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真決定投身直播。
這不算是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早在2016年,她在接受《人物》雜誌專訪的時候就判斷,直播平臺涉及人性與金錢的交易,以後必成氣候。
在昨天兩個小時的直播中,她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直播帶貨為什麼成立,因為商品的展示、推薦、購買都可以在直播間完成,大大縮短了整個決策的鏈條。
壹心娛樂董事會發布的2020公開信中也透露,楊天真將卸任所有藝人經紀業務。同時公司要重新整合業務板塊,將由原先的演藝經紀核心,逐步向演藝經紀、影視製作、直播經紀「三駕馬車」轉型。
比起此時進場的楊天真能否批量製造「薇婭」的懸念,更令人好奇的問題是,壹心娛樂作為一家成立六年的公司,有怎樣的成績單和軟肋。實際上,壹心娛樂的轉型,某種程度上已經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全中國最好的經紀人」
在2019年壹心娛樂的年會上,楊天真發下了豪言壯語:我是全中國最好的經紀人。
但另一邊,寒冬之下行業規模正在急劇收縮,在《我和我的經紀人》第一集,楊天真就決定退租朝陽區的一個辦公室——「不控制成本,我們連生存都有問題。」藝人之間的競爭也在加劇。以前可能是相差兩三歲的演員競爭同一個角色,現在候選人的年齡跨度是十年。
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壹心核心的藝人經紀業務,成績似乎並不理想。
不論是傳統演員還是流量明星,楊天真乃至整個壹心娛樂都沒有找到恰當的打法,為「客戶」提供幫助。
不同於日本韓國對與歌手、演員、偶像不同定位的明確劃分,我們籠統地將其分成演員和流量明星兩類。
其一是演員,包括朱亞文、宋佳、馬伊琍、陳數和曾經的張雨綺。
其二是流量明星。前有鹿晗,後有張藝興。現均已解約。同時,分公司壹加壹也在嘗試培養練習生。
朱亞文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時曾頗有緊迫感地說:到今天,我也沒有一部代表作。
而他在2019年全年只休息了10天的情況下,拍攝的影視作品是電視劇《大明風華》,偶像劇《賴貓的獅子倒影》和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
《大明風華》改編自一部大女主IP《大明皇妃孫若微傳》,儘管演員包括王學圻、梁冠華、湯唯、吳越,堪稱陣容強大,但也沒能拯救瑪麗蘇的劇情,豆瓣評分僅為6.2。《賴貓的獅子倒影》是一部偶像劇「存貨」,導演是曾經執導《深夜食堂》的蔡嶽勳。而如果不是看到演職人員表,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朱亞文在《小豬佩奇過大年》裡的角色。
朱亞文在綜藝《聲臨其境》中拿到了年度冠軍,但那聲出圈的「嘿,寶貝兒」,更多隻轉化成了路人油膩的觀感。
圖片來自豆瓣
宋佳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飾演的林慧令人印象深刻,文藝片所限,固然不會帶來更大曝光量,但同樣,也未讓她在獎項上更進一步。與小S搭檔的綜藝《姐姐的花店》,被指責亂送東西、沒有禮貌、懶。現在,宋佳乾脆回到了電視劇市場,當上了孩兒媽。她將在《小別離》姐妹篇《小捨得》中,與佟大為搭檔飾演家長。
已經解約的張雨綺,過去一年的工作「在螺旋式漩渦裡起伏」,私生活的話題有時給她製造機會,更多時候成為她的困境。而陳數從《暗算》《傾城之戀》的女主,乾脆演成了《擇天記》《幕後之王》的女配。
在《我和我的經紀人》裡,楊天真直言不諱地說:我們不是資源型公司。
圖片來自《我和我的經紀人》
那麼,自帶流量和資源的藝人,包裝的結果也顯而易見。
2014年,壹心娛樂成立暗合的另一條時間線就是吳亦凡、鹿晗先後解約歸國,以及流量時代的開啟。
而這個時代不再有大眾明星,不再有「四旦雙冰」。一切都高度垂直細分,每一個偶像自有它的粉絲,如何維護和運營這個龐大狂熱的團體、服務偶像,才應當是經紀公司的主要工作。
正如詹金斯所說:
「粉絲」成了一個參與性文化,這種文化將媒介消費的經驗轉化為新文本,乃至新文化和新社群的生產。粉絲們因為對偶像的喜愛,自發為其尋找資源,從相對下遊的營銷層面介入到較為上遊的生產層面。這種深度參與意味著粉絲營銷從文化產品的構想、準備階段就開始,並與文化產品的生產同步推進。
但楊天真並沒有做好準備。「風格太傳統了。還在面向大眾鋪廣告、做曝光,但是完全不擅長和粉絲做情感溝通。全網3000個KOL怎麼樣呢。」一位資深粉絲對我說。
直到2016年,粉絲依然讓楊天真摸不著頭腦。
「質疑我的專業性,為什麼要質疑我的專業性呢?」
「就是怎麼都看不上你。好,是我兒子好,跟你沒關係;不好,都是你不好,你怎麼沒把他照顧好。」
很長一段時間,楊天真關閉微博評論,拒絕粉絲的各種聲音。她依然不斷複製自己傳統的打法——以微博為主陣地,面向大眾做宣傳,同時配以各種綜藝。
但最終,張藝興與姜思達的對談內容變成了一個充滿嘲諷意味的「梗」。甚至很長一段時間成為豆瓣鵝組的群嘲對象。參加《吐槽大會》也並沒有給張藝興帶來任何正向效果,當天的熱搜詞是「張藝興黑臉」。
圖片來自《僅三天可見》
無法複製「範冰冰」
對楊天真乃至整個經紀行業來說,「範冰冰」是一個無法繞過不提的案例。
十年前,在範冰冰負面纏身,楊天真通過「主動告訴大眾你是一個怎樣的人」的策略,讓「範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了範冰冰的人設。
《在網絡環境下明星品牌宣傳團隊的策略分析——以範冰冰工作室為例》一文中這樣總結了它的成功路徑:
「不靠豪門」、「不靠潛規則」、「受其他女藝人排斥」、「積極進取」等關鍵詞成為打造其品牌性格的重點。在迎合男性受眾的審美需求同時,其男性化的品牌話語表達削弱了其「美豔」形象對女性手中產生的心理威脅。
對受眾來說,她不僅擁有漂亮的外形,更有聰慧、勤奮、單純、正直等等人格魅力,通過這些宣傳和推廣,範氏形象被推至新世紀女性榜樣的高度。
至此,是不是有些眼熟了。
圖片來自歐陽娜娜vlog
是的,歐陽娜娜也同樣選擇了這樣的包裝模式。在「螞蟻競走了十年」之後,歐陽娜娜通過每周拍攝留學vlog,用做飯、複習、彈琴的種種生活片段,營造出一個全能元氣少女的人設。然後,#哪個女孩不想成為歐陽娜娜#的熱搜順理成章地出現了。
但顯然,並不是每個藝人都適合這個流水線化的人設嵌套模式,朱亞文就不願意配合:「演戲是為了圈粉嗎?這不是一個演員考慮問題的方式。」
圖片來自《我和我的經紀人》
這種傳統的宣傳模式卡住了大部分人。既不適合成熟演員,也和流量明星難以匹配。「範冰冰」不可複製的另一面,是娛樂工業早已經走到了全新的時代。
在昨天的直播上,有人問還會不會有《我和我的經紀人》第二季,她回答:她和公司的藝人都不會再參與。
最終,在宣布告別藝人經紀工作的短視頻裡,楊天真說,要坦然於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