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火力發電規模和單機容量的增大,燃煤量不斷增加,煤在進入鍋爐燃燒前,需經過裝卸、輸送、轉運、篩分和破碎等加工過程,其間會產生大量煤粉塵。嚴重超標的煤粉塵不僅輸煤系統造成汙染,也將對人體和設備造成嚴重的危害,近年來,隨著國家環保和企業節能降耗要求的不斷加強,對火電廠輸煤系統粉塵進行有效治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皮帶輸送機是輸煤系統的基本設備,在整個輸煤系統區均最大、線路最長,因此也是粉塵治理的重中之重。
皮帶輸送機產塵點分析:
(1)落煤口粉塵
當原煤以一定的初速度進入頭部落煤口時,攜帶了大量的誘導風。進入落煤口後的原煤直接撞擊於筒壁,隨著速度方向的改變,煤流隨即發生翻轉,夾帶於煤層中的大量粉塵在誘導風的作用下被大量揚起。同時,因大量誘導風隨煤流進入落煤口,使煤流上方的空間趨於正壓,被誘導風揚起的部分粉塵隨即又被壓出落煤口。
(2頭部壓緊滾筒粉塵
皮帶機頭部壓緊滾筒接觸的是膠帶承載面,膠帶經過壓緊滾筒時,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彈性滑動,使原本黏附於膠帶面的細煤粉,或被直接刮下,或轉而黏附於壓緊滾筒表面被甩出而形成揚塵。另當壓緊滾筒的膠面出現不均勻磨損時,運行中隨著膠帶面的不斷擠壓,在其下凹處還將產生「鼓風效應」,高速氣流在發出嘯叫聲的同時,也將黏附於膠帶面的粉塵不斷吹起。
(3)膠帶振動粉塵
當膠帶處於回程段運行時,因各類型的包膠回程託輥在其膠面出現非均勻磨損後,將出現嚴重偏心,導致運行中的膠帶發生連續的快速振動,原本黏附於膠帶承載面的細煤粉便被不斷的抖落,造成大面積的揚塵。另輸煤皮帶的瞬時大流量或膠帶跑偏等原因,會造成部分物料灑落於回程膠帶面上,如未及時將其清理,灑落的物料會隨著膠帶的運行而不斷振動,也將產生粉塵。
(4)程託輥和張緊滾筒處粉塵
當膠帶處於回程面運行時,膠帶本身處於一個不斷的左右偏移的動態平衡,而皮帶機回程託輥和張緊改向滾筒的橫向位置始終保持不變,因此,隨著膠帶不停的振動、前行,兩者之間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相對橫向滑動,由此導致回程託輥猶如一道道清掃器,在與膠帶不斷的滾擦過程中,將膠帶面殘留的煤粉逐漸刮落。另膠帶在回程段經過張緊改向滾筒時,膠帶面與張緊改向滾筒的橡膠包層之間存在一定彈性滑動,由此也將產生類似上述皮帶機頭部壓緊滾筒處的揚塵。
(5)料槽出口粉塵
原煤自落煤管急速下落時攜帶的大量誘導風引起了導料槽內部的正壓,而導料槽出口是最大的卸壓口,加之原煤被拉出導料槽時所產生的誘導風,將使大量粉塵隨誘導風一同衝出導料槽。
(6)料槽側向粉塵
導料槽本體與膠帶之間的間隙主要通過擋煤橡皮進行密封,當原煤自落煤管中加速落下時,對膠帶承載面施加了較大的衝擊壓力,此時如安裝於導料槽上的擋煤橡皮與膠帶面貼合的不夠緊密,或落煤管下方的緩衝託輥組與膠帶面之間存在間隙,在煤流的衝擊下,膠帶承載面將下凹,導致其與擋煤橡皮脫離,而導料槽內部的正壓粉塵,將伺機從縫隙中衝出。部分細小煤粒,還將卡入擋煤橡皮與膠帶面之間,導致兩者的磨損加劇。如此惡性循環,最終煤粉塵和細小煤粒將通過導料槽側面的密封擋煤橡皮處大量外洩,造成嚴重粉塵汙染。
徐州博泰研發的BSD微霧除塵系統主要用於物料破碎、篩分、輸送、轉載等環節的粉塵治理,以「微米」級的水霧為基礎,再添加抑塵專用液增加溼潤速度,對懸浮在空氣中的粉塵進行有效的吸附、聚結成團並沉降,極大的提高了除塵效率。
1)抑塵效率高,針對10um以下煤粉,在各轉運點抑塵效果達到95%以上。
2)水霧顆粒細膩,對燃煤的溼度增重比僅為0.02%~0.05%,不影響燃煤的燃燒效率,影響基本可忽略不計。
3)相對於以前在燃煤電廠中常用的噴水抑塵,微霧抑塵耗水量小、無二次汙染,冬季能夠正常運行,可靠性高。
4)由於抑塵效果好,從而極大降低了煤粉極具爆炸的機率,減少消防設施投人。
5)霧化效果好,基本不會造成燃煤在皮帶機上的粘煤和堵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