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當局越插手香港事務 將促使大陸加速解決臺灣問題

2020-12-18 臺海網

臺灣大華網路報今天專欄文章說,全國人大會議日前通過制訂港版國安法草案。蔡英文隨即聲稱,「臺灣有責任與國際『民主陣營』的夥伴們攜手合作,持續撐港人,不會坐視『民主、自由、人權』在香港倒退」。川普隨後提出反制措施,取消香港特殊經貿待遇。一連串動作顯示,臺灣將繼續配合美國介入香港事務,這對中國大陸無異公然挑釁。可以預見,大陸對美國的威脅不會退縮,對「港獨」與「臺獨」合流更不會姑息;臺灣越是插手香港事務,臺海風險越高,兩岸關係當然也就越壞。   香港回歸二十三年來,每次出現社會動蕩或群眾事件,幾乎都有美國勢力在背後組織策劃或支持。尤其是去年的香港事件,美國不但暗中提供物資、訓練、甚至還現場指導;官方除了公開聲援暴力分子,並把中國對香港問題的處置列入中美貿易談判的議題。一旦港版國安法完成立法,美國在香港的自由滲透與破壞行動,都將會受到極大限制,這對慣於在香港興風作浪,以此擾亂中國大陸的美國,自然是極大的損失。   正因為如此,川普決定取消給予香港的特殊待遇政策豁免,包括引渡條約、高科技出口管制及對香港的旅遊警示等,同時也將取消香港的獨立關稅與旅遊地區優惠待遇;並將制裁直接或間接參與傷害香港自由的中國大陸及香港官員。這對香港顯然會有一定程度的衝擊,對於中國大陸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壓力。   不過,中國顯然不會在美國的壓力下屈服,因為香港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雖然是特區,卻不能脫離中央政府的管轄;更不能在外部勢力的幹預下,成為跟國家對抗的叛亂組織。試想,如果「港獨」份子在美國的支持下可以為所欲為,完全不受法律約束,那麼「臺獨」、「藏獨」、「疆獨」,只要有美國撐腰,又何嘗不可?

再說,美國企圖片面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和獨立關稅區地位,但香港的獨立關稅區是由世貿組織承認,並由香港特區基本法保障,這種國際公認的地位,既不是美國給予,也不是美國所能任意廢止。   更重要的是,取消獨立關稅區對香港固然有負面衝擊,美國同樣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因為香港非但是美國第十大出口市場,也是美國最大順差的單一地區,從2009至2018年期間,相關貨物貿易順差累積達2970億美元;由於中美貿易摩擦相關,2019年美國對香港順差已由2018年的314億美元縮小至264億美元,如果香港失去獨立關稅區導致關稅提高,美國葡萄酒、牛肉和農產品出口商必然連帶遭殃;何況未來若對服務業及投資等其他方面再予制裁,在香港的1300家美國企業勢將受到波及。事實上,美國對香港的制裁,只是美國打擊中國的一部分;這跟中美貿易戰一樣,結局固然是兩敗俱傷,但美國既要一意孤行,中國大陸也會奉陪到底,最後美國必定要付出沉重代價。   至於臺灣,在去年的香港事件中,利用「修例」風波,極力營造「反中拒統」氛圍,同時配合美國,公開支援香港所謂「民主人士」。這對蔡英文吸引「天然獨」的年輕人,進而贏得「大選」,固然有相當效果;可是大陸從去年八月取消赴臺個人行,讓臺灣減少數以百億的觀光外匯收入,就與此有密切的關係。換言之,臺灣介入香港事務,或許對蔡英文個人或民進黨有利,但對臺灣人民卻是重大的損失。   毫無疑問,如果臺灣繼續插手香港事務,大陸一定會採取反制措施,讓臺灣「有感」。包括臺灣「邦交國」會不會又再「斷交」?ECFA屆期會不會延續?疫情平復後,陸客團體行會不會「暫停」?外界都高度關注。中國大陸在現階段固然不把臺灣當成優先議題,但臺灣若積極介入香港事務,那就正好給大陸加速解決臺灣問題的理由。民進黨當局對此,豈能不冷靜三思?

