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冊封「首義五王」,洪秀全制衡楊秀清權力的嘗試

2020-12-22 騰訊網

1851年9月,先鋒大將羅大綱率兩千兵馬,採取聲東擊西戰術,攻破永安(蒙山縣),是太平天國軍興以來攻佔的第一座城市。12月,洪秀全在永安分封建制,冊封「首義五王」,東王九千歲楊秀清、西王八千歲蕭朝貴、南王七千歲馮雲山、北王六千歲韋昌輝、翼王五千歲石達開。所封之王,悉受東王節制,也就是受楊秀清節制。

表面上看,永安封王,東王是人生贏家,「東王節制諸王」,楊秀清取得太平天國軍事領導權。確實,永安封王,洪秀全授予楊秀清很大權力。但是,洪秀全也藉助永安封王,精心布局,極力去制衡楊秀清,維護自己地位。永安封王:洪秀全制衡楊秀清權力的一次嘗試,詳細給大夥說說,歡迎點評。

01、楊秀清取得「天父傳言」權力,關鍵時刻地位高於洪秀全

1848年,馮雲山被官府逮捕入獄,洪秀全解救不利,拜上帝教人心惶惶。馮雲山是紫荊山區拜上帝教實際創始人,威望非常高。平日傳教,洪秀全都宣傳上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可如今馮雲山被逮捕入獄,洪秀全卻無能為力,教徒不免對上帝產生懷疑。如此,拜上帝教會眾人心渙散,不知該何去何從。

紫荊山區拜上帝教陷入混亂,人心惶惶,楊秀清乘機表演「跳大神」,以上帝口吻訓斥會眾,安撫人心,從而取得「天父傳言」之權力。接著,楊秀清號召大夥籌款給官府,將馮雲山從監獄中贖出來。如此一來,大夥對楊秀清「天父傳言」一事深信不疑。

「天父傳言」,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是假的,洪秀全、馮雲山等自然不相信,卻不得不承認楊秀清「天父傳言」之地位。原因很簡單,洪秀全以上帝名義傳教,否定楊秀清,就是否定自己,太平天國註定夭折。洪秀全自稱上帝二兒子,楊秀清關鍵時刻就是上帝,地位要高於洪秀全。

02、永安封王,明確天王地位不可侵犯

取得「天父傳言」之權力,這在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國,楊秀清無疑是最高領導,地位非常顯赫。洪秀全,性格剛烈如火,並不放棄對權力訴求,他一直想辦法制衡楊秀清。例如,太平軍攻佔武宣時,洪秀全自稱天王,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是「五軍主將」;洪秀全是君主,其餘五位都是臣子。

永安封王時,洪秀全也極力去限制楊秀清權力,他明確天王地位不可侵犯。《天父詔旨》言:「當今天父上主皇上帝開大恩,差我主降凡,為天下太平主,真是太平天日平均圓滿,無一些虧缺也。」可知,天王洪秀全是凡間獨一無二真主,地位不可侵犯。此外,楊秀清處理政務時,最終還得經過洪秀全同意,否則沒有法律效力。

《封五王詔》則規定:「天父皇上帝外,皆不得僭越稱上、稱帝。」洪秀全是「天王」,楊秀清是「東王」,楊秀清若想超越洪秀全,只能稱帝,但《封五王詔》已明確規定不能稱帝。如此,楊秀清就只能是臣子,洪秀全則是君主。

03、蕭朝貴、馮雲山地位顯赫,可以制衡楊秀清

《封五王詔》規定:「以上所封諸王,俱受東王節制」,是否就意味著楊秀清能真正節制諸侯王呢?筆者認為,名義上可以,實際則很難做到。蕭朝貴,西王八千歲,右弼正軍師,洪秀全妹夫,麾下兵力最雄厚,韋昌輝、羅大綱、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悍將,都是蕭朝貴鐵桿親信。此外,蕭朝貴有「天兄代言」之權力,曾經處死楊秀清嶽父陳來。蕭朝貴地位顯赫,自然不想受楊秀清節制,而是充當制衡力量。

