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與共,秉承「天下一家」理念(人民觀點)

2020-12-21 人民網

國際社會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多邊主義、走團結合作之路,方能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具有的廣泛感召力,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的人間正道

「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如何?」「如何結合臨床症狀、影像學檢查、核酸檢測三者進行確診?」8月底,在幾內亞首都科納克裡的抗疫現場,中國專家組不僅考察了醫院,還專門走訪居民居住點、貿易市場等,只為能提出因地制宜、切合實際的防疫建議。中幾友好醫院院長桑迪感慨,中國專家給我們帶來治療的新理念、新知識。這是中國對外抗疫援助的一個縮影。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命運與共,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和衷共濟、愛好和平的道義擔當。」面對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們發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範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充分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生動詮釋了為世界謀大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全球性危機,我們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不僅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宣布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兩批共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我們在自身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援助,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中國以實際行動幫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彰顯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誠願望。

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使人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人類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從長遠看,人類終將戰勝疫情,但這樣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會是最後一次,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還會不斷帶來新的考驗。風險挑戰面前,單打獨鬥沒有出路。任何自私自利、嫁禍他人、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做法,不僅會對本國和本國人民造成傷害,而且會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傷害。國際社會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多邊主義、走團結合作之路,方能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抗擊疫情不僅是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之戰,也是維護世界經濟繁榮之戰。面對疫情對全球生產和需求造成的全面衝擊,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壓力測試」,率先開始復甦,為世界經濟注入了信心與動力。舉辦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積極籌備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推動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逆勢增長,打通物資「補給線」;加大力度向國際市場供應原料藥、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等產品,架起一道牢固「生命線」……中國始終強調團結合作與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重要性,堅定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儘快恢復世界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

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具有的廣泛感召力,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的人間正道。現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仍面臨很大不確定性。無論是奪取抗疫鬥爭全面勝利,還是推動世界經濟早日重現繁榮,我們都要始終堅定不移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進經濟全球化,推動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邊機制、更加積極的區域合作,共創人類發展的美好明天。

大道不孤,大愛無疆。挑戰面前,各國人民越來越意識到彼此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依存,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相信,只要各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沒有跨越不了的難關。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8日 05 版)

