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會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於人工智慧行業而言,疫情既讓更多人看到了現有技術的局限,又使得各類「人工智慧應用」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被催生,為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在診斷治療、公共衛生管理等疫情防控領域之外,數字網際網路時代下,人工智慧技術的觸角深入生活生產環節,智能製造、智慧農業、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大,讓普通人也能清晰感受到科技發展的脈絡。
回顧過往,展望未來。12月16日,由人工智慧行業權威媒體量子位主辦的「MEET2021智能未來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匯聚了李開復、崔寶秋、譚建榮、唐傑等行業領軍者,深入分析探討未來10年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之路。
在大會「2020中國年度AI智能評選」環節,組委會以真實數據為基礎,結合近兩年來對數百家AI公司的深入調研,以及數十位行業知名專家的意見, 通過對企業自身實力、研發投入、技術高度和技術應用價值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嚴謹考評。憑藉在技術實力和產品創新方面的不斷突破,泰禾智能與百度、阿里、騰訊、華為和科大訊飛等企業一同躋身「2020年度人工智慧領航企業「。
作為AI圖像識別領域的先行者,泰禾智能在該領域有著眾多開創性的突破:2009年,開創CCD圖像識別算法在糧食分選領域的應用,多年來一直為食品原材料安全和加工過程安全保駕護航,為食品安全戰略貢獻力量;2014年,基於通信網絡,實現裝備在應用場景下與後臺的端到端互聯,為工業物聯網戰略落地打下紮實的數位化基礎;2018年,泰禾智能自主研發了基於深度學習圖像識別技術的PIDS智能分選設備,用於煤和非煤礦石的選礦作業,相比傳統方式,每噸煤、礦處理用水減少約70公斤,為我國能源的清潔高效集約化利用戰略提供了技術支撐;2019年,泰禾智能利用AI視覺識別分析和數字孿生體技術,實現了全自動智能裝車和高速裝車的新突破,在節省人力成本,保障生產安全的同時,極大提高了儲運裝車效率,彌補了制約我國製造業發展的重要短板;2020年,泰禾智能推出基於AI、5G和大數據的智能運維服務平臺TAI+,率先擁抱數位化工業時代…….
一系列亮眼的創新讓泰禾智能獲得了業界和客戶的認可,而這背後也是泰禾智能16年來在AI圖像識別和深度學習領域的堅守。當下人工智慧早已從前沿核心技術創新階段,過渡到了賦能產業,輸出價值時期。目前泰禾智能已形成以AI農副食品分選、AI礦石分選、智能包裝和智能裝車為核心的業務矩陣,圍繞著 「綠色、健康、安全、服務」的經營理念,以人工智慧技術,服務社會與大眾,肩負起中國人工智慧領航企業的使命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