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人是中國時尚奢侈品行業的消費「晴雨表」,全國人民都在關注她們穿什麼牌子的衣服,背什麼款式的包。
今年大熱的《三十而已》、前陣子引發全網熱議的#上海名媛群#,還有因《演員請就位2》翻拍片段而重回大眾視野的《小時代》系列,講的都是上海各圈層女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她們選包的品位。
拿《三十而已》來說,很多人最開始對這部劇的關注點都是跟著顧佳的包走:她背的Chanel限量款2.55 Lucky Charm被富太太圈鄙視啦;她把包包放座位上遭到調侃,因為真貴婦的Hermès都隨意放在地上;她找「櫃姐」王漫妮買到了鴕鳥皮Hermès Kelly,憑著這塊「敲門磚」,終於擠進了太太圈。
Hermès手袋放在地上的情節也並非編劇杜撰。《藍色茉莉》裡,Jasmine破產後仍然保留了貴婦的生活方式,昂貴的Birkin隨意放在地上,妹妹的平價手袋倒是好好跟她「分坐」在躺椅上。
不止是富太太圈,在陸家嘴金融圈子裡打拼的上海女人,大多是清一色的Hermès和Chanel。如果要跟大客戶溝通,Birkin是談判的資本。
更別提愛攀比的土豪新貴。平日裡還好,但富太太聚會的場合,拎一隻普皮Kelly怕是不太夠看,最好還是Birkin,別管租的還是買的 (也可能是拼的) 。
在上海生活的女人,不僅講圈層,還講區界。你問她們:「不同區的上海女人怎麼選奢侈品?」她們嘴巴說著「不好講,每個區都有豪宅和棚戶」,但言談裡還是透露出彼此間的「鄙視鏈」:浦東覺得黃浦和虹口太「裝X」,老盧灣人「從來沒瞧得上黃浦過」,靜安人則覺得出了老租界都是「外地人」。
微妙又有趣的關係裡,不同區界的上海女人對包包也顯露出不同的喜好,我們揀其中幾個來聊一聊。
靜安區作為黃金中心區,連一向挑剔的老盧灣人也不得不承認它的江湖地位:「能別苗頭的也就老靜安了。」
別的不說,這兩年在城中舉辦過多場時尚盛會的Prada榮宅就在靜安區。它原本是「麵粉大王」榮宗敬的舊宅,2011年被Prada租下,耗費整整六年時間進行修繕,如今成為時髦人到滬必進的網紅打卡點。榮宅到底有多火?去小紅書上搜搜就知道。
郭敬明最出名的三棟獨立洋房也在靜安區,被他改造成內飾華麗的私宅兼辦公區,裡面堆滿了奢侈品家居和他四處收藏來的藝術品和限量單品。
靜安區女人背什麼包?單看深不見底的old money和明星名流並不具有參考性。要知道,靜安是上海最繁華的時尚商圈之一,愛逛街的女孩可以以靜安寺為起點,沿著南京西路從久光百貨、嘉裡中心一路逛到梅龍鎮伊士丹。
在這裡工作或生活的女人自然講究牌子。Louis Vuitton的時尚包款出場率蠻高的,Gucci、Valentino的熱門手袋也很常見。對於靜安女人來說,選包的重點不是潮流跟風,材質好或者設計特別,能打動她們最要緊。
老盧灣和徐匯區內一片狹長的區域,東部延伸到金陵東路及中山東二路一帶,屬於上海的舊法租界。對於老一輩上海人來說,「舊法租界」所在的區域是他們口中的「上只角」,是那個年代精緻生活的代表。
這裡隨處可見時髦咖啡館和西餐廳,與濃鬱市井氣的本土小店交織排列,毫不違和。除了一直生活在老徐匯的old money,這裡還有很多外國人,以及被文藝氣氛吸引的外來租客。
住在這裡的女人大多都有點法式情節,喜歡在陽光好的天氣裡去餐廳吃頓brunch,或是在街頭咖啡館喝上一杯。所以經典款Chanel或是Celine老花包,對她們來說剛剛好。
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復旦大學 (楓林校區) 、上海交大 (徐匯校區) 的女學生,平時背得最多的大概是輕便耐用的帆布袋。但選擇時尚品牌或是書店、博物館出售的帆布袋,能瞬間讓文藝氣再提升幾分。
National Gallery
生活在這裡的女性更看重品牌的文化氣息,所以帶有中產階級審美的Prada、Gucci、Celine的復古款手袋更容易獲得她們的青睞。
位於黃浦江邊的西岸美術館、油罐藝術中心和龍美術館,逐漸成為網紅博主的新晉打卡聖地。在她們身上,從Chanel、Dior到Bottega Veneta、Prada都可以見到。
《三十而已》裡顧佳一家咬咬牙才能拿下的房子,定位在虹口區北外灘的臨江豪宅;住「同一棟樓」的王太太是顧佳打入富人圈的突破口,她家的取景地其實是在外灘W酒店的頂層總統套房。
