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室據傳屬於神族,是一種特殊的「種族」,他們沒有姓氏,以彰顯日本天皇是天照大神後裔的「神仙」身份。看似高高在上的日本皇室並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因其高貴的血統而抹上了一筆濃厚的神秘色彩,皇室中人自然也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閒談的話題。
日本皇室成員是指在天皇、親王、王的家庭中出生的人,或者嫁給天皇、親王、王的人,這樣便會產生一些與皇室有關的近親。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日本皇室近親中的一位成員,她嫁給了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傑,兩位都是與皇室有關的身份,這段婚姻可以說是「門當戶對」。
這位日本皇室近親的女性便是侯爵嵯峨公藤的孫女、侯爵嵯峨實勝與夫人尚子的長女——嵯峨浩。這位帶有傳奇色彩的「王妃」嫁與溥傑後,卻誓死不讓女兒嫁給日本人,這其中有什麼緣由呢?
嵯峨浩的婚姻背景
嵯峨浩生於1914年,高貴的家族身份讓她從小就受到了極好的教育,我們都知道日本女性的性格大多都比較溫婉、嫻良,再加上高等的教育,使嵯峨浩在同一輩中成為了佼佼者。
如蔥般的韶華應該是每個少女最愛做夢的年紀,嵯峨浩大概也會有自已的想法,只是高貴的出身讓她如同清室的皇族一樣,並不能主載自已的命運。
1937年初,日本謀劃全面侵華戰爭,不但吞噬著中華領土,還做著搶奪「皇權」的打算,名義上打著「親善婚姻」的旗號,而實際上是想把帶有日本血統的後裔扶持上位,達到日本人統治中國的目的。
經過日本軍閥的「精心」挑選,23歲的嵯峨浩成為了最佳人選,嵯峨浩即將開始她的傳奇「王妃」生涯。
溥傑的婚姻歷程
眾所周知,溥傑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作為皇室的直系嫡親成員,他的婚姻也是同樣不能自主的。溥傑17歲時與唐怡瑩結婚,而這個唐怡瑩本姓他他拉氏,字怡瑩,後來改為唐姓。
可能有的朋友對這個姓氏不太了解,但提到清朝末期的珍妃和瑾妃大家就知道了,這兩個在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妃子就是唐怡瑩的姑姑。
可能接受過多西式思想的影響,長於溥傑三歲的唐怡瑩婚後並不安分,與當時的一些名門望族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這是溥傑無法忍受的事實。所以,婚後二人的並不幸福,但溥傑卻一直以皇室直系嫡親的身份想繼續掩藏醜聞。
當日本軍閥發現這個事情時,知道在溥儀那裡已經無法作文章,便把實施計劃的對象轉到了溥傑的身上,在日本人的幹涉下,溥傑和唐怡瑩的姻緣被日本人強行切斷,之後把「相親」安排到了日程上。
1937年1月18日,在濱口浩的外祖父容所的家裡溥傑和嵯峨浩相親;1937年4月3日在東京的軍人會館(現九段會館)舉行婚禮,偽滿洲國熙洽參加,日本皇族竹田宮恆德王和王妃出席。當時溥傑30歲,嵯峨浩23歲。
僅三個月的時間溥傑與嵯峨浩便成為了夫婦,用現在的話來講,這段「閃婚」並不被世人看好,雖然表面看起來「門當戶對」,但實際上,這場「親善婚姻」的後面蘊藏著極大的陰謀。日本人為了培養偽滿洲國內部的親日力量,此舉行為是想在偽滿皇族注入一些日本基因,說白了就是想「謀權篡位」。
傳奇「王妃」的一生
嫁給溥傑的嵯峨浩帶著「政治任務」完婚,而溥傑也是心知肚明的,但他仍然與嵯峨浩保持著正常的夫妻感情,這一點讓嵯峨浩深深為之感動。
1938年關東軍強迫溥儀籤字通過了《帝位繼承法》,其主要內容就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嵯峨浩此時已懷孕,日本人已經做著是男孩就會成為帶有日本血統帝位繼承人的美夢時,嵯峨浩於1939年2月6日生下了長女,並取名會「慧生」,諧音「會生」,意指打破了日本人的如意算盤。
此件事情使溥傑夫婦二人的感情增進了一步,少了政治方面的因素,作為正常的人,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平等、和睦的夫妻感情。於次年又生下了次女「嫮生」。
只是夫妻二人的相聚並不長久,隨著戰事的變化,夫妻二人也是聚少離多。1945年2月,溥傑和嵯峨浩帶著嫮生乘軍用飛機返回新京,慧生因為要上小學,留在日吉嵯峨的家裡;同年八月日本戰敗投降,溥儀、溥傑等從通化起飛的飛機逃離去日本,飛機到達奉天機場時,被蘇聯紅軍逮捕,成了階下囚。
自此嵯峨浩與溥傑失去了聯繫,她在中國輾轉兩年後,才與次女嫮生隨部隊回到了日本。之後等待她的是溥傑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關押的消息,近10年的時間與丈夫沒有什麼聯絡,直到1955年才與丈夫第一次通信,而這次通信主要還是靠她的長女慧生的功勞。
慧生的書信
慧生17歲的時候,是一個膽大、有個性與理想的女生,她敢於表達自已的想法,有一個十年之久不見的父親,她始終沒有淡化那份父女感情,反而越思越濃。
於是慧生給總理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已思念父親之情,想與父親能夠書信聯絡。她的真摯情感打動了周總理,得到了在押戰犯可以與外界通信的批准。
慧生的此舉行為,不但表達出了她的孝心與親情,更能體現出她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生。嵯峨浩為了丈夫溥傑,盡力照顧好兩個女兒,在她的腦海裡已經完全是中國式的教育方式,不止一次地向兩個孩子說明,自已的父親是中國人,身體裡有著中國人的血液。
大概是嵯峨浩對溥傑信奉婚姻的忠誠,也可能受中國教育的影響,當慧生與日本男生戀愛時,嵯峨浩提出了堅決的反對,誓死不讓慧生嫁給日本人,卻未成想,自已的女兒性格比她還要剛烈,與喜歡她的男同學大久保殉情自殺,雙雙死於天成山。
此噩耗給嵯峨浩沉重的打擊,但並沒有改變她心屬中國的決心。
最終於1961年,嵯峨浩在周總理的安排下回國,與離別16年的丈夫團聚並加入了中國國籍,為了避免嫮生步慧生的後塵,嵯峨浩同意了嫮生與日本人結婚,後來還與溥傑一同訪日,一家人團聚在了一起。
身為皇族血統固然尊貴,但同時承擔著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嵯峨浩作為一個政治聯姻的女性,卻有著自已信奉的操守,為了丈夫她只是做好妻子的本分,並沒有安排日本人安排的計劃行事。
嵯峨浩與丈夫聚少離多的日子終於過去,最後換來夫妻二人的和睦生活,這是在戰爭年代少有的皇室美滿婚姻家庭了,實在難得。
參考資料:《食在宮廷》《回憶溥傑先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