馮雲山,拜上帝教實際創建者,包括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胡以晃在內的金田起義元勳,都是他介紹參加拜上帝教。金田總部三千教徒,基本都是馮雲山拉著入夥,故而享有很高的威望。此外,馮雲山對洪秀全忠心耿耿,傳教時都是打著「洪先生」名義,處處維護天王尊嚴。對洪秀全而言,馮雲山就是蕭何、諸葛亮、李善長之類的輔佐大臣,是制衡楊秀清的重要力量。

04、韋昌輝、石達開受封王爵,對洪秀全感恩戴德

「首義五王」中,蕭朝貴是洪秀全妹夫,馮雲山是洪秀全鐵桿親信,忠誠度沒得說,也是制衡楊秀清最重要力量。韋昌輝、石達開,究竟支持誰呢?答案非常明顯,韋昌輝、石達開擁戴洪秀全。早期太平天國,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六人貢獻最大,地位最尊貴。洪秀全、馮雲山倡導創建拜上帝教;楊秀清、蕭朝貴半路出家,憑藉「跳大神」獲得權力;韋昌輝、石達開則憑藉家族背景、經濟實力,擠入核心領導層。

永安封王之前,相對於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等三位,韋昌輝、石達開地位不是很高,在太平天國沒多少發言權,雖然他們貢獻很大。例如,石達開,因得罪蕭朝貴,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單獨帶兵作戰,沒有獨當一面之機會;韋昌輝則是蕭朝貴部下。如今,韋昌輝、石達開都擠入「首義五王」之列,他們勢必會對洪秀全感恩戴德,擁護天王,構成對楊秀清潛在制衡力量。1856年9月,若是沒有韋昌輝、石達開支持,洪秀全也搞不定楊秀清。

綜上所述,永安封王,「以上所封之王,俱受東王節制」,東王楊秀清地位非常顯赫。但是,洪秀全也極力去制衡楊秀清,維護自己地位。永安封王時,洪秀全明確「天王」地位不可侵犯,東王楊秀清依然是臣子。妹夫蕭朝貴手握重兵,鐵桿親信馮雲山威望高,是洪秀全制衡楊秀清的重要力量。

此外,洪秀全提拔實力派韋昌輝、石達開,讓他們並列「首義五王」,構成制衡楊秀清的潛在力量。就此而言,永安封王,是洪秀全制衡楊秀清的一次嘗試。但是,馮雲山、蕭朝貴中途陣亡,韋昌輝、石達開威望不足以震懾楊秀清,太平天國內部權力失衡,為天京事變埋下隱患。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史》、《太平天國通史》

