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內容乃屬原創,不規範轉載舉報處理。當然,歡迎讀者分享到朋友圈~文中提到的文章都可以直接戳~)
髮型,影響有多大?
曾經有一個段子,說日系的視覺系藝人和殺馬特之間,差別究竟在哪裡:
▲這是日系視覺系
▲殺馬特大家都懂的……
當然啦,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兩種髮型都不在屬於自己的常規審美範圍。但不能否認,兩者之間,雖然都走「誇張」路線,但給人的感覺上,卻又細微但很重要的差別。
比如說……同是誇張的造型,是不是視覺系感覺上,要更「精緻」一些?
仔細對比,雖然髮型都是蓬鬆、誇張、多色,但視覺系的照片一般還是保留著乾淨、整潔的感覺——
這來源於他們的發質看起來依然很柔順發亮,髮型總體還算是整齊,皮膚乾淨,眼妝雖然是煙燻但是看著也不算髒,最後,衣服雖然造型誇張,但是看起來質感還是過關的。
而相比之下,殺馬特則更多隻保留了髮型的蓬鬆誇張多色,但是在發質和配套妝容、配套衣物等的精緻度上差了很多,因此容易感覺更「糙」一些。
事實上,髮型的精緻感對於整體的這種「說不明道不清」的氣質,有著重要的加成作用。如果你經常看日系街拍,你會特別有感受:
(以下都是日本街拍圖,大部分是素人,不是模特)
▲日系街拍圖之一
雖然你未必很能欣賞她們的穿著風格,但是可以看出,她們的髮型更總體氣質和穿著都很搭,並且髮型看起來都打理的很好:
▲日系街拍圖之二
感覺上似乎隨便抓個路人都懂得各種盤頭髮扎頭髮蓬鬆的技巧,髮型都像是髮型師專門伺候過的。
▲日系街拍圖之三
上面是可愛系的街拍圖,我個人特別喜歡第二張,感覺真的是,隨時可以去拍雜誌照。
為什麼她們能把自己的髮型弄的如此棒棒?是先天條件特別好嗎?又或者,是她們的技巧特別強?
原因其實很多。
一方面,日本妹子多半是小隻掛,臉型相對來說會顯得更加小巧(但由於身材太纖細也有可能在身材映襯下顯得頭大,所以她們喜歡穿寬鬆和層疊款讓身體顯得飽滿一些)。
另一方面(也是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方面)是,日本妹子對於髮型的重視度非常的高,每個月最低會去一次髮廊調整髮型細節,而自己可能會在出門前提前很久弄頭髮(美麗真的不容易啊!)
當然啦,你未必有跟她們一樣有閒或者有錢去打理自己的髮型,但是,櫻花國還是有蠻多比較簡單的髮型技巧是我們比較容易借鑑的,這期就來聊聊這些小細節和小技巧:
劉海量不夠?其實是方法錯了
有些愛研究的妹子其實可能一經發現,相對於韓式輕薄的空氣劉海,日系的劉海往往顯得更加厚重濃密一點(但同時也會吹起來不貼臉),從而不容易被汗粘在額頭上,感覺會更整潔一些:
▲一些日系劉海的示意,可以看出都是比韓系要略微厚一點的
但,在copy日系劉海的過程中,很多妹子會有如下困惑:
①劉海的發量不夠;
②前額頭髮捲曲、碎發多,容易顯得不整潔;
事實上,會產生這兩種困惑,都是因為沒有注意到下面這個小細節:很多人以為,劉海就是用額頭髮際線附近的頭髮剪的。但如果你詳細觀察日系劉海的話,會發現:
▲我們換個側面圖,是不是更清晰?
從側面圖可以更清晰的看出,日系劉海的厚重其實並不是因為日本人額頭前面的頭髮特別多,而是因為她們把頭頂的頭髮都往前梳——
▲這樣看,是不是更清晰?
正因為用的其實是頭頂的頭髮,所以發量一般來說是夠的——即使是大額頭髮際線處頭髮比較少的人,「從後往前梳」也可以給自己增加不少視覺上的發量。
而另一方面,這種略顯厚重的劉海,可以蓋住你本身髮際線旁邊的捲髮、碎發,避免不整潔的感覺。
劉海顯臉大?注意這兩個點就好!
