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青快評
要把防範風險的動作前置,不放鬆維護公共安全的弦。
12月19日,湖北宜昌某商業廣場開業請來歌手張韶涵演唱,由於圍觀群眾太多,現場交通一度癱瘓。據商場工作人員介紹,原定張韶涵要唱三首歌,最終不得不提前離場。
據楚天都市報報導,該廣場是宜昌當地商業新地標。開業之前,當地媒體就曾預告開業時間,強調張韶涵將前來助陣。明星助演,加上活動免費,市民蜂擁而至。
沒想到,演出沒有開始,堵車就造成了「盛況」。預告演出開始時間是19日晚上7點,當晚6點開始,周邊街道就出現車輛滯留情況。晚上7點時,商場周邊兩條主幹道交匯處,幾乎堵得寸步難行,即便張韶涵提前結束演出,馬路上人群、車流到了當晚9點才緩緩散去。
現場交通癱瘓後,許多過路車輛無法通行,甚至有車主被堵了幾個小時。司機抱怨商家組織不當,通過現場圖片還能看到有些車輛被人團團圍住,無法挪動。
其他安全隱患同樣不能忽視。儘管目前並未報導有人受傷,但人群穿過車流不息的馬路,往舞臺附近簇擁,難免會有人車擦碰風險。前來圍觀的人們,如果前擁後擠,還可能誘發踩踏事故。
活動本身固然是免費的,前來觀演更是公眾自願,但張韶涵是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歌手,即便原定的只有3首歌,主辦方也應對觀眾規模作通盤計算,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做好相應預案。如果活動場地無法容納太多人,那麼宣發就應控制範圍,設計限流措施。
只預料到可能帶來的「轟動效應」,而不顧可能給公共運輸帶來的衝擊,以及圍觀人群潛在的安全隱患,使得活動自一開始便陷入被動局面。「轟動效應」是有了,但交通擁堵的代價是巨大的。何況,不是所有人都是來聽歌的,如果緊急救援車輛受堵車影響,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道路設施的通暢,是社會高效運轉的條件之一,如果道路通行被人為阻斷,公眾通行權益便無法得到保障。
或許正是愈發被動失控的局面,以及各種潛在隱患,才使商場不得不主動叫停演出。這種戛然而止的臨時調整,也讓觀眾頗為不悅。對活動主辦方來說,盡努力降低一切負面影響,消除安全隱患,是提前要考慮到的內容。
有關方面加快疫後經濟復甦,請來明星為商場開業暖場本無可厚非。如果呈現效果良好,對拉動經濟、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都不啻為好事。然而,如今「大大超出預期」的結局,留下很多要抓緊跟上的反思。只有把防範風險的動作前置,時刻不放鬆維護公共安全的弦,活動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撰文/白毅鵬
編輯/王鐘的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