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對小米6拍照設置中的那些專業名詞束手無策?下面我們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將一些看似專業詞彙的意義解釋給你。此時你不妨拿出小米6,打開相機的設置菜單,對照著以下的名詞解釋去理解它。
物體顏色會因投射光線顏色產生改變,在不同光線的場合下拍攝出的照片會有不同的顏色(學名:色溫)。如果拍出的照片偏色,就是由於白平衡和環境不匹配導致的。在小米手機中可以設置為自動(由小米手機自己判斷目前光線的顏色)或手動。簡單的說,因為太陽光在晴天、陰天和室內光由白熾燈發出的光線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顏色,所以要根據不同的條件設置不同的白平衡。
眾所周知,中午與傍晚的光線強度並不一樣,室外的光線與室內的光線強度也不一樣。但是我們人類有時候會忽略掉光線強弱差異,這是因為我們的瞳孔會根據光線強弱自動調節大小,保證我們眼睛接受到的光線強度一致。
例如,夜裡在室內開燈後覺得房間裡很明亮,但其實電燈的光線相比中午太陽照射進來的時候要弱很多,但由於我們的瞳孔在夜裡自動放大了,所以才會覺得房間裡的燈泡很明亮。但相機沒有這麼高級的眼睛(雖然可以放大光圈),所以我們就讓底片(手機裡有一個電子底片)
對光線更敏感,哪怕是微弱的光線底片也能捕捉顯影,這個就叫做ISO。ISO用一個數值來表示(ISO100——ISO1600),數值越大對光線越敏感,所以光線越弱(比如房間室內),ISO要調到數值越大。但是,ISO數值越大,畫面就越粗糙,因為要對光線敏感,所以畫面就會有雜色(專業名詞叫噪點),這就是很多人覺得手機拍出來片子不細膩的原因,因為ISO數值太高。一般情況下,如果光線條件允許,ISO越小越好,但是我們往往忽略ISO,將它設置為自動,所以在一些相機自動判斷不準確,誤將ISO數值自動調高后,拍出的畫面就會變得粗糙了。
很多人對三種側光模式不太理解,其實側光模式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平均側光」的意思大體上講,就是相機在拍攝測算光線時把整個你要拍的畫面所有元素(包括天空、陸地、前景和後景)統統考慮在其中,然後得出一個平均結論。你按下快門時,相機就按照這個結論為你呈現出一張照片。
而「中心權重」和「中點側光」,就是相機只考慮位於你拍攝的畫面中心位置的物體,然後得出一個結論,為你呈現一張照片。說到此處,你就可以明白了,這兩種側光模式各有所長。
例如,你拍攝一張風景時,你就需要平均照顧到整個畫面的側光,所以要使用平均側光模式。而當你拍人像時,你要優先保證畫面中央人物的光線條件,這個時候「中心權重、中點側光」就更適合了。對比度、銳度和飽和度對比度指的是一幅圖像中明暗區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間不同亮度層級的測量,差異範圍越大代表對比越大,差異範圍越小代表對比越小。
銳度,有時也叫「清晰度」,它是反映圖像平面清晰度和圖像邊緣銳利程度的一個指標。如果將銳度調高,圖像平面上的細節對比度也更高,看起來更清楚。比如,在高銳度的情況下,不但畫面上人臉的皺紋、斑點更清楚,而且臉部肌肉的鼓起或凹下也可表現得栩栩如生。在另一種情況下,即垂直方向的深色或黑色線條,或黑白圖像突變的地方,在較高銳度的情況下,線條或黑白圖像突變的交接處,其邊緣更加銳利,整體畫面顯得更加清楚。因此,提高銳度,實際上也就是提高了清晰度,這是人們需要的、好的一面。
但是,並不是將銳度調得越高越好。如果將銳度調得過高,則會在黑線兩邊出現白色線條的鑲邊,圖像看起來失真而且刺眼。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塊面圖像上,圖像就會顯得嚴重失真,不堪入目。比如,這種情況出現在不大的人臉圖像上,就會不但在人臉的邊緣出現白色鑲邊,而且在髮際、眉毛、眼眶、鼻子、嘴唇這些黑色和陰影部位邊上出現白色鑲邊,看起來很不順眼。可見,銳度太高雖然提高了清晰度,但又會使圖形走樣,同樣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為了獲得相對清晰而又真實的圖像,銳度應當調得合適。
飽和度可定義為彩度除以明度,與彩度同樣表徵彩色偏離同亮度灰色的程度。注意,與彩度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但由於其和彩度決定的是出現在人眼裡的同一個效果,所以才會出現視彩度與飽和度為同一概念的情況。
