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和正義世界為敵,甚至軍隊執行種族屠殺政策,它的失敗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但話又說回來,二戰德軍無論是國防軍還是黨衛軍,他們在二戰中卻都表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戰場上很多軍人的戰鬥技巧,戰鬥意志,戰鬥紀律都讓人很佩服。
而黨衛軍和國防軍相比,其野戰部隊作為「後起之秀」,相對於國防軍來說,他們的職業素養一直被認為是比不過國防軍的,但其戰場上的瘋狂卻更高一籌,其成員也往往是被納粹洗腦更重的一群軍人:特別是在東線,很多黨衛軍師爆發出了讓蘇軍膽寒的戰鬥力,其中又以「帝國」師、「維京」師、「警衛旗隊」師和「髑髏」師為代表,他們被認為是黨衛軍四大王牌。
這四個師作為戰爭後期希特勒極其信任的絕對頭號主力,在戰爭後期擔任著挽救第三帝國的重要角色。但如果要對這四大主力師的戰鬥力進行比較的話,還是有高低差異的。本文根據這幾個黨衛軍師的資歷、戰績和作戰特點綜合進行如下排名:(如有不同看法,歡迎指出)
第四名:「死神」骷髏師
骷髏師也被俗稱為「死人頭師」,其前身只是黨衛隊集中營的看守部隊。該師師徽骷髏圖案的含義是「我們在黑色帽子上佩帶骷髏標誌,藉以警告我們的敵人,並向我們的領袖表示,我們隨時準備用自己的生命去實現他的理想。」一看這信條就被納粹嚴重洗腦!
該師建立後,不久參加了法蘭西戰役,搶渡墨納河,戰鬥非常狂熱,不顧犧牲,並且在西線製造了屠殺事件。1941年骷髏師參加入侵蘇聯作戰,據和骷髏師交過手的蘇軍士兵回憶,黨衛軍骷髏師在戰場上作戰的手段一貫殘忍,甚至發生過當著蘇軍的面火燒戰俘的惡劣事件。
骷髏師很多成員一度被認為都是「憂鬱症患者」,因此有著極端的作戰熱情,他們在戰場上不管對面蘇軍攻勢有多猛,這支部隊的士兵卻從來沒有怯戰過,即使明知勝利無望,但沒有得到撤退命令也絕不會後退半步。
特別是在著名的德米揚斯克戰役中,雙方廝殺最慘烈的時候,骷髏師的每名成員可以說都殺紅了眼,無論是槍戰還是肉搏,個個就跟打了雞血似的。他們的這一表現也令同樣瘋狂的希特勒大為高興,此役後對這支部隊所有倖存者都給以嘉獎。
該師後來在經歷了兩次哈爾科夫之戰和庫爾斯克會戰後被調到法國,參加了阿登戰役。1945年3月骷髏師在匈牙利被蘇軍打敗,他們知道向蘇聯投降結果很可怕,於是1945年5月9日殘部跑到西線向美軍投降。但結果在蘇聯的強烈要求下,美國還是把這個蘇聯昔日最痛恨的敵人交給了蘇軍,蘇聯人當然不手軟,該師絕大多數人都被蘇軍以反人類罪處決!
綜合評價:戰鬥意志特別頑強,但戰術略顯不足,戰爭罪行嚴重,排第四!
第三名:「警衛旗隊」師
「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警衛旗隊」師,作為武裝黨衛隊軍中排行第一位的作戰師,一直被視為希特勒的「御林軍」。其前身是警衛旗隊,它也是黨衛軍最早的武裝部隊之一,但前身只是希特勒的私人衛隊,最開始只是負責為儀仗和保衛工作,因此不免有花瓶之嫌。
不過伴隨著戰爭的大規模爆發,這支成立最早的武裝黨衛隊,因為扣在腦袋上的那個榮譽稱號,硬是給自己拼成了精銳的王牌部隊。今天我們再來看看納粹這支東線精銳師的表現:
自從警衛旗隊成立後,幾乎參加了納粹帝國所有重大軍事行動,包括1935年進軍萊茵蘭,1938年吞併奧地利,1939年吞併捷克斯洛伐克。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開始,當年6月底7月初,「警衛旗隊」被賦予掩護第1裝甲集群側翼的任務參戰。
作為用希特勒名字命名的武裝黨衛軍作戰部隊,「警衛旗隊」具有極強的所謂「榮譽感」,成員在戰場上盡力去做到作戰勇猛,不懼犧牲,在「巴巴羅莎」行動中,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因此都表現出極高的戰鬥水準。
不過該師在戰爭中不僅表現出了強大戰鬥力,也同時犯下了重大的戰爭罪行:在東線,該師曾下令槍殺了4000名蘇軍戰俘,這也是「警衛旗隊」在戰爭中犯下的所有暴行中最嚴重的一件。所以戰場上蘇聯人對這支黨衛軍戰鬥力既懼怕又恨的咬牙切齒!
但是警衛旗隊的行為最後卻給希特勒開了個玩笑,戰爭後期一直在東線作戰的警衛旗隊後來參與了在諾曼第對盟軍的作戰,也參與了給盟軍造成極大損失的阿登戰役。在戰役失敗後,希特勒對這支極為忠誠的部隊極為震怒,甚至下令取消他們的榮譽袖標。
而該師在得知柏林投降的消息之後,開始為了活命而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燒毀自己的制服,主動破壞自己的裝備,全員盡全力的西奔,最後在奧地利向美軍成功投降!
綜合評價:戰鬥力強悍,「榮譽度」一般,主動棄暗投明,排第三!
