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為落實北京市關於做好中考工作的要求, 2020年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英語學科試題(以下簡稱「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的命制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為依據,堅持穩中求進,在秉承2019年命題思路的基礎上,繼續優化評價方式和手段。
一、貼近時代,「戰疫」入題
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全國各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北京市初三學子在此期間利用市、區、校三級資源開展複習備考,學習方式不同以往,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試題充分考慮學生居家學習帶來的學情變化,注重試卷關鍵節點的銜接,使難度梯度更平緩,致力於給考生獲得感,發揮中考試題導向作用,體現中考試題的教育責任感。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充分考慮「疫情」和「學情」,將「戰疫」元素巧妙融入試卷。例如,「閱讀理解」A篇是青少年在網絡論壇上分享在疫情期間(通過發帖時間體現)盡己所能幫助老人的文本,充分體現了疫情期間中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文段表達」題目二以「積累」為主題,引導學生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如果考生在疫情期間認真學習,注重積累,厚積薄發,是能夠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績的。
試卷其他部分都與疫情期間的生活緊密相關。試題既置入時代背景,貼近時代,又具有長期的研究價值。
二、立德樹人,育人為本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在設計上把握了時代對教育的要求,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對考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向引導,堅持立德樹人、育人為本,考生的答題過程就是一次潛移默化的接受人文薰陶的過程。例如:
「完形填空」選文以第一人稱記敘了一位中學生追求自立、利用假期打工並在此過程中成長的經歷。故事引導學生關注人與自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並在實踐中感悟做人與做事的道理,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
「閱讀理解」B篇講述了Emma生活中的一次發現與成長之旅。Emma跟著父母從農場搬家到小鎮上,但是在新學校沒有交到朋友,感到很孤獨。在一次參觀自然中心的活動中,她和性格開朗的同學Julia一起幫助飼養員餵松鼠,最後接受飼養員的邀請,將成為自然中心的志願者。在這次活動中,她不僅發現了自我價值,還收穫了友誼。
三、基於《課標》,全面考查
1. 直接考查與間接考查結合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以《課程標準》的目標和理念為命題導向和原則,考查更加全面。既直接考查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也將對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考查滲透在試題中。
筆試部分涵蓋《課程標準》語言知識部分的詞彙、語法、功能和話題,還涵蓋了對語言技能部分讀和寫技能的考查。例如,語法方面除考查《課程標準》語法項目表中常見的詞法和句法外,還考查了構詞法如前綴、後綴,轉化和合成等。再如,閱讀理解部分考查了獲取文章的具體信息、根據文章的具體信息進行簡單推斷、理解作者觀點、利用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理解、歸納文章的主旨要義等微技能。
對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考查滲透在試題中,是間接考查。例如,「閱讀理解」C篇較好地融入了對文化意識的考查。文章介紹傳承家庭菜譜的意義和價值,並倡導讀者傳承家庭菜譜。了解相關飲食文化背景有助於對文章更好的理解。
試題中的配圖有助於學生利用圖畫這種非語言信息理解主題。試題中有意識地保留了一些生詞,考查學生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的能力。「文段表達」題目二引導學生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這些都體現了對學習策略的隱性考查。旨在關注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幫助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可持續性學習奠定基礎。
2. 強調基礎與關注潛能並重
整張試卷強調基礎,避免繁、偏、難題,旨在引導教學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為下一階段的英語學習夯實基礎。例如,「單項填空」考查學生在熟悉的語境中運用基礎語法知識表達意義的能力;「完形填空」側重對實詞和高頻詞的考查;「閱讀理解」試題中,獲取具體信息和簡單推斷這兩項強調基礎的試題佔了很大比例。
同時,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也關注對學生發展潛能的考查。在「閱讀理解」部分關注對思維品質的考查。例如,閱讀D篇文章的作者辯證地分析了技術的進步給健康醫療領域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激發考生從不同角度審視同一個問題。題目的設計也體現了對學生邏輯分析、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
在「書面表達」部分,繼續提供兩道題目供選擇。作文①在道歉信的要點設置上,把解決問題的空間留給了考生,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表達。作文②考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經歷,描述在過去的學習中是如何積累知識的,以及這樣做所帶來的收穫。