相關焦點

  • 【地評線】保護生態環境要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  「生態興則文明興」。長期以來,中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家發展總體布局,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取得顯著進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
  • 中國抗疫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政府以保障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務,迅速作出周密部署,層層落實各項管控隔離措施,引導確立衛生教育等領域的立體化防控措施、主動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及時公布疫情進展,始終將命運與共的人類責任意識與全球性倫理理念結合起來,發揮中國疫情防控和全球安全治理的自覺性能動性,與世界各國並肩作戰、共抗疫情。
  • 「地評線」金羊網評:抗疫全面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對於這些不和諧的聲音,我們要勇於駁斥、堅定自我,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全球合力,讓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崇高理念煥發出巨大的力量。●勇於駁斥不和諧聲音,引領全球主流輿論疫情暴發至今,一部分國家媒體和政客罔顧中國在抗疫過程中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無端指責中國,對此我們要堅決駁斥,佔領全球輿論制高點。
  • 南非各界熱議中國發展成就和經驗 「人民至上」增福祉 「命運與共...
    與會的南非政黨、政府和學術界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取得發展成就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他們紛紛表示,要借鑑中國發展經驗,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並抓住共建「一帶一路」機遇,在合作共贏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 崇王賤霸,天下大同——從孫中山大亞洲主義到人類命運共同體
    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如一家,中國猶一人焉——王陽明用固有的和平道德,去統一世界,成一個大同之治——孫中山。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習近平謹以此文重溫孫中山先生日本神戶「大亞洲主義演講」九十六周年。民國十三年十一月初二,公元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廿八。
  • 新論:天下情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面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深刻洞察人類前途命運和時代發展大勢,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這樣一種對世界大勢深刻洞察、對人類命運真誠關切的天下情懷,充分體現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 隨著全球價值鏈、供應鏈深入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國經濟融合是大勢所趨。
  • 傳承中華美食和秉承健康理念 渝小魚成功俘獲食客的胃
    傳承中華美食和秉承健康理念 渝小魚成功俘獲食客的胃 2018-05-29 14:53:17   來源:網絡綜合
  • 長沙縣:秉承生態理念,建設幸福河湖
    河道是流域水資源的主要載體,近年來,長沙縣秉承生態治理理念,牢牢把握「工程補短板,行業強監管」總基調,重點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抓手,積極推動撈刀河、瀏陽河流域綜合治理,採用水安全與自然環境相融合,水景觀與鄉村振興相融合,水生態與防洪減災相融合,水文化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四個融合」方式,強力推進中小河流治理
  •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 「福民南西指數」指標體系發布
    人民網上海8月24日電(董志雯)為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近日,靜安區南京西路街道召開南京西路街道第一屆社區委員會第八次(擴大)會議,會議採用視頻連線的方式,在四個會場分成社區文化、發展管理、民生服務、法治安全和監督評議五個專委會同步召開。
  •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 「福民南西指數」指標體系發布
    人民網上海8月24日電(董志雯)為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近日,靜安區南京西路街道召開南京西路街道第一屆社區委員會第八次(擴大)會議,會議採用視頻連線的方式,在四個會場分成社區文化、發展管理、民生服務、法治安全和監督評議五個專委會同步召開。
  • 凝聚全球戰疫合力 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
    凝聚全球戰疫合力 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0年03月24日 13:5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段虹 字號 內容摘要:近日,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繼續積極向好,
  • 應對全球性挑戰,我們命運與共
    應對全球性挑戰,我們命運與共——訪巴基斯坦全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哈立德·阿克拉姆光明日報駐伊斯蘭瑪巴德記者 張任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成為全世界必須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
  • 匯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共識
    在全球多邊「講壇」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主張和舉措,發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為疫情防控、經濟復甦和全球治理提供了方向與指引。中國不僅這樣說,而且也在這樣做,用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百年變局之中的全球發展治理注入了更多正能量。在特殊時刻帶頭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 命運與共、從未相忘!約翰·拉貝主題紀念展今日在寧開幕
    交匯點訊 「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在紀念館開展。展覽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主辦,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和德國海德堡拉貝交流中心承辦,重溫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時期與中國人民命運與共的歷史故事,號召人們共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 2020年高考作文練習素材:命運共同體
    (禮記)  6.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于右任)  7.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費孝通)  8.找到同呼吸、共命運的朋友是人世間最大的幸福。(瑞士著名詩人施皮特勒)  9.大雁之所以能夠穿越風雨、行穩致遠,關鍵在於其結伴成行,相互借力。
  • 從十大「金句」看習近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從十大「金句」看習近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  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1日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講話。從其中十處精彩表述,或可一窺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
  • Kismet秉承匠心工藝,用非凡的設計理念詮釋珠寶美學
    作為一家中國本土的原創珠寶品牌,KISMET起步於古典與現代共生交融的國際化都市上海,至今已經走過了十多年的旅程,從一家規模不大的設計工房,到如今坐落在上海外灘旁高端精美的體驗店一對一的溝通,消費者可以從中獲取到最中肯的建議,了解最專業的珠寶知識,以及每款戒指最直接的設計理念和製作工藝。在這裡沒有銷售技巧,有的是純粹的藝術交流和最真摯的祝福。「花得舒心的時髦」,這便是對Kismet創造的產品與服務最貼切的表述。  作為一個低調卻不失先鋒的珠寶設計品牌,KISMET的追捧者是一批擁有著小眾品味,追求高品質生活方式,標榜個性的年輕一代。
  • 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重維度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新冠肺炎疫情與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中國正在同世界人民一起攜手應對疫情,為全球合作抗擊疫情樹立新標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將繼續本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同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共同戰勝疫情。」
  •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覽在南京開幕
    「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國家公祭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在紀念館開展。展覽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主辦,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和德國海德堡拉貝交流中心承辦,重溫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時期與中國人民命運與共的歷史故事,號召人們共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