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情商高的人都懂:換一種說法,就是換一種活法

2021-02-19 新華網

昨天去外面吃飯,有一對老兩口帶著小孫女坐在我們鄰桌用餐。

一頓飯的工夫,我發現其中那位大爺的口頭禪是「跟你說了多少遍了」。

看到小孩敲筷子,大爺嚴肅地說:「跟你說了多少遍了,飯桌上敲筷子很沒有禮貌。」

小孫女沒把他的話當回事,過了一陣又繼續敲。

看到老伴玩手機,大爺嘆著氣說:「跟你說了多少遍了,總盯著手機股票也不會漲。」

老伴聽了氣不打一處來,懟大爺不心疼家裡錢。

看得出大爺的人設是顧家又疼人,但他的那句口頭禪,不僅家人聽著心情不爽,連旁邊的我都有壓迫感。

我心想,如果他能把「跟你說了多少遍了」改成說「我跟你說哦」,我敢保證說話氛圍肯定不一樣。

我回到家對著鏡子試了一下,人在說「跟你說了多少遍」這句話時,表情嚴肅慍怒,語氣越來越重,這話自帶催怒功效。

別人聽起來覺得受到冒犯,因為這話讓外人聽著,會覺得是你多少遍都不會,顯得是你領悟或執行有問題。

偶爾應景地說幾次不是事兒,關鍵是大爺把這句話上升到口頭禪,說得多了,不反駁的人不當回事,會反駁的人直接回懟,往小了說,砸了氛圍,往大了說,傷了感情。

而人在說「我跟你說哦」這句話時,表情親切柔和,語氣呈上揚態勢,會讓人對你接下來要說的話抱有幾分期待。

雖然一個東北老大爺說「我跟你說哦」的樣子很難腦補,但我決定在個人語言系統中,用「我跟你說哦」置換掉「跟你說了多少遍」。

吃頓飯,我就順便想了一個選題——換掉哪些口頭禪,能讓人的情商和幸福感提高几個度呢?

我們細分場景,咬文嚼字一下。

1. 兩性相處中,把「又怎麼了」改成「怎麼了怎麼了」。

一個男生有次私信給我,希望我寫一篇教男生怎麼哄女朋友開心的方法論,他說他女友跟他說話,每次都能越說越氣。

我讓他在線重演最近一次女友生氣的場景。

他說剛剛女友不高興,就問她又怎麼了……我喊「咔」,向他確認是不是說了「又怎麼了」,他說是。

我告訴男生,以後當你想說「又怎麼了」時,改成「怎麼了怎麼了」,根據女友情緒,選擇高興版或關心版的。

拿我來說,我先生看我有情緒,問我「又怎麼了」時,那個「又」字刺耳到不行,顯得我不可理喻,顯得他很不耐煩,就算我原本沒生他的氣,這下也準備把戰火燒到他頭上。

如果他改問我「怎麼了怎麼了」,我感受到他在乎關心我的情緒,就算生他氣,也馬上沒脾氣了,接下來註定是一番正向的溝通。

2. 朋友聊天中,把「為什麼」改成「怎麼了呢」。

「為什麼」容易顯得有負面態度,是不是真有倒不一定,而潛臺詞是:我不懂,你有義務給我解釋。這樣會給對方構成壓力。

而「怎麼了」的潛臺詞是:我雖然不懂,但認同你的看法,你沒義務跟我解釋,但我想多聽你說幾句。

記得我剛在電視節目裡聽到上面這個觀點時,也嘀咕過有沒有這麼誇張。可後來我慢慢發現,確實是這樣的。

我在問「為什麼」的時候,是因為我想不通,有質疑,而帶著一種求真搞懂的目的去發問。

而在我說完話,別人問我「為什麼」的時候,我發現場面已不知不覺混入嚴肅感,我得立刻找理論、想證據、舉例子,來對我之前所說的話做出解釋並使之合理化。

對方幾個「為什麼」連問下來,我心裡著實感覺壓迫,覺得自己不被相信或不被理解。而一旦我解釋後,對方沒有心悅誠服,那搞不好我們的聊天就會以不歡而散來收場。

何必呢?對老師可以多問「為什麼」,對朋友還是多說「怎麼了」。

後來,我有意識地在朋友聊天中多問「怎麼了呢」「然後呢」。同樣是接話,這種互動就會讓雙方都輕鬆自在。

別人願意講,我也願意聽,而且對方在輕鬆自在的情況下,也會展現出更加真實的觀點,何樂而不為呢?

