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市場上,一般的投資人在購買書畫作品時,往往是根據作品的作者身份、名氣、時代以及藝術價值來做出綜合判斷,比如考慮身份時,投資人也不會投資一個沒聽說過名字的人的作品,而是以這個人是否是名人,哪怕是當代的人,而對於藝術價值則考慮得比較少一些,至少兩個問題同時考慮。
當代一些名人,不論是哪個行業,只要是人人皆知的人,只要提起毛筆寫字或畫畫,都會招來收藏家的青睞。他們投資的是名氣,因為書畫作者是名人,至少這一點就值得收藏家來投資。
朱軍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他早年就喜歡畫畫,在部隊時也時有創作,但在書畫圈的名氣不大,幾乎是沒有名氣,當了主持人以後,與書畫界的名流接觸也就多了,2008年就拜著名書畫家範曾為師,成為範曾的關門弟子,而此後,朱軍便到處舉辦個人畫展,最高規格是在中國美術館辦過展覽,這對於一般書畫家來說都是非常嚮往的,隨後也在西安、蘭州等地進行巡展。
朱軍的國畫作品恬淡靜雅,與他師傅範曾的繪製風格相近,用專業人員的話說叫做行畫,但他於2016年在保利拍賣行以130萬元的高價成拍了自己的作品《牧羊女》,創下了非專業畫家的最高紀錄,當時也引起了業界的「震動」。
就《牧羊女》作品的藝術價值來說,130萬元的確是太高了,但相對於名人來說,他的作品又顯得低了,因為趙本山、馬雲等人寫了幾個字也曾經拍賣了400萬元。何況朱軍學畫也學了40多年了,因此說130萬元對於他這樣的名人來說不是高價。
賈平凹是當代著名的作家,他沒事了也寫寫字、畫個小畫,經常有人上門求字,他的作品也是按尺幅論價,有時也按字數論價,最高也超過了10萬元,一個字4到5萬的也有。賈平凹的字有沒有收藏價值?
先說他的名人效應。他是中國作協副主席,陝西作協主席,出版了很多的小說作品,獲得了文學界的很多獎項,受眾群體也很多,名聲自然就很高了。不論是收藏家還是企業老闆,都為擁有賈平凹的字而感到自豪。
再說字的水平。其實這個問題不應當討論,是因為他有名人的光環,即使再濫的水平也會有人買,人家買的是名人的,而不是字的本身。如果讓一些「專家」來描述字的水平,一定會「吹」到天上去,何況他經常寫、經常賣,筆頭子底下的功夫也很厲害。
不管是朱軍的繪畫,還是賈平凹的字,只要是名人的作品,到底有沒有收藏價值?有沒有藝術價值?值不值得去買下來收藏?這些問題其實都是一句話可以回答的:只要你有足夠的錢,只要你喜歡,只要你願意,完全可以去買下來,收藏也好,炫耀也罷,若干年以後,作品仍然會帶著名人的光環,這是不爭的事實,是任何人也抹殺不掉的事實。
如果購買了名人的字畫,有些人想在當世來賺錢,這是不太現實的,假如另一位藏家也想要一幅名人的作品,而這個作品是有定價的,你賣得高了沒人買,人家還不如到作者本人那裡去劇買,賣得低了你肯定賠錢,所以說,想要賺錢只能等到幾十年、幾百年以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