第二名:「外籍軍團」維京師
維京師是一支比較特殊的黨衛軍部隊,因為這支部隊的成員大都是外國志願者,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德國人。該師成立於1940年12月,起先被稱為「日耳曼尼亞師」,初期的骨幹是一個主要以被佔領國家的志願兵組成的「德國志願」團。
該師三分之二的士兵說穿了都是外國人,其成員來自歐洲各地,其中有挪威、瑞典、丹麥、荷蘭等國的志願者,不過他們也有一個共同點,那也是希特勒的硬性要求:都必須是純種雅安人。
納粹德國在整個二戰中其實有很多能打的外籍軍團,但相比而言,維京師在外籍軍團中乃至所有德軍系列裡,也算是鶴立雞群,它當之無愧的是戰鬥力讓其號稱是最強的德國外籍軍隊。可以說,「維京師」不僅僅是偽軍中的戰鬥機,更是德軍王牌的象徵。
「維京師」成立後一直都是在東線和蘇軍作戰,他們第一次作戰是在1941年6月29日作為南方集團軍群的一部分,在加裡西亞附近向「特洛普」發起進攻。作為一支外籍軍團,希特勒也許認為讓他們在東線作戰更放心,也可見他對這支部隊雖然很器重,但並不認為是自己的嫡系。
但「維京」師的整個戰爭表現卻是「忠勇無比」,當1943年史達林格勒的慘敗後,蘇軍全線推進到波蘭華沙,「維京」師協同兄弟部隊不顧一切阻擋蘇軍的前進。是「維京」師的奮力作戰才頂住了紅軍的進攻,並將蘇軍驅逐過維斯瓦河。這條戰線德軍一直堅守到1945年1月才被蘇軍突破,大大延緩了納粹帝國崩潰的時間。
黨衛軍「維京」師參加了東線多場大血戰,每一次戰鬥過程都不得不讓人側目。而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在保衛柏林戰役中的表現,這場最後的決戰,他們更是比德國本土的部隊更加拼命,這不得不讓外人難以理解。
在柏林巷戰中,有「維京」師士兵把自己用鐵鏈鎖死在機槍座上,以顯示自己誓死和柏林共存亡的決心。結果該師從東線下來後的大部分人都在柏林戰死,只有極少數維京師殘餘成員如願向美軍投降。而後他們進入了巴伐利亞戰俘營,因其在戰場上的強悍表現贏得了美軍士兵的尊重。
最後這些維京師殘餘成員要比「骷髏師」要幸運的多,久經沙場的「維京師」士兵們於當年9月被釋放,並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維京」師在黨衛軍38個師裡排行第二,全體官兵共獲得55枚騎士鐵十字勳章,僅次於「帝國師」的69枚,在東線作戰的四年中,維京師無疑是最令蘇軍膽寒的對手之一。
綜合評價:「忠誠度」高,作戰勇猛,排第二!
第一名:「帝國之花」帝國師
「帝國」師也是二戰中武裝黨衛隊表現最出眾的王牌部隊,號稱為「帝國之花」,也是黨衛軍中第一個成為師級規模的部隊。從該師的名字我們就可以體會到,帝國師是以納粹政權的第三帝國命名,希特勒在組建這支部隊時傾注了不少心思。
1940年法國戰役中,帝國師為德軍攻佔法國立下奇功,當時該師被派往馬其諾防線參加佯攻,其目的就是將法軍牢牢牽制在工事中,防止他們逃跑。帝國師可以說不負希特勒所望,以一個師的兵力牽制住法軍整條戰線。
1941年4月,帝國師奪取了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來德,這場戰鬥進行的迅速且漂亮,令人難以置信。要知道五十萬義大利軍隊打了六個月,損失6萬多人,卻一直沒有攻下來貝爾格勒,而帝國師就輕鬆辦到了。
1941年6月,帝國師踏上了入侵蘇聯的徵程。初期屬於第2坦克集群第46裝甲軍,擔任中央集團軍群的主攻和尖刀。橫掃蘇聯西部,殲滅蘇軍的重兵集團,直搗斯摩陵斯克,在羅斯拉弗爾、葉利尼亞突出部迭經惡戰。轉戰烏克蘭,參加基輔合圍戰。
戰爭中帝國師表現出極其頑強的鬥志,在爾熱夫,他們曾經在零下52度與數倍於己的蘇軍激戰,擊退一次又一次進攻,甚至最後一個團(元首團)打得只剩下36人。該師一直被希特勒寄予厚望,因此他們也一直輾轉於西線和東線,擔任著救火隊員的角色。
1944年,帝國師後來同樣參加了阿登戰役,但那時無論是在西線還是東線,這個王牌師即使再怎麼能打,也無法挽救納粹德國覆滅的結局。後來因為補給問題,該師的戰鬥力開始急劇下降,在蘇軍和盟軍面前都遭到了痛擊。
圖均為遊戲原創圖
柏林投降後,帝國師其殘部同樣為了逃避蘇聯的懲罰,全部逃到西線向美軍投降,這支號稱納粹一流的王牌師正式宣告覆滅。帝國師作為希特勒最為器重的嫡系部隊,在二戰中扮演著「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角色,它的覆滅也宣告為埋葬納粹德國添了最後一縷土。
綜合評價:戰鬥力強悍,東西兩線奔忙,排第一!
結語:這四支作戰部隊雖然是納粹德國的「王牌」師,但因為以全世界善良的人民為敵,黨衛軍在戰場上也犯下屠殺等一系列戰爭罪行,即使戰鬥力再怎麼強悍,作為希特勒的得力幫兇,註定只能是第三帝國的炮灰,永遠被埋葬於歷史的塵埃,至今讓世人所不恥!
原創不易,走過路過給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