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的地理位置
匈牙利是歐洲中部國家,東鄰羅馬尼亞、烏克蘭,南接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西靠奧地利,北連斯洛伐克。位於多瑙河衝積平原,全境以平原為主,80%國土海拔不足200米。
匈牙利全國劃分為首都和19個州,有23個州級市,州以下設市、鄉。首都是布達佩斯。19個州是:巴蘭尼亞、巴奇-基什孔、貝凱什、包爾紹德-奧包烏伊-曾普倫、瓊格拉德、費耶爾、傑爾-肖普隆、豪伊杜-比豪爾、赫維什、科馬羅姆、諾格拉德、佩斯、紹莫吉、索博爾奇-索特馬爾、索爾諾克、託爾瑙、瓦什、維斯普雷姆、佐洛。23個州級市中大城市有:米什科爾茨、德布勒森、佩奇、塞蓋德等。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屬東1區,比北京時間晚7個小時;每年3-10月實行夏令時,比北京時間晚6個小時。
匈牙利氣候
匈牙利地處北半球溫帶區內(北緯45°48』-48°35』,東經16°5』-22°58』),是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交匯點,其中受大陸性氣候的影響較大,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匈牙利氣候變化較大,不同地區之間溫差也較大,年平均氣溫10.8℃。夏天7月和8月的平均氣溫21.7℃。冬天也不很冷,1月和2月平均氣溫為-1.2℃。年平均降水量約590毫米。
人口與文化
匈牙利人口總數接近1000萬,人口密度為106.2人/平方公裡,首都人口有170餘萬。大多數匈牙利人(74.6%)信奉宗教,其中大部分信奉羅馬天主教(54.5%),少數人信奉基督新教的加爾文宗(15.9%)和路德宗(3.1%)馬扎爾族(匈牙利族)佔90%,使用匈牙利語。匈牙利語在世界最常用語的排名是40名,在歐洲是第12名。匈牙利語屬於烏拉爾語族中最大的分支─烏拉爾語系,存在將近3千年。另外,在匈牙利英語、德語的普及率也很高。
匈牙利教育
實行12年制義務教育,幼兒免費入託,小學免費教育。學制:小學8年,中學(包括職業中學)4年,大學4-6年,醫科大學7年。除公辦學校外,還有教會學校、私立學校和基金會學校。1986年9月實施新教育法,擴大各類學校業務上和經濟上的自主權,促使學校生活民主化。1993年通過了第一部高等教育法。2015年教育預算支出14805億福林,文化預算支出3657億福林。
匈牙利經濟
屬中等發達國家,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經濟目標是建立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經濟轉軌順利,私有化基本完成,市場經濟體制已經確立。目前,私營經濟的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6%。
匈牙利貨幣
匈牙利共和國中央銀行——匈牙利國家銀行發行(1968年以前鑄幣由財政部發行)。現流通的紙幣有20000、10000、5000、1000、500五種面額,另有100、50、20、10、5、2、1福林和50、20、10、5、2、1菲勒的鑄幣。1福林等於100菲勒。其中200福林紙幣已經於2009年11月6日統一回收,不再流通。截止2016年,所有面值的菲勒已經不再流通。經中國央行授權,自2016年12月12日起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人民幣對匈牙利福林、丹麥克朗、波蘭茲羅提、墨西哥比索、瑞典克朗、土耳其裡拉、挪威克朗直接交易。
匈牙利的法定假日
1月1日,新年;
3月15日,1848年自由鬥爭紀念日;
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復活節;
5月1日,勞動節;
8月20日,國慶節;
10月23日,民族節;
11月1日,萬聖節;
12月25日,聖誕節。
匈牙利的歷史
公元896年,馬扎爾遊牧部落從烏拉爾山西麓和伏爾加河一帶移居喀爾巴阡盆地。
1000年,聖伊什特萬建立封建國家,成為匈牙利第一位國王。
1526年,土耳其入侵後,匈牙利封建國家解體,1541年起分別由土耳其蘇丹、哈布斯堡王朝和埃爾代伊大公統治。1699年起,全境由哈布斯堡王朝統治。
1848年,匈牙利爆發自由革命,並於1849年4月建立匈牙利共和國。
1867年,成立奧匈二元帝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
1919年3月建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1949年8月20日宣布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1989年10月23日改稱匈牙利共和國,並開始實行政治經濟體制轉軌。
2012年起,匈國名由匈牙利共和國改為匈牙利。
匈於1999年3月12日加入北約,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協定」。
匈牙利政治