大家可能都知道「劉海減三歲」。
由於額頭是一個人的精氣神所在,所以露出來的話會顯得氣場足一點,而遮住的話,會顯得軟萌一些——因此,偏愛卡哇伊的日系髮型,很多都是有劉海的。
然而,正如我們在齊劉海那篇說的,如果你本身臉就短寬(對於亞洲人來講是常見情況)的話,如果用劉海完全把額頭遮住,反而會顯得臉更短、更寬。
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關鍵點一是略微露出一點額頭:
▲像這樣,略微露出一點,臉型就不會被拉的太短
另外,像我們上文說的那種「把後面的頭髮梳到前面來」的劉海方法,還可以拉長臉型和讓額頭顯得更長,原理如下:
▲視覺上,我們會把劉海結束的地方,算作額頭/臉上方的邊緣
以上面那個妹子為例,本身她額頭的位置其實是黑色的虛線位置。但是因為有了劉海,我們視覺上就會把「劉海+臉」的形狀作為本身額頭和臉型的形狀。簡單來說,看上去額頭的長度變成了綠線範圍。
也因此,日系劉海也特別適合頭頂高額頭短或者頭頂高臉短的人哦!
軟萌感之蓬鬆
依舊是順應卡哇伊的審美,日系劉海還有幾個相應的關鍵詞,其一就是「蓬鬆」或者說「空氣感」:
▲基本上是一樣的髮型,直&貼 vs 發尾卷&蓬鬆 vs 卷&蓬鬆
上面三組髮型對比,可以看出髮型細節對於氣質的總體影響:
層次單一也比較貼臉的直發,只適合那些本身臉小且臉型好的girl。這種髮型在氣質上會顯得比較整齊、正式,也因此會更有距離感。
如果下班出去約會的話,則更適合中間這種蓬鬆+發尾微卷的髮型,為整體造型增加了「放鬆感」,相對來說也更顯臉小,也不會增加太多的年齡感。
相對,上圖最右這種從比較靠上的位置就開始卷的大卷,給人感覺會更成熟一些,有一點輕熟OL的感覺。這種髮型更適合本身臉型不是很流暢的人,適合搭配柔和顏色穿著。
蓬鬆的髮型不僅能夠增加「鬆弛」感,降低「正式感」和「距離感」,還可以顯臉小(也會顯頭大):
▲可以根據自己的臉的大小選擇蓬鬆程度
如果本身屬於臉大但是頭不大的,讓頭髮蓬鬆是最好的選擇。
相對,如果頭大臉不大,就可以選擇儘量「貼」一點的髮型,比如說紮起來或者盤起來。
最難的一種情況是頭大臉也大,一般這種是選擇略微蓬鬆的直發,但是會用側劉海(從側面遮住臉的長劉海,相對於額頭長度的劉海)遮住一點臉,讓頭和臉顯得相對小些。
▲頭大臉也大?選擇較為蓬鬆的直發+側面遮臉,整體比例會好很多
蓬鬆不僅可以修飾臉和頭的大小,還可以修飾臉型:
很多太陽穴凹陷或者顴骨突出的人,可能都在往期的推送中懂得了要用劉海遮住太陽穴。然而,劉海貼或蓬鬆,差別是很大的:
▲顴骨突出+太陽穴凹陷,兩種不同的劉海
以俞飛鴻為例,大家都知道她屬於顴骨寬然後太陽穴略窄的:
如果按上圖左,採用直發並且就是毫不處理直直貼著的話,由於陰影的關係,反而會顯得太陽穴更加凹陷,顴骨更加凸出。
相對,如果讓頭髮保留一定的弧度,不是完全直著,然後略微蓬鬆一點不要貼臉,修飾太陽穴的效果會好很多。
除了讓劉海顯得蓬鬆(具體技巧在:乾貨 | 掌握這幾個簡單技巧,讓你的髮型馬上加十分說過)之外,劉海的長度也很有關係。
正如之前所說,修飾臉型的劉海不能太長,劉海長度以不超過下巴長度為宜:如果你僅僅是顴骨這塊不夠完美的話,長度剛好遮住顴骨的八字劉海就可以了。
偷懶不剪層次的話,反而不會起到優化臉型的效果哦!