3. 工作場合中,把「我能怎麼辦」改成「我來想辦法」。

朋友說過一件事。有一回,他去辦理業務,有個證件落在家裡,但他手機裡存有證件的照片。

他問業務員A有照片行不行,A告訴他,「這是規定,我也沒轍」。

朋友打算回去拿證件,到門口了想著一來一回太費事,又折回去換了業務員B說明情況,B禮貌地說,「您稍等,我去找領導請示一下」。

朋友說,他在等待期間,覺得無論這事能不能辦成,都一定要給B按個好評,他欣賞B的「我來想辦法」,而不是A的「我能怎麼辦」。

後來他把這件事說給我聽時,我很有同感。工作中,很多難題不是你個人能解決的,就算你說「我能怎麼辦」「我也沒辦法」那也確實是客觀情況,然而畢竟,對方聽了心裡還是不太開心,覺得是你在推諉,說不定還會遷怒於你。

而如果你說「我來想法子」「我來幫幫忙」,哪怕只是去請示上級,或告訴對方一個聯繫方式,哪怕最後沒能解決問題,對方心裡也肯定會被安慰溫暖到,覺得你是在真心誠意地待人。

同樣說一件事,有消極被動負面的說法,也有積極主動正面的說法。

● 能說「很好」,就別說「不差」。前者是個正面反饋,後者雖然負負得正,意思也是好的,但聽進耳朵裡畢竟還是兩個負面的字眼。

● 能說「一切都好嗎」,就別說「現在是什麼狀況」。前者包含一種關心,而後者顯示你的預設立場是「有狀況」。

● 能說「我要」,就別說「我得」。前者有一種主動感,後者則顯示控制權不在自己手裡,多少有點被迫、主觀上不情願的感覺。

● 能說「我OK的」,就別說「我無所謂」。前者讓人覺得舒服,後者就讓人彆扭,感覺自己或自己的付出可有可無。

● 能說「並且」,就別說「但是」。前者讓人覺得你補充信息,而且突出了重點,後者則是轉折和反駁。

● 能說「最近工作充實」,就別說「忙到分身乏術」,前者有點迂迴的小抱怨,但狀態還是開心的,還帶著點小幽默,而後者在外人聽來,會覺得是瀕臨失控的抱怨。

我自己已經從「你聽懂了嗎」改成「我說清了嗎」,由此規避了很多麻煩。我在沙發上靠著我先生的手了,我說「我會不會壓著你的手」,會比「你的手頂著我的背了」顯得溫柔體貼,替人著想。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例子。表達同一個意思,積極正面的說法要比消極負面的說法更利於營造溝通的氛圍和維護雙方的關係。

所以,有空就審視一下自己的口頭禪或日常表達吧。

揪出那些負面的、抱怨的、催怒的、惹人的,用積極正面的替代置換一下。這會改變我們的關係質量、思考方式,以及身體健康。

很多時候,換一種說法,相當於換一種活法。

來源:微信公眾號哪梁爽哪喜慶(ID:zheliangshuang)

作者:梁爽,理性天蠍女,治拎不清、玻璃心、擰巴症,點燃你自律的心。本文經授權轉載。圖片來源網絡。

監製:張立紅

主播:陳醉

編輯:陳醉 劉怡然

校對:梁甜甜

換一種說法,相當於換一種活法!

