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門,把幼小寶寶獨自留在家中,回到家的時候,看到眼前一幕,頓時癱倒在地:兒子在洗衣機內不幸溺亡……
在任何地方,人們都不希望這樣的悲劇發生。哪怕聽到這樣的情節,也希望只是在電影或電視劇上出現——儘管那樣,人們也會為孩子的不幸惋惜、扼腕、抹淚。
但,這種悲劇也在現實中上演。 「在家裡,對於兒童而言,也不是絕對安全的地方,沒有放掉水的洗衣機、帶電的插座、沒有護欄的陽臺等,一個個小的疏忽,對於孩子來說也可能是致命威脅。」德州市120急救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說。
家長外出買雞蛋男童洗衣機溺亡
4月17日晚,德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內,醫生向記者講述了一起悲劇:
這起悲劇發生在4月17日晚上7點左右,德城區一小區內。家長出去買雞蛋,把三歲男孩獨自留在家中,待家長回到家後,找不到孩子。多番尋找,終於在洗衣機內發現,緊急將孩子送至德州市人民醫院。
「男孩來到醫院的時候,身著秋衣秋褲,渾身溼漉漉的,已經沒有了呼吸和心跳,瞳孔已經放大。」急診兒科醫生王立芹介紹說,洗衣機內有水,估計孩子撈東西,不慎落入水中。
三歲男孩落入洗衣機,生命危急。急診科的醫生們都為這個孩子擔心著,急診兒科、急診內科、急診外科、麻醉科,連換藥的男護士全部上陣,進行了持續4個多小時的心臟按壓。
儘管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但是,三歲男童仍沒能再醒過來。
■事件連結
據介紹,兒童掉進洗衣機這種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2015年3月2日,浙江杭州,一名三歲女童不慎掉進老式雙筒洗衣機裡,伸手扒洗衣機邊緣想爬出來時按到「脫水」鍵使甩筒轉了起來。所幸家人及時發現,孩子僅腿部挫傷。2014年7月12日,安徽宿州,一名約三四歲的男童不小心掉進自家洗衣機裡,頭部以下被卡在洗衣機甩筒內,經家長及當地消防中隊及時救援,孩子除皮肉擦傷外並無大礙。2013年9月21日,江西南昌一對姐妹花玩耍時爬進洗衣機不幸被絞死,姐姐年僅四歲,妹妹二歲……
安全支招:
1.不要將孩子獨自留在家中
2.洗衣機不用時要拔掉電源
3.洗衣機旁不要放置小板凳
4.洗衣機內不要留有剩水
5.可有效利用洗衣機「兒童鎖」功能
對於孩子而言,危險無處不在。
父親外出買煙
女兒墜樓身亡
2014年年底的一天,德城區某小區內,父親去樓下買煙,三歲女兒獨自在家,爬出窗外不慎墜樓。女童傷勢較重,儘管全力搶救,仍未能挽救她年幼的生命。
「家中的陽臺、門窗、插座、廚房等,都成為了孩子安全的潛在威脅。」在陽臺極易發生跌落事故,而跌落事故很容易導致孩童死亡。
安全支招:
1.窗戶安裝防護網,陽臺門口加圍欄,陽臺不可堆放大量雜物
2.為防門、窗夾手,可安裝安全擋門器
3.為防觸電,電源插座應安裝擋板
4.廚房器具樣樣危險,讓孩子遠離廚房
含花生米奔跑
男童被嗆死亡
4月17日,德州市120急救調度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小區1歲多寶寶吃東西嗆著了,指揮中心立即派車,救護車到達現場後孩子未出現憋氣,大人稱寶寶嗓子有東西。救護車將孩子接入醫院送至耳鼻喉科處理,經核實,寶寶因吃瓜子被瓜子皮卡到了,相關處理後,並無大礙。
2014年11月9日,德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接到的一個患者就沒有這麼幸運,河北一名3歲男童口中含著花生米奔跑,不小心摔倒,花生米嗆到氣管內,經搶救無效死亡。
據了解,氣管異物常發生在5歲以下的小孩,特別是3歲以下,成人比較少見。「兒童先天對新鮮事物好奇,喜歡將小物品放入口中,兒童的咀嚼功能不夠完善,喉的功能還不夠完善,父母無正確的育兒經驗,意識不強,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不清楚。」醫生說,同時兒童喜哭鬧,吃飯時易誤吸,口鼻異物處理不當,掉入氣道,都容易導致氣管異物。
安全支招:
當異物嗆入幼兒氣管時,家長不要驚慌失措,也不要用手掏異物,可採用下列兩種方法儘快清除:
倒立拍背法:家長可立即倒提幼兒兩腿,使其頭下垂,輕拍其背部,這樣可通過異物的自身重力和幼兒嗆咳時胸腔內氣體的衝力,迫使異物向外咳出。
推壓腹部法:讓幼兒坐著或站著,家長站在其身後,用兩手臂抱住幼兒,手握成拳頭,大拇指向內放在幼兒的肚臍與劍突之間,用另一隻手掌壓住拳頭,用節奏地向上向內推壓,以促使幼兒橫膈抬起,壓迫肺底,讓幼兒肺內產生一股強大的氣流,使異物從氣管內向外衝出,並隨氣流到達口腔。
「若上述方法無效或情況緊急,家長應儘快帶幼兒到醫院請醫生診治。」醫生提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