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縣全域處處皆成景,大旅遊鋪就小康路

2020-12-23 騰訊網

在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遊客在多媒體展項及數位化科技演繹中,身臨其境感受紅軍長徵突圍粵北的歲月;在丹霞山觀日亭,趕早而來的遊客紛紛按下快門拍下仙境般的丹山雲海;在閱丹公路沿線,具有嶺南風貌特色的美麗鄉村讓遊客「一解鄉愁」……

丹霞山日出風光。龍全明 攝

以「唱響紅色主旋律,打造絢美大丹霞」為主線,近年來仁化縣建立「黨委統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旅遊發展運作機制,積極主動探索一條在生態發展功能區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並重的路子,形成「紅色文化研學旅遊+丹霞山休閒觀光遊」為龍頭的全域旅遊模式。今年6月,仁化縣成功入選廣東省第二批全域旅遊示範區,並正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給環境增色,重塑全域旅遊體驗

「開車路過,看到這裡像小公園一樣,就進來走走,這裡很有紅色文化氣息,設計也比較人性化!」日前在仁化縣國道G106線城口鎮段的旅遊驛站,來自臨省交界點汝城縣大坪鎮的鄧先生表示,「仁化縣這兩年的變化很大,有時周末會約親朋好友來仁化休閒,順便品嘗這邊的美食。」

環丹霞山鄉村美如畫。龍全明 攝

去年來,仁化在縣域範圍內的國道、省道及閱丹公路沿線,利用荒草地、廢棄地等,新建了9個旅遊驛站、112個景觀節點。「各驛站建設了停車區、旅遊公廁、亭臺等設施,並多層次、多色彩密植喬灌木及草本花卉景觀,還統一提升沿線房屋風貌,把景點、公園、村莊、民宿等有機串聯,方便遊客休憩、遊覽,為周邊群眾提供休閒娛樂的去處,助推全域旅遊發展。」仁化縣住管局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

安崗村荷花田。龍全明 攝

為完善旅遊配套設施,仁化縣結合創文、創森、鄉村振興等各類工作,積極改善旅遊公路、交通路網、旅遊公共服務設施,配合建成省最美鄉村旅遊公路的「閱丹公路」和環丹霞山「萬裡碧道」建設,建成通達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湘、贛的路網。同時,提升覆蓋全域的縣鎮兩級旅遊集散及諮詢中心、旅遊指示標識、自駕車遊營地等硬體設施,以及智慧旅遊綜合管理系統、文明旅遊服務等軟體配套,進一步提升了全域旅遊體驗。

打造新景點,奔向全域景區化

城口路段旅遊驛站。龍全明 攝

走進城口紅色小鎮,在藍天白雲下,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巍然屹立,展廳內逼真的場景復原,讓歷史在多媒體展項及數位化科技裝置中演繹,活靈活現地展示了紅軍長徵突圍粵北的光輝歷程。如今,紀念館已成為了廣東「網紅」紅色旅遊的熱門地之一,自去年10月開館以來接待的遊客總數突破了10萬人次。

城口紅軍街。龍全明 攝

與紀念館隔河相望的紅軍街、打鐵鋪、勝一理髮店、廣興棧等革命遺址,是紀念館紅色文化最好的補充。紀念館帶來的人流量,給這些遺址遺蹟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遊客們豎起了大拇指:「好像穿越時空、置身其中感受了長徵精神的偉大,讓人獲得了前行的力量,真是不虛此行!」

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龍全明 攝

依託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仁化縣深入挖掘紅色資源,打造了省級特色鎮城口紅色小鎮以及省級黨建示範點董塘鎮安崗「紅色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石塘村等美麗鄉村,串珠成鏈形成了丹霞紅色文化線路,併入選為首批「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紅色旅遊成為全域旅遊發展的新亮點。

以丹霞山及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為龍頭,仁化縣把全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謀篇布局,提升美麗指數,釋放旅遊活力。如今,仁化縣擁有5A級景區1家,3A級景區4家,國家級水利風景區1個,建成丹霞街道瑤塘村、夏富村和車灣村以及董塘鎮新龍村等一批美麗鄉村示範點,連片打造了宜居宜遊的嶺南特色鄉村風貌示範帶,實現了從「景點旅遊」邁向「全域旅遊」。

多業態融合,結出旅遊「富民果」

從董塘鎮驅車前往安崗「紅色村」,極富歷史和文化氣息的思詒堂、嘯仙園等紅色景點著實令人難忘,而紅色景點周邊一片片花開正豔的荷花田甚是惹人喜愛,吸引不少遊客在花田裡穿梭拍照,村民們忙著從剛採摘回來的蓮蓬裡剝離蓮子,賣給來往的閒散遊客。