相關焦點

  • 臺媒:解決臺灣問題或已有時間表
    就在解放軍建軍90周年前夕,港臺媒體紛紛關注起解決兩岸統一時間表問題。 7月28日,香港網媒《超訊》的專欄作者紀碩鳴發文關注兩岸問題。文章中稱,大陸已把解決臺灣問題擺上議事日程。還有學者建議在廈門設「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委會」,試行「臺灣特區護照」等。
  • 臺灣對香港進行「人道援助行動」?臺媒:矇騙一些不知情的香港人
    前段時間,英國就曾大放闕詞,不僅歡迎香港人民移民英國,還表示會提供300萬香港公民的移民計劃。可到目前為止,由於英國國內的失業問題依然嚴峻,讓英國至今都還沒有拿出相應的章程。除英國外,前幾日臺灣也趕來「湊熱鬧」,表示會對香港實施「人道援助行動項目」。
  • 港媒:臺當局把香港暴徒當廁紙用完就丟
    臺當局說,倘若停用「港澳條例」,今後香港事務在法律適用上回歸「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意味著臺當局對於香港人入境臺灣或移居臺灣將採取相當嚴格的審查制度。文章直言,看來,民進黨當局是想趁機把香港的暴徒拒之門外。說實話,有哪個地方會歡迎暴徒?民進黨當局去年聲援香港暴力示威分子,根本就是唯恐香港不亂。
  • 臺媒批臺當局「去中國化」:大陸歷史劇是解藥
    資料圖片 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臺當局日前在新課綱中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在島內被批「去中國化」。對此,臺灣《旺報》報導稱,當局「去中國化」行徑也存在「解藥」,即大陸歷史劇。《延禧攻略》在臺熱播大陸製作的清代宮廷劇《延禧攻略》正在熱播,截至8月25日,在大陸播放量破100億,在臺灣的總播放量也達到4656.7萬次。至於這部電視劇在臺灣的受歡迎程度體現在什麼水平,有臺灣學生向環球網記者透露,該劇目前在臺灣確實有很多人收看,在愛看大陸劇的人群當中「應該大部分人都會知道」。
  • 臺灣當局:今年大陸返臺過年人數可能僅剩2萬多
    (觀察者網訊)自臺灣地區出現新冠肺炎本地病例後,臺灣當局加大了檢疫防控力度,規定自15日起14天居家檢疫需「1人1戶」。疫情返臺難度的提高,與高昂的隔離成本,使大陸許多臺胞臺商放棄了返臺過年的計劃。據臺媒「聯合新聞網」1月16日報導,臺灣當局預計,今年從大陸返臺過年的臺灣民眾可能僅剩兩萬多人,且這個數字可能還會繼續下降。臺當局稱,往年大陸臺胞臺商返臺過年人數一般都在十萬人左右,今年這個數字將低於以往的三分之一。由於返臺民眾需要接受為期十四天的檢疫隔離工作,因此臺當局預估,從1月15日起至28日將會是臺灣民眾從大陸或海外返臺的高峰。
  • 臺媒稱馬祖島被大量大陸抽砂船包圍,臺當局:並沒「越界」
    據臺媒報導,10月25日,馬祖網友在網上爆料稱,看到大批大陸船隻幾乎將馬祖島包圍。此事得到臺「海巡隊」證實,指出這些大陸船隻全部是抽砂船,十分罕見,並且臺方執法船隻在現場無計可施。隨後,臺「海巡署」表示,大陸抽砂船並未「越界」。
  • 插手美國大選、幹涉香港事務,蔡英文真把自己當「棋手」?
    一開始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臺當局在安慰選民,有意隱藏被當成美國棋子的「漂亮話」。久而久之也有人發現,臺當局極大可能性就是這麼想的,天真地認為民進黨也是「棋手」。臺當局我行我素,將臺灣民眾拖進危局關於這一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不能忽略的一點是,自從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臺獨勢力」氣焰高漲,各種「去中國化」抹黑中央的惡劣行徑層出不窮,也因此讓臺灣深陷危險境地。
  • 臺媒:臺灣將如何熬過最為危險的4個月
    接下來近4個月對多方而言都是一場考驗,而對於臺灣來說,在過去很長時間裡,危險從未如此靠近。臺灣《中國時報》發表了題為《臺灣最不安的未來四個月》的文章,闡述了美國越插手臺灣問題兩岸關係則越緊張,臺灣也將變得越危險的事實。
  • 臺媒:臺當局擬對兩次申辦大陸居住證者除籍 遭批「無限上綱」
    參考消息網9月18日報導臺媒稱,臺灣應對大陸臺胞居住證措施逐漸清晰,以申報登記制為基本原則,並納入舉報機制,以協助臺當局取得申辦居住證的臺胞名單。臺胞申辦居住證不會有立即除籍問題,但如連續申辦兩次以上,朝除籍方向研究。
  • 臺媒:假如我們是大陸,現在難道不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最好時機?
    臺媒:假如我們是大陸,現在難道不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最好時機?(圖片來源網絡)針對疫情期間臺海局勢及國際形勢變化,臺灣《旺報》日前刊發評論指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成為冷戰後30年來國際矛盾總爆發的催化劑。