相關焦點

  • 洪秀全目標是北上推翻清朝,為何在永安小城住了7個月?
    很簡單:洪秀全很無奈,大夥要解決一項重大問題——權力分配。與黃巢、朱元璋、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首領相比,洪秀全處境很尷尬,因為他從未真正掌握最高權力,他只是象徵性君王而已。創業之初,洪秀全半路打退堂鼓,從賜谷村回到廣東老家,研究原始基督教讀物,不再深入基層,發展會員。馮雲山,天才般的宣傳家、實幹家,深入紫荊山腹地。
  • 太平天國永安建制:一次封王「鬧劇」,沒有誰是贏家
    1851年農曆10月25日,天王洪秀全發布「五王詔令」,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所封之王,均受東王節制,此為永安建制,是太平天國建立政權之最初開始。永安建制,史學家評價很高:明確職責,增強凝聚力,為起義之勝利進軍提供了保障。
  • 洪秀全當真喜歡封王嗎?其實永安五王都是妥協的結果
    然而事實上,濫封王絕非洪秀全的本意,甚至就連最初在永安的初義五王都是洪秀全妥協的結果。太平天國的體制極其特殊,在太平天國看來,世上只有一者可為稱作"皇帝",那就是"天父上主皇上帝",至於其餘人等,包括洪秀全在內,至多只能是"王",至於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太平天國則將他們被貶為"侯"。即是說太平天國體制中,洪秀全這個"天王"和楊秀清等人的東西南北翼五王本質上都是"王",天王不像皇帝那樣至高無上。
  • 太平天國自「永安建制」封王到最後天京覆滅,共封了多少王爵?
    洪秀全創新性的使用了「封王」制度,王爵的使用不但加強了太平天國領導層的凝聚力,更是對底層信眾進行了一次權力蛋糕的「期權分配」。永安建制,太平天國只封了五個王,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翼王石達開。
  • 定都天京後,手握實權的楊秀清,為何卻鬥不過洪秀全?
    有一點說錯,洪秀全牢牢的掌握了神權。洪秀全是創教者,是教主,天王,自詡為上帝二兒子,耶穌的弟弟。而楊秀清不過是神靈寄體,是巫術,整個太平天國還是以天王為尊,洪秀全封王,是拉攏各位重要將領,這些將領實際上還是以天王為尊,以天王的旨意為最高旨意。所以當天王秘密發布誅東王令,幾個將領都是積極執行的。翼王石達開指責韋昌輝是濫殺無辜,而不是殺東王。
  • 神權軍權政權都沒有,為何洪秀全還能扳倒楊秀清,原因很簡單
    02太平天國曾稱「上帝天國」,而且在封王前,楊秀清還曾假扮「天父下凡」,洪秀全還承認了,說明天平天國運動並沒有脫離神,所以太平天國的權力被分為了三大板塊神權則掌握在「天父」楊秀清的手中,畢竟洪秀全不敢違背「父為子綱」的規定。所以,神權在楊秀清手中,後來,封王時,任楊秀清為軍師,實際上更是太平天國的主帥,所有的王和軍隊都要聽從楊秀清的話。這樣,軍權基本也落在了楊秀清的手中。那麼,有人就不理解了,洪秀全既然領導了太平天國運動為什麼不把各項權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呢,畢竟,沒有比東西在自己手中更安全的事情了。
  • 天國首義六王之一,身材矮小,相貌文弱,卻極兇悍,如天殺星降世
    他為了爭權奪位,誅殺了東王楊秀清全家,又黨同伐異,清洗異己,掀起血雨腥風,殘忍地殺掉了天京城內兩萬多人,心狠手辣。誅殺楊秀清,本來翼王石達開是同意的,但看他殺人太多,說了幾句。他馬上翻臉,揮動屠刀,追殺石達開及石達開一家老少。
  • 洪秀全不務正業,是如何扳倒大權在握的楊秀清的?原因令人咋舌
    其實在我看來,楊秀清犯了三個大忌,而這三個大忌足以讓楊秀清萬劫不復:功高震主在金田起義成功之後,楊秀清成為了太平天國的領袖,但是按照當時實際上的權力劃分太平天國精神領袖是洪秀全,而軍師一職則由楊秀清、馮雲山以及蕭朝貴擔任,可是楊秀清除了軍師一職之外
  • 馮雲山創建拜上帝會,作用比洪秀全還大,為何僅被封為南王?
    1851年8月,太平軍攻克永安城,天王洪秀全在這裡分封諸王,「以(楊)秀清為東王,軍事皆取決,蕭朝貴西王,馮雲山南王,韋昌輝北王,石達開翼王」。諸王的排名不太公平,馮雲山是拜上帝會的創建者,其作用甚至比洪秀全還大,卻僅排在第四位,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
