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牛排,不管啥牌子,只要在配料表看到這4種成分,就是合成的

2020-12-13 費費的美食日記

隨著中西飲食文化的不斷交流,很多人都愛上了吃各種新式的西餐,對於一些家境比較殷實的人,更是追求有格調有儀式感用餐環境了。而絕大部分人第一次去到西餐廳,點餐的食物裡必定少不了牛排。

然而,但凡買過菜或是有點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牛肉的價格基本在40~50元/斤,而對於要用作牛排的部位,常見的有西冷,肋眼牛排,價格也是高低不一,更重要的是,儘管分量相差不大,但真正的牛排其形狀絕不可能會出現一模一樣的兩份。

而很多小型的,僅做速食快餐的店鋪,一份普通的牛排,配上餐包和飲料,也就只賣30幾元,而且味道也很不錯,肉質細嫩,吃起來還不會出現筋膜塞牙縫的情況!也正是因為牛排餐廳的銷量火爆,進一步拉動了冷凍牛排的產業鏈,有很多人會選擇到超市裡買速凍牛排,在家煎一煎,跟外面賣的相差無幾。

可每當你去超市,在挑選速凍牛排前都會看一眼價格呢?在冷凍櫃前簡單看幾眼就會發現,有的牛排高達50多元一份,而有的牛排打完折僅要9.9元,就算按淨含量的比例來計算價格,差距之大,讓人難以置信。

而事實上,有很多牛排多是用碎肉末合成的,裡面不一定全用了邊角料牛肉,甚至還摻雜了其他動物肉類,例如廉價的冷凍雞鴨肉等等,由於本身營養價值低,口感也差,甚至連外觀,色澤都不太佳,因此生產商當然要考慮加入一些食用添加劑,從而保證牛排的銷量。那麼如何區分哪些是合成牛排呢?徐費費總結了以下3點:

1.看配料表

買任何東西,除了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還要關注配料表。但凡表裡出現了「穀氨醯胺酶,大豆分離蛋白,食用膠、卡拉膠」等的其中一項,那麼我們就能肯定這就是合成牛肉。而這種牛排的價格往往不會超過15元每100g,所以買的時候要當心。

2.看肉質紋理

由於合成牛肉是用碎肉經膠水或者機器壓制而成,所以它肉上並沒有紋理可言,都是沒有筋膜和肥瘦相間,形狀周正圓潤。而真正好的後切好牛排都是整個牛身上切下,它的紋理清晰不斷層,看著好看,融化時還會有血水出現。

3.看口感

如果真的買回家了,那就不妨直接煎熟後嘗一嘗肉質的口感吧!通常合成牛排的肉質是比較松垮的,本身沒有什麼嚼勁,而很多人誤認為這是牛排嫩。此外,它的厚度也非常纖薄,用刀切很容易就切開,沒有太多的肌肉纖維阻擋。而且很多經過醃製調味,有各種口味任你挑選,直接拆包,煎熟便可食用的牛排,基本也都是合成的。

總而言之,如果牛排配料表出現「穀氨醯胺酶,大豆分離蛋白,食用膠、卡拉膠」等,只要認準「這行字」,是合成牛排無疑了。如果中標了上面3點那就是合成牛排,大家在買的時候不能再選錯了!