  • 境外媒體:大陸公布臺諜案震懾「雙獨」合流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導境外媒體稱,大陸選在此刻破獲「臺諜案」,背後隱含政治意味更為濃厚,是為震懾「臺獨」與「港獨」勢力合流,甚至藉此警告臺當局別插手香港事務。某種程度上,更可視為北京給臺當局的最後警告。
  • 「臺灣代表處」?臺外事部門「急剎車」
    導讀:民進黨當局一心想要與大陸對抗,不斷尋找機會企圖強化和提升「臺美」關係。據臺媒報導,近日,臺外事部門副主管曾厚仁稱,民進黨當局將推動改名,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臺灣代表處」。近日,又有78位美國眾議員聯名致函要求國務卿蓬佩奧將「駐美代表處」改名為「臺灣代表處」,信函中含有籤訂「臺美」雙邊自由貿易協議等議題。聞聽這一訊息,臺相關部門感到十分高興。
  • 臺灣2020年對大陸出口創歷史新高 佔總出口額43.9%
    臺灣2020年對大陸出口創歷史新高。(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月9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8日公布進出口統計,2020年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514.5億美元,同比增長14.6%,佔臺灣總出口額的43.9%,不僅規模創歷史新高、依賴程度也來到新的高點。
  • 臺美關係提升"三大動作"之機構變動
    25日,臺當局曝光了三大提升「美臺關係」的大動作,包括美方同意將「臺灣和美國對等放入(臺)事務機構名稱」、首次實現「臺美斷交」40年來的「國安首長」會晤、美臺官員首次共同與臺「邦交國」官員會面。蔡英文當局極力渲染「臺美關係的大突破」,炫耀這是「美挺臺新高點」。但在島內輿論看來,美國在名義上提升所謂的「臺美關係」,只是為了打「臺灣牌」,增加對大陸的籌碼,蔡英文當局緊抱美國大腿對臺灣而言危險重重。
  • 重要數據出爐,證明臺灣離不開大陸
    不僅如此,民進黨當局不顧臺灣民眾的健康安全,執意開放美國「萊豬」(含瘦肉精豬肉)進口,企圖換取籤署美臺自貿協定;還想開放日本「核食」進口,以換取日方支持臺灣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 【臺灣買韓國列車 零件是大陸造】據臺媒11月26日報導,臺當局鐵路...
    2020-11-28 08:05:09來源:FX168 【臺灣買韓國列車零件是大陸造】據臺媒11月26日報導,臺當局鐵路管理部門(臺鐵)斥資253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58.33億元)從韓國採購電聯車。
  • 匈牙利大學禁止臺灣學生以「臺灣」名義參加活動,臺當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在五一假期期間,島內綠媒和臺當局又開始炒作「中國打壓」,臺「外交部」甚至拿臺灣留學生來污衊大陸「蠻橫霸道」。對此,有島內網友批評稱,臺灣選舉季到了,臺當局又開始炒作「仇中」把戲,「撿到爛槍四處掃射」。此番挑釁「大陸打壓」的動作開始於島內綠媒《自由時報》5月3日刊出的一則報導。
  • 臺當局拒不承認,稱:大陸需要臺灣
    而臺灣陸委會面對數據仍然大放厥詞,對外竟然表示:「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大陸需要依靠臺灣?陸委會給出回應有數據顯示,光是今年1月份到10月份,臺灣地區對大陸的「出口額」,就從原來的39%佔比一路飆升到46%。
  • 粗暴對付大陸漁船,臺當局調派千噸級「屏東艦」進駐澎湖
    @銳看臺灣報導臺當局「海巡署艦隊分署」移撥1000噸級的「屏東艦」今天起進駐澎湖海巡隊。臺媒稱,「屏東艦」配有高壓水炮射程達120公尺、船速可達24節,可克服在惡劣東北季風環境下執勤,有效解決大陸漁船越界作業問題。另外,「屏東艦(CG-135)」由澎湖子弟黃聰正升任艦長。
  • 臺媒:臺軍用包機飛往東沙時被香港區管中心要求返航
    據臺媒報導,臺灣立榮航空公司的一架軍用包機,10月15日上午在飛往南海東沙島的途中,被香港區管中心拒絕進入飛航情報區,要求返回臺灣。飛機遵從指示,調頭飛回臺灣。臺媒資料圖據報導,東沙島位於北緯20度43分、東經116度42分,位置在臺北飛航情報區之外,屬於香港飛航情報區。依照民航規定,航機循G86國際航路通過北緯21度10分、東經117度30分的KAPLI檢查點時,須向香港飛航區管中心報到,改為接受其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