軟萌感之發尾和層次
除了蓬鬆,發尾的捲曲程度也很重要:完全直發容易顯得呆板,但如果太卷,又容易顯得太成熟。
對於普通人來說,平常讓發尾有一點自然弧度,有特殊需要(約會、聚會、拍照)的時候,用電卷棒讓發尾顯得更精緻一些,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隨手找的一個捲髮教程,其實捲髮棒還可以讓頭髮變蓬鬆哦!用在髮根就可以,但是很容易燙到初學者。
而關於發尾的卷度方向,我們也已經討論過:
▲發尾卷的幾種方向
發尾內扣相對來說會顯得臉更小一些,也會顯得更「良家」一點;而對於窄長臉的人來說,外擴的髮型會讓臉顯得更寬,氣質上更偏熱情和外放。
而事實上,內扣外擴以及蓬鬆是可以共同使用的,這就涉及到日系髮型的第三個關鍵詞:層次。
軟萌感之層次
回想一下簡妮我大學那會,髮型師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層次的概念的,他們熱衷的詞彙是「整齊」。
每當他們給我剪完頭髮,都會炫耀式地跟我說:「你看,我給你剪得多整齊?」
也因此,作為一個細軟少+大臉星人,我就這樣頂著所謂整齊的離子燙+齊發尾=貼頭皮過了好多年,現在想想,真的是不堪回首。
事實上,「分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髮型技巧(但現在的髮型師似乎也沒有很掌握)。
首先,如前所述,層次單一的頭髮容易給人感覺很正式很有距離感,分層的髮型感覺會更「休閒」「放鬆」一點。
其次,如果頭髮都很長,就會由於重力影響都很貼。如果希望頭髮蓬鬆的話,把劉海略微剪短,以及把頭髮最靠外的一層剪短,都可以自然地增加彭松度。
最後,實際上,大家弄不清楚分層的重要性,其實是因為大家弄不清楚留特定髮型是幹嘛的。
簡要來說,如果說化妝更多是修飾我們的五官、膚色和氣色的話,髮型更多的是修飾「臉型」「髮際線」「發量」這三項。
對於額頭長度的短劉海來說,很適合修飾「髮際線」和「發量」:因為會遮住髮際線,也會顯得頭髮多一點。
而如果要修飾臉型,其實額頭長度的劉海效果並不算太好。
大多數人的臉型會在這三個地方需要修飾:顴骨(需要剛好遮住顴骨長度的劉海,八字劉海效果最好)、腮骨(需要剛好到腮骨或者略微短然後內扣的劉海,側劉海效果不錯)還有下巴(需要上半部分蓬鬆的髮型)。
那麼,問題來了。
很多時候我們的臉型問題都不是單一的,比如說我可能髮際線又高,然後腮幫又寬,如果抱著「頭髮一定要齊,只能有兩個層次」的思路的話,基本上是只能二選一,沒辦法很好地修飾臉型問題的。
然而,為什麼髮型要只有兩個層次(劉海長度和剩餘的頭髮長度)呢?
▲日系髮型,層次就很多
如果你看不太懂上面幾個髮型的層次的話,下面還貼心幫你標明了:
▲每一個層次的頭髮都有紅線標明了,仔細看可以看出
為什麼要有這麼多的層次呢?
其實是是因為吃多了……咳咳,開個玩笑,實際上也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修飾臉型。
長發說起太麻煩,用下面的這個中長髮妹子說明:
▲中長發和層次解析(依然是用紅線把每個長度的頭髮都標出了)
這個妹子的臉型其實算是相當不上鏡的,仔細看,她屬於偏短寬的臉型,顴骨突出顴骨寬、腮骨略方、下巴也方,整體其實是硬朗的。
但是通過層次修剪得益的髮型,不僅可以修飾臉型,還可以增加軟萌感:
首先是剛好過眉毛的額頭劉海,這部分的作用之前講過,較為靠上的劉海有拉長臉型的效果,她也遵照了我們之前的小技巧,略微留出了一點額頭。
比劉海略長的是顴骨處的碎發,兩邊都略微有一點,遮住了外擴的顴骨。當然啦,在顴骨處打的顴骨也有弱化顴骨外擴的效果。
同理,腮幫處也有內扣的劉海,把略微方的腮幫也修飾了。
最後,頭髮發尾也是略微內扣的,一定程度上修飾了她略微有點寬的脖子。
所以,說到這,相信你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分層的重要性:
如果你臉型好,剃光頭都沒問題,但是一般來說一個臉型問題都會對應一個髮型層次,所以如果臉型問題多的話,就需要特別注重髮型的層次問題。
修飾臉型好幫手之一撮毛
由於太陽穴/顴骨這一塊是臉型問題的高發點,稍微多說一點。
如果你太陽穴凹陷顴骨外擴的話,一個是容易顯老,一個是容易顯硬朗,因此,偏好軟萌感的日系髮型,在這個地方就格外注意:
▲看出這三個髮型的共同點了嗎?
共同點就是,在顴骨太陽穴這一段,她們都有差不多剛好蓋住顴骨長度的劉海來遮住。
而這「一撮毛」不僅可以修飾顴骨問題,還可以修飾臉型的寬窄:
▲同時齊劉海,日系的齊劉海就相對修飾臉型效果更好,就是因為有了藍色箭頭這一撮毛
簡單來說是下面這樣:
▲我們的齊劉海多半是中間這種,日系的多半是右邊這種
可以看出,只要多了這兩撮毛(不用完全地遮住,有存在感弱化一下臉型線條就好),就可以大大避免臉型顯得短寬的問題。
針對不同臉型問題,兩撮毛的長度也不同:
▲修飾顴骨和修飾腮幫的髮型長度
另外,除了上面那種存在感比較強的一撮毛之外,也可以斜斜地剪出這一撮毛,讓整體效果更自然:
▲一撮毛的兩種處理辦法:突然增長or自然過度
碎發:軟萌但還要整潔?