試題通過設置開放的情景,讓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考生充分發揮,多角度思考問題,鼓勵考生展現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考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給出多樣化的語言表達,多角度思考問題,展現自己的發展潛能。
四、呼應教改,反撥教學
1. 以全面考查促整體發展
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的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對這五方面的全面考查,旨在引導教學不能只重視知識與技能,而是應該多措並舉,幫助學生整體發展,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2. 優化閱讀考查以反撥閱讀教學
閱讀考查通過優化選材和題目設計來反撥閱讀教學。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閱讀理解選材鮮活,題材豐富,體裁多樣。同時,試題在素材選取上統籌安排,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兼顧工具性、人文性和趣味性,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單一枯燥的說教,符合這一年齡段考生的認知特點,考生喜聞樂見。
在題目設計方面,與教學改革相呼應,針對所選素材的主題語境,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針對文本主線信息多角度設問。例如,「閱讀短文回答問題」語篇講述的是12歲小女孩Anna Du為幫助解決一個環保問題所做的努力。題目命制時針對她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過以及她小小年紀有此成就和遠大理想的主題意義來設計,考查學生獲取、梳理、整合信息的能力。
這樣的設計,旨在引導教學選用鮮活素材,針對主題意義設計少而精的問題,指導學生多閱讀、多思考,提升學生閱讀素養,助力學生終身發展。
3. 倡導「學以致用,以用促學」。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選取了許多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的素材。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更多參與實踐活動,能夠積累相關體驗,容易產生情感共鳴,進而更好地完成相應試題。這旨在引導學校重視課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還根據英語語言實際使用情況命題,在選擇素材方面,使用真實、地道的當代英語材料,儘可能提供語義相對完整的語境,試題要求學生做的事情接近或類似現實生活中人們使用語言來完成的事情。例如,「文段表達」一題要求考生寫一封電子郵件,這符合現實生活中的語言運用情況。基於真實語言使用情境的測試任務能更好地引導教學關注語言的應用,學用結合,以用促學,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為落實北京市關於做好中考工作的要求, 2020年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英語學科試題(以下簡稱「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的命制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為依據,堅持穩中求進,在秉承2019年命題思路的基礎上,繼續優化評價方式和手段。
一、貼近時代,「戰疫」入題
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全國各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北京市初三學子在此期間利用市、區、校三級資源開展複習備考,學習方式不同以往,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試題充分考慮學生居家學習帶來的學情變化,注重試卷關鍵節點的銜接,使難度梯度更平緩,致力於給考生獲得感,發揮中考試題導向作用,體現中考試題的教育責任感。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充分考慮「疫情」和「學情」,將「戰疫」元素巧妙融入試卷。例如,「閱讀理解」A篇是青少年在網絡論壇上分享在疫情期間(通過發帖時間體現)盡己所能幫助老人的文本,充分體現了疫情期間中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文段表達」題目二以「積累」為主題,引導學生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如果考生在疫情期間認真學習,注重積累,厚積薄發,是能夠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績的。
試卷其他部分都與疫情期間的生活緊密相關。試題既置入時代背景,貼近時代,又具有長期的研究價值。
二、立德樹人,育人為本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在設計上把握了時代對教育的要求,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對考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向引導,堅持立德樹人、育人為本,考生的答題過程就是一次潛移默化的接受人文薰陶的過程。例如:
「完形填空」選文以第一人稱記敘了一位中學生追求自立、利用假期打工並在此過程中成長的經歷。故事引導學生關注人與自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並在實踐中感悟做人與做事的道理,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
「閱讀理解」B篇講述了Emma生活中的一次發現與成長之旅。Emma跟著父母從農場搬家到小鎮上,但是在新學校沒有交到朋友,感到很孤獨。在一次參觀自然中心的活動中,她和性格開朗的同學Julia一起幫助飼養員餵松鼠,最後接受飼養員的邀請,將成為自然中心的志願者。在這次活動中,她不僅發現了自我價值,還收穫了友誼。
三、基於《課標》,全面考查
