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沒有衛星和無人機如何繪製最早的「世界地圖」?
在這座墓葬中發現了7幅距今2400多年的地圖。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地圖,比《禹跡圖》提前1300多年。1602年,明代地理學家李之藻和傳教士利瑪竇共同繪製了一幅世界地圖,起名字叫《坤輿萬國全圖》。地圖的繪製參考了西方的相關資料,但並沒有把歐洲放在世界的中心,而是以中國為中心。
-
科普|在中國古代,是怎麼繪製地圖的?
那麼古代的先民在沒有任何現代科技的幫助下,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山海經》作為先秦時期的百科全書,上面記載了大量的山川河流,兩山相互分離,有大致記載,雖然很多人認為是《山海經》混有神話和傳說不能全信,但地理方面的描述仍然可信。
-
在中國早期,人們繪製出世界地圖是什麼樣子?
在沒有衛星環繞,無法以上帝視角洞察萬物的時代,繪製世界地圖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然而,長期引領世界,並建立了中華朝貢體系的古中國,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開始了世界地圖的繪製。《古今形勝之圖》繪製於1555年,東至日本,西至烏茲別克斯坦,北至蒙古高原,南至爪哇、及蘇門答臘 。圖中對於海外諸國僅用大小圓圈及文字標註來表示,完全不在乎其真實形狀如何。
-
「遠古地圖」精確描繪南極地形,學者:10萬年前地球有過高級文明
查爾斯·哈普古德在研究了部分來源於古代文獻的合成地圖之後,他在《古代海王地圖》一書中指出,古代的航海家們可以進行從地球一極到地球另一極的旅行。他說,有證據表明,一些古人在南極洲海岸還沒有冰的時候進行過探險。而且,很明顯他們擁有一種精確測定經度的導航儀器,而這種儀器要遠遠優於直到18世紀下半葉,中世紀或現代人們所擁有的任何精準度。
-
HdM畫廊 | 劉化童:衛星地圖時代的麥卡託與高曼
地圖製圖學古已有之。早在公元2世紀,第一幅俯瞰視角的世界地圖就已誕生。託勒密在其著作《地理學》(Geographia)中繪製出由經緯線框架支撐起的「世界地圖」(Ptolemy's world map)。
-
衛星地圖
衛星地圖 地圖導航 大小: 29.26MB
-
有沒有可以瀏覽高清衛星地圖的APP或者網址?
有沒有可以瀏覽高清衛星地圖的APP或者網址?下面分幾類,網址、 APP,都是有高清衛星圖像的,在測繪、建築、規劃等領域,高清衛星圖像有很多功能,很多節點需要看清楚項目所在位置,所以,高清衛星圖像非常重要。
-
達文西竟然在500多年前就已經畫出了衛星地圖?真乃鬼才也
這張2019年的地圖是用衛星和航拍圖像繪製的,而大概在1502年,萊昂納多·達文西繪製了這幅地圖,當時他卻是在陸地上,他是怎麼做到的?在那個時代,標準地圖一般是鳥瞰圖,鳥瞰圖主要在山上觀測繪製的。但當時的地圖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神話人物經常在圖中出現,不符合軍事行動的要;遠景圖也只能顯示出部分建築物而把另一部分建築擋住了。這些地圖很美,但是缺乏適當的形狀和比例,並且為了突出地標建築的美感而犧牲了清晰度。
-
探秘谷歌地球,它如何繪製全球98%的地圖?
上世紀90年代,Intrinsic Graphics公司創建該技術,但主要專注於遊戲,該公司董事會創建了子公司Keyhole從事地圖項目,客戶來源有房地產、城市規劃、國防和情報等領域的公司。最終,Keyhole微薄的盈利無法承擔購買衛星圖像的高昂成本。但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在2003年出現了轉機,當時新聞媒體廣泛使用其圖像和標誌來報導入侵伊拉克的事件。
-
電子科大研發全國首款「疫情衛星地圖」 可免費使用
如何讓人們更加直觀地了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具體位置?14日,紅星新聞記者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該校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合作方聯合推出了全國首款「疫情衛星地圖」——新冠肺炎疫情衛星地圖速查系統。據悉,該地圖根據用戶定位,通過衛星遙感影像帶來的「太空視角」,可以讓確診病例分布位置盡收眼底,並顯示出附近的確診病例分布與自己的距離。目前,這個「疫情衛星地圖」已經覆蓋了全國,並繼續完善和跟進新增點位數據,保證用戶查詢到的信息權威可靠。
-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發布 數百名科學家共同繪製
中新網7月21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0日,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發布。該地圖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繪製而成的。據報導,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利用「顯示物質在遙遠宇宙中分布的天體,即活躍形成恆星和類星體的星系」,來繪製宇宙地圖。法新社報導稱,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教授威爾·珀西瓦爾(Will Percival)表示,全球約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通過努力,呈現了「宇宙擴張的完整故事」。
-
中日甲午海戰,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曝光,網友:精確程度堪比GPS
他們通過媒體報導、地圖、電報、文件、實地考察以及繳獲的戰利品等途徑獲取許多的重要情報,並秘密測繪了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渤海沿線的精準地圖,哪怕每一座山丘,每一條路都被詳細的標註了出來。
-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發布 數百名科學家共同繪製(圖)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7月21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0日,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發布。該地圖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繪製而成的。
-
中國哪些國產手機支持使用北鬥衛星地圖?