如果你是臉型整體寬,但是沒有明顯的凹凸的話,下面這種劉海更適合你:
▲偏分+單側碎發,或者略微有點碎發都可以
碎發其實是日系髮型的關鍵詞之一:首先碎發也會增加彭松感和放鬆感,其次,碎發修飾臉型的效果也很好(不用完全遮住,有一點就可以弱化臉型)。
但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辦法很好地把控碎發的要點,大美女也一樣……
▲IU的碎發蠻萌的,高圓圓就……
事實上,高圓圓的碎發還是有一丟丟作用的,比如說沒有顯得額頭很高很禿。
高圓圓上面這張的主要問題在於:碎發上面的頭髮太亂了,並且看起來發質很差,並且這種隨意範和她本身的濃妝也不搭,皮膚狀況也略微有點膚色不均,所以總體效果並不好。
抓重點,如果要有碎發,需要:發質好、除了碎發別的地方要整齊(但還是要略微蓬鬆)、妝容要淡一點顯得休閒放鬆一點。
像旁邊IU的這個,由於滿足了上面說的這幾點,所以就顯得很自然,但是也不亂。
實踐:髮型工具
落實到實踐上,很多人會說,我把握不好蓬鬆和不亂之間的度啊!
幾個簡單的要點可以幫到你:
首先還是上面說的分層,如果你頭髮都很長,抽出來劉海的時候當然容易把別的部分弄亂,劉海短一點就沒有這個困擾了。
另一個是善用髮型工具:
▲抓夾是一個蠻實用的髮型工具
相對於皮筋(很容易不小心就扎很緊),這類抓夾比較好控制頭髮的蓬鬆程度,抓太緊鬆開稍微用手梳一下再夾就可以。
另外,相對於皮筋來說,抓夾的位置會更自由(劉海也可夾到一邊),拉扯頭皮的感覺也會降低,裝飾性也會強一點……除了頭髮太多太重夾不住的人,這都算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除了抓夾,邊夾(鴨嘴夾之類的)也是很好的工具:
記得我們在乾貨 | 掌握這幾招,讓你的氣質馬上加十分!聊過脖子的問題:
一般來說,建議大家把修飾臉型的劉海之外的頭髮,都固定到耳後,這樣會顯得脖子長,也會顯得更清爽、避免顯頭大。
邊夾就是把頭髮固定在耳後的好幫手:
▲邊夾可以用在側面和上面
上面兩張圖的妹子,劉海其實都算比較長和略微厚重的,但是因為她們把其餘的頭髮都固定在耳後,所以整體看起來還是很清爽,邊夾還可以跟身上的衣服構成呼應,增加精緻感。
除了各式髮飾,其實頭髮本身也可以做裝飾:
▲簡單的幾種編發
上面兩種髮型修飾頭頂尖、太陽穴凹陷的效果都不錯,發量夠的妹子可以多試試。
而編發還可以運用於劉海,這個技巧還特別適合夏天——夏天劉海很容易粘在臉上顯得像一個月沒洗頭,如果把劉海換成髮辮,整潔感會好很多:
對於額頭面積比較大適合側劉海遮髮際線的人來說,可以使用這種編發:
▲形狀還是斜劉海的形狀,但是不是碎發,感覺更整齊,但是也很軟萌
這裡有一個進一步的細節圖:
▲記住還是要留出修飾臉型的兩側碎發哦!
而如果你的問題是額頭短、頭頂低的話,下面這種「向上」的編發可以修飾你的臉型問題,依舊是有整潔和清爽加成:
▲基本上就是編個辮子,然後在耳朵後面用夾子固定一下
好啦,這期的內容就到這,很簡單吧~咱們下周再見啦~
如果你看不懂或者看不夠這篇,還可以戳下面:
不靠整容,拯救短臉寬臉大臉的秘籍在此!
註定又顯man又顯老?拯救瘦長臉,就靠這篇了!
從楊冪的髮際線,聊聊這款宋慧喬、尹恩惠、林允兒都在用的萬能劉海
為什麼有人的空氣劉海又仙又軟萌,有人的空氣劉海挫得像掛麵?
▼長按下方二維碼,可以關注我們▼
(微信ID: BeTheBeauty)
(除手繪圖外,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蘋果用戶可以通過讚賞~
~支持作者寫出更多優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