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讀書筆記?

2021-01-08 kaoren專欄

閱讀一共分為選書、購書、閱讀、做筆記、活用這五步,作為承上啟下作用的做筆記,其實一直是被大家忽略的一個環節。很多人會投入很多精力到閱讀這一步驟,認為完成了閱讀也就完成了閱讀這一目的。

而另外一些人即使知道讀書筆記在閱讀中佔據重要的地位,但不想花太多時間去整理書中的精華,往往是在書中用彩筆隨便圈一圈,對於圈出的內容也不會再多看一眼。

讀書筆記是讀者對所閱讀書籍後通過自身理解再創造出的產物,不是單純的摘抄也不是用彩色筆圈出幾個重點句子,而是建立在對全書知識框架有足夠清晰的認知後,在自己腦海中進行整理再輸出的一種行為。

但是大部分人卻不知道如何寫讀書筆記,不是記得毫無章法就是鬼畫桃符,對於這種筆記估計沒有人會想復盤重新再看。

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今天我們從為什麼要做筆記、如何做筆記、讀書筆記常見的方法有哪些這三個方面來詳細解釋如何做一份有價值的讀書筆記。

為什麼要記筆記?

人類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性的。所以我們必要要了解為什麼要做筆記,做筆記有什麼好處。在「利益」的驅使下,人類會更容易行動起來。簡單來說,做筆記可以讓一本書真正屬於你自己。原因如下:

① 記筆記可以讓你保持清醒。許多人看書尤其是看工具書時極其容易產生睡意,記筆記可以讓人清醒。

② 主動的思考閱讀傾向於用語言表達出來。記筆記就是輸入產出輸出的最好形式。如何驗證自己是否有看懂所閱讀的書籍,讀書筆記就是一種驗證方式。

③通過記筆記可以幫助你記住作者的思想。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再強大的記憶力也抵不過時間帶來的遺忘。

常見記筆記的技巧

讀書筆記必須要讀書籍整體結構有了詳細的了解後,才能輸出內容,因此在邊閱讀邊記下所思所想是加深對一本書理解的最好方法。

那麼如何對書中各種重要知識做區分了?在關於閱讀方法的經典書籍《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裡提到了如下建議:

①畫底線→在重要的句子下劃線。

②在畫底線處的欄外再加畫一道線→目的在於強調

③將關鍵字或句子圈出來。這一點與畫底線的作用是相同的

④在空白處編號。這種主要適用於作者的某個論點發展出一連串的重要陳述,可以做順序編號

⑤在空白處記下其他的頁碼。此舉是用來強調作者在書中其他部分也有相同或相關的要點,或者是與此處觀點不相同的地方,方便後期將零散的思想集中統一。常用CF記號。

⑥在書的空白處做筆記。這一點我個人日常閱讀時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閱讀時突然出現的感想或者是在閱讀之前給自己提出的問題,突然在閱讀時發現了答案。統統都可以記在空白處。

關於書最後一頁,可以用來作為個人索引頁將作者的主要觀點依序記下來。

而書前的空白頁也可以利用起來,試著將全書的大綱寫下來以此來檢查是否了解全書。

通過上述做筆記,就完成了讀者在書本上的使命。接下來就是輸出內容。

筆記方法

正如剛剛所說,最終的讀書筆記一定是讀者自己通過對書本知識的梳理,再加上個人的理解,最後通過筆記的形式輸出而產生的內容。

筆記形式可以借鑑康奈爾筆記法、方格筆記本法。雖然名字不一樣,但其實核心價值都是相同的。

康奈爾筆記法與方格筆記本法都是採用了「三分法」原則,就是將筆記內容分為三部分。在《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一書中提到這三部分從左到右分別是「原始內容」、「發現點」、「行動」。

梳理現有的事實也就是原始內容,寫在最左側,中間是對原始內容的理解與所想,最後是決定採取的行動內容,也就是如何活用該內容。

這樣分區的好處就是一目了然,讓讀者能夠清楚地看清自己閱讀後到底收穫了哪些內容,分區管理也是對所閱讀書籍的再次理解。

另外方格筆記本法還有一個可借鑑之處就是給筆記取標題,這樣就像看報紙一樣一下子就能知道筆記的主題是什麼。

很多人記完筆記後隔一段時間再來看就會發現自己對記的內容不是很熟悉,但是你如果取了標題,你馬上就可以回憶起這篇筆記的主要內容。

另外有了標題,就可以將眾多的讀書筆記歸類管理。根據筆記的主題進行分類存儲,方便日後查找。

雖然上面的方法看起來有點麻煩,但是在日常閱讀時有意識地去培養自己這樣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慢慢就會發現讀書與筆記本身就是一體的行為。只有高質量的輸出才可以積極導向更多的輸入。

