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要是不把口罩送去武漢,醫院擋不住病毒,誰來守護我們老百姓?

2020-12-13 騰訊網

志願者:我們先把這些口罩的信息,包括什麼型號,告訴車友群裡在醫院工作的朋友。醫院的人說其他的科室可以使用,就送到除發熱門診外的其他科室。我們也通過自己的關係網,發布一些信息。一些機構比如武昌、漢口的相關部門、社區看到了,會主動聯繫我們。

【版權聲明】本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記者丨孟繁勇 編輯丨崔世海

武漢現在最緊缺的是什麼?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

歪歪打開車門,用酒精給車輛消毒,之後將一箱箱口罩裝上車,他的目的地,是武漢市一家醫院。街道上人員、車輛稀少,歪歪只有簡單的護目鏡、口罩防護。車輛行駛至醫院,歪歪打了一個電話,醫生拉出小推車,出來一次,都會給歪歪噴一次消毒劑,擔心他會被感染。

歪歪每次出發送物資,一人一車,拉上醫療物資,去武漢市各醫院。每次他送完物資,回到家前都會先消毒,然後將自己關到單獨的房間,進行自我隔離。

武漢疫情來臨,全國各地的物資紛湧至這座城市。更多的武漢當地人,在緊急時刻,自願組成了各種應急小組,通過捐款、購買物資等方式,將口罩、防護服送往醫院等單位。網友歪歪、備胎、華萊士等人,也在從事這項志願工作。

武漢的志願者,如何將緊缺的醫療物資直送醫院?對此,本刊記者專訪了歪歪、備胎、華萊士,他們講述了在武漢疫區,親身經歷的故事。

受訪者華萊士供圖

「武漢是疫區,可這裡還是我們的家」

口述者:歪歪(湖北武漢)

武漢疫情發生後,一個全國性的車友群裡,有在武漢第一人民醫院、第三人民醫院的群友說,外賣不接醫院的單了,也送不進去。我們就先買了些吃的喝的送進去。1月25號,有群友說醫療物資緊張,這時就開始有群友提出捐錢捐物資了。

我們成立了一個應急小組,各自分工,有統計錢款的、組織貨源的,還有送貨的。群友們第一筆捐款,統計下來大約有20多萬元。我們在群裡問:誰有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貨源?當時群裡有個人說,他那裡有30萬個口罩,工廠在仙桃。

30萬個口罩,我們買的價格,是一個口罩7角錢。這批口罩,是來自於日本的訂單,按照日本的標準生產的。訂單是年前預訂,放到倉庫裡,準備年後發貨的。結果湖北疫情的事情發生後,這些口罩先不發貨了,先用到武漢疫情,再生產發貨日本。

1月26號下午,開始組織車輛準備去仙桃。五輛車約定當天晚上8點在武漢西集合。上了高速,從仙桃出口下來,導航出了些問題。平時的時候,導航是對的。但現在特殊時期,疫情越來越緊張,到處封路,不讓走,擋住了路。

口罩工廠是在仙桃的一個鎮上,結果封路了,導航給出的路線,是從附近的鎮子上過去,但又封了路,不讓車過。最後導航到一個村子裡面。我的車子太大了,倒車的時候差點掉到溝裡面,同行的車又把我的車子拖出來。

一直至當天晚上11點左右,仙桃本地的車友出來接我們,我們才趕到工廠。五臺車開始裝口罩,30萬個口罩,一百多箱,太多了,裝不下。後來有朋友開著運送防護服的車輛,從仙桃東過來幫忙,才裝完這批口罩。我們開著車駛上高速,在高速路上被攔住了,不讓上。我們只能打電話四處找人,說明情況,這才放我們上高速。到了武漢,已經是凌晨三點多了。

這批日本訂貨的口罩,相當於國內外科口罩級別,有些重點發熱門診醫院就不能用,需要更高級別的口罩。我們先把這些口罩的信息,包括什麼型號,告訴車友群裡在醫院工作的朋友。醫院的人說其他的科室可以使用,就送到除發熱門診外的其他科室。