相關焦點

  • 《蔡康永的情商課》解讀01:換一種說法,就是換一種活法!
    今天給大家解讀的是這本書:《蔡康永的情商課》。我們常常會說一個人不懂得講話,說話不好聽,這人肯定沒什麼情商。有時,也會碰到有人因為自己講話過於直性子,就直接拿自己說事:我這人就是情商低,講話直接,沒辦法。那麼,我們說話真的跟情商有關嗎?懂得說話,就是真的情商高嗎?
  • 周杰:看透了娛樂圈的爾虞我詐,換一種活法,照樣很精彩
    其實有些人是非常適合娛樂圈的,有心機,情商高,有才藝的人,但是有些人他天生就不適合混娛樂圈,哪怕在出名也會有落寞的一天。有一個明星他就不適合在娛樂圈生活,在自己事業巔峰的時候,看透了娛樂圈的爾虞我詐,換一種活法,現在照樣很精彩,這個人就是周杰。
  • 人生苦短,如果你累了,就換一種活法
    也許老天爺選擇了我們,把我們留在人世間,就是為了該報恩的報恩,該討債的討債,再苦再累,也要好好活著。不管是活的快樂還是痛苦,都代表我們活過,不管是人世間的酸甜苦辣,還是悲傷失落,都有它活著的意義。對於每個人來說,能夠投胎為人,已是前世修來的福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生。有的人一生都活的瀟灑快樂,動不動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看自己想看的風景。有的人活著,一開始就承受生活的重擔,時刻擔心著一天不努力,就會失去所有的擁有。
  • 人應該換一種活法,嘗試不一樣的生活會更好
    都沒有聽到他唱什麼歌了……」「唱歌哪有退休不退休……只要想唱80歲也可以唱」「哎呀,這幾年光忙了……沒聽到他唱什麼歌了。 他最近又唱什麼新歌了?」據說頭幾年他得了股骨頭壞死。然後在美國換了個鋼球。「怎麼他有病了?骨頭壞死?
  • 女人離婚需要莫大的勇氣,是為了換一種活法!可別錯把底氣當勇氣
    所以,無論是主動提出離婚或者迫於無奈同意離婚,對女人來說,都需要莫大的勇氣。當然,女人做出離婚的選擇,離開熟悉的家,甚至舍下自己的孩子,為的就是結束那份沒有溫度的婚姻,為自己的未來換一種活法。人生不該只有苦,還應該有甜和歡笑。
  • 《我是餘歡水》餘歡水:全世界都拋棄你,不如換一個活法
    那就是面對生活的挫折時,不要太悲傷,當它積累到一定的量之後,便是觸底反彈的時候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面對全世界的拋棄時,換一個活法。我們不是餘歡水,也沒有必要活成餘歡水。最後,他轉換了方式,既然把自己逼到了底,那就換一種活法。或許這樣做會失去一個朋友,但是一個欠錢不還的人,為什麼還要那他當朋友?換句話說,曾幾何時,他那自己當過朋友了。或許當下的你,也面臨著這種境遇,朋友欠錢,自己拉不行臉,對方還態度強硬,自己左右為難。所以要轉變自己的態度,設身處地地為自己著想。
  • 如果你真的累了,那就換種活法
    人生路千萬條,倘若痛了,就換一條再走;生活事萬千種,如果累了,不如換一種活法。01一段路,走不通,那就改變方向周有光先生,享年112歲。我們的人生,從來都不是單行線的,當你在生活中遭遇困境之時,不如換個角度看待。一味地和自己較勁,到頭來為難的還是自己。人生苦短,過往已是雲煙,善待自我,把握現在才是最好的活法。
  • 換一條圍巾,就是換一種心情
    換一條圍巾,就是換一種心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圍巾和大衣應該怎麼服裝搭配才出彩。多備一些圍巾是很有用的,比如一件很簡單的基本款衣服,只要圍巾的顏色、材質、花紋有特色,那麼你的全身就立即與眾不同起來,漂亮的圍巾是最簡單最方便最醒目的提升全身裝扮效果物件兒,同時也可以拯救一些你衣櫥中並不是特別適合你用色範圍的大衣。
  • 心理學:人生有一種善良,叫換個角度
    從小我們就知道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本性,是人性的基石。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善良就是懂得如何地善待別人,其中也包括自己,在別人需要自己幫助的時候,能夠無條件地伸出援手。生活中還有一種善良,就是換個角度思考。
  • adidas Originals新系上線,範爺帶你換個活法!
    此外,如Superstar運動衫、三條紋T-Shirt以及翻邊運動褲等Originals經典輪廓在實穿黑白二色的穿插之下,通過Couture高級定製的方式更是賦予了運動服裝前所未有的精緻感,讓你穿著City Jungle新品換個活法
