戲開發者提供了全新的分發增量方式。 除了主會場「抽碎片集拼圖開寶箱」活動以外,"琥珀大玩家3周年嘉年華"還設置了「遊戲福利卡限時優惠」、「琥珀生活福利大放送」、「3周年社區話題活動」、「3周年可幣券秒殺」、「3周年專屬返利」、「3周年實名有禮」、「琥珀大玩家商城
  • 從遊戲開發者角度,剖析「問答遊戲」的玩法與差異
    《黑貓》則是「問答」 + 「日式 RPG」 + 「萌要素」, 內容豐富數倍,但也因此顯得比較複雜  首先來介紹較單純的《知識王》吧只不過可惜的一點是,《黑貓》本質上還是一款「Pay to Win」的遊戲,卡牌強弱的影響實在太大,取得又過於困難,以致於答題技巧再好,在 PvP 時面對花錢取得的強卡還是無能為力。  而《黑貓》除了將戰鬥方式從「轉珠」改為「答題」,亦加入了劇情要素,讓玩家透過和維茲一同冒險,更有融入這個世界的感覺。
  • 《對馬島之魂》開發者訪談:一款「劍戟片」遊戲是怎樣煉成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情報公開,本作的「劍戟片」味似乎也越來越濃。究竟在 Sucker Punch 的開發者們心中,本作是一個什麼定位?他們的劍戟片情結又對本作的開發造成了怎樣的影響?下文的《Fami 通》專訪將為你一一解惑。
  • AI改造遊戲,蘊藏巨大機會?
    改變遊戲行業的,或許不是遊戲公司「這遊戲我等了足足8年」,周楊頗具儀式感地打開了一個平淡無奇的瓦楞紙箱,炫耀著裡面黃色封面的盒子。早在一個月前,周楊就在淘寶上訂購了英文版的《賽博朋克2077》,PS4上的實體光碟售價為378元,他覺得,對於一款精雕細琢的遊戲來說,貴,才體現出它的價值。但在試玩30分鐘後,周楊臉上的笑容消失了,遊戲在主機上的運行並不流暢,大量出現的bug讓人出戲,甚至幾次出現了卡關的現象,必須重啟或讀檔才能繼續。
  • 玩過之後,我似乎找到了「新世代」的遊戲體驗
    「2077 年我們還要用主機玩遊戲嗎?」同事突然拋出的正經發問讓人猝不及防,但是也值得深思。遊戲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充滿了人造人、人機結合的黑科技世界,玩家可以在裡面通過連接網絡實現大部分操作,玩遊戲還真的不用主機,要娛樂只需要通過網絡連上遊戲虛構的「超夢系統」即可。回歸到現實,如果想要實現這種雲遊戲的體驗,我們可能不必等到 2077 年。
  • 休閒遊戲如何變現?12月23日Ohayoo開發者沙龍武漢站為你解惑!
    而區分能否被我們作為休閒遊戲發行的核心,是該遊戲能否被「碎片化」體驗,而不是必須「碎片化」。」在他看來,休閒遊戲可以有多重?只要滿足能被「碎片化」的體驗,就一隻腳跨入了休閒遊戲大門,另外一隻腳,則要看核心玩法的上手難度,進一步是遊戲循環的複雜程度。如《AFK》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設計成廣告變現的休閒遊戲,但要換個題材畫風。
  • 提供給 Web 開發者的 8 款最佳的跨平臺編輯器
    非常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我們文章的關注,支持和建議,讓我們更有鬥志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材料。今天,我們要介紹集成開發環境(IDE)給各位 web 開發者。
  • 「特輯」來聊聊幾個日本區塊鏈遊戲
    本期DR就為您盤點了一下產生於日本的幾個區塊鏈遊戲。本文只為傳遞更多鏈遊信息之用,不構成任何實質性投資建議家覓豬 Crypt-Oink由株式會社Good Luck 3出品的家覓豬是日本最著名的區塊鏈遊戲之一。
