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社
本報實習記者 於海霞 記者 孫吉正 北京報導
近日,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熙生物」)發布《致廣大消費者的公開函》,公開聲討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瑞達」)借「華熙」之名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隨後,福瑞達發布《公開信》進行回應,強調雙方已無關係,但對於其宣傳內容並未作出正面回應。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華熙生物與福瑞達「師出同門」,兩家公司在業務上也不乏往來。對於此次糾紛,記者聯繫華熙生物與福瑞達方面採訪,截至發稿二者均未回復記者。
有觀點認為,目前,隨著化妝品行業的發展以及消費者對補水保溼需求的不斷增加,玻尿酸市場呈大幅增長態勢。隨著行業龍頭的崛起,整個市場面臨整合,智慧財產權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智慧財產權引關注
據了解,華熙生物在《公開函》中稱,福瑞達旗下產品「福瑞達詮潤玻尿酸鈉面膜」在部分淘寶護膚品店及微信朋友圈宣傳時,提到「福瑞達就是華熙」「華熙出錢,山東福瑞達負責出技術和產品」「潤百顏、肌活、德瑪潤、米蓓兒用到的水解透明質酸鈉的產品都可以說來自山東福瑞達」等相關措辭,對此作出說明,避免誤導廣大消費者。
其中華熙生物方面反覆強調,不論是在公司主體、實際控制人、人員、品牌方面,還是產品研發技術歸屬上都毫無關係。福瑞達此番操作屬於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為,華熙生物要求山東福瑞達相關電商店鋪、社交媒體等立即刪除有關信息,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次日,福瑞達發布《公開信》進行回應,除了對自身進行宣傳之外,並未對其部分電商店鋪、社交媒體的宣傳內容作出正面解釋。記者注意到,之前提到的淘寶店存在的虛假宣傳情況已經搜索不到。
上海萃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諮詢顧問白雲虎表示:「華熙生物作為上市公司,對於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要求更高一點。福瑞達方面沒有給出明確態度,個人認為這恰恰是採取的一種比較保守的、打擦邊球的做法。兩家企業在玻尿酸層面的競爭實際上影響的是整個產業,解決類似的衝突,首先在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層面上應該做得更細緻、更完善。隨著智慧財產權的總體性措施越來越嚴格,之後這種事情可能會有很好的解決方案。現在缺乏的是產業本身的協會或者官方機構這樣一種權威判定,企業本身也應該正面地去解決和回應這樣的問題。」
據天眼查顯示,在此之前福瑞達曾因虛假宣傳觸犯《反不正當競爭法》,先後多次被濟南高新區市場監管局行政處罰。
博蓋&容納諮詢創始合伙人高劍鋒表示:「山東地區實際上是一個玻尿酸製品的產業集群,其中包括福瑞達和華熙生物,從這個角度來講,實際上也反映了中國在產業鏈聚集的地方往往存在智慧財產權方面的模糊地帶。而隨著市場格局的逐步形成,頭部企業希望對整個行業進行整合和洗牌,智慧財產權問題就會被放大。」
「近幾年華熙生物的發展勢頭很猛,如今福瑞達相當於是在趕超華熙生物,在宣傳上會稍微過火一些,但這種所謂的不正當競爭只是個過程,玻尿酸行業整體格局形成之後,會規範很多。」高劍鋒認為。
公開資料顯示,兩家公司曾「出自同門」,在股權變更、核心技術、業務往來等方面的糾葛頗為複雜,這也就不難理解福瑞達在宣傳時為何要和華熙生物「攀親戚」。
根據華熙生物招股書顯示,華熙生物原為華熙福瑞達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在此之前又為山東福瑞達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是1998年由華熙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山東福瑞達醫藥集團公司合作創建的;同年山東福瑞達醫藥集團還組建了福瑞達美業,主要從事以玻尿酸為主要原料的化妝品研發生產以及銷售。由此可見,兩家曾同屬福瑞達醫藥旗下。
經歷數次股權變更,直到2017年12月山東福瑞達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完善股權變更,更名為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切割完成,實現股權剝離。