  • 洪秀全遍地封王,2700多個王,爵位稱號都起不過來
    四次科舉失敗的洪秀全,認為自己升天見到了所謂的「天父、聖母」,便自封自己為教主,到處召集信徒,並與1851年在廣西金田村揭竿起義。洪秀全也真是個人才,這才打下了一個村,就已經建號太平天國了。起義軍一路徵戰,佔領了第一座城池永安城,在這洪秀全整肅軍隊,重賞手下並封了五個「王」,分別是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就這樣太平天國的首義五「王」正式出道。人家封個王,都是什麼秦呀燕呀,他是直接來個「東西南北」四方位,一看還有一個人,那就封個「翼」王吧,就像一個小天使一樣守護著其他四王。
  •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洪秀全主意,還是楊秀清一意孤行
    在此,筆者不討論此問題,而是要說說:定都南京,是洪秀全主意,還是楊秀清一意孤行?文中史料來源,選自張德堅《賊情彙纂》、李秀成《自述書》,以史料說話,論從史出。定都南京,究竟何時、何人決定?太平天國究竟何時決定定都南京,是誰的主張呢?張德堅認為是東王九千歲楊秀清在道州時定下,「今日上策,莫如舍粵不顧,直前衝擊。
  • 洪秀全楊秀清有眾多妻妾,卻鼓吹一夫一妻,來看他們如何自圓其說
    來訪的英國使節曾向洪秀全、楊秀清質疑:士兵都是一夫一妻制,你們為何不是一夫多妻制?洪秀全的回答是:「今上帝聖旨,大員妻不止。」楊秀清的回答則是:「兄弟聘娶妻妾,婚姻天定,多少聽天。」洪秀全一共收納了多少個妻妾呢?洪秀全的兒子幼天王洪天貴福被清軍捕獲後,在《幼天王供》說:「老天王是我父親,我有八十八個母后。」即洪秀全有88個妻妾。滌浮道人的《金陵雜記》則記:1854年時,楊秀清擁有的王娘是36名。
  • 「北王」韋昌輝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為何能兩個月殺楊秀清2萬人?
    這個時候洪秀全他們在這個地方的起義運動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他們想讓韋昌輝加入他們,蕭朝貴決定讓韋昌輝成為自己的人,於是就假裝天兄下凡,韋家人不僅信了還加入了他們,韋昌輝也就因此成為了他們的一分子,成為了蕭朝貴的鐵兄弟。
  • 廣西蒙山永安王城超乎尋常的歷史文化底蘊
    廣西蒙山縣永安王城作為一個旅遊景區,它背後的歷史事件超乎尋常的想像。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組織起義後,永安州(今蒙山縣)是起義軍攻佔滿清皇朝最早具有戰略地位的州衙。1851年12月17日,太平天國起義軍為了完善政權結構,完全按照封建王朝建制,在永安發布封王詔令,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歷史上,太平天國至天京(南京)失陷前,封王達二千七百多人。但永安封王意義超過了歷次封王。太平天國王爵自天王以下分為五等。
  • 洪秀全:無法建成的天國
    上帝教則認為上帝的三個位格是相互獨立的,耶穌基督是上帝的長子,處於次尊地位;聖靈是上帝的第四個兒子東王楊秀清。洪秀全為此在《欽定舊遺詔聖書》中擺事實,講道理,「爾偏誤解基督即上帝,上天合為一,緣何大辭之前,太兄來(未)生得見上主語太兄乎?又緣何朕上天時,將(得)見天上有天父上帝、天母老媽?又有太兄基督,天上大嫂?今下凡,又有天父、天母、天兄、天嫂乎?
  • 洪秀全手下,太平天國的二號人物,是怎麼死的,結局耐人尋味
    洪秀全在領導天平天國與清政府的對抗中,特別有名的就是他手下的「五大天王」,他們分別是: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他們所封的年齡也非常有趣,按名字依次是九千歲,八千歲,七千歲,六千歲和五千歲。為啥?
  • 文化水平不高,也沒有作戰經驗,為何楊秀清卻有很強的軍事才幹?
    有一次,因為特殊原因,需要將上帝教信徒組織起來,可是當地的一眾民眾強烈反對,經過楊秀清的組織,很快就成功地解決了這件事。進而體現楊秀清很有領導才能。第二次,是永安城受困的事,很不巧城內與出現了細作,幸好在楊秀清的帶領下,才讓民眾全身而退。其次就是在攻打長沙時發生的事。長沙久攻不下,楊秀清卻不急躁,用策略成功地打下天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