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玩宋瓷,必須大肉莊!大家好,我是肉莊新人小編旺仔,一個熱愛傳統文化的北方漢子。前幾天在標本庫學習粘瓷片的時候發現,如果要在所有窯口中選出貼合難度最高的一種,那絕對是定窯瓷片。其他窯口的瓷片都服服帖帖的,只有它們,每當以為粘上了結果一鬆開手就又斷開..最終瓷片粘好了,我整個人卻快「裂開」了。
玩笑歸玩笑,如果沒有薄胎薄釉的特質,定瓷又怎麼會達到「玉骨冰肌」的狀態,進而躋身宋代「五大名窯」天團(這是個偽命題,戳我看詳情)成為其中唯一的白瓷系選手呢?今天旺仔就從定窯瓷器中挑選出我認為的九件最佳器物,順便談談對它們的看法,快來看看有沒有你中意的「她」吧?
名稱:北宋定窯孩兒枕
關鍵字:兒孫滿堂
推薦指數:⭐️⭐️⭐️⭐️⭐️
第一位是這件現藏於臺北故宮的定窯孩兒枕,新的一年希望這位與故鄉分別70多年的「遊子」可以早日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孩兒枕高18.8釐米、底長31釐米,童子身穿長衣坎肩,坎肩上刻印團花紋飾,手臂環抱,頭部上揚,凝視左上方,屁股和兩腳交叉上蹺;嬰孩背部呈微凹角度,正好可以做成枕面。整個人物動態表情塑造得栩栩如生。
繡榻邊沿四面開光,模印浮雕裝飾著螭龍、卷草、如意等花紋。整體釉色如象牙般均勻滋潤,底露胎無釉,底部刻有清高宗弘曆的御詩:《詠定窯睡孩兒枕》。
古語說:「瓷枕能明目益睛,至老可讀細書。」瓷枕具有保護人腦後枕骨和名目的保健功效之外,同時也是古人夏天消暑納涼的「神器」。「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你看,即使到了初秋重陽,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小姐姐還在貪涼使用瓷枕,也難怪會半夜冷到睡不著了。
與悽悽慘慘、孤枕難眠的李清照不同,傳說在古時曲陽,有一對恩愛夫婦以燒窯為業,手藝精巧,生意興旺,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孩子。一天晚上,妻子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小孩闖入懷中。醒來之後,根據夢境畫了一張小孩兒圖。她丈夫依照圖紙用瓷土塑造孩兒形象,燒製成一個瓷枕。他們天天枕著這個瓷枕睡覺。後來妻子真的懷了孕,生了一個小男孩,模樣竟與那瓷枕上的小孩兒活脫脫相似。至此,孩兒枕就被賦予了多子多福,子孫昌盛的美好寓意,受到百姓們的鐘愛和追捧。
名稱:北宋定窯刻花蓮紋龍首淨瓶
關鍵字:器型之最
推薦指數:⭐️⭐️⭐️⭐️⭐️
這件淨瓶發現於河北定州靜志寺、淨眾院塔基地宮。瓶腹徑19.5釐米,足徑10.7釐米,高60.5釐米,是迄今發現定窯器物中最大的一件。這件龍首淨瓶胎質細白、質地堅硬、釉色瑩潤泛黃,垂漿淚痕明顯。它的裝飾相當講究。最上端的管狀口沿、中部有兩道弦紋,以及底部有刻有四道弦紋,中間輪盤處上端刻繪繪蓮瓣紋,下段承接8節竹節造型的頸部,直到瓶身。肩部的龍首短流處更是惟妙惟肖,龍前額突聳、怒目、張口露齒,下頜裝一綹龍鬚。肩部刻繪三層覆蓮紋,第一層乳胎很深,層層包裹,非常具有層次感。肩部一下刻繪纏枝菊花紋一周,下腹部又刻繪四層蓮瓣紋,蓮瓣飽滿,就像浮雕一樣美輪美奐。
淨瓶出土地宮畫面
淨瓶也被稱作「軍持」,為佛教中比丘十八物的其中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淨手的,除此之外,還可以用來飲水。值得注意的是,這件器物的注水口是瓶腹處的龍頭處,頂部口沿才是出水口。
宋代因為燒制大型器物的技術不成熟,一直沒有大體量的立件器型出現,這是由於宋代瓷器的胎都是用瓷石製作,如果燒制大件,那麼需要更高的溫度才能燒熟,但是溫度過高,超過瓷石的熔點,那瓷器很容易在窯內坍塌。所以一般器型的高度在30到40釐米就算高了,而這件高達60.5釐米的瓷器簡直可以說是奇蹟了,甚至和大維德基金會收藏的至正型元青花大瓶差不多高。如果說法門寺地宮13件「秘色瓷」的出土讓人們對這種神秘的頂級越窯有了新的認識,那這件流淨瓶的出土則是讓北宋定窯瓷器的輝煌重現人間。
名稱:定窯黑釉描金玉壺春瓶
關鍵字:黑色高定晚禮服
推薦指數:⭐️⭐️⭐️⭐️☆
一說到曲線優美的器物,旺仔馬上就會想到玉壺春瓶。玉壺春的出處,來源於「玉壺買春」這句詩。唐代詩人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中說道:「玉壺買春,賞雨節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元代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都浪裏白條」中講:「酒保取過兩樽玉壺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
玉壺春瓶的器型是從唐代寺院中的淨水瓶演變而來,從剛開始用來裝酒的實用器具轉變成了用來觀賞的陳設器皿。不過同樣是定窯玉壺春瓶,為什麼下面這件定窯黑釉描金玉壺春可以在2018年佳士得「浮生閒趣」專場拍出162.5萬港幣的高價,比剛才的白釉高了足足五倍的價格呢?