飽和度是指色彩的鮮豔程度,也稱色彩的純度。飽和度取決於該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飽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飽和度越小。純的顏色都是高度飽和的,如鮮紅,鮮綠。混雜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調的顏色,是不飽和的顏色,如絳紫,粉紅,黃褐等。完全不飽和的顏色根本沒有色調,如黑白之間的各種灰色。
對比度指的是一幅圖像中明暗區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間不同亮度層級的測量,差異範圍越大代表對比越大,差異範圍越小代表對比越小,好的對比率120:1就可容易地顯示生動、豐富的色彩,當對比率高達300:1時,便可支持各階的顏色。但對比率遭受和亮度相同的困境,現今尚無一套有效又公正的標準來衡量對比率,所以最好的辨識方式還是依靠使用者眼睛。
後面這三項只能通過肉眼來識別進行調整,不同的景物需要做不同的調整。整體來說,飽和度略高,畫面會鮮豔動人,對比度和銳度稍高,畫面會清晰而富有細節。
後面這三項只能通過肉眼來識別進行調整,不同的景物需要做不同的調整。整體來說,飽和度略高,畫面會鮮豔動人,對比度和銳度稍高,畫面會清晰而富有細節。
了解了基本的概念解釋後,那麼如何設置這些功能?設置好你的相機功能是你用小米手機拍攝出優秀照片的前提與關鍵,磨刀不誤砍柴工,先借鑑他人的設置方法,或許對你會有所幫助!在此還是要提醒喜愛手機攝影的米粉,拍攝沒有規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所以在學習的同時,要不斷的創新,找到適合你自己習慣的使用方式。
1、打開相機,點擊菜單鍵,把防抖選上,這樣能加快快門速度,大有幫助哦!
2、點擊菜單、設置、調整照片質量為極精細,這樣色彩更加豐富,如果存儲空間小的用戶,可以調整照片尺寸為200萬非全屏模式,據說黑夜效果不錯,工程模式的啦。
3、繼續上一條設置,如果是一般用戶,打開自動對焦,打開膚色增強。這樣出來感覺還是不錯的。
4、減少閃爍,改成自動,這樣適應多種場景。
5、測光模式,改成中心權重測光,這樣你拍燈光,電視等亮的物體為中心時,能看清楚電視內容,也能看清後面。
1、打開輔助線,對於照片的構圖很有幫助,讓人物排布。
2、手動調整白平衡,有些時候偏色就是因為這個,自己設置到更加完美的設置,但是換個環境也要重新調整。
3、對焦方式一般不用調整,說個小技巧,如果微距對焦時,最好在拍攝的東西旁邊找一張帶字的紙來輔助對焦,因為油墨使得紙張邊界非常明顯,這樣對焦能更加準確,再移到景物上拍攝吧!
4、減少閃爍,要按個人需求設置,一般家裡燈光是50hz,但是之前我去北京國際展的時候,那裡展示的照明燈光是60hz,這樣照片上會有黑色線條,到時候調成一下就好了。
5、感光度,是在特殊場景下調整的,在夜空拍星,保證及其穩定的情況下,調大ISO,使星更加清楚,要是在聚 光燈下,就調小ISO吧。
6、測光模式,這個要看什麼情況了,有時候拍攝lomo風格的照片,最好改成中心測光。而拍攝中心強光線的,平均測光就好了。
7、終極手段,調整飽和度、對比度、銳度,這樣能調整最適合自己的相機效果,默認的不是0,因為小米已經幫咱們設置了,至於對自己合適不,要看個人的情況。
拍夜景想要拍好,低ISO是少不了的,但弱光下使用低ISO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就是快門速度的降低!嘻嘻!小米的F2.0光圈有發揮用途了,哪怕是提升那丁點的快門速度。像小米這樣小型傳感器,高感光度畫質自然會受到影響,如果你在手機的ISO設置了自動,則系統會自動提高ISO的。所以拍夜景儘量選用低ISO(當然要端得穩為前提)。根據相片的Exif小米的攝像頭的焦距廣角端為4mm,我看了下視角範圍,大約推算出小米廣角就相當於35mm相機 24mm-30mm的視角範圍吧。所以要端得穩小米手機一般需要1/24快門左右。這次測試我將ISO的級別調到了100,拿穩試拍一張,基本還行,快門大約在1/8上下,對於我還是能端得穩的。
想不想玩更高級的?只有單眼相機和具有M檔功能的相機
才可以拍的慢門與追蹤拍攝效果,其實小米手機就完全可以實現!
方法很簡單,上文就已經把方法都告訴給大家了!當把小米6的ISO手動設置為100的時候,為了滿足曝光需要,小米6會自動放慢快門速度。這個時候拍攝運動中的汽車時就會有類似單反慢門的效果出現。你也可以移動手機,拍攝出跟蹤式拍攝的效果!
在利群通訊,購買小米6無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