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校園足球已經建成兩個層面的四級聯賽體系。本報通訊員張信合攝
河南日報記者 李悅
鄭州九中、河南省實驗中學以及鄭州二中在今年全國高中足球錦標賽上一舉包攬冠亞季軍,在全國賽場上演了校園足球的「河南現象」。在2020年高招中,省實驗中學校隊球員分別被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錄取,全省近百名優秀足球苗子被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上海理工大學等名校所青睞,證明了踢好球同樣也能上名校。
11月30日,談到河南校園足球的異軍突起,河南省校足辦常務副主任郭蔚蔚表示,這歸功於8年來河南校園足球堅持不懈致力於體系建設,才換來了今天的豐碩成果。
就在今年的8月28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廣電總局、團中央、中國足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八大體系建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要求各地各部門緊密配合、通力合作,加快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提升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質量與水平。八大體系主要包括:推廣體系、教學體系、樣板體系、競賽體系、融合體系、榮譽體系、科研體系和輿論宣傳引導體系。
回顧近幾年河南校園足球的種種舉措,對照《行動計劃》要求,我省校園足球朝著加強體系建設、推動基礎建設、營造濃厚氛圍的方向紮實邁進,持續推進我省青少年足球持續健康發展。
完善制度體系推動基礎建設
早在2015年,河南省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之初,省校足辦就在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教育系統、體育系統多位專家組成的專家指導委員會,並建立了從省級到市級、縣(區)級的校園足球領導組織體系,形成自上而下、強有力的領導組織管理體系。校足辦的8個工作部門,除聘請20餘位業內精英兼職工作外,還形成了每月一次的工作例會制度。通過建立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組建培訓講師團,進一步完善了校園足球工作的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這套工作機制也得到了全國校足辦和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表揚。河南的校園足球走在了全國前列。
本著「育人為本、重在普及、廣泛動員、人人參與、夯實基礎、逐步提升」的發展理念,省校足辦對足球特色學校提出了「每周一節足球體育課、每天一次足球大課間、每年一次校內班級聯賽」的普及性硬指標。鄭州市在「市長杯」比賽中專門設置了全市班級冠軍賽,以引導各學校重視普及性、普惠型的校內班級聯賽的紮實開展。
為了保障全省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按照四部門「五年足球場地建設規劃」的要求,我省已於今年年底完成新建改建學校足球場地3600塊。開封市通過爭取國家發改委專項資金4400萬元,全市新建足球場地78塊。洛寧縣近幾年通過籌措、利用各類資金也建成了學校足球場地61塊。省財政更是列出校園足球專項資金,5年多共投入5000餘萬元,鄭州市5年多來也投入了1.8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校園足球。像鹿邑縣馬鋪鎮這樣,一所鎮中學都能擁有專業足球場,對於我省來說,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
搭建競技平臺打通上升通道
不是世界盃也不是奧運會,但當每年的暑假來臨之際,全省熱愛足球的少年們都忍不住「躁動」起來,已連續舉辦了五屆的「省長杯」足球賽,是這些足球少年們進軍全國大賽,乃至徵戰世界中學生聯賽的夢想起點。「校長杯」「縣(區)長杯」「市長杯」「省長杯」和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兩個層面的四級聯賽體系,為「教會、勤練、常賽」搭建了競技平臺、擴展了提高空間。每年全省的上千所學校、上萬個班級、幾十萬學生通過參加各級比賽,磨練技術提高水平,也正是在這樣的競爭環境鍛鍊下,鄭州九中等學校才有了制霸全國的底氣。」
不過,冠軍只有一個,職業足球運動員連1%都不到的成材率也揭示了這一行業的殘酷性。就拿全省知名的鄭上路小學來說,從上世紀70年代末,這家學校就組建了第一支足球隊,但40年來,從鄭上路小學走出來的「國字號」,只有郜林、古雅沙等22人。因此,在國民教育體系下如何能更好地培養優秀足球後備人才,成了省校足辦必須解決的當務之急。
「目前,我們在全省建立了鄭州市以及鄭州金水區、洛陽澗西區3個國家級『滿天星』訓練營,在鄭州有4所中學設立了5個高中、初中足球實驗班,以進一步探索『品德好、學習好、會踢球』的新型足球人才培養模式。」一直在推動這項工作的郭蔚蔚介紹說,除了吸引更多招收足球專項學生的全國高校來河南招生外,全省的5所高校也已經開始招收足球項目高水平運動員,這一舉措初步打通了我省校園足球人才逐級上升的通道。「今年,僅鄭州市各學校的足球隊員就有85人升入了理想大學,未來這一人數也會逐年提升。」對此,郭蔚蔚還是很有信心的。
積極面向社會注重輿論引導
「校園足球的發展,最重要的一個目的還是為了中國足球水平的提高,這也意味著我們不能只在教育的框架裡打轉轉。」郭蔚蔚表示,這兩年,省教育部門、體育部門和省足協建立了工作溝通協調機制,初步拆除了不同體系的青少年足球賽事壁壘。各部門共同努力,積極探索體育系統、職業系統、校園系統、社會系統多渠道、相融合的培養優秀足球後備人才的模式。此外,通過支持河南大學成立國際足球學院、河南師範大學成立國際足球教育學院,充分發揮高等學府的智庫作用,建立了河南省青少年足球數據應用指導中心,設立了一批校園足球重點研究項目,強化校園足球工作的科技支撐、科研支撐、數據支撐,不斷提高校園足球的工作水平。
為了進一步推廣校園足球,省校足辦早早就建立了新聞媒體工作聯繫制度,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並開展了「中央媒體校園足球中原行」專題採訪活動。通過組織開展「山娃足球」公益項目,足球文化的火種被帶到了全省200多所偏遠的鄉村學校。通過參與拍攝中國第一部6集校園足球科教電影——《足球夢中國夢》以及中國首部校園足球院線電影——《一起成長》,河南校園足球的風採也走向全國。
「如果說過去的8年,校園足球發展可以歸納為1.0版本,而《行動計劃》則為我們描繪了校園足球升級後的2.0版本。」郭蔚蔚表示,雖然河南校園足球八大體系的建設已初見成效,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比如,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還有待完善,基礎保障條件有待加強,足球師資隊伍的培養與培訓力度要進一步加大,體教融合需進一步深入,需要建立完備的公共保險制度等等。這些都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來逐步建成政府主導、學校主體、行業指導、社會參與、青少年受益的新時代中國特色校園足球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