匈牙利實行多黨議會民主制。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每5年選舉一次,基本是禮儀性職位(虛位元首),但亦有權指定總理。總理由國會最大黨的黨魁出任,負責任命內閣部長並有權解僱部長。匈牙利的主要政黨為左翼的匈牙利社會黨、右翼的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簡稱青民盟),另有其他大小政黨數百個。議會採取一院制,議會大選每4年一次,共386個議席。國會負責起草和通過法律,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黨派須贏得5%以上的選票才能進入議會。憲法法院由15人組成,可以裁決法案是否違憲。
匈牙利主要城市介紹
一、匈牙利的首府「布達佩斯」
匈牙利首都,該國主要的政治、商業、運輸中心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著名古城,歐洲聯盟第七大城市,布達佩斯有「東歐巴黎」和「多瑙河明珠」的美譽。布達佩斯目前有200餘萬人口,525平方公裡,全城南北長30公裡,東西寬29公裡。多瑙河穿城而過,西側為布達,東側為佩斯。八座氣勢雄偉、風格迥異的大橋把兩岸緊緊連在一起。古布達、布達和佩斯自1875年合併已有120多年,但仍保留著各自風貌:熱鬧繁華的佩斯是行政商業和文化中心;布達佩斯有86座劇院、兩座歌劇院、眾多音樂廳、音樂俱樂部和大小電影院、32個博物館和許多小藝術館。每年春季和秋季舉辦大型文化節。2月舉辦匈牙利電影節,4月國際電影節,每年還舉辦國際話劇節。8月舉辦西蓋蒂音樂節。2000年在慶祝建國1000年時建立的文化中心位於一個過去的工廠裡。夏季這裡舉辦音樂會、展覽和其它文化活動。2005年10月匈牙利的兒童博物館也搬到了這裡。
二、德布勒森(Debrecen)
匈牙利東部的大學城,位於布達佩斯東部,1849年和1944年,該市兩次成為國家臨時首都,是全國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它既是一座歷史名城,也是匈牙利重要的商貿中心。德布勒森市在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是邊境城市,享有高度的自治權;曾是宗教改革運動的中心。1849年,科蘇特·拉約什曾在著名的新教大教堂前發布了獨立宣言。新教神學院裡的圖書館是匈牙利第二大圖書館,收藏了許多珍貴的典籍。該市要的工業部門包括化學、藥品、農具和皮革。
三、米什科爾茨(Miskolc)
匈牙利第三大城市,是匈牙利重要的工業城和鐵路交通樞紐,以冶金工業和化學工業聞名。該市只有一座哥德式的奧沃什加爾文派教堂和一座巴洛克式的東正教教堂以及一個基督教博物館,它不是一個旅遊城市,全市人口約20萬。,匈牙利北部經濟、文化和科技中心。擁有歐洲最長的步行街,且保持著古老的面貌。
四、佩奇(Pecs)
佩奇市位於匈牙利的西南部,是匈牙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匈牙利人定居前,這裡已經有日耳曼人和法蘭克人居住。佩奇在多瑙河和德拉瓦河之間,氣候宜人,景色優美。1367年安茹王朝的拉約什一世國王在這裡創建了匈牙利的第一所大學;土耳其人佔領佩奇後,在這裡建了一些清真寺;在哈布斯堡王朝時期,這裡又建成了巴洛克式建築。建於公元1世紀的基督教墳墓小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佩奇不但是歷史名城,而且還是匈牙利的藝術名城,不少的佩奇藝術家為匈牙利藝術留下了不朽的傑作。這裡有一座瓊特瓦利博物館,瓊特瓦利是著名的匈牙利畫家,被稱為匈牙利的梵谷。佩奇主要工業部門有化工、皮革、釀酒、麵粉等。該市北面的麥切克山中是著名的鈾礦區。
五、塞格德(Seged)
塞格德位於蒂薩河畔,是匈牙利南部最重要的城市,早在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由於塞格德處於兩條河的交匯處,歷史上曾被洪水毀壞,連年遭受水災的危害。其中,遭受最毀滅的打擊是在1879年,幾乎毀滅了整個城市。城市的重建得到了國際援助,因此,城市周圍的道路都以捐助國的名字命名以表示謝意,如「羅馬大道」、「莫斯科大道」、「柏林大道」等。
塞格德有許多著名的大學,如匈牙利著名的綜合大學——尤若夫·阿提拉大學、聖·喬治·阿爾伯特醫科大學,此外還有生物學研究所、農學院、音樂學校和營養學院等。尤若夫·阿提拉是匈牙利與裴多菲齊名的偉大詩人,聖·喬治·阿爾伯特則是匈牙利偉大的醫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塞格德盛產辣椒和大蒜,被稱為「辣椒城」。最著名的食品是香腸和魚湯。
工業部門有香料、皮革、紡織、香蕉、化學、玻璃等,同時,它也是玉米和甜菜等農作物的集散地。
六、久爾(Gyor)
久爾是一座工業城市,是小平原地區的行政和經濟中心。聖伊斯特萬國王在這裡建立了久爾主教教區。這裡有匈牙利最古老的修道院,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主要工業部門有纖維、食品、化學、鋼鐵和機械製造等,著名的大型工業企業拉鮑工業公司就設在這裡。該市是維也納與布達佩斯之間鐵路的重要中心站。這裡還盛產穀類、馬鈴薯、甜菜等農作物。
七、塞蓋什費海爾瓦爾(Szekesfehervar)
位於巴拉頓湖東北的丘陵地帶,距離布達佩斯50公裡。馬扎爾人首領阿爾巴德在這裡建立了王朝,此後500年時間裡這裡一直是匈牙利首都。最重要的景點是伊斯特萬國王博物館。現在是匈牙利重要的電子企業維迪通公司所在地。其他工業還有釀酒、皮革和製鞋等。
八、凱奇蓋梅特(Kecskemet)
凱奇蓋梅特市位於布達佩斯東南,是匈牙利大平原地區的中心城市,它處在多瑙河和蒂薩河之間。盛產葡萄、杏,所以釀酒技術非常有名。它是匈牙利主要的農產品集散地,食品加工業比較發達。
文章來源於匈牙利留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