相關焦點

  • 如何做讀書筆記?超實用的做筆記方法
    推薦閱讀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這本書像是對《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輔助和延伸,學會閱讀後,還要學會如何做筆記。就這樣,讀書的目的從「讀完就好」變成了「寫讀書筆記」,讀書的重心也自然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因為讀了書而寫讀書筆記」,而是「為了寫讀書筆記而讀書」。在做筆記的同時,還要記錄自己的感想。寫下自己的心聲,也就是感受和想法,這樣會讓讀書筆記更有內涵。
  • 如何正確有效地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作為閱讀的一種輸出,也是對閱讀過的知識的一種總結和鞏固。那麼我們到底用什麼方法來做讀書筆記才是最有效率的呢?其實做讀書筆記也不能以偏概全,不是所有類型的書,我們都用一種方法做讀書筆記。下面就來看看怎麼做讀書筆記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吧。
  • 不動筆墨不讀書,如何高效地做讀書筆記?(經驗總結)
    我是一名讀書寫作愛好者,今年已經累計閱讀了60幾本書,寫了30多篇讀後感,我就說一下讀書為什麼要寫讀書筆記和一些寫讀書筆記的經驗吧。一、為什麼寫讀書筆記? ①只是一味的讀書,等於沒有讀過 仔細想一下,你讀過那麼多書,到底記住了多少內容呢?
  • 個人提升:外國人如何高效做讀書筆記?
    編譯文章僅供學習交流分享,原文標題:如何做讀書筆記?  原作者:Scott H. Young  讀書筆記,如果記錄且使用得當的話,在學習過程中可謂是一款不可多得的高效學習工具。  筆記能夠延長你的記憶。我之前有解釋過為什麼書寫是大腦的外部增強力,使您可以更深入的思考並解決更困難的問題。
  • 讀書筆記——學會做讀書筆記,整理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為什麼必須要做讀書筆記?因為如果一味低頭讀書,讀完就忘就是常態,甚至合上書本那一刻,你已經講不出書中重點。而這點對於實現讀書變現就是最大的障礙。有人說,一篇講書稿就能拿到3000元,多厲害,多羨慕,我也要寫。結果呢?
  • 如何寫好讀書筆記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一直以來都有讀書的習慣,閒暇時候,總是喜歡棒一本書,泡上一杯茶,靜靜地品書、品茶、品人生。讀的書是多了,但是下筆,還是覺得欠缺了點意思,不知道這神來之筆,到底該如何揮灑自如。不想做一個文字的搬運工,想成為一個真正的讀書人,只讀是不夠的,我們還得學會去寫,如何去寫呢?寫讀書筆記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之一。現在專講如何寫讀書筆記的書籍很多,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在這裡我也無法去評價其好壞,只有適合不適合之分吧。前段時間我也看過一本,其講述的方法個人覺得還是可行的,但是僅限於是初級,帶人入門還是很有用的。
  • 「視覺筆記」如何把讀書筆記變成財富
    另外關於讀書的疑問:01畫筆記費時間,為什麼還要畫?02讀書如何才算是高效,讀的快,讀的多?讀的深,誰重要03我們讀書到底在讀什麼,真正有價值的是什麼?04一本書的重點在哪裡,如何篩選?我們要改變觀點,從以前因為讀書而記筆記,現在是為了記錄筆記而讀書從被動記錄,改成主動記錄,思維的轉變會帶來行為的巨大變化。如果是漫無目的的讀書:讀完會以為原來就這樣,過程單調,像是在完成任務,讀完後很難重讀,筆記本和記憶力沒有留下痕跡,獲取知識信息有限但如何時刻想著,我該在讀書筆記這裡寫點什麼?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想要提高讀書效率,試試做筆記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讀書記不住的情況,以及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怎麼通過做筆記來記住書中的東西,讓我們的書沒白讀。堅持做筆記的好處做筆記不僅僅是在我們讀書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讀書前就做筆記,來記錄自己想讀的書,別人寫的好的書評,朋友推薦的書,自己各類報紙剪下來的內容,長期做筆記好處有很多。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書時究竟該如何做筆記
    當然有人會有疑問,如今唯快不破,讀書到底是要快,還是要理解的更透徹呢?這就涉及了一個問題,就是要不要做讀書筆記?之後延伸出來的到底該如何做讀書筆記呢?讀書做筆記很有必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在奧野宣之的這本書裡明確提出了讀書一定要做筆記,他主張是用筆做筆記,畢竟經過我們的抄寫和自己感悟的結合,對書中的知識,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倘若你能夠真的做到發散思維,把書中的精髓和自己的思想做個碰撞
  • 不知道如何做讀書筆記?這裡有4種筆記方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我們可以按照不同的讀書目的,使用不同的讀書筆記。下面我根據4種不同的讀書目的,分享了4種不同的讀書筆記。1.思維導圖式筆記思維導圖式筆記,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讀書筆記方式。尤其是使用一些思維導圖軟體進行筆記整理,會使讀書的效率非常高,傳送與保存也非常方便。
