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賭王何鴻燊在香港養和醫院病逝,享年98歲。
按照何家公布的治喪日期,7月8日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家祭儀式。
何鴻燊在港澳地區的影響力甚廣,此次賭王喪禮何家人包下了殯儀館的地下一層和地上兩層,整體可容納上千人。
8日上午,靈堂的主體架構已經布置完畢,靈堂裝飾主要以白色玫瑰和綠色的人工草皮為主。
在靈堂中央懸掛一塊LED大屏幕,弔唁儀式開始時會滾動播放賭王生前的高光時刻。
在主大廳的牌樓上方用白底黑字寫著「何府治喪」四個大字。
靈堂內擺放著何家人送上的花牌,有何鴻燊堂妹何晴暉與丈夫朱英,還有侄子何猷善等。
何鴻燊去世時已是98歲高齡,在民間叫「喜喪」。
因此,在現場的裝飾除了白色的玫瑰花和綠色的背景外,在賭王遺照的周圍還點綴著紅色的玫瑰花。
何家人為賭王選的遺照和公司內部舉行告別會時一樣。
在靈堂內部,最醒目的是正前方用紅色玫瑰花做的三個心形花牌。
這三個花牌分別是由賭王的三位遺孀送上,三人均稱呼賭王「夫君」,最後的落款都是「妻」。
二太太藍瓊纓的輓聯上寫著「白頭永訣」,三太太陳婉珍寫得是「痛斷琴弦」,四太太梁安琪用「情意難忘」送別夫君。
賭王去世後,一共對外刊登過三次訃聞,每一次都會引發媒體的解讀。
第一次是在賭王去世當天,當時訃告中稱呼已故先室黎婉華為「妻」,二太太藍瓊纓為「妾室」,三太陳婉珍和四太梁安琪均為「姨太太」。
第二次訃聞內容,加上了兒媳和女婿的名字,對於太太們的稱呼也統一為「妻」。
雖然同為「妻」,但地位還是有差別的,三太陳婉珍和四太梁安琪的名字均向下縮進了一個字。
這一次,心形花牌的擺放位置也很有講究,二太太花牌擺放在正中央,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在「C位」,這也算是從側面凸顯了二房在家族中的地位。
三位太太的花牌旁邊擺放的是子女的花圈。
賭王去世後,家族成員聽從了風水師的建議,將子女的名字都刻在了墓碑上,這也讓隱藏了28年的何猷邦浮出了水面。
起初,何猷邦的身份遭到了不小的猜測,還有媒體強行將他與利智扯上關係。
為了避免輿論再次波及其他不相干的人,四太梁安琪發聲明承認「何猷邦」是她和賭王的兒子。
由於身體方面的問題,何猷邦一直在被家族保護。
和之前媒體預想的一樣,由於身體原因何猷邦不會出現在家祭現場。作為四房長子他的花圈就放在四太花牌的旁邊,擺放在何猷亨和何猷君的前面。
8日晚舉行完家祭後,家族成員均留在靈堂守夜,送別這位家族榮耀和財富的締造者。
7月9日,是何鴻燊的公祭日,將會有眾多政商界人士前來弔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