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太空新聞網報導,美國宇航局分管科學的副局長託馬斯·祖布欽(Thomas Zurbuchen)6月10日證實,因疫情爆發工作進度受到影響,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錯過2021年3月的發射時間。
在一次在線會議上,祖布欽向美國國家科學院空間研究委員會報告稱,在疫情爆發前幾個月,有關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工作進展順利,但今年3月以來工作放緩,任務無法按照原來的進度進行。
今年3月,美國宇航局因疫情爆發開始關閉各工作中心,南加州諾斯羅普格魯曼工廠負責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集成和測試工作的員工不得不回到家中。
美國宇航局最初打算完全暫停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項目,之後還是選擇了輪班工作。比如,6月9日,工作人員剛剛完成瞭望遠鏡塔架擴展測試。
儘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工作已經開始恢復,但進度已經落後,無法如期發射。目前,美國宇航局尚未設定新的發射日期。「我們需要了解當前條件下的工作效率,通過進度評估來調整。7月份預計會進行一次進度評估。」祖布欽表示。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美國宇航局的新一代太空望遠鏡,也是世界上最貴的一面鏡子,項目總耗資將近90億美元。由於發射時間一拖再拖,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又被戲稱為天文學界的鴿王——從2011年鴿到2018年10月,再到2019年春季、2020年5月、2021年3月,如今還要繼續再鴿。
話說回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也算是鴿得情有可原。
相比於大名鼎鼎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性能取得巨大提升,後者某些方面的觀測水平和能力將超出前者100倍,將幫助我們揭開大量宇宙奧秘。
正如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約翰·馬瑟所言——哈勃是將未知事物展現於人類面前,挑起了我們的求知慾;而關於這些事物的答案,我們要靠韋伯望遠鏡去探索。
毫無疑問,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工程難度是空前巨大的。
比如,它主鏡直徑高達6.5米,由18塊正六邊形鏡片組成,每塊鏡片都經過超精細加工,拋光誤差小於10納米,而且每塊鏡片裝有7個馬達,可在10納米的精度內調整鏡片。
還有,為了防止太陽光及地球反射光對觀測產生幹擾,科學家特地為韋伯望遠鏡加裝了一把太陽傘——巨型遮陽板。這使得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體型變得異常龐大,與網球場相當。在發射時,科學家不得不先將望遠鏡進行巧妙摺疊,塞進亞利安五號火箭中,待其進入太空預定位置後再展開,難度可想而知。
再者,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上班的地方是距離地球約150萬公裡的第二拉格朗日點,一旦發生故障將無法維修,只能自生自滅。
因此必須保證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項目萬無一失。否則不只是90億美元打水漂,無數科學家與工程師二十幾年的心血也將毀於一旦。
無論如何,鴿王鴿我千百遍,我待鴿王如初戀。希望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能夠早日順利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