顧佳的臨江豪宅位於北外灘一帶
王太太的家取景於外灘W酒店的頂層總統套房
這群新貴太太拎什麼包?場面上至少要有一隻Birkin或Kelly,日常用的最多的還是Chanel、Dior的經典款,夠得上身份,用起來也輕鬆。
王漫妮租住的帶露臺的公寓也在這,曾經的遠東第一公寓——河濱大樓,《我的前半生》、《上海女子圖鑑》都在這裡取過景。
作為30+精緻窮代表,王漫妮兩次和梁正賢參加活動,拎的都是高級皮的Tod's D-Styling,樣子大方又耐看,屬於不容易撞的氣質款。
住在外灘高檔公寓的職場女性,都是能把自己的身材和外貌顧得很好的厲害角色。她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是「當代Samantha」,以Birkin為奮鬥目標。對她們來說,憑自己實力買一隻貴价包,是一種自我認可。
這群很「要」的新上海女人背什麼包?在拿下Birkin之前,入門級Her bag或是更進一步的「康康包」Constance都是不錯的選擇。
在許多年輕人眼中,黃浦區是時尚新地標——新天地的所在地,也是上海時裝周的主會場。街頭隨處可見高級白領和年輕潮人,尤其是時裝周期間,大多數人不敢嘗試的時尚新款和個性設計都有可能在這裡出現。
與此同時,黃浦區裡還隱藏著一批old money,世代居住在原盧灣區的獨棟洋房裡。儘管盧灣區早在2011年就與黃浦區合併,成為新黃浦區,但本地居民仍然會以「盧灣人」自居。
《三十而已》裡李太太家的老洋房,就是老盧灣鼎鼎有名的雙子別墅,不愧是擁有喜馬拉雅Birkin、站在太太團C位的old money,身價與地位不一般!
顧佳第一次參加富太太聚會,就是在李太太家的老洋房裡
喜馬拉雅Birkin被視為手提包界的「聖杯」,因稀有的如喜馬拉雅雪山般細膩漸變的皮質顏色而得名
郭敬明在拍攝《小時代》的時候,把顧裡的住所安排在思南公館的獨棟別墅,也是看中這裡的「老錢」氣質。書中描繪了他眼中的富二代女孩愛背的包:
「我說,我餓了」。於是她從剛買的巨大 Prada 拎包裡拿出了一個用高級環保紙包裝好的煙燻金槍魚三明治,包裝紙上面全是法文。
「她拎著Prada的包包出現在了街角。」
「我回過頭,看見提著LV包包、踩著Gucci小短靴的顧裡朝我們走過來。」
顧裡拎的是Louis Vuitton Alma BB手袋
「顧裡」對包包的選擇,大概融入了郭敬明的個人喜好與那個時代的潮流審美。
其實不管在哪個區,富家千金對包包的喜好都很統一,最高階的Hermès和Chanel,其次是Dior、LV。
不過年輕女孩在選包時也沒那麼多講究,逛街遇到喜歡的都會買。
這裡匯集了上海真正意義上的new money。
從事金融行業的精英女性大多在陸家嘴,她們喜歡的奢侈品牌相當專一,Hermès和Chanel是首選。但與黃浦、虹口區的富太太不同,金融街女郎對包包的款式相當隨性,從不拘泥於經典款。用她們的話說:「沒有錢才會糾結經典款。」
她們當中有極大一部分本身家庭優渥,加上金融行業的高薪,日常買買買不手軟,奢侈品牌的「櫃姐」們可愛死她們了。
陸家嘴女人平時背的最多的是中號或小號的Chanel新款,年輕一點的女孩偶爾也會背Louis Vuitton的水桶包。倒不是她們瞧不上輕奢、小眾牌,只是從來不會往那些店裡去,都是徑直走進最熟悉的那幾家。
同樣處在浦東新區,張江是IT新貴的集中地。IT行業的女孩在選包上更注重實用性,平時工作以能裝下筆記本的雙肩包或輕便好用的大尺寸手袋為主。
但千萬別覺得她們土,私下逛街、約會誰還沒幾個能鎮住場面的奢侈品手袋?Chanel Boy、Celine Triomphe都擺在柜子裡,只看你是不是那個值得讓她們背上大牌包的人。
雖然同處上海中心區,長寧、普陀、楊浦區女孩卻總被本地「時尚圈」忽略。但誰說這裡的女孩不時髦?平時上班圖方便, Longchamp「餃子包」最經濟,擠地鐵、過安檢都不心疼;LV、Dior的大品牌手袋肯定也要有,可以在重要場合撐一撐門面。一到周末, Saint Laurent、Celine、BV的時尚小包背起來,約會聚餐就是她們的時尚「戰場」,風頭麼是一定不能輸的呀!
還有哪些區沒被點到名?最愛哪些牌子的包包?快快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