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裡,其中平原面積總計115萬平方公裡,世界排名第六。這其中就包括了中國四大平原即東北平原(面積最大,約35萬平方公裡)、關中平原(面積最小、約4萬平方公裡)、長江中下遊平原(最富裕,約16萬平方公裡)、華北平原(人口最多,約31萬平方公裡)今天就來聊聊這四大平原。
1.東北平原
東北平原,又稱松遼平原(廣義)、關東平原,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位於中國東北部,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組成,地跨、吉、遼和內蒙四個省區。地處大、在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之間,南北長約1000千米,東西寬約400千米,面積達35萬平方千米。
東北平原處於溫帶和暖溫帶範圍,有大陸性和季風性氣候特徵。夏季短促而溫暖多雨;冬季漫長而寒冷少雪。冬夏之間季風交替。7月均溫21~26℃,1月均溫-24~-9℃。東北平原是中國最大的糧倉,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主要生產玉米、稻穀、大豆和春小麥等經濟作物。
2.華北平原
華北平原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中國人口最多的平原,中國東部大平原的主要組成部分。北抵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西倚太行山—伏牛山,東臨渤海和黃海,跨越京、津、冀、魯、豫、皖、蘇7個省、直轄市。華北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交通便利、經濟發達,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華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勢平緩傾斜。
由山麓向濱海順序出現洪積傾斜平原、洪積一衝積扇形平原、衝積平原、衝積一湖積平原、海積一衝積平原、海積平原等地貌類型。黃河、淮河、海河、灤河等主要河流所塑造的地貌構成了華北平原的主體,即華北平原由黃河衝積扇平原、淮河中下遊平原、海河中下遊平原、灤河下遊衝積扇平原構成。
華北平原是人口最多的平原,是中國主要的小麥種植地區。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水稻、玉米、高粱、穀子和甘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菸草等
3.長江中下遊平原
長江中下遊平原是指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遊沿岸帶狀平原,為中國三大平原之一 ,地跨鄂、湘、贛、皖、蘇、浙、滬等7省市,素有「水鄉澤國」之稱。是經濟最發達的平原,地處長三角經濟帶。
長江中下遊平原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100~400千米,總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 、鄱陽湖平原 、皖蘇沿江平原、裡下河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等6塊平原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中國重要的糧、油、棉生產基地,亦為中國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長江天然水系及縱橫交錯的人工河渠使該區成為中國河網密度最大地區。同時該區是中國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區,著名淡水湖有鄱陽湖、洞庭湖等
4.關中平原
關中平原也稱渭河平原,是中國第四大平原。歷史上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號稱」八百裡秦川「。是由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河流衝積而成的衝積平原,和渭河谷地及渭河丘陵一起構成渭河盆地,居晉陝盆地帶的南部。渭河平原位於陝西省中部,介於秦嶺和渭北北山(老龍山、嵯峨山、藥王山、堯山、黃龍山、梁山等)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長約300餘公裡,海拔約323~800米,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
關中平原自以來就是水系發達的地區。這裡灌溉發達,主要盛產小麥、棉花等,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
關注幸福農人,分享更多地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