我們也通過自己的關係網,發布一些信息。一些機構比如武昌、漢口的相關部門、社區看到了,會主動聯繫我們。我們給漢陽區政府送了2萬個左右,他們收到物資後,知道我們還要接著往其他地方送,怕在路上不讓走,不方便,就給我們開了一張疫情防控特別通行證。

真的有人攔,看到車裡是防護用品,也就放行了。其他需要物資的地方,還有一線工作部門、社區、街道居委會等等。

醫院裡的情況,對人心理確實有影響。在很多人看來,醫院是危險的地方。我們送往醫院的時候,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情緒上也比較緊張。醫院的朋友接收了物資,趕緊讓我們走,不要在那裡多待著。

口罩送到街道辦事處,會通知轄區的社區過來領,一個社區派一個人過來,籤字領防護用品,這批口罩非常快就全部發送完成了。

受訪者備胎供圖

現在的時期,在武漢做這件事,是有危險性的。我們生活在武漢,特別是這兩天,周邊有很多朋友感染了新冠病毒。昨天還有一個朋友和我說,他發燒了,我送了一些藥過去,雙方也不見面,送到門口,讓他兒子下來拿。還有一個朋友,他的父親大年三十晚上去世了,他老婆現在進了重症監護室,這些消息讓人聽了揪心。都說這是一場戰爭,但問題在於病毒這個敵人在哪裡,我們不知道。

當時我決定參與捐贈送貨這件事時,家裡人知道,但沒有說什麼。他們理解我的行為。我是在武漢封城之前,從外面趕回來的。那時我帶著父母在外面旅遊,封城的消息傳出來,我就決定往回趕。

封城那一天,就我一臺車進城。加油站的人還講,怎麼他們都往外走,你為什麼進來?我說,我的家在這裡,武漢雖然是疫區,但這裡是我們的家,不進去,怎麼辦?

我剛回來的時候,感覺非常不好。我有全國各地的群友,當時群裡都在罵,武漢人逃出來了,指責武漢人不應該在封城的情況下還出城。我聽著不舒服,就從各種群裡退出去,我自己組建的群也退了,只剩了一個湖北的群。我不想看這些東西,所以捐贈的事情一出來,我就參與了,幫我們自己。

2月1日武漢小區 受訪者備胎供圖

大家都在捐錢、調物資,這些事外地的朋友都在幫我們,武漢本地人更應該去做。我在群裡說,我們感謝大家,中國人有句俗話: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你自己的家不去愛,誰去愛呢?

去醫院送口罩等醫療物資,愛人、父母沒有阻攔,讓我自己多注意。忙完一天,回家之前,把衣服全脫了,噴灑消毒劑,然後趕快去洗澡,把衣服丟進洗衣機裡洗了。回到家裡,也是處於自我隔離狀態。第二天再看群裡的消息,有需要物資的地方,再去送貨,就這麼一天又一天。

但在自己家裡,老婆孩子都在,感覺不一樣。現在湖北省確診感染病例數破萬了,感覺有些害怕。武漢是疫區中心,昨天領導們都來了,去了火神山醫院。

現在大家的心情要調整好,外地的朋友覺得武漢人不容易,武漢本地的朋友因各種原因不能出來,就捐錢捐東西。其他方面還好,小商販的東西是貴了一些,大超市的東西價格還可以。人家都說武漢是疫區,危險,可這裡還是我們的家。全國各地都來幫武漢,我覺得,武漢會慢慢好起來。

「疫情來得突然,把物資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上」

口述者:備胎(湖北武漢)

我住在武漢市武昌區,每天早上8點左右,在家裡吃早點,盡力讓自己多吃一點,吃一大碗麵條、豆絲,再加兩個雞蛋,再多了也吃不下。

早上要把自己吃撐了,再出去送物資。因為現在疫情嚴峻,外面沒有東西吃。家家閉門不做生意,很少有餐廳開張,中午沒有地方買吃的,後來就買點麵包放在車上,餓了就吃上一口。武漢很大,每次出去送醫療物資需要跑好幾個小時,太早了沒有人跟你對接。

