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聶帥憶抗戰初期拼刺刀:3個日軍背靠背,10個八路軍佔不了便宜
抗戰初期拼刺刀很多人疑惑一個問題,日本人不但有三八大蓋,還有機槍,迫擊炮,擲彈筒,他有這些武器不用,非要和你拼刺刀,是不是腦子有問題?聶榮臻元帥在回憶錄中談道,全面抗戰剛爆發時,日軍拼刺技術很出色。拼刺刀時,三個日軍背靠背,10個八路軍也佔不到便宜。我不會貶低二戰時期的日軍的作戰素質,因為在貶低敵人的同時,也是在否認先烈們的犧牲。
-
日本鬼子拼刺刀戰無不勝?身為八路軍的他表示:經常佔不到便宜
艱難的抗戰歲月,有多少戰士沒有睡過一晚的安穩覺,又有多少戰士吃過一頓不帶灰塵的飯,如今的中國就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堆建」起來的!面對日本鬼子的猛烈進攻,他們沒有退縮一步,有人說日本鬼子拼刺刀戰無不勝,這難道是真的嗎?身為八路軍的他表示:經常佔不到便宜!
-
抗戰時期,中國大刀完勝日軍刺刀?老兵一聽直搖頭:胡說八道
根據抗戰老兵的相關採訪來看,大家都特彆氣憤這個說法,因為這種說法表面上是在頌揚抗戰,但事實上是對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戰士的不尊重。抗戰時期,中國大刀完勝日軍刺刀?老兵一聽直搖頭:胡說八道。第一,一寸長一寸強刺刀比較長,所以稍微有些強,第二就是太窮了,中國的大刀太薄了,不夠厚,第三還是中國太窮太窮了,沒有錢用更好的鋼製武器來打到,只能打又薄又小的普通刀。
-
外一篇 拼刺刀
座中人隨意聊起他的父親當年曾經和日本鬼子拼過刺刀,語態輕鬆;勾起我腦海中這段記憶;我簡單講完之後,這哥們也是輕輕點頭,讚賞,表情變得凝重了。本篇主人公王伯伯,我父親的老同事,標準的『三八式』老八路;身材魁梧,山東大漢一枚。老人家耳朵有點背,平時高聲亮嗓,走路虎虎生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他講過和日軍拼刺刀的故事,後來老人離休後軍報記者做過專門採訪。
-
抗戰時,中國大砍刀一刀就砍斷日軍刺刀?老兵怒斥:純屬胡扯!
為此,不得已大砍刀就成了抗戰時期我軍大量使用的一款冷兵器。不可否認,大砍刀確實為抗戰勝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說它是抗戰功臣也不為過。因此近年來一些抗戰神劇中,大砍刀也頻頻出現在影視劇中,相信大家對此都頗有印象,在一些劇中,我們常看過這樣的情景:「在雙方激戰到後面,子彈都打完了,我軍滿腔怒火的就率先拿起了大砍刀,向日軍陣地衝去與日軍展開了白刃戰。」
-
抗日戰場上,為何日軍近戰中不用衝鋒鎗,反而喜歡拼刺刀?
所以當時,日本幾乎對大半個亞洲地區國家,都展開了侵略。但令人們不解的是,抗日戰場上為何日軍在近戰中不用衝鋒鎗,反而喜歡拼刺刀呢?冷兵器相比於衝鋒鎗而言殺傷力小,形成的打擊力度也根本不夠。
-
武林高手大刀砍殺日軍,1人14個,1人7個,犧牲後日軍厚葬立碑
序言1933年3月,109旅旅長的趙登禹親自組織大刀隊夜襲喜峰口日軍。黑夜刀光閃閃,鬼子鬼哭連連,數百名日軍魂斷大刀之下。29軍從此聲名大振,著名的抗戰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因此譜寫廣泛傳唱。同時一路向前衝殺,一度攻到日軍司令部附近。但隨著日軍用炮兵壓迫、用步兵包抄,敢死隊被逼進洪福寺(舊稱鴻福寺)寺廟之中,被敵人重重包圍。僅剩的200餘敢死隊員依託寺廟堅固的圍牆,有的奮勇射擊敵人,有的抱著手榴彈從牆上跳進鬼子群中,與敵人同歸於盡。洪福寺裡,到處堆滿了鬼子的屍體,敢死隊員在鄒營長帶領下進行反衝鋒10餘次,但均被日軍打退,傷亡慘重。
-
日本中學要開「拼刺刀」課了,這絕對是陰暗的還魂、危險的復活!