  • 君子慎言,情商高的人都怎麼說話?
    情商高的人都怎麼說話?會說話一直是情商高的表現,一個情商高的人非常懂得交流的技巧,那麼我們日常的說話有哪些技巧呢?怎樣說話才算是情商高的表現?很多人不懂得傾聽的技巧,他們總是非常急切的希望表達。當一個人內心有著某些強烈的渴望時,他的行為就會被這種渴望影響。我們在交流的時候,實際就是情感的互動,情商高的人總是能很好的照顧別人的情感,而不是總是自顧自的發洩自己的情感。而了解別人的情感,我們需要學會傾聽。
  • 夜讀 情商高就是讓別人舒服嗎?
    我有次弄了個自查抑鬱症的軟體,H很感興趣,自己測了一遍,結果是:輕度抑鬱。他還挺高興,說才輕度啊,我以為重度了呢。我很驚訝,覺得他精神狀態這麼好,別說重度,輕度也不該有啊。他說,別看我平時挺昂揚的,其實很累,壓力很大,常常晚上睡不著,一個人跑在陽臺抽掉兩包煙。有時候真是感覺力不從心,在硬著頭皮死撐啊。
  • 薦讀 | 情商高就是讓別人舒服?
    我有次弄了個自查抑鬱症的軟體,H很感興趣,自己測了一遍,結果是:輕度抑鬱。  他還挺高興,說才輕度啊,我以為重度了呢。  我很驚訝,覺得他精神狀態這麼好,別說重度,輕度也不該有啊。  他說,別看我平時挺昂揚的,其實很累,壓力很大,常常晚上睡不著,一個人跑在陽臺抽掉兩包煙。有時候真是感覺力不從心,在硬著頭皮死撐啊。
  • 去飯店吃烤肉,服務員頻繁來換紙,原來是一種「暗示」,你懂嗎?
    推薦語:我們的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是會有著非常多種的小吃的,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最受歡迎的幾種美食下文轉載自作者:妍兒美食家夏天時候,除了吃路邊攤的烤串之外,還有很多人喜歡吃烤肉。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善於與一種人交朋友,是人聰明、情商高的表現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善於與一種人交朋友,是人聰明、情商高的表現,那就是……與自己的競爭對手交朋友。許多人都認為,競爭對手就是「敵人」 ,與「敵人」交朋友,是一種愚蠢的選擇。殊不知,真正贏得競爭的方式是:強強聯合!與競爭對手交朋友,為共同利益結盟,其實是一種人聰明、情商高的選擇。
  • 真正情商高的人,都懂得「克制情緒」
    對於一個情商高的人來說,最好的表現之一就是:不會讓自己的話傷害到別人,同樣也不會輕易被別人的話影響到自己的情緒。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會將自己的情緒轉移到別人身上。
  • 換手機殼就像換一種心情,換膜就像換了一個新手機
    我會,因為我是個特喜歡換手機殼的人,換殼是換一種新的體驗也換一種新的心情。最近剛好看到同事買了Benks/邦克仕手機殼,我摸了一下覺得賊舒服,滑溜溜的,我頓時對這個手機殼充滿了好奇心,於是特地上官網找了適合我的華為P40手機殼,越看越種草,竟然還順帶下單了手機屏幕貼膜。
  • Day85: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
    最近安利了一本新書,叫《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作者佐佐木圭一。一開始我對這種書是抗拒的,以為他講的都是一些平時耳熟能詳的雞湯道理,結果內容讓我驚嘆,非常通俗易懂,並且實用性高。佐佐木把說話形容成做菜,只要遵循菜譜就能做出美味佳餚,即口吐蓮花,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哪些措辭菜譜吧!
  • 過去農村說的換親,轉親都是啥意思?這是一種愚昧的娶媳婦方法
    而這些主意往往以犧牲自己家姐姐妹妹為代價來實現,也就是過去農村人常說的「換親」,或者是「轉親」。這是一件愚昧又殘忍的事,但過去的農村父母不會理會家裡閨女的訴求,也不會管她們幸福不幸福,只會想著給自己家兒子娶上個媳婦,這樣能給自己家留後代。
  • 2021年春節檔電影劉德華(人潮洶湧)大年初一牛年換個活法
    2021年春節檔電影第三部是(人潮洶湧)大年初一牛年換個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