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免長期穩坐國內免稅業頭把交椅的情況似乎出現了一絲變數。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中免的新老對手都頻頻出招,一方面,中免最為「倚重」的海南離島免稅市場,宣布引入市場化競爭,將採用招標等方式招攬新的經營主體入局;另一方面,中免布局已久的內地市內免稅店領域,不僅有中出服這樣的老對手憑藉階段性延長購物資格新政「圈粉」,還可能要面對京滬兩地零售業巨頭的「奮力追擊」。在這種情況下,中免悄然開始在跨境電商領域發力,宣布調整旗下日上免稅店跨境電商平臺「CDF北京購」的會員申請規則,即只要是日上免稅行北京的會員並且擁有國際航班回程信息就可報名成為該平臺的會員。「可以看出,在當前強敵環伺,各路對手都想進一步分羹免稅蛋糕的情況下,中免也感受到了一定的危機,尋找新的出路是大勢所趨,然而,中免如果無法消除業界對其跨境電商業務的合規性質疑,未來的前路還是難言順遂的。」專家表示。
難題一
競爭閘門已開
海南離島免稅告別「一家獨大」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額度提高至每人每年10萬元後,當地免稅業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據新華社消息,7月1日至7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第一周內,離島旅客累計購物4.5億元,免稅6571萬元,日均免稅939萬元,比上半年日均增長58.2%。
受政策紅利刺激迅速升溫且高度集中的海南離島免稅業,即將迎來新變局。
2年前,中免集團母公司中國旅遊集團揮師「南下」,將國內總部從北京遷至海南,一石激起千層浪。當時,業界就有觀點認為:這一次,這家「中國第一旅遊央企」是下定決心要在海南「紮根」了。
「落戶」海南後,免稅迅速成為中國旅遊集團開疆拓土的一員大將,就連其旗下上市公司都從「中國國旅」更名為了「中國中免」。其中,中免集團更成為中國旅遊集團免稅版塊中的「主力」之一。「可以說,在過去的2年中,中免在海南離島免稅界的絕對優勢地位已非常明確了。」景鑑智庫創始人周鳴岐表示。其實,此前財政部發布的公告也顯示,目前海南具有實施離島免稅政策資格並實行特許經營的免稅商店只有4家,且都屬於「中國中免系」,其中即使是海免旗下的2家離島免稅店也是由中免集團統一採購供貨的。
然而,這一次海南三部門聯合發布的最新公告,卻似乎在有意打破當前的市場格局。根據公告,海南省財政廳、商務廳和市場監管局正根據相關規定,按照經營品牌、品種、價格和國際三同步的原則,採用招標等市場化競爭方式選擇並確定新增加的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經營主體。而組織經營主體提出設立離島免稅店的申請,將依規報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和商務部審核後按程序批准。
其實,就在6月底,財政部也明確指出,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調整的一大重點就是將鼓勵適度競爭,即具有免稅品經銷資格的經營主體可按規定參與海南離島免稅經營。
「海南釋放的信號已經十分明顯了,就是要改變當前離島免稅『一家獨大』的局面。」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直言,對於中免來說,離島免稅店「競品」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未來其利潤空間勢必會被壓縮,繼續保持「坐商」的狀態就很可能被其他企業分走客流,「薄利多銷」、突出個性化經營很可能會成為中免下階段經營離島免稅業務的關鍵詞。
周鳴岐則認為,由於中免在免稅商品的貨源、品牌品類上都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短時間內,其他品牌對於中免可能很難構成太大的威脅,「然而,每人每年10萬元的免稅購物額度,加上各航企 『隨心飛』產品的刺激下,海南離島免稅這個誘人的大蛋糕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前來『聞香』、分羹,中免的利潤率想要保持以往的狀態,就可能需要在海南之外的更多戰場上樹立新優勢。」
難題二
經營資質受限
市內免稅或被「彎道超車」
在當前我國出入境旅遊受疫情影響波及明顯,市場規模急劇收縮之時,市內免稅店異軍突起,迅速在國內旅遊消費市場上「躥紅」。「然而,在這一領域,中免近期卻著實顯得低調了一些。」周鳴岐表示。
日前,成立時間比中免集團還早一年的中出服,因其市內免稅店階段性延長國人免稅購物資格而登上熱搜,中出服的各種店慶促銷活動、大力度折扣以及其即將在京開設的前門新店等也隨之成為了一眾網友熱議的話題。一時間,低調多年的中出服風頭無兩。