這玩意兒不跟抗戰時期鬼子用的三八大蓋一樣麼?右翼化青少年教育,日本政府又出惡招!日本文部科學省3月底公布,日本中學新版「學習指導要領」在體育課程中,新加入了「槍劍道」。聽著感覺很陌生?「槍劍道」就是日本流行的「劍道」再加把槍麼?圖樣!先來看看這傢伙究竟長啥樣吧。
-
他本是日軍飛行員,被日方稱為解放軍空軍之父,曾任東北航校教官
他本是日軍的飛行員,曾在抗戰中與中國空軍有過多次交手。抗戰結束後,他被我軍俘獲,後被我軍感化,進入東北航校擔任教官,甚至被日方稱為「解放軍空軍之父」。 雖說林彌一郎的駕駛技術不如陳炳德,但他的飛機在被打了34個窟窿的情況下,仍舊成功脫離戰場,可見他對飛機的掌握能力有多強。
-
10分鐘炸毀日軍3年油料:1938年2月23日抗戰空襲日軍松山機場
10分鐘炸毀日軍3年油料:1938年2月23日抗戰空襲日軍松山機場 畢竟我們得到了一批軍火,補充了抗戰初期的損失。 直到1941年蘇聯和日本籤訂《日蘇中立條約》,停止和中國的軍貿,切斷通往中國所有運輸線路之前,我國共購買了322架轟炸機,包括292架SB轟炸機,24架DB轟炸機,6架TB-3轟炸機。
-
真正的八路軍雷霆戰神身高一米九,曾一次擊斃27名日軍
近日,一部極為辣眼的特殊神劇《雷霆戰將》引發了各方的一致吐槽,這部號稱亮劍3的所謂抗戰劇中,一群本應出現在現代青春偶像劇的小鮮肉演員以乾淨白皙的面龐和雷人的髮蠟的形象演繹八路軍官兵。隨著抗戰史料的進一步發掘研究,不少愛好者指出當年中日兩國士兵在白刃戰、槍法和體能方面存在極大差距,有時三個訓練有素的日本兵背靠背站立防禦時,一個班的中國士兵都近不得其身。所以這些熟悉抗戰情況的人再看今天那些神劇時必然少不了一番吐槽,但事實上14年抗戰烽火中,也曾有過不少有勇有謀且戰力驚人的傑出英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就是一個被愛好者稱為中國隊長的八路軍戰士。
-
上將陳士榘:首個活捉日俘的八路軍,徒手奪下刺刀,嚇得日軍膽顫
平型關大捷在我軍以及抗戰歷史中,都有重大歷史意義。然而,在這場歷時6個多小時的戰鬥中,八路軍沒有俘虜一名日軍。戰鬥結束後,林彪在《平型關戰鬥經驗》中解釋了未能俘虜一名日俘的原因,「日本兵至死不肯繳槍,一來因日本之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時也因他們對中國軍民太殘暴,恐怕中國人報復。」
-
平均身高1米55的侵華日軍,為何拼刺刀這麼厲害?