相關焦點

  • 不管啥牌子的牛排,包裝袋上出現這2種成分,都不要買,是合成的
    不管啥牌子的牛排,包裝袋上出現這2種成分,都不要買,是合成的!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不管啥牌子的牛排,包裝袋上出現這2種成分,都不要買,是合成的!』
  • 買牛排時,不管啥牌子,看到標籤上有「膠」字樣,可能是合成牛排
    買牛排時,不管啥牌子,看到標籤上有「膠」字樣,可能是合成牛排。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這裡琦哥給大家分享一下,買牛排時,不管什麼名牌,只要包裝有「這行字」,8成是合成牛排,這樣的牛排再便宜也不要購買。
  • 買牛排,只要這行字不對,不管什麼牌子,都是「合成」牛排
    最近,我家兒子迷上了吃牛排。「合成」牛排吃起來沒有筋膜,吃起來沒有嚼勁,經過各種調料添加醃製後,口感非常的好。但缺點就是添加劑太多,不夠營養,吃起來不像是吃牛肉,而像是在吃一個牛肉餅。
  • 別管啥牌子的牛排,只要配料表有這「三個字」,都是合成牛排
    最近想吃牛排了,就想從網上下單買點牛排。這網上的牛排很多,但是質量層次不齊,價格也差很多,最便宜的只要幾塊錢一份,這個價格買到的真的是牛排嗎?大家都知道平時去買個牛肉有多貴,好幾十塊錢一斤,更別說牛排了,況且在網上買還有郵費什麼的成本,牛排怎麼能賣的那麼便宜呢?
  • 買牛排,不管啥牌子,只要包裝上有「這行字」,多半是「合成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長,在各個方面都發展得很好,就拿餐飲這一行來說吧,如今的人是越來越享受生活了,在吃的方面是越來越講究精緻的營養的食物,像西餐這種用餐方式就非常入現代人的眼,平常周末或是過個啥節日的,就喜歡去西餐廳用餐,這不前幾天剛好過了個520、521
  • 買牛排時,配料表上若有「這3個」字,甭管啥牌子,都是合成的!
    買牛排時,配料表上若有「這3個」字,甭管啥牌子,都是合成的!,很多人吃完之後就覺得有點後悔,所以更多的人選擇自己買一些冷凍的牛排,在家做著吃!但是細心的網友就發現自己做的牛排遠遠不如西餐廳牛排好吃,這是怎麼回事呢?
  • 買牛排,不管是啥牌子,只要這3點都對得上,都是「合成牛排」
    不過,如果是自己買牛排還烹的話,那在選購的時候可要注意了,有很多人根本就辨別不出牛排的好壞,以為只要是標價高的牛排,一定都是品質好的,那可不一定,現在就有很多都是合成的牛排,口感極差
  • 不管什麼牌子的牛排,只要認準包裝上有「這行字」,全是合成牛排
    不管什麼牌子的牛排,只要認準包裝上有「這行字」,全是合成牛排!,所以說這也就帶動了冷凍牛肉的發展,其實不管是在實體店鋪還是在網上,我們都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牛排。有很多的人他們都知道牛排店裡邊的牛排價格貴,所以說自己都會買上一些冷凍牛排,在家裡邊做來吃,這樣不僅省錢,而且也是特別省時間的,那麼我們在選擇牛排的時候,大家都會發現牛排的價格參差不齊的,有昂貴的有便宜的,有的貴的牛排的價格已經上百了,但是有的牛排的價格便宜到幾塊錢,這也是讓很多的人他們都會認為這些便宜的肯定都是一些合成的牛排,那麼我們在選擇牛排的時候到底該怎麼選擇呢
  • 買牛排時,不管什麼牌子的,只要是「這3種」情況,都是合成牛排
    現在在購買牛排的時候,不管是在超市還是在網上,都是可以買得到的,而且價格比西餐廳也便宜了很多,雖然說有些人會經常買牛排吃,但是到底怎樣辨別牛排有很多的人也是不清楚的,而且有很多的牛排,很有可能也都是合成的牛排,這樣的牛排吃起來口感也是非常差的,所以在購買的時候還是要學會辨別的,在購買牛排的時候,不管什麼樣的牌子,只要是「這3種」情況的,都是合成牛排。
  • 選購牛排時,不管什麼價格,配料表有這幾個字就是「合成肉」
    選購牛排時,不管什麼價格,配料表有這幾個字就是「合成肉」市場上牛肉的價格大概在40多一斤,而某些商鋪接近半斤重的一片牛排竟然只要9.9,甚至還包郵。那麼,這個樣的牛排能吃嗎?不得不說,現在想要買到純正的手切牛排是越來越難了,9.9包郵的那種牛排甚至不用去看配料表就知道是一定「合成肉」,因為這樣的價格用真正的牛肉來賣,毫無疑問就是虧本的。不過,有些商家也會玩心理戰術,故意提高牛排的價格,讓人誤以為貴的牛排就不是「合成肉」。其實,區別一塊牛排到底是不是合成肉很簡單,只要看配料表當中的成分就可以下定結論,甚至都不用煎熟了去品嘗就知道。
  • 買牛排時,無論什麼牌子,只要包裝上有「這行字」,都是合成牛排