明代曹昭《格古要論·古窯器論》提及「古定窯」時,記載有「有紫定,色紫;有墨定(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價高於白定,俱出定州。」這一句話就體現出黑定的價值。而在目前發現的黑定器物中,70%是盞,立件的佔比只有30%,所以這件玉壺春瓶是非常稀有難得的。
其次,製作定窯黑釉時使用的胎土和景德鎮的高嶺土成分十分接近,這種材質是非常適合做薄胎的器物的。胎土上的優勢給了這件器物更加輕盈的感覺,瓶腹間的曲線過度的也非常完美,黑色的釉面深邃又神秘,還有描金的光澤在釉面下流動。就像是一位身穿黑色高定的佳人,折纖腰以微步,呈皓腕於輕紗。一顰一笑,拂動人心。
名稱:北宋黑定鷓鴣斑鬥笠盞
關鍵字:星際穿越
推薦指數:⭐️⭐️⭐️⭐️⭐️
既然說到黑定,那就必須要提到鬥笠盞這種器物,目前黑釉鬥笠盞已經逐漸成為黑定的「代言人」了。為什麼它們可以「c位出道」呢?這是由於目前全世界各大博物館現有公開資料中,館藏黑定的總數非常稀有,其中還包括幾件存疑器物(可能是當陽峪窯中心窯口)。毫不誇張的講,黑定的數量比汝窯還要少,其中約有70%器型都是鬥笠盞。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這件北宋黑定鷓鴣斑鬥笠盞,它實在是太著名了,是很多人學習黑釉的「啟蒙器」,也我們莊主竹林口中的「天外飛仙」。這件器物可以說是大肉莊推文中的常客了。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也被表面這夢幻的一幕震驚。2018年,在紐約佳士得臨宇山人專場中,「天外飛仙」拍出了421.25萬美元(約合2752萬人民幣)的好成績。臨宇山人的經紀人大島千秋女士曾這樣描寫它:「宛如如乘坐飛船駛向漆黑無垠的宇宙深處,看到無數流星迎面飛來.很難想像一千年前中國的抽象陶瓷釉色竟然能引起如此強烈的超越時空的精神享受」。
名家大課第五期《黑定》講師王波,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這段話很好的定義了天外飛仙的特點,盞裡面的鐵鏽花像利劍一樣向外放射的斑點紋飾,很有衝擊力。製作這種線條需要先將著色劑潑灑撒上去,再經過高溫燒制時釉的不斷流動才會呈現這種夢幻的效果,溫度的細微變化都會影響鐵鏽花的發散狀況。天外飛仙具有雕塑的特徵,通過靜態物體表達運動狀態,同時又像宗教一樣,通過不規則圖案傳達給觀眾一種力量,通過現實和抽象去啟發他們理解這個世界。
名稱:北宋定窯劃花八稜大缽
關鍵字:花開富貴
推薦指數:⭐️⭐️⭐️⭐️⭐️
拍賣場上黑定屢創佳績,當真是物以稀為貴?以白瓷見長的定窯難道要一直用黑定來撐門面?有這個想法的人只能說是圖樣圖森破了,接下來請準備好足夠的「瑞斯拜」,恭請大佬上場。
在2017年之前,這件北宋定窯劃花八稜大碗一直穩坐全球瓷器拍賣價格榜亞軍。是日本坂本五郎舊藏,創下這個記錄的時候是它出現在2014年香港蘇富比「藝海觀濤-坂本五郎珍藏中國藝術──定瓷」專場,當時以1.47億港幣的天價創造了定窯乃至整個宋瓷領域的神話。對此我只想說.