1. 直接考查與間接考查結合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以《課程標準》的目標和理念為命題導向和原則,考查更加全面。既直接考查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也將對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考查滲透在試題中。
筆試部分涵蓋《課程標準》語言知識部分的詞彙、語法、功能和話題,還涵蓋了對語言技能部分讀和寫技能的考查。例如,語法方面除考查《課程標準》語法項目表中常見的詞法和句法外,還考查了構詞法如前綴、後綴,轉化和合成等。再如,閱讀理解部分考查了獲取文章的具體信息、根據文章的具體信息進行簡單推斷、理解作者觀點、利用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理解、歸納文章的主旨要義等微技能。
對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考查滲透在試題中,是間接考查。例如,「閱讀理解」C篇較好地融入了對文化意識的考查。文章介紹傳承家庭菜譜的意義和價值,並倡導讀者傳承家庭菜譜。了解相關飲食文化背景有助於對文章更好的理解。
試題中的配圖有助於學生利用圖畫這種非語言信息理解主題。試題中有意識地保留了一些生詞,考查學生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的能力。「文段表達」題目二引導學生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這些都體現了對學習策略的隱性考查。旨在關注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幫助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可持續性學習奠定基礎。
2. 強調基礎與關注潛能並重
整張試卷強調基礎,避免繁、偏、難題,旨在引導教學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為下一階段的英語學習夯實基礎。例如,「單項填空」考查學生在熟悉的語境中運用基礎語法知識表達意義的能力;「完形填空」側重對實詞和高頻詞的考查;「閱讀理解」試題中,獲取具體信息和簡單推斷這兩項強調基礎的試題佔了很大比例。
同時,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也關注對學生發展潛能的考查。在「閱讀理解」部分關注對思維品質的考查。例如,閱讀D篇文章的作者辯證地分析了技術的進步給健康醫療領域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激發考生從不同角度審視同一個問題。題目的設計也體現了對學生邏輯分析、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
在「書面表達」部分,繼續提供兩道題目供選擇。作文①在道歉信的要點設置上,把解決問題的空間留給了考生,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表達。作文②考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經歷,描述在過去的學習中是如何積累知識的,以及這樣做所帶來的收穫。
試題通過設置開放的情景,讓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考生充分發揮,多角度思考問題,鼓勵考生展現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考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給出多樣化的語言表達,多角度思考問題,展現自己的發展潛能。
四、呼應教改,反撥教學
1. 以全面考查促整體發展
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的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對這五方面的全面考查,旨在引導教學不能只重視知識與技能,而是應該多措並舉,幫助學生整體發展,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2. 優化閱讀考查以反撥閱讀教學
閱讀考查通過優化選材和題目設計來反撥閱讀教學。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閱讀理解選材鮮活,題材豐富,體裁多樣。同時,試題在素材選取上統籌安排,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兼顧工具性、人文性和趣味性,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單一枯燥的說教,符合這一年齡段考生的認知特點,考生喜聞樂見。
在題目設計方面,與教學改革相呼應,針對所選素材的主題語境,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針對文本主線信息多角度設問。例如,「閱讀短文回答問題」語篇講述的是12歲小女孩Anna Du為幫助解決一個環保問題所做的努力。題目命制時針對她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過以及她小小年紀有此成就和遠大理想的主題意義來設計,考查學生獲取、梳理、整合信息的能力。
這樣的設計,旨在引導教學選用鮮活素材,針對主題意義設計少而精的問題,指導學生多閱讀、多思考,提升學生閱讀素養,助力學生終身發展。
3. 倡導「學以致用,以用促學」。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選取了許多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的素材。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更多參與實踐活動,能夠積累相關體驗,容易產生情感共鳴,進而更好地完成相應試題。這旨在引導學校重視課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
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還根據英語語言實際使用情況命題,在選擇素材方面,使用真實、地道的當代英語材料,儘可能提供語義相對完整的語境,試題要求學生做的事情接近或類似現實生活中人們使用語言來完成的事情。例如,「文段表達」一題要求考生寫一封電子郵件,這符合現實生活中的語言運用情況。基於真實語言使用情境的測試任務能更好地引導教學關注語言的應用,學用結合,以用促學,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