現在的武漢,繁華路段車輛廖廖無幾,馬路上幾乎沒有什麼車輛,平均時速可以達到60邁。從1月26號開始分發口罩等醫療物資,我們有很多車友群,分在武漢各個區域,有什麼消息都會進行反映。比如說,我們的地方比較偏僻啊,這裡沒有口罩了。又有群友說,有個病人發高燒,需要車來接送等等。和我私聊的人特別多,信息就這樣匯集起來了。

車友群內發布的消息 受訪者備胎供圖

車友群內發布的消息 受訪者備胎供圖

群裡有各種各樣的消息,還有人說,我這裡有車、有人,可以幫忙去送物資。包括願意捐錢、出力的都有。有人在群裡給我轉錢,我就當場退回去,告訴他,我們有一個專門負責捐錢的帳號,有專人管理,我不能在群裡收錢。你要捐錢,你就捐到那個帳號上,再去統一購買醫療物資。

群裡會有一些信息反饋,哪裡需要物資,就送到哪裡。到2月2日,醫院、衛生局、環衛、派出所、社區等等,送了十幾個地方。

疫情來得太突然了,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我們要把物資送到最需要的人群手上。1月28號,我送了六箱口罩給某部門,但對於這些物資是發下去,還是另有安排,不是特別清楚。我無法知道他們如何安排,能否分發到下面的社區。後來我就調整了思路,一定要送到最前沿的第一線,從那一天開始,我就送到醫院、社區、衛生院、城管、派出所等等。每家單位就送一箱口罩(3000個),先應急,後續有再到的物資,再增加數量。

多點、少量,讓大家都能夠用上,特別是以社區為主。第一批口罩送完後,在2月3號,我又拿到1萬個口罩,朋友送到我這裡,我去順豐提的貨。全部送往社區,武昌區紫陽街解放路社區、江漢區萬年社區、江漢區滿春街大夾社區等等。

之所以如此,是有個考慮,現在武漢的大醫院,有國家層面、相關的兄弟單位支持,我們送到醫院去,一是量小,二是起不到太大作用。我們現在基本上都是送到社區、衛生院等窗口單位,那裡其實最需要這些物資。

受訪者備胎供圖

接收物資,我們也定了一個流程。比如送到地點之後,收取物資的人要給我們打個收條。如果是單位,還需要蓋個公章,證明我們送出去了,他們也籤收了。還要在相關單位門口拍攝照片,證明我送到地方了,這些都是讓捐錢的群友們備查的方法。

我們做到現在,主要是以發放物資為主,實話說,有一定的危險性。最近有消息說一個叫何輝的志願者去世了,我知道的消息,至少有四個志願者感染了新冠病毒。我的一個小兄弟,他對接了很多醫生,很多公交停運了,他就組織車輛送醫生上下班。

其他的一些朋友也在做類似的事情。遇到身邊的朋友,說是被感染了,還聽說有人去世,這些消息聽到了,是有心理準備的。都身處危險之中,但這種事,畢竟需要有人去做。

受訪者備胎供圖

受訪者備胎供圖

沒有運送任務的時候,我就在家裡待著,自我隔離。群裡有信息,有物資需要送,我就來,哪怕是半夜。我們去接物資,統一安排送到哪一個社區。民間力量有限,群友們都在四處找物資,也不是天天有物資到,大家都在隨時準備出發。

我們也在調整。我覺得大家在做好事的前提下,要首先保證自己的安全,否則你就成了傳染源。家裡人都知道你每天開車出去送物資,增加了感染機率。家裡人嘮叨幾句,你就不去做了?你怕這個怕那個,大家都看著你武漢人,你都不去做,你讓別人怎麼看待你們武漢呢?如果嘮叨幾句都不做了,那武漢就沒有志願者了。

「醫院再擋不住病毒,那誰來守護我們這些老百姓?」

口述者:華萊士(湖北襄陽)

湖北疫情爆發後,有朋友在群裡討論應該為這次疫情做點什麼,年三十晚上,各個群裡就開始捐錢捐物資。我們就迅速成立了一個應急小組,成員十幾個人,主要針對武漢,分別負責統計錢款、購買物資,和負責分發物資。