記者了解到,兩家公司在業務往來上也不乏聯繫。根據華熙生物的招股書,2018年福瑞達醫藥集團的子公司山東福瑞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華熙生物供應了價值2039萬元的玻尿酸粗品,華熙生物方面表示因透明質酸原料產品短期產能不足,向上述供應商採購透明質酸粗品,經進一步精製加工後對外銷售。除此之外,2018年華熙生物向福瑞達集團及相關企業銷售3931萬元的透明質酸原料。
除此之外,兩者的核心技術來源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華熙生物生產玻尿酸的核心技術來源是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其核心技術人員有一部分來自山東生物藥物研究所。2001年,福瑞達向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以45萬元的項目技術轉讓費買斷了發酵法生產藥用透明質酸的初始技術。值得注意的是,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是山東省藥學科學院的前身,後者目前隸屬於魯商集團,而魯商集團正是福瑞達美業的實控人。
由此可見,雖然兩家現在已經毫無關係,但發展過程確是密不可分的,至今兩家在玻尿酸領域已各有建樹。高劍鋒告訴記者:「玻尿酸產品不管在醫用行業還是化妝品行業,都是爆發力特別強的一個明星產品,它的利潤率特別高、增速也非常快。福瑞達隸屬的魯商集團算是最老牌的企業,資歷較深;而華熙生物近幾年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除了做原材料之外還大量地推終端產品,包括化妝品、面膜,以及醫用的終端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華熙生物在玻尿酸行業處於龍頭地位,佔據全球最大市場份額,而福瑞達早在1986年其前身山東省商業科學技術研究所就開始對玻尿酸的研究,繼而實現了透明質酸微生物發酵技術產業化的突破,被視作國內玻尿酸的鼻祖。
玻尿酸風潮
「玻尿酸作為一種補水保溼的成分廣泛應用在化妝品行業,隨著化妝品行業的發展以及消費者對補水保溼需求的不斷增加,整個市場有很大的增長態勢。目前國內的玻尿酸市場是很大的,對於各個做原料供應鏈的企業來講是很大的機會。」白雲虎說道。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調查報告,2018年中國玻尿酸原料的總銷量佔全球總銷量的86%,預計在未來5年全球透明質酸原料市場將保持18.1%的高複合增長率,在2023年達到1150噸的市場銷量,且全球玻尿酸原料銷量的前5名企業均來自山東省,其中華熙生物佔據全球玻尿酸原料銷量的36%。
高劍鋒認為,此前國內的玻尿酸產品和技術並不是特別成熟的,成本比較高,也達不到國外的標準。但近幾年國內玻尿酸的科技含量、技術含量,已經跟韓國、日本、歐美沒有太大區別。實際上玻尿酸的發展是對國內日化企業有著標杆意義的,有助於企業真正用研發思維去做領先,從技術路線尋求突破,從而推動國內日化護膚產品的發展。
據了解,華熙生物旗下擁有潤百顏、BM肌活、絲麗、米蓓爾、潤月雅、誇迪、德瑪潤等多個品牌系列。根據華熙生物4月29日披露的年報顯示,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9億元,同比增長49.3%;實現歸母淨利潤5.9億元,同比增長38.2%。
而另一邊的福瑞達略顯「低調」,但實力也不容小覷。福瑞達擁有35年科研技術、專注玻尿酸研發運用,主要從事與化妝品相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Dr.Alva、頤蓮、善顏等品牌深受消費者喜愛,其創始人凌沛學被稱為「玻尿酸之父」。
儘管在發展的過程中少不了磕磕碰碰,但良好的市場環境還是需要共同維護的,通過虛假宣傳來謀取市場、誤導消費者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不僅對消費者權益造成侵害,更打破了市場正常的競爭秩序。
高劍鋒認為,玻尿酸是一種技術領先的產品,不是簡單的化妝品,應該做到產品力、渠道力、品牌力三力齊發。尤其現在主要是線下渠道,但在疫情環境下,線上渠道的作用非常大,因此全渠道運作十分重要。整體上來講還是要從自身出發,而不是進行不正當競爭。
從長遠利益來看,企業的脫穎而出必定靠的是其科研實力及品牌口碑的打造,投機取巧是靠不住的。「在過去國內化妝品最大的競爭力並不是品牌本身而是營銷,但長期來講,應該更看重技術研究、品牌價值、消費者研究,這才是建立品牌更加長期的根本策略,但這也恰恰是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挑戰。」白雲虎表示。
(編輯:劉旺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