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歐大健康10月19日消息,近日,禾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簡稱「禾木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君聯資本、三正健康投資等跟投,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此次融資將助力後續新產品的研發與引進,同時加速研發管線內產品推向臨床和已上市產品的商業化進程。
禾木公司於2017年正式運營,研發中心位於威海,運營總部設在北京,是一家中國血管介入創新型平臺企業,為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顱內血管狹窄等腦血管病領域提供神經介入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該企業已上市產品TracLine為全新一代遠端通路導管,適用於各類神經介入手術。另外,其核心產品顱內血栓抽吸導管即將登陸市場。
2019年Turk教授在《柳葉刀》雜誌發表的Compass試驗,很好地驗證了ADAPT技術,即「直接吸引一次性通過技術」(A DirectAspiration, First Pass Technique for th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Stroke,ADAPT)對於取栓治療的有效性及經濟學價值。當前美國市場已經有超過半數的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內治療採用了ADAPT技術,與禾木公司核心產品的布局完全一致。
中國神經介入領域相較歐美等發達國家起步較晚,但隨著影像技術和血管介入技術的不斷發展,過去幾年神經介入器械在中國市場高速發展,且由於社會老齡化、整體診斷水平和病人就診意識的提高和全國卒中中心的加快建設,該趨勢將會持續延續下去。據統計,2018年中國神經介入器械市場規模為40億元,預計到2025年,該數字將超過200億元,複合增長率高達26%。與此同時,中國也極有可能超越全球其它發達國家,成為神經介入高值耗材領域全球第一大單一市場。
禾木公司創始人王吉成表示,非常看好神經介入領域未來在中國的發展,也深感目前國內神經介入市場已有的技術和產品還無法完全滿足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需求。我們憑藉自身在行業內的經驗及資源,選擇攻克最具挑戰的導管研發技術,並作為國內第一家企業開展抽吸導管臨床試驗,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將在歐美成熟市場中推崇的ADAPT技術帶到中國。
高瓴資本聯席首席投資官、高瓴創投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負責人易諾青表示,禾木公司創始人王吉成博士帶領的團隊擁有多年技術研發轉化及產品商業化成功經驗,取得了多項專利。公司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引進全球領先技術,讓中國病患可以第一時間接受國際先進醫療技術。此外,禾木公司和國內外神經介入領域頂級專家的良好合作關係可以促進指南持續改進,更好地支持臨床。我們將攜手禾木公司推動國內神經介入市場的專業教育,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產品,不斷增加社會福祉。
三正健康投資合伙人盛利表示,禾木公司創始人王吉成曾經作為吉威醫療的創始人和Biosensors International Group的前CEO,成功帶領公司殺入冠脈塗層支架全球前四。禾木公司作為王博士的下一個徵程,專注於神經介入領域,吸收世界先進技術,打造全球性平臺企業。
浩悅資本合伙人楊振軍表示,禾木創始人連續創業,其團隊擁有豐富企業運營實戰經驗、領先的產品管線以及全球化的戰略眼光,這些特質也得到眾多頂尖投資機構和戰略夥伴的認可。
未來,禾木公司還會陸續上市基於完整卒中解決方案的通路類產品和具備前沿技術的相關治療用產品,用於滿足不同患者的臨床需求,提升醫生的操作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