當時,全國各地群友的捐款湧過來,就發現買不到醫療物資。我們就開始發動全國車友找物資,找遍了衛材大省河南、山東、安徽等工廠。符合醫用的防護物資實在是無法找到,即使找到,一線配送人員被傳染風險太大,最後決定捐款最安全。

在決定捐錢時,事情就有了新的變化。那是在大年初一(1月25號)、初二的時候,群裡也有許多武漢醫生,他們反饋說,一線的醫生防護用品告急。

受訪者華萊士供圖

我們當時就覺得,來自全國的群友的捐款,不變成物資的話,愛心無法得到很好的安放。我們商量了一下,覺得不行還是搞物資吧。但當時物資已經不好採購了,這筆錢拿著很尷尬,很燙手。捐的錢是有時效性的,我們要迅速地用出去,而且要用在刀刃上。要是捐給一些組織,大家覺得不了解錢款去向,也不是特別好。

購買物資是最難的。網上的中間商,我們不敢交易。錢打過去了,要不沒法運,要不就扯皮上當,這些責任你都擔不起。也有許多朋友打電話問我,手裡有幾十萬捐款,怎麼辦?現在是捐款很多,但物資根本拿不到。全國群友的愛心錢,出點問題沒法交待。

拿著錢沒選擇,最靠譜的是直接和廠家合作。最終通過群友們的努力,我們找到廠家,一個是口罩,一個是防護服。我們按照「行動迅速,投放精準」的原則用兩天的時間把價值40多萬的物資及時送到武漢各大醫院、社區等。

初八晚上物資分發到位,達到預期目的。為保護一線的送貨人員,我們募捐配送活動圓滿截止。

受訪者華萊士供圖

捐款暫停了,但我們一些志願者還在以個人名義繼續工作,將來自全國群友的捐贈物資,再分發到醫院、社區。關於送貨人的防護措施,我們沒有防護服,只有醫用的一次性口罩,你們想像中的N95,在民間基本是拿不到的。

送貨的人,困了就休息,沒有強制加班,家裡有事, 隨時可以走。去醫院送貨,是存在一定風險的。醫院肯定是最危險的地方,你要說一點也不害怕,也不可能。很多送貨的志願者都是一個人完成裝車、送貨、籤收等環節,減少人員接觸,儘量減少危險。

有人問,我們有啥目的?就是面對這場疫情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同時也呼籲多關心一線的醫護人員,得讓他們全副武裝上戰場。他們再擋不住病毒,那誰來守護我們這些老百姓?

(受訪者均為網名)

