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民革中央、政協浙江省委員會主辦的「促進鄉村振興 全面建成小康——第三屆莫幹山會議」在德清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省、市、縣領導彭佳學、孫景淼、吳晶、馬曉暉、李上葵、閔雲、葉理中、敖煜新、張林華等出席。
圖/湖州發布
本屆會議主題為「促進鄉村振興 全面建成小康」,分論題為「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產業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共同邁入小康社會」。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北京市副主委、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科學諮詢小組共同主席閔慶文發表了「保護農業文化遺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主旨演講。
▲閔慶文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德清縣新聞中心 攝)
會上,他特別提到「德清淡水珍珠傳統養殖與利用系統」(下稱「德清珍珠系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農業文化遺產,近日又受到權威媒體《農民日報》的關注,發表了整版報導《德清珍珠系統——農業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他充分肯定了德清當地政府及珍珠龍頭企業歐詩漫的高度重視以及為保護農業文化遺產付出的努力。
▲9月21日《農民日報》專版報導「德清珍珠系統」
圍繞「農業文化遺產及其保護進展」、「農業文化遺產的鄉村振興價值」、「農業文化遺產地的鄉村振興之路」 三大方面,閔慶文展開了詳細闡述。
他表示,農業文化遺產擁有深邃的生態哲學思想、豐富的傳統技術體系、獨特的農業物種資源、深厚的鄉村文化資源,具有重要的鄉村振興價值。例如「德清珍珠系統」蘊含著資源保護與循環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觀,對促進德清珍珠文化與產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保護、農業功能拓展與生態價值轉換,以及建設生態文明、推進鄉村振興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他提出了充分利用資源優勢與「後發」優勢,實現 「五個振興」 。
「五個振興」:1
在產業振興方面,應當圍繞三產融合發展,充分發掘生物、生態、文化與景觀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突出特點、發揮優勢,形成既有市場競爭力又能持續發展的產業體系。
2
在人才振興方面,在重視引進外來優秀人才的同時,更加重視本土人才的培養與利用,注重吸引知識青年回歸故土,注重勞動者能力的提高。
3
在文化振興方面,本著揚棄的態度,發掘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利用豐厚的文化資源促進多功能農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實現經濟與文化的同步發展。
4
在生態振興方面,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有效保護生態環境與生態系統功能,治理美化鄉村生活環境。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生態系統保護、資源持續利用貫穿於農業綠色發展之中。
5
在組織振興方面,在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的同時,充分發揮傳統社會治理的積極因素,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結構,利用行之有效的鄉規民約,構建新型鄉村社會治理體系。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就越有保護的價值;越是傳統的,就越是現代的,就越有保護的必要。 」閔慶文在會上強調的觀點,也受到了現場專家及參會人員的廣泛共鳴。
▲德清珍珠養殖基地——小山漾
農耕文化是我國農業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德清淡水珍珠傳統養殖與利用系統」(下稱「德清珍珠系統」)就是中國燦爛農耕文明史中的一顆「明珠」,是我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它一樣的眾多傳統農業都蘊含的眾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是解讀傳統中國的鑰匙、保持中國文化魅力的關鍵、創新中國特色文化的重要資源。我們要將傳統農業不斷發揚光大,做好傳承發展,為現代農業鄉村振興發揮價值。
(責任編輯: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