  • 多維推廣精準曝光,廣東歡太科技為遊戲提供專屬運營方案
    因此在遊戲首發前,歡太科技從預約期間的數據出發,多次和開發者進行溝通,從市面上現今的用戶喜好出發,指導開發者設計出多套符合當下用戶喜好的首發素材,以此來迎合用戶喜好,達到更好的曝光目的。這樣的運營思路除了吸引用戶,還讓用戶在觀看這些視頻和文章的時候,潛移默化的建立了遊戲世界觀,同時加深了對探案遊戲的理解。   在曝光階段,遊戲中心還持續利用平臺優勢,在「吹爆好遊戲」、「每日遊快爆」等內容專區有節奏地發布遊戲核心玩法、節點資訊、開發者日誌資訊等內容,保持內容優質時還讓形式更富趣味性,讓用戶充分領略《神都探奇》這款遊戲的魅力,始終保持對遊戲的新鮮感與期待感。
  • 《對馬島之魂》開發者談遊戲設計:尊重歷史與創作樂趣的平衡
    對待史料時,開發者必須努力做到忠實和審慎,更何況是 13 世紀那零星散亂的書面歷史。即使是去翻閱最權威的歷史文獻和史論,往往也是雜亂無序的。沒有人敢打包票說「這件事一定是這樣發生的」。一切事件都留有解讀的餘地。但我覺得如果我們儘量尊重歷史的話,就終會成功。
  • 還在「黑盒煉丹」?教你如何實現一行代碼透視煉丹過程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開發者在煉丹的過程中會不會遇到這些問題呢?比如說深度學習模型訓練過程中盯 Log 盯得頭暈眼花?複雜模型結構全靠腦補?網絡各層效果無法評估?模型評估指標難以綜合權衡?想必各位「煉丹師」、「調參俠」都中過招吧?
  • 手遊「幽遊白書 100%本氣戰鬥」遊戲截圖公開!
    KLab和AXEL gamestudio合作開發的手遊「幽☆遊☆白書 100%本氣戰鬥」現在正在事前登錄中,這款手遊企劃是去年「幽☆遊☆白書」動畫
  • 「記帳城市」—— 一款讓你養成記帳習慣的「遊戲」
    記帳想必是很多人想堅持但沒有堅持下去的事情。有一款叫做「記帳城市」的 App 可以讓你堅持記帳,幫你養成記帳的習慣。這款 App 來自開發過 Walkr(遊戲化養成走路習慣)和 Plant Nanny(遊戲化養成喝水習慣)的 Fourdesire 公司。這兩款 App 的特色都是將難以堅持的習慣轉換成一種好玩的體驗。
  • 《當嚶嚶怪進入逃生遊戲》被迫裝軟妹的大佬vs被迫當反派的npc
    主角更新進度女主穿進自己前一晚正在看的一本叫《顫慄遊戲》的恐怖闖關小說裡,還得了個一張口就嚶嚶嚶的艱難人設,男主則是遊戲內部員工,每關進入遊戲副本專門拖後腿,給玩家增加難度,兩人在第一個副本裡相遇。女主因為只看過這個單元,所以對劇情有一定了解,通關過程裡引起男主注意,男主以為女主作弊,之後連著好幾局遊戲也有意跟女主組隊,想要查清女主「作弊」的真相。但反倒從女主和其他玩家那裡漸漸得知他曾經也是被迫拉入遊戲的一員,因為闖關失敗,被遊戲抹去記憶後成為員工,艱難求存。
  • 要不要一起玩「有顏色」的遊戲?
    有人把「I Love Hue」的遊戲名的中文翻譯成「我所愛的色調」或是「色彩排列」,而我,玩了一局後打算把它翻譯成「同一種調調」,雖然有照抄歌名的嫌疑,但是我很喜歡——因為「I Love Hue」是一款能帶你走進一段顏色和感知的溫和旅程的遊戲
  • 新興獨立遊戲發行商 Phoenixx 訪談:將「帥氣的遊戲」帶向全世界
    但在開展了 2 年以上的事業之後,我與獨立遊戲開發者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很好了,也能切身實地地感受到他們是懷著怎樣的想法在製作遊戲,又是如何描繪未來的。我花了很長時間才考慮清楚如何做能不損害開發者的利益。 —— 所以您這麼做是覺得「果然還是想做獨立遊戲吧」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