中國哪些國產手機支持使用北鬥衛星地圖?除了接收衛星的導航信號外,實現導航還需要地圖,為了提高定位精度,經常採用基於網絡的差分定位技術。它們結合後再結合相關軟體,才能實現完全導航。然而導航最終需要的是坐標,需要一些微分源校正,然後再配上地圖數據,最後的情況也未必中國比國外好。中國的導航衛星發展很快,值得稱讚。但也應該理性地看待,現在能覆蓋全球的仍然是 GPS。等北鬥系統覆蓋全球時,下一代 GPS衛星就有可能發射。歸根結底,沒有必要糾結到底要不要支持北鬥,手機更應該看重的是終極體驗。
-
北鬥已經很完善了,怎麼沒有類似於谷歌地圖這樣的高解析度地圖?
高解析度地圖和導航衛星提供的定位服務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分屬不同的學科。北鬥系統的每一顆組網的導航衛星每時每刻都會向地面廣播時間信息、精確的軌道信息(星曆)和導航星座系統中其他導航衛星的健康參數和粗略的軌道信息。
-
人類對世界認識的深入:古老的世界地圖
不過得認真拼才能看出來地球大陸的輪廓……除此之外,關於古印度地圖的資料就非常少了。印度古代確實有宗教性質的宇宙圖和類似風景畫的朝聖地圖,不過都和今天意義上的地圖相距甚遠,古印度潮溼的氣候也大大限制了書面文物的保存。其他古代流傳的包括印度的地圖,大多都是由伊斯蘭、歐洲和東亞學者們繪製的。
-
古代沒有秋褲,人們如何過冬
那麼,在華夏古代沒有秋褲的時候,人們是如何過冬的呢?棉袍是古代人們普遍的禦寒之物。它上衣、褲子一體的長衫。分內外兩層,裡面填充棉花等保暖材料,禦寒性能非常好。當然,根據個人財力的不同,棉袍也有好和差之分。
-
開著導航依舊會迷路,那麼古人如何看懂沒有固定方向的地圖?
三十多條河流的地理位置、流向和水繫結構,按流向由細到粗均勻變化,線條表示、平面圖形、流向與彎曲等與大部分與現代地形圖大同小異,瀟水及其支流特別靠近於今日繪製的地圖在古代平民一般用不到地圖,只有帝王將相和行軍打仗的人會用得上。而古代的方位觀是坐北朝南,包括行軍打仗,安營紮寨都是坐北朝南。
-
地圖為什麼都是「上北下南」?背後還有這些經歷
儘管大多數人都認為世界是上北下南,然而沒有充分的科學道理證明北方是這個星球的「頭頂」。當從太空看地球時,任何一面朝上的想法都很難站住腳。我們熟悉的這張照片,同樣可以反過來,太陽可以在上面,也可以在下面,這取決於從哪個角度來看。那麼,我們常說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又是從何而來呢?為什麼所有的地圖都是以「北」為上?
-
被人口普查漏掉的人,AI在衛星地圖上能看見
它的實現得益於——高清衛星地圖。當下流行的地圖類手機應用中都存在一個圖層,叫做「衛星地圖」。選擇展示這一圖層,你會發現你身處的建築、甚至建築上的窗戶都清晰可見。現在高清衛星地圖的精度可以達到1米以內,這讓人口學家們發覺了其中的潛力:能不能從衛星地圖上獲取建築信息,通過計算不同建築內的人口密度,測算出特定區域的人口分布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研究者們藉助機器學習方法,分兩步從高清衛星地圖中識別、提取出了7類有人居住的建築,其中包括6種不同的城市建築以及1種鄉村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