董塘鎮河富村「鴛鴦林」。通訊員供圖

在董塘鎮「國家森林鄉村」河富村,一片20餘畝的樟樹林打造成了供村民休閒娛樂的「鴛鴦林」,村民自發的在房前屋後栽種各種花草樹木,一戶一花園,一步一美景,吸引了周邊市民前來郊遊。去年來,該縣大力發展「林業+旅遊」,9個「國家森林鄉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鄉村遊景點,與各景點串聯打造了森林旅遊線路,其中「覽絢美大丹霞,品鄉村古神韻」「尋根粵北紅色之源,探秘仁化竹海茶鄉」線路被認定為省級森林旅遊特色線路。

石塘雙峰寨。龍全明 攝

隨著全域旅遊工作的深入推進,仁化縣還發展起了科普旅遊、工礦遺蹟遊,依託丹霞山常態化舉辦徒步賽、自行賽、馬拉松等大型賽事活動……全縣形成了文旅、農旅、工旅、康旅、學旅等多業態融合發展模式,帶動發展丹霞精品民宿、農家樂、家庭農場等經濟,帶旺了長壩沙田柚、丹霞貢柑、扶溪大米等農特產品銷售,助推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全域旅遊不僅開出了「致富花」,也結出了「富民果」。

【全媒體記者】唐音

【通訊員】譚玉玲 肖曉珍

【圖片】龍全明

【作者】 唐音;龍全明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金湖:讓全域旅遊成為全面小康的詩路驛站
    近年來,金湖縣實現了旅遊業態、公共服務從跟跑者到引領者的精彩蝶變,產生了以旅先行、百業興旺的綜合帶動效應,走出了一條與傳統經濟發展歷程不同的生態文明之路,讓全域旅遊成為全面小康的詩路驛站。;對濱河風光、重點地段和城市主幹道實施夜景美化提升工程,形成環城一夜遊,展示湖城處處是景、時時有景特色,初步建成5分鐘公園綠地服務圈、體育健身圈、便民生活圈。
  • 仁化縣道大嶺工業園至車灣段路面改造工程完工 閱丹公路再添風採
    近日,記者驅車前往閱丹公路仁化車灣段,看到縣道X800線大嶺工業園至車灣段路面改造工程已經完工,寬敞靚麗的瀝青路穿過一望無際的稻田和竹林,如緞帶串聯環丹美麗鄉村,為「廣東最美旅遊公路」閱丹公路再添一道風景線。
  • 仁化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文化和旅遊部公布 第二批共97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仁化縣成功入選! 劉加青 攝 2017以來,仁化縣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積極構建旅遊全面開放新格局,經過三年來的不懈努力,旅遊配套設施日臻完善、文旅產品開發豐富
  • 韶關仁化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 通訊員 譚玉玲 肖曉珍 龍全明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共97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其中韶關市仁化縣榜上有名,成為廣東省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3個縣(區)之一,也是韶關市首個入選的縣
  • 麗江市古城區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出臺政策措施,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投入旅遊發展資金,完善配套設施,構建「一城一鎮」「一潭一峽」「兩江兩線」「一帶一文化」產業帶,引領構築「處處是景、步步留人、月月有節、時時消費、線線有故事、鏈鏈相融合」的全域發展大格局,為未來發展贏得底氣和自信。
  • 大美冰城 處處皆景
    大美冰城處處皆景
  • 大豐,開啟全域旅遊新篇章
    2020年,大豐可謂喜事連連,捷報頻傳,先是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荷蘭花海在申報國家5A級景區中高票通過,即將揭牌,這樣,我們大豐除了已經擁有5A的中華麋鹿園外,又將摘得一塊5A金字招牌,這在全國三千多家縣市區中獨此一家擁有2家5A景區的縣區。成績令人刮止相看,成就無不歡欣鼓舞,黃海之濱的這座小城正彰顯她獨特的迷人魅力。
  • 全域旅遊丨景城相融,以文促旅 屯溪區全域旅遊邁向新高度
    近年來,安徽省以建設創新型文化和旅遊強省目標,印發《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加快旅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重點實施「精品打造、項目建設、四級聯建、兩翼協同」等四大工程,不斷提升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深化旅遊改革,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全省全域旅遊發展呈現速度加快、結構優化
  • 全域旅遊的「盤城實踐」:匠心育葡萄 逐夢山水間
    全域環境整治,繪就一「盤」山水畫「在盤城,一路都是風景線。」徐光榮,南京江北新區的一名騎行發燒友,他時常約上多位車友,騎行盤城水杉大道、葡萄園、滁河風光帶。2018年他參加了「千人鐵騎奔葡園」活動,沿著玉帶般的柏油路蜿蜒穿村,路一側是錯落有致的房屋庭院,整潔乾淨,另一側垂柳和水塘裡的荷花、睡蓮相映成趣,曾幾何時的泥濘鄉路,雜草叢生的田間小屋,在盤城再也覓不到蹤跡。
  • 【資訊】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11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公告》,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韶關市仁化縣、深圳市鹽田區等3個縣(區)入選名單,廣東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有望增至5個。 此前,10月27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三批20個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至此,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增至47個。