更為重要的是,如今的中免,在市內免稅領域不僅要面對中出服這個老對手,還要「提防」各路新入局者的「追擊」。日前,王府井和百聯這兩家國內零售領域的巨頭,就因在免稅界的一系列動作引得業界猜想連連。前者剛剛於7月8日發布公告稱,擬設立全資子公司北京王府井免稅品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金5億元,用於開展免稅品經營等業務;而後者則是在前一日公開表示,已向政府相關部門提出免稅品經營資質的申請。
雖然目前王府井多次表示還沒有實質開展免稅業務,百聯的免稅牌照也尚未塵埃落定,但有知情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京滬這兩家老牌商業企業,很可能會基於其現有的商業設施基礎,積極爭取將免稅業務重點放在當地市內免稅店上,主要受眾人群應該會與中出服類似,即面向有出入境記錄的國人。其實,就在去年底,業界就有消息稱,百聯在上海臨港新片區籤約建設的購物中心,很可能就含有免稅業態。
「其實,未來市內免稅店的政策、發展方向應該是會不斷趨同的,有相關資質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會越來越白熱化。」白明表示。不過,周鳴岐也提出,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遲遲沒有拿到面向國人經營權限的中免集團,確實需要加快腳步了。
公開信息顯示,多年前,中免就曾在北京、上海、大連等地註冊運營過市內免稅店或開設過市內免稅店公司,但隨後由於各種原因,部分免稅店及公司一度註銷。2006年,有媒體報導,中免國內的市內免稅店減少至僅有一家維持營業的狀態。直至去年,中免才集中重啟、新開了多地的市內免稅店。目前,與熱火朝天進行商品促銷活動的中出服不同,北京商報記者本周致電中免集團時,客服人員表示,目前中免北京市內免稅店仍處於暫停營業的狀態,重新開放時間暫不確定。而當記者就過去一年中免市內門免稅店經營情況和下一步恢復營業計劃等向中免發去採訪提綱後,截至發稿時尚未得到回覆。
「未來,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市內免稅市場,尤其是那些在消費端有著一定基礎的商業品牌拿到了牌照,那麼中免在市內免稅領域的業績壓力也將與日俱增。」周鳴岐直言。
(圖片來源:日上免稅行(中國)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截圖)
難題三
定位待清晰,跨境電商前路難測
實際上,面對日新月異的免稅江湖,中免也開始謀划起了自己的新出路,而跨境電商就是近期業界關注度較高的一項。
7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中免旗下日上免稅行(中國)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其設立的「CDF會員購北京」網購平臺調整了會員申請規則,只要消費者是日上免稅行北京的會員,並且本人擁有國際航班回程信息即可報名成為會員。而根據該公眾號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申請所需填寫的航班內容只要是申請人最近一次國際航班回程信息就可以。與此同時,該官微還表示,會員首次註冊後,購物資格時效為60天,在該時期內消費滿6000元才可延續會員資格,如果未達到這一進入,會員資格將自動取消。
有消費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相較於以往,這一次「CDF會員購北京」會員申請資格幾乎相當於全面放開了。「該平臺最初要求申請會員的人必須要滿足過去180天內有過出入境記錄以及在CDF會員帳號裡有500以上積分等要求,而且申請後也不是直接可以當選,必須經過『抽選』才能獲得買買買的資格。」這位消費者介紹,但隨後不久,她就發現「CDF會員購北京」的會員申請要求似乎在不斷寬鬆,自己用已申請過一次且超過180天的出入境記錄報名後,依舊可以「中籤」。接下來,該平臺又出臺了邀請會員制度,即如果消費者本人已經成為「CDF會員購北京」的會員,可以邀請3位新會員入會且新會員仍需持有國際航班回程信息、手機號、身份證號等信息,不能重複報名。
「可以看出,中免迅速確實是感受到了一定的危機。」周鳴岐坦言,中免旗下跨境電商平臺在短期內不斷拓展會員招募範圍,很可能是為了能儘快形成自己的規模客群效益,讓跨境電商業務能成為集團新的收入來源,補充免稅可能會被分流的部分。但另一方面,中免如果真在要去做跨境電商甚至電商平臺,還是需要從根本上明確自己的定位,確保這項業務在合規的跑道上與其他企業同場競技。
周鳴岐坦言,不可否認,中免在做跨境電商上還是有一定優勢的,比如貨源的正品保障等,但另一方面,頂著日上免稅行等免稅品牌的名號去做跨境電商,加上平臺上的產品價格被消費者反映與機場免稅店等同甚至更低,也確實讓人擔心其電商進貨渠道的獨立性。此外,他還提到,由於明顯的價格差以及對於會員購物金額有最低消費要求,未來中免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難免會遇到代購、拼單等情況,而這也是中免未來在管理這部分業務時必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