相關焦點

  • 口罩遮臉,但卻擋不住他們發光的演技!
    雖然口罩擋住了演員們的臉,但卻擋不住他們的演(眼)技。很多時候觀眾在看劇時因為演員們的全副武裝,未必能讓人很清楚地認清誰是誰,但他們還是會透過眼神、動作等細節之處展現出真正的辨識度。疫情當前人人想躲都來不及,而他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去送外賣去當志願者,面對妻子的挽留、責怪甚至是謾罵,他滿眼都是抱歉,他能給妻子的承諾只有保護好自己。送外賣遇上奶奶剛去世爸爸又確診的小紀念,作為一個外人送吃送喝還陪聊,那時他關切的眼神,讓小紀念感受到了這個世界上的溫暖和善意。
  • 我是武漢人,我在美國向國內送口罩:哪個醫院最急就給誰弄物資
    我加入「燃燈計劃」(湖北志願者組織,救助武漢周邊的醫院)群不太久,當天晚上九點半左右就看到群裡有5萬個醫用外科口罩卡在了運輸上。物資是志願者之前聯繫好的,深圳市工業設計協會的捐贈,已經付款了,也確定好了大致的捐贈方向。這個口罩廠家第二天就要被政府接管了,我們想儘快把物資託運回來。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口罩擋不住你的美——戰「疫」一線巾幗掠影
    抗疫攻堅,天使在人間「我不希望大家因為我的女性身份特殊照顧,我也是一名呼吸危重症治療醫生。」說這話,李聖青沒有一絲猶豫。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每天都上演生死阻擊戰。這裡的ICU病房負責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呼吸科主任李聖青是「衝鋒隊」隊長。
  • 口罩擋不住的「笑臉」
    新華社瀋陽2月8日電(記者陳夢陽 於也童)抗擊疫情期間,口罩成了人們生活中的標配。大大的口罩雖然擋住了人們的表情,但連日來記者在瀋陽採訪發現,城市裡出現了越來越多擋不住的「笑臉」。一句加油,一個笑臉,撫平人們焦灼的心。
  • 抗擊疫情·豫警在行動 | 口罩擋不住微笑 ,疫情擋不住溫情!
    抗擊疫情·豫警在行動 | 口罩擋不住微笑 ,疫情擋不住溫情!大大的口罩遮住了我們的表情,但遮不住從眼睛裡溢出的力量。微笑,是對未來最好的期許。加油!待到春暖花開,我們一起摘下口罩,美好如初!
  • 口罩下最美的笑臉,我們為您守護!
    2020年1月,一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打破了鼠年春節的安寧祥和。從寒冬到暖春,從黑夜到白天,是千千萬萬個平凡的他們,身披戰衣成為我們生命的守護者,為我們奔赴抗疫前線,他們懷揣希望,堅定信念,用不平凡的力量守護萬家燈火。
  • 武漢對話|疫情中的「擺渡人」:我們互為救命稻草
    我平時都去新華醫院,(因為)人少,結果發現當時醫院裡已經有很多人都感冒了,注射室、走廊上到處都是人。醫生戴著口罩,問我有沒有去過華南(海鮮市場),我說沒去過,但是工作在附近。醫生說從我的血象看可能有點病毒感染,他當時堅持讓我做CT。因為我本身有支氣管炎嘛,所以肯定不是那個(病毒感染),我堅信自己狀態很好,就拒絕了。
  • 戰鬥在武漢社區醫院,一位酒業志願者的真實故事
    酒鬼酒公司武漢銷售主管李傑,奔赴了社區前線。 李傑所在的礄口區漢水橋社區醫院,有50來名醫護人員。在大決戰的時刻,人手非常緊缺。2月6日,李傑向酒鬼酒公司報備後,成為了一名志願者。 每天上午11點半,持續工作到晚上6點下班。
  • 戰疫日記305|誰是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你是誰老百姓、志願者、無名者;搬運工、清潔工、快遞小哥;為了誰親人、孩子、家庭;武漢、湖北、祖國;誰最美舍小家保大家;3月8日我們宣布休艙了,那天我拍下了最後一次敬禮,並朝他們做了「V」(勝利)的手勢,他們卻說了聲「你們才是英雄!」我們守護病人,而你們守護我們,向所有一線保安戰警們致敬!開艙之初,我們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捐贈,我說:「帥哥,你把帽子摘了我們一起合個影吧!」但志願者搖搖頭,說什麼都不願留名留姓,就這樣匆匆拍了一張。
  • 武漢志願者:每天收到三萬多條信息,能救一個是一個
    1月16日,武漢傳媒學院大四學生Summer坐上了離漢的飛機。按照原來的計劃,到廈門參加完活動後,他將回到長白山,斷網閉關寫作。武漢天河機場人流如舊,沒有人戴口罩。他當時不知道,新冠病毒已在武漢悄然蔓延。更沒料到,一周之後會封城,短期之內,他將無法回到這座承載了他許多記憶與感情的城市。
