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顧貞全
近日,錫業股份(000960.SZ)在雲南省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了新基地的竣工儀式。公司為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積極實施了工廠從雲南箇舊城區搬遷項目,此次「搬家」也是公司響應「實施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的政策,開啟發展新篇章的重要時刻。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自1998年成立時起,錫業股份的主要錫冶煉生產基地就位於錫都個舊城區。工廠周邊經過多年的發展,居民生活區密集,冶煉分公司面臨的環保壓力不斷加大,現有區域位置和廠區面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公司錫冶煉異地搬遷勢在必行。2018年,錫業股份錫冶煉廠退城入園搬遷改造項目開工建設,如今公司正式搬遷到「新家」,公司計劃項目實現正常運轉後關停冶煉分公司。
錫業股份一直是我國最大的錫生產加工基地,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通過搬遷,公司的產能由5萬噸/年擴大到7萬噸/年,佔到全球年產能四分之一,比全球排名第二的錫生產商印尼天馬高兩倍以上。
公司大股東雲南錫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雲錫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在儀式上表示,作為雲南省屬國有企業及世界錫行業龍頭企業,公司積極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聚焦主業,堅持高標準、高水平投建新項目,努力推動形成「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資源效益與生態效益」全面協調的多元良好格局。
「錫冶煉退城入園搬遷改造項目」是雲南省「三個一百」重點項目和紅河州工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該項目選址於蒙自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內,佔地面積450畝,總投資達30多億元。
公告顯示,作為雲南省首個「退城入園」標杆項目,該項目從立項報批到建設施工,在兩年多的項目建設中,克服了今年因疫情因素導致工期延誤的不利影響,確保了項目按期順利推進,目前該項目已具備試生產條件。在此標杆作用下,雲南省還會有更多傳統生產企業積極進行工廠從城區搬離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建成有效化解了過剩鉛產能、盤活了鉛冶煉資產,減輕了箇舊市城區的環保壓力。同時,創造了產能規模最大、工藝設施一流、冶煉技術水平一流、綠色環保、安全、節能一流、智能化自動化程度一流、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流的世界錫冶煉史上的新紀錄,在大量自主創新的基礎上,工藝技術裝備國際一流,集成了多個國家的先進技術,是集成創新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典範性項目。
經過搬遷,錫業股份的錫冶煉生產基地將展現全新的面貌。從錫精礦的煉前處理,到熔煉精煉低品位爐渣的煙化揮發,以及爐渣無害化處理綜合回收和尾氣脫硝技術各個環節應用了新型環保技術。
(編輯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