細看這件器物,器型非常飽滿,它好像一朵綻放盛開的白色牡丹花,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花開富貴,萬事圓滿的寓意。缽底和四周八稜均也都刻有一朵盛放的牡丹,暗合八面玲瓏。口沿處有類似於「白覆輪」一樣的黑色包邊,通過黑白兩種顏色之間,既涇渭分明又相伴相生的強烈顏色對比,給這件器物營造出一種收放自如的邊界感;內壁輔以嬌小的花卉紋裝飾,花在花中開。讓整件器物即使在跳脫的白色基調下依舊可以從容地流露出一種雍容典雅的氣質,也足以說明紋飾對器物起到的作用。
名稱:定窯白釉劃花對蝶紋花口洗
關鍵字:破繭成蝶
推薦指數:⭐️⭐️⭐️⭐️☆
這件北宋早期對蝶紋花口洗是典型的劃花器物,它有兩個顯著的特點,首先就是盤底的五行二十八字的落款,上書「供養舍利太平興國二年五月廿二日施主男弟子吳成訓錢三十足陌」,說明這件器物是北宋早期製作而成(夠早吧)。這個時間段對於定窯紋飾來說尚未形成特別多自己的風格特點,大部分還處於向晚唐五代南方越窯的學習和模仿階段,而「對蝶紋」卻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一種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紋飾。
古人把「對蝶紋」這種兩隻蝴蝶相向飛行的紋飾稱之為「孟家蟬」,著名文學作者楊之水先生曾考證說明,「孟家蟬」形象是從服飾演變而來的。據宋代典籍記載,這個紋樣起初是由一位姓孟的工匠設計,通過緙絲工藝把它裝飾在在宮裡娘娘們的衣物上。後來流入坊間引得百姓爭相效仿,形成了一種潮流款式。在當時的夾纈(一種絲織物)上就有這種圖案,紋樣靈感大概率是來自傳統道教思想中「莊周夢蝶」的典故。
除了陶瓷,宋代金銀器上也有同樣的裝飾題材。說明對蝶紋是當時一種經典款式。不過,儘管「孟家蟬」雖然叫蟬,可是怎麼看都跟蟬和蝴蝶的形象對不上號,反倒是跟白白胖胖的蠶蛾如出一轍,這又是怎麼一回事情呢?(戳我查看詳情)
名稱:北宋定窯刻螭龍花卉紋花口盤
關鍵字:龍騰虎躍
推薦指數:⭐️⭐️⭐️⭐️☆
除了劃花工藝,這件使用了刻花工藝的螭龍紋大盤我也很喜歡,為什麼它能在今年保利「十面靈璧山居」舊藏是拍到快三千萬的天價呢?個人覺得原因有二:首先北宋的定窯通常以刻花,印花的手法在瓷盤、瓷碗、瓷瓶等器物上裝飾螭紋,這件器物的刻工比較精彩,屬於雙面滿工,燒制難度和雕刻難度都很高。
其次就是寓意:螭龍紋最早見於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上,俗稱四腳龍、螭虎龍,尾部分拐子型和卷草型兩種,是一種和龍紋非常接近的形象,有招財等吉祥寓意。從圖案設計的角度來說,螭龍紋比傳統龍紋有更大的創作空間,用螭紋來裝飾長邊,充填方塊,蜷轉圓弧等方面都非常合適,也正因如此它受到制瓷工匠的喜愛成為最常見的花紋題材之一。
名稱:北宋定窯白釉印鳳紋花口盤
關鍵字:鳳凰于飛 琴瑟和鳴
推薦指數:⭐️⭐️⭐️⭐️☆
除了刻劃紋飾之外,在宋、金時期所有使用印花工藝的瓷窯中,要以定窯的技藝最為高超,被推舉為「印花之冠」。「芳名安得冊皇綱,鸞鳳披雲自翱翔」。這件印鳳紋花口盤是定窯印花工藝的代表作,鸞鳳煽動羽翼,做騰飛之勢,祥雲隨鳳翅扇動或卷或舒,整體畫面和諧,栩栩如生。
定窯印花工藝的關鍵的部分就是製作印花模具。好的模具可以給予瓷器質量與數量上的雙重保證。模具的原料與白瓷基本相同,拉坯成型後根據設計在模具表面描繪紋樣,然後採用刻花、劃花技法進行刻制。模具製作完畢後,需要入窯素燒,用刻好花紋的模具將紋飾翻印到坯體上,只要模具刻工精細,圖案美麗,產品也就同樣美麗。模具的出現在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生產速度。所以在當時越精美越繁雜的印花模具越能體現出一位制瓷工匠的技藝。
名稱:北宋定窯印花「犀牛望月」紋盤
關鍵字:牛氣沖天
推薦指數:⭐️⭐️⭐️⭐️⭐️⭐️⭐️⭐️
同樣是作為印花紋盤,「犀牛望月」紋有著不同的寓意。犀牛是古代的一種靈獸,宋代邵雍在《夢林玄解》夢佔篇這裡提到,要是夢見「犀牛渉大水則為吉」,說明夢見犀牛是個好兆頭。「犀牛望月」經常和其他吉祥紋飾,或者吉祥話語放在一起表達。
南宋 吉州窯「犀牛望月」紋和鹿紋盞(鴻禧美術館藏)
「犀牛望月」題材在金代極為流行,在陶瓷中,將材質再進一步擴大,在當時的銅鏡、花錢中,「犀牛望月」紋也是非常普遍的存在。其實牛的形象一直在中華文化裡就是勤奮樸實,誠摯忠厚以及生生不息,繁盛不衰的吉祥寓意。
眼看即將迎來2021辛丑牛年,旺仔就借花獻佛,借「犀牛望月」的美好寓意,感謝各位觀眾老爺在過去的一年對我們大肉莊的支持,恭祝各位大肉莊的朋友們牛年旺旺,新的一年大肉莊將用更加周到細緻的為您服務,祝您心想事成!牛氣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