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專屬的味道,然而味道的傳承少不了各式各樣美食的匯聚。一天工作結束,尋一份回憶中的「老味兒」,三五朋友或家人聚聚,絕對是很多人夜生活的首選。
談起濟寧的美食,粉蓮街、浣筆泉路、江南春美食街有著專屬濟寧本地美食的特色風味。隨著城市的發展,萬達金街、仙營北裡美食街、印象吟龍灣等美食街區也注入了新的元素,市民夜間聚會、探尋美食有了更多的選擇。
每一道特色小吃
都伴隨一代人成長
每一個城市,都有一美食聚集地,在濟寧想把所有特色小吃吃一遍,那一定要去核桃園路。
12日晚上7點,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位於任城區阜橋街道粉蓮街社區最中心位置的核桃園路,這裡以小吃為主,匯聚了粉蓮街美食街和浣筆泉美食街的特色小吃。長達340米的核桃園路美食街,南北兩側56家餐飲商鋪的招牌各具特色,五顏六色的燈光匯聚一起,站在小吃街起點位置一路向東望去,各種光暈交織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
這裡保存了很多老濟寧人的回憶,更是了解濟寧美食文化的地標。從一大早兒,老高菜盒和粉蓮街橋頭夾餅門口就已經排起了長龍,因價格不貴、味道可口,成為很多人早餐的最佳選擇。
到了上午10點,各色小吃就陸續開張,南方油炸、降龍爪爪、卡卡西炒酸奶、張老絲兒臭豆腐、核桃園雞蛋仔、胡家麻辣串、火爆烤粉絲、萬歲口味蝦、港仔烤豬蹄、青少年宮豆腐腦等等,都是能極具代表著特色小吃的店。其中不乏一些有特色的小吃獨樹一幟,無論什麼時候來,其門前總是人滿為患,熱鬧非凡。
「這家豆腐腦,從我小時候第一次去青少宮的時候開始吃,一直吃到現在。由一開始和爸爸媽媽一起吃,到現在和老婆孩子一起吃。」1983年出生的張唯,是地地道道的濟寧人,在他眼裡這家經營30年的青少年宮豆腐腦店伴隨著自己的成長,也成為了他們這一代人成長的回憶。「隨著年齡成長,當年一起玩的小夥伴們平時很難聚在一起,但是只要來到這條街上,總能碰見一些老熟人。我們常常因美食『偶遇』在一起,然後在嘮嘮家常,這種感覺真好!」張唯認為,核桃園路是承載「80後」回憶的地方。
尋找當年的味道
還是來這個地
隨著夜幕的降臨,核桃園路人流越來越密集。回望整條小吃街,有情侶、有閨蜜還有三五成群的好友們相聚在此,他們有說有笑,互相分享彼此探索的好味道。
「老闆,來個夾餅,多放辣。」、「5個羊肉串、3個雞肉串,多放孜然。」「烤冷麵、臭豆腐各來一份」……這些聲音在整條街上迴蕩著,有人選擇打包、有人選擇去上幾家店買完,匯集在一家店裡再點上幾份美食,還有的乾脆直接在店門口吃起來。
「我和朋友就喜歡買完蹲在地上直接吃,這樣才有小時候上學的感覺,吃著也感覺特別香。」市民鄭玲和閨蜜剛下班就跑來核桃園吃小吃。說起這條美食街,鄭玲告訴記者,之前這裡都是一些擺攤的小商販,環境衛生並不是特別好,如今原來的小商販租了門店經營,環境衛生也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道路重新修整了,每當有朋友來濟寧,讓她推薦濟寧美食,鄭玲首選的就是核桃園路這條美食街。
「現在這裡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了,來的人越來越多,希望能打造成一條步行美食街,有專門的停車場停放車輛,這樣也更加規範、衛生。」鄭玲對於美食街的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
當晚9點,核桃園路上仍然人流湧動。胡家麻辣串的老闆胡紅建依然在忙活著。「隨著這條美食街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我們店鋪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一般都是晚上10點左右關門,節假日的時候一般忙到凌晨。」胡紅建告訴記者,1988年他的父親就在原來的老店前推著三輪車,載著一口大鍋賣起了麻辣串。「當時他們都是圍著一口鍋,挑選自己喜歡吃的菜品。」胡紅建說,從原來的三輪車到如今的三家分店,這家老店經營了31年,也伴隨著同他一般的大孩子們成長。「原來吃我家麻辣串的大人們已經老了,小孩們都已經長大了,但是不管他們現在在哪裡,只要回到濟寧,他們還是來這兒,點上自己愛吃的串兒,尋找當年的味道。」
網紅美食街將啟
匯聚濟寧經典美食
最近,建設路高鴻科技大廈南側的仙營北裡美食街,吸引不少市民的關注。走進這條美食街,不同噴繪、塗鴉的餐車整齊排列在一起,原本水泥牆的二層樓房也重新裝修成各具特色的店鋪。「人生得意須盡歡路——24小時便利店」、「仙營就是仙」、「潘多拉大廚房」等各具特色的招牌,運用不同的字體、顏色進行裝飾,整條美食街充滿創意,十分吸引眼球。
「仙營北裡美食街全長70餘米,在原有的18家店鋪基礎之上,增加14輛餐車,主營小吃,特色餐飲等,匯集各地風味美食,打造成為濟寧最具規模的網紅美食街。」仙營北裡美食街設計負責人喬為家介紹,仙營北裡美食街位於濟寧市中心,周邊小區眾多,鄰近興唐大廈、第十三中學、仙營綠地等人群集中地段,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客流量大。
在商鋪選擇方面,挑選的都是濟寧口碑好、自帶人流量的老店鋪,讓市民在同一條美食街上,可以品嘗到濟寧各地具有特色的美食,也引進了當前全國各地的網紅美食。「仙營北裡美食街將打造成1家便利店+1家飲品店+1家酒吧+15家餐飲門店+20個小吃業態,並不定期舉行各類主題美食節。」喬為家說,目前美食街已進入收尾階段,原有的商鋪已經開始營業,整條美食街將於10月20日左右正式營業。
在接上的老味串門前,記者發現不少顧客正在店裡選菜,老闆劉琴稱進店的每一位顧客為「孩子」。「我原來在十三中門口賣麻辣串,將近30年了。只要在十三中上學的孩子們都認識我,現在進店的都是老顧客,我也算是看著他們長大,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劉琴今年已經63歲,租了店鋪後,就將店交給了孩子們,平時店裡忙的時候過來幫一下。「他們過來吃,就是吃這個老味兒,我都是按照他們喜歡吃的菜進行選菜,接下來這裡如果發展成夜市,一直經營到2點多,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這裡,也知道這個店,我心裡十分開心。」劉琴談起今後店鋪的發展,充滿了期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惠嬌 通訊員 李勇 劉偉 趙方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