    但是這樣的牛排餐價格相對也比較貴一些,並不是大眾消費,所以這樣也帶動了冷凍牛排的發展,不管是在實體店鋪還是在網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牛排。 但是我們在選擇牛排的時候會發現牛排的價格差距非常的大,有的一塊牛排40多元,有的甚至才幾塊錢,很多朋友們都會說便宜的肯定是合成牛排。那我們選擇牛排的時候具體應該怎麼做的呢?什麼樣的牛排是合成牛排呢?
  • 買牛排,無論什麼牌子,只要包裝上寫了這行字,它就是合成牛排!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那些有「儀式感」的餐廳,特別是和對象吃飯時,有格調的西餐廳往往會成為首選,而吃西餐最不能少的就是牛排,一份牛排加點小吃,其實也就百八十塊錢,消費也沒有太高,吃得開心又有情調,也難怪大家愛吃,西餐的火爆也帶動了牛排的銷售,很多人慢慢的愛上了牛排,並且經常自己在家做著吃
  • 買雞精雞粉時,無論什麼牌子,只要有這成分,都是味精合成的
    買雞精雞粉時,無論什麼牌子,只要有這成分,都是味精合成的!近年來隨著雞精雞粉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家庭主婦喜歡上了雞精雞粉,對味精的誤會是越來越深,使用味精的是越來越少。逛超市時走到調味品區,賣雞精雞粉的貨架上,整齊有序地擺著不下十幾種品牌的雞精雞粉,自己每次去都能挑花眼。
  • 無論什麼牌子和價位的牛排,只要包裝有「這行字」就是合成牛排
    無論什麼牌子和價位的牛排,只要包裝有「這行字」就是合成牛排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生活上追求儀式感,外出吃飯的時候,也會選擇一些有儀式感的西餐廳。無論什麼牌子和價位的牛排,只要包裝有「這行字」就是合成牛排看包裝的配料表,我們在購買牛排時,會發現有些速凍牛排的配料表中包含了「穀氨醯胺酶,大豆分離蛋白,食用膠、卡拉膠」等這些其中一項,那麼這種牛排就可以判定為是合成的牛排了。
  • 買牛排時,無論什麼牌子,只要包裝上有這3個字,都是合成牛排
    最近逛超市的時候突然看到冷凍的牛排在搞特價,只要9.9就能買到一大塊牛排。我頓時感覺不可思議,因為之前聽我做冷凍鏈的舅舅說過,每150克牛排的成本絕不可能低於30元。那麼超市的牛排為什麼賣到9.9還有利可圖呢?那些高價的牛排就真的是優質牛排嗎?作為消費者的我們究竟該依靠什麼判斷牛排是真的還是假的?
  • 買牛排時,無論啥牌子,只要包裝有「這行字」就是「合成」牛排
    買一塊牛排,自己在家煎一下,配上一杯紅酒,比在西餐廳裡吃昂貴的牛排愜意多了。 但當了解過牛排之後,就明白產生這種價格差距的原因了。到底是什麼導致差異這麼大的價格呢?原因就是牛排的品質,便宜的牛排多數是人工合成牛排,價格比較昂貴的則是原切牛排。那麼,在挑選牛排的時候,應該怎樣辨別合成牛排還是原切牛排呢?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 買牛排時,只要包裝上有這「3個字」,不管啥牌子,都是合成牛排
    記得小時候,父母帶著我去西餐廳「鋸扒」(粵語:吃牛排),那是我第一次吃牛排,當時對西餐的印象就是一個字「貴」。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條件和質量不斷提高,西餐廳越來越多,價格也平民化,吃西餐已經不是一件奢侈的事。以前在西餐廳才能吃到的牛排,現在也成為大家餐桌上的常客。
  • 買牛排時,不管是什麼牌子,如果符合這4點,基本是「合成」牛排
    買牛排時,遇到這4種轉身就走,再便宜也不要,為家人把好健康關買牛排時,不管是什麼牌子,如果符合這4點,基本是「合成」牛排牛排是國外特別流行的一種牛肉吃法二、牛排的紋路非合成牛排的紋路是一條連著一條的,不會出現雜亂無章,無頭緒的紋路,另外它具有自然的筋,在冷凍零下二十度,筋路出現斷裂的情況也是比較正常的。所以如果買到的牛排看到是紋路沒頭緒的,基本可以判斷為合成牛排了。
  • 買牛排,不管什麼牌子,只要配料表中有這3個字,都是拼接牛排
    而在西餐廳中最受歡迎也是被人們熟知的莫過於牛排了,但一份牛排就要68元或者98元,稍微高檔些就要168元起了,不如我們在超市裡買塊牛排在家烹飪划算得多。一塊原切牛排不過幾十塊錢,在家吃得放心還有情調,有很多消費者都會在超市買完回家烹飪。
  • 買牛排不管什麼品牌,只要包裝出現這幾個字,八成就是合成牛排
    買牛排不管什麼品牌,只要包裝出現這幾個字,八成就是合成牛排。但是自己在家製作牛排的時候,其實我們就需要提前買一些牛排來煎制,可是在買牛排的時候,不管什麼品牌,只要包裝出現這幾個字,8成就是合成牛排,是千萬不能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