  • 「我媽偷偷把KN90口罩賣了」|武漢封城,我真的不敢哭
    說句俗套的話,哪有那麼多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孩子學著像前輩一樣去救人。我知道她的內心一定很害怕,但是她仍然堅持站在一線。為了去金銀潭醫院上班,他們有寒風中冒雨騎行一兩小時的人;有天沒亮就走了幾萬步的人;還有那些不離不棄堅持送家屬上班的人;更有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送醫護人員上班的好心志願者。
  • 給援鄂醫療隊送手繪櫻花防護服,武漢志願者登上了新聞聯播
    今天,廣東省佛山人民醫院援漢醫療隊撤離。離開武漢前一天,他們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彌補了這次不能看櫻花的遺憾。由武漢志願者雷春莉送出的這份禮物,3月19日,江蘇第二批援鄂醫療隊也收到過。當天,雷春莉和她的小夥伴們還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
  • 惠州哪裡有口罩賣?藥店人員:送武漢去了!可武漢醫院在求助
    今天初六,我又到居住地周邊的藥店詢問口罩的事情,得到的答案是口罩都送往武漢去了。我又一次感到納悶,大街上人人都有口罩罩著,他們的口罩又是從何而來?帶著疑問,我回到家坐在陽臺的小凳子上,拿出手機開始搜索惠州地區跟口罩相關的信息,了解到情況如下:有些人年前趁有口罩銷售便買多一些來備用,這些人有先見之明,這幾天不用到處找口罩。有些人雖在年前買到口罩,但數量不多,這些天往往是一個口罩戴著出門,當中有人每次出門還用酒精給口罩消消毒。
  • 華山醫院一線醫生:目前沒有明確的特效藥,別期待夏天病毒自然消亡
    對於現在爭議頗大的「眼結膜傳播」,他直言,老百姓戴口罩足夠,不需要戴護目鏡。他並沒有避諱一些尖銳話題:為何武漢的重症率、死亡率相比其他城市明顯偏高?為何出現醫護人員大面積感染?痊癒患者出院後會否二次感染?我們還能期待特效藥嗎?激素治療臨床會否造成後遺症?夏天來臨時,病毒會消亡嗎?放下電話,已接近零點。
  • 武漢擺渡人:我們總要面對現實
    比如被稱作「擺渡人」的車隊志願者。他們每天調度運輸著醫院的救命物資,為城內老百姓補給著米麵糧油,接送醫務人員上下班。這一群體粗略估算已超過千人。也有為重症感染者爭取床位的志願者。他們每天與病毒賽跑、與殘酷的求助數字做消減鬥爭。
  • 來自武漢的聲音日記:來武漢三十年了,現在覺得她真的很美
    對用心守護的病人又有著怎樣的真情……點擊收聽《來自武漢的聲音日記》第十四期,今天的日記來自「守護醫者」志願者團隊的胡德盛。來武漢三十年了,現在覺得她真的很美 NaN:NaN3月15日 武漢加入「守護醫者」志願者團隊已經一個多月,隨著疫情的逐步好轉,終於有時間回想一下這段經歷。
  • 鹽城一醫院10000隻口罩免費送市民
    1 月 27 日,在鹽城的街頭、車站和商場,10 多位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向市民免費派發醫用口罩,還教他們佩戴方法,這小小的舉動溫暖了許多人。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些志願者是鹽城協和醫院的醫務人員,當天該院共調集了 1 萬隻口罩,免費發放給市民。
  • 我在雷神山醫院當志願者的那些日子
    1月23日,由於武漢交通管控,我滯留在了武漢江夏區,但我沒有想就此閒下來,報名申請參加了雷神山醫院建設志願者服務,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逆行者」。   2月7日那天,聽說雷神山醫院建設急需用人,我抱著能幫忙就多做點事、盡好自己一份力的心態,報名去當了雷神山醫院的志願者。
  • 白衣天使:你守護世界 我守護你!綻妍向武漢定點醫院捐贈護膚品
    疫情結束後,想去見看看武漢的朋友你會明白當你見慣了生命無常的時候才知道什麼叫知足常樂疫情結束後想去武漢看看去東湖綠道溜達去武漢大學賞櫻花去雷神、火神兩大醫院去武漢長江大橋吹吹風看看健康的武漢真實的樣子。
  • 生理用品也是剛需:我們給一線女醫護送去了42萬條安心褲
    當梁鈺在為前線女醫護捐贈衛生巾、安心褲積極籌措時,身邊有男性認為她,不分主次,小題大做。「捐什麼安心褲,前線更需要口罩和防護服」,這種聲音不時出現在她周圍。甚至還會遇到主動提出對醫院捐贈,卻被後勤人員的「這個不急」擋回的無奈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