  • 魅力小城今更秀——集安市全域旅遊蓬勃發展
    2019年,集安旅遊綜合收入70.4億元,同比增長20.1%;接待遊客300萬人次,同比增長23%。旅遊業佔GDP 比重達41.2%,全域開花,賦能奔小康。今年「十一」假期,錢灣村如詩如畫的鄉村民宿引得遊人絡繹不絕。在一處新式民宿前,老闆娘孫繼春說起自家小院的故事。
  • 全域旅遊,常州溧陽示範了什麼
    12月17日,文旅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我省共有溧陽、宜興、金湖等五地上榜,溧陽作為我省全域旅遊創建單位代表分享經驗做法。 全域旅遊新生態,處處綠水青山 30年來,溧陽曆屆領導班子換人不換圖,接力走好綠色發展路,精心治山理水,悉心描山繪水,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十三五」期間,投資7億餘元治理水庫、重點塘壩,6.3億元保護天目湖水源地,12.8億元推進區域治汙一體化,14.8億元開展全域農村生活汙水治理。
  • 殷煥明到仁化調研:打造韶關特色旅遊品牌 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殷煥明到仁化調研:打造韶關特色旅遊品牌 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2020-04-08 23: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韶關仁化縣美麗鄉村吸引遊客紛至沓來
    2018年以來,依託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根據省市提出連點、連線、連片發展環丹霞山美麗鄉村的要求,仁化縣大力推進環丹霞山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連片創建工程,以「道路連片、設施連片、產業連片、文化內涵連片」為重點,打造「一個中心,兩大環線,三個主體功能區,四大門戶」空間格局,形成環丹美麗鄉村示範區,瑤塘、暖坑、安崗等一批美麗鄉村漸次花開,仁化縣登榜「2019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市」,
  • 城關鎮林莊村:搭起集體經濟發展橋 鋪就群眾幸福小康路
    城關鎮林莊村:搭起集體經濟發展橋 鋪就群眾幸福小康路 2020-07-21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陽山縣踐行「兩山」理論,走出粵北山區縣全域旅遊發展創新路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第三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陽山名列其中,再獲重磅稱號。2017年以來,陽山縣踐行「兩山」理論,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努力走出一條粵北山區縣全域旅遊發展的創新路徑。如今的陽山,鄉間村落獨具韻味、自然生態惹人吸睛、旅遊體驗提質升級,與之前相比,環境更美了、文化更濃了、遊客也多了,「隨處入景,四處皆妙」的旅遊版圖逐步構建,具備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旅遊態勢。
  • 新興被認定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2020年6月12日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廣州市增城區廣州市從化區珠海市香洲區佛山市禪城區韶關市仁化縣韶關市乳源縣對標省委「推進北部生態發展區與大灣區形成大農場、大花園對接大城市新模式「,以及雲浮市委賦予 「融灣發展先行示範縣」的定位,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工作,努力打造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康養產業高地和旅遊休閒目的地。初步形成了「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導遊」的全域旅遊格局。以「雙創」並舉為抓手,促進全域旅遊理念升級。
  • 伊通:百億項目群催生全域旅遊大格局
    伊通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有效載體,引入百億項目群,全面優化旅遊資源、基礎設施、旅遊要素和產業布局,打造出全域旅遊大格局,使山更綠、水更清,生活更富裕、文化更多彩。「美麗鄉村」呼之欲出,閃亮登場,項目建設立頭功;一村一品,榛林花海覆蒼山;一鎮一特,鹿鳴滿鄉盡歡舞;宜產宜業,稻花香裡說豐年。
  • 山東5縣(市區)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山東5縣(市區)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020/12/18 8:47:43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作者:於新悅
  • 新昌:橫板橋村以「文化+旅遊」鋪就幸福小康路
    浙江在線-新昌新聞網9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呂森) 「一路山川諧雅韻」,一條唐詩之路,串起一處處充滿翰墨清香的古村落、古遺蹟。儒岙鎮橫板橋村就是這條詩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橫板橋村地處天姥山腹地,是天姥山勝境的重點區域,也是浙東唐詩之路精華地,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