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鋒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標誌著世紀之初我國制定的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中國航天事業又向前邁進一大步。
夢想是激發活力的源泉。黨中央決策實施探月工程,圓的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飛天攬月之夢。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在一次又一次刷新航天強國刻度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航天精神。探測月球的每一個大膽設想、每一次成功實施,都源於中國航天人心懷夢想、團結拼搏、攻堅克難,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的結果。
飛天夢是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現代化國家,就是需要像中國航天人那樣,一步一個腳印,瞄準前沿、不斷探索,追夢不止、創新不止。
飛天夢也是青春夢。平均年齡33歲的「嫦娥團隊」,是青年一代創新創造力的見證,是新時代中國活力的彰顯。把個人夢想融入國家事業,勇做時代弄潮兒,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臺、放飛青春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