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報廢」作為消費主義下的一種商業策略,是廠商們刺激市場需求的慣用手段之一。最知名的例子是上世紀 20 年代由德國歐司朗(Osram)、英國電器行業聯合會(Associated Electrical Industrie),以及美國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組成的太陽神卡特爾聯盟(Phoebus cartel),他們將生產的燈泡壽命控制在 1000 小時,目的是將置換費用轉嫁給消費者,促使他們不得不在一定期限內重複購買新燈泡。
類似的現象還發生在了汽車、電子產品等行業。以耳機為例,許多購買降噪耳機的用戶都表示在更新至新固件之後,耳機的降噪性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索尼的旗艦降噪耳機 WH-1000XM3 在 2018 年 12 月份更新了 4.1.3 固件之後,許多用戶就反饋稱耳機的降噪性能減弱了,尤其是針對人聲頻率的部分。無獨有偶,BOSE 的 QC35 系列也遇到了這個「問題」,最早在 2017 年時,第一代 QC35 就遭到國外消費者的投訴,稱新固件影響了耳機的降噪性能,而兩年後的 2019 年,QC35 II 在推送了 4.5.2 固件更新之後,這個問題又再次出現。
為了打消用戶的疑慮,去年 BOSE 稱將對這個問題展開調查。如今半年過去了,在國外的 BOSE 官方論壇中,BOSE 公布了「固件是否會影響耳機降噪性能」的調查結果:「當我們推出 QC35 系列降噪耳機時,我們為其設定了嚴格的降噪性能規格。」「通過我們的這段時間的調查和測試,我們相信固件(4.5.2)不會影響耳機的降噪性能。」
在這篇發表於論壇的正式回覆中,BOSE 詳細介紹了他們的調查和測試過程。首先他們從在多款運行不同固件的耳機以及遭到退貨的耳機中進行測試,甚至還派出了工作人員到用戶家中進行實地調查,了解他們使用耳機的情況。
(741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