  • 「學霸」與「學渣」的差距在於筆記,小學生做讀書筆記的5種方法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隨著年級升高,知識難度也逐漸加大,需要讀的書本也越來越多,學習時間因些變得更為緊張,如何在有效時間內進行高質量的學習呢?答案是:做讀書筆記。孩子們,你們在考試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以下這樣的情況:這題以前沒有做過,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其實現在很多考試都是以書本為基礎,那些看似沒有做過的題往往就是來自於課本中,它只是變更了出題的方法,或者把課本中的例題延伸了。只要你對課本足夠熟悉,這些從課文中延伸出來的題目你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拿下了。
  • 這樣做讀書筆記才高效,建議收藏
    通常大家都是怎麼做讀書筆記的呢?大部分的人做讀書筆記,就是把書中,自己認為重點的部分用筆畫出來,或者是抄寫下來。往往這樣做筆記,對內容的記憶力不深,那什麼樣的筆記才是好的筆記。好的讀書筆記,一般就是帶有自己對內容的思考和行動,這才是好的筆記。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如何做讀書筆記?
    在《樊登讀書法》這本書裡面,前面幾個章節,樊登老師講述了自己的人生經歷,講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現在,開辦樊登讀書的。其中包括在大學的時候參加辯論賽,鍛鍊了他的正確發聲和控場能力。畢業後到央視做主持人,培養了他的幽默感。後來又到大學講課,練就了他從一本書中提取出精華的能力。他人生裡面的幾件事情,就是遞進關係。
  • 如何寫出一篇有顏、有趣又有料的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那什麼是讀書筆記?如何寫出一篇有顏、有趣又有料的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是什麼?百度詞條對於讀書筆記有以下解釋: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
  • 讀書不會做筆記,筆記做了不會用,3個工具教你有效做筆記
    讀過的書不少,看的時候也覺得很有收穫,過幾天就不知道書裡說了什麼看了書,不知道怎樣做筆記?.如何複習這些書?是否要把這些筆記背下來?沒做筆記,想不起來。01理解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對你為什麼要做筆記有很多的作用有些人做筆記只是簡單的摘抄,或者在書上畫下重點。時間長就忘記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 讀書筆記 開啟讀書的另一扇門
    很多人都知道讀書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開闊的眼界和紮實的積累,但是開啟讀書卻很難,或者說堅持讀書很難。不為讀書而讀,只是通過讀書讓自己更充盈、更凝練,打開讀書這扇門至關重要,而讀書筆記就可以讓你的點點滴滴變成生活的井井有條。《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傳媒業出身的奧野宣之著名的代表作。
  • 不會做讀書筆記,你永遠無法成為閱讀達人
    做過讀書筆記的小夥伴,不知道你是否遇到過如下困難:邊閱讀邊做筆記影響閱讀速度,不記又容易忘;信息量太大了,精華太多,記起來太費勁;別人的筆記都好高大上,我的筆記拿不出手;>筆記分散凌亂,需要的時候難查詢,難糅合;以上這些困難也是我做讀書筆記時會遇到的困惑,直到我遇見了洋蔥島的導航員才開始撥開雲霧。
  • 知識整理:如何高效整理讀書筆記和文章?
    最近幾天在學習思維導圖,就想著把寫過的讀書筆記、文章系統的整理整理。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才發現很多問題。接下來,我就把在整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一些改進建議分享給大家。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書中,作者提到無論你在筆記本中書寫或黏貼什麼,都需要記住的一點是要添加日期。並且,作者給出了一種6位日期命名的方法,大家不妨借鑑。6位日期記錄法時間記錄為年份後兩位+月份兩位+日期兩位,合計6位數字。
  • 複習方法:初中生如何寫好讀書筆記
    初識讀書筆記   1. 什麼是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   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
  • 3步驟+「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簡單、實用的技巧讓讀書升華
    那麼,正確的讀書方式是什麼呢?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中,詳細描述了如何做讀書筆記前的準備工作,如何用讀書筆記及時記錄自己的感想,如何更好的重讀筆記以活用和加深理解,提供了一套科學高效的閱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