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600點關口!又見A股基金密集延期募集 說明了什麼?】年初以來,股市走勢穩健,不過2600點的溫度尚未傳導至權益基金市場。與短債等固收產品的熱銷相比,投資股市的權益基金髮行仍顯得乍暖還寒,今年以來,陸續已有13隻權益基金髮布延期募集公告,佔新發權益基金的三成以上。(中國基金報)
年初以來,股市走勢穩健,不過2600點的溫度尚未傳導至權益基金市場。與短債等固收產品的熱銷相比,投資股市的權益基金髮行仍顯得乍暖還寒,今年以來,陸續已有13隻權益基金髮布延期募集公告,佔新發權益基金的三成以上。
超3成權益基金髮布延期募集公告
股市穩步站上2600點,但權益基金市場仍相當低迷。近期,多隻處在發行期的權益基金髮布延期募集公告,將原定的募集期限向後展期。
1月25日,中歐基金髮布公告,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型基金自2019年1月11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1月25日。為充分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決定將基金的募集截止日延長至2月22日。
同日,嘉實互通精選股票型基金、東方量化多策略混合型基金也發布延長募集公告,宣布延長原定的募集時間。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處在發行檔期的權益類基金有42隻(A、C份額合併計算),據記者初步統計,截至1月26日,其中發布延期募集公告的多達13隻,佔比超過30%。
針對權益基金批量公告延期募集的現象,華南某大型公募基金副總經理認為,基金髮行擇時非常重要。在市場向上時發布權益類基金,成立的難度會小很多,而在市場低迷時發行基金,則往往是事倍功半。
這位副總經理以他所在公司旗下藍籌精選基金為例介紹,該基金在2018年3月底拿到批文,按規定6個月之內必須發布。「於是我們的基金在8月初開始發行,這期間大盤指數下跌15%,市場在下降階段,基金髮行非常艱難,但其實從投資時點上看,當時比較利於新基金建倉,未來大概率可以為投資者賺到錢。」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華南渠道總監也告訴記者,去年股市行情不好,公司並沒有新發權益基金。別家公司在發行的權益基金募集難度也很大,很多產品需要藉助幫忙資金才能成立。她所在公司主要在做權益類基金的持續營銷。
產品發行應做好前瞻性規劃和定位
針對權益基金逆市發行艱難的現象,多位業內人士都有一個願望,希望監管層可以調整當前的6個月內必須發出新基金的規定,適當延長新基金的儲備期。
上述華南基金公司副總經理認為,A股市場牛短熊長,階段性行情往往比較短暫。權益基金獲批後,未必能在6個月內遇上適合的發行時點。如果可以延長產品獲批後的儲備期,公司可以在安排銷售檔期時更為從容。
上述華南渠道總監表示,監管此前對獲批基金並沒有6月內限期發行的規定,這也導致部分基金公司批文滯留,基金髮行有很大的隨意性,造成資源浪費。後來,監管層開始窗口指導新基金髮行節奏:一是針對部分基金髮行節奏和速度進行調整,二是要求獲得批文的基金在6個月內發行。
在這位華南渠道總監看來,由於市場風格多變,基金髮行時點完全與市場風格相匹配的難度很大,而且基金公司還需要盯住銀行的發行檔期,尤其是節假日前後和熱點時段,要與銀行的考核相配套。新基金若錯過了最佳發行期,則很難達到2億元的募集成立起點,不少無法達標的公司只能以高成本去買規模。
「延展期限有一定合理性,」上述華南渠道總監表示,「我們之前有不少權益基金就是虧錢發行的。成立一段時間後,買來的規模就走了,大客戶離開後,只剩下中小散戶,這種被動發行對投資者也是不負責的。」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並不認同這種看法。北京一位中型基金公司高管人士表示,在6個月被發出並不是唯一選擇,產品申報後可以申請撤回;如果6月內發行有壓力,可以在即將到6個月時申請展期,最多可以獲得1年的儲備期;如果基金啟動銷售後到期未能募集完成,也可以宣布募集失敗,雖然這會對公司品牌有所損害,但是有利於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監管層的政策就是要在基金產品註冊制下,限制基金產品濫發和同質化的現象。推出新產品,基金公司應該做好產品的規劃和定位,有前瞻性地布局,儘量避免權益產品發行上的困難。」上述高管說。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D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