抗戰時期小日本的身高到底有多高?看過一些文章,說侵華日軍的平均身高不到1米5,難以想像我們身上這麼一群半身人佔了大半國土,更難以想像在抗日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軍隊想擊敗日軍竟然需要付出3:1甚至5:1的代價,就連大名鼎鼎的29軍大刀隊夜戰偷襲,也只打出了個不到2:1的戰績。要說完全是裝備因素導致了我們的弱勢,這其中卻不乏近身肉搏的例子。
-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喜歡給小孩子糖吃?揭秘日軍的3張臉譜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侵佔了東北,並建立了偽滿洲政權。中國的抗日戰爭也隨之而打響。 提到日軍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殘暴」二字,翻開抗戰的歷史檔案,處處都充滿著日軍的屠戮。尤其是在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日軍甚至誇下了「三個月滅亡中國」這樣的海口。
-
1931年江橋抗戰:打響抗戰第一槍,滅日軍一萬,因孤立無援敗退
10月28日,日本關東軍少佐林義秀找到馬佔山,開門見山威脅到:「如果中方不能在11月3號前修好道路,日方就會派軍隊保護工程師修橋。」 14天後,日方增調了4000人,帶著40門大炮,十餘架飛機,四輛裝甲車,再一次對馬佔山所領導的防線發動了攻擊。 馬佔山又連續四次擊退了日軍,並擊殺日偽軍五千餘人,我軍也付出了三千多人的傷亡。
-
當徐向前遭遇閻錫山的留用日軍,部隊打瘋了,看見鬼子就全部捅死
十總隊的骨幹是山西留駐日軍,1945年投降時的侵華日軍第一軍,下轄114師團,第3、第14獨立步兵旅團和數個鐵路警備隊,閻錫山進行留用的時候,對日軍低級官兵給了「官升三級,兵發雙餉
-
刺刀不能磨得太鋒利!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抗戰老兵血的教訓我記得有本書裡說白刃戰其實就那麼一兩下,要麼捅死對方,要麼被對方挑死,電光石火瞬間的事,這也是大刀拼不過刺刀的原因,先不說大刀短,就說一刀往往劈不死對方,但對方一刺刀就能捅個對穿。紅纓槍輕鬆做到2米長,3.8大蓋不過1280毫米,加上刺刀,伸出手臂,至多1800毫米。紅纓槍帶來的心理優勢非常巨大。可你不能讓戰士又帶步槍又扛長槍吧,一般開戰都是兩方對射的,而且武器彈藥不充足,不能做到人手一條槍一把刺刀,只能拿紅纓槍大刀片來湊,說到底還是因為那時候窮、落後。關於戰場上拼刺刀,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刺刀不能磨得太鋒利!
-
黃埔生胡璉口出狂言:給我三個軍,我可以打敗二野和三野
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的將領個個驕橫得不行。不過,在戰爭初期,國民黨確實也有驕傲的資本。當時國民黨總兵力達到了430萬人,包括陸軍86個整編師(軍),248個旅(師)約200萬人,特種兵36萬人,空軍16萬人,海軍3萬人,其他軍事機關共101萬人,以上為正規軍356萬人。
-
抗戰期間,安義被殺1萬多人,有個日軍在萬埠一天殺7人,石鼻有口洗刀塘和百人坑!!!
4月22日(農曆三月初二)駐在石鼻古樓村的日軍,以追擊「中國兵」為藉口,出動1個中隊,兵分3路,包圍石鼻山下熊家〈包括新山下和老山下2個村莊〉,用機槍封鎖路口。日軍衝入村內,逐戶抓人,把新山下村抓來的36個男人押到熊清祿的土屋裡,把老山下村抓來的 78個男人押到祠堂裡,把82個婦女兒童關在熊清閔的土屋裡。日軍迫令這些老百姓一排排跪下,有個稱做「星子佬」的人不肯跪,當即被刺死,接著又強逼著大家解開胸扣,現出赤膊。日軍手拿刺刀,向跪著的百姓進行刺殺。
-
擺渡| 三千日軍退掉子彈衝鋒:對方亮出這種武器 頓時變成屠宰場
10月24日,日軍第2師團部隊在瓜島對美軍隆加機場確實發動了日軍所謂的第二次總攻擊。右翼日軍為4個步兵大隊和1個山炮大隊,1個速射炮中隊。左翼日軍為步兵第29聯隊,迫擊炮1個大隊,速射炮1個中隊,野戰炮1個大隊和山炮1個聯隊。但是右翼日軍其實走錯了路,在距離美軍400處遭到炮火轟擊,陣亡36人,從而停止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