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市市場監管局立足市場監管職能,結合防控工作任務,全面完成各項工作目標,市場監管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0年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伊春市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認真履職盡責、積極擔當作為,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一)堅持政治站位,助力疫情防控。疫情發生後,全市市場監管系統保供應、保價格、保質量,彰顯了市場監管部門在重大任務面前的緊迫性、前瞻性、戰鬥性、紀律性。第一時間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議,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相繼研究制定了《伊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預案》《伊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旅遊景區餐飲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方案》《伊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旅遊消費環境整治工作方案》等20餘份指導性文件,認真履行應急運行機制和聯防聯控機制,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和應急報告制度。全系統共在市場監管疫情防控一線安排工作人員600餘人,實行處級幹部包保責任制,每名處級幹部包保一個分局,對15個分局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實時督導和部署,確保防控工作落實落細。
疫情期間,共檢查集貿市場924個次、商超94614戶次;開展食品餐飲安全檢查31078件;開展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檢查,查處生活必需品價格違法案件33件,沒收違法所得1857.72元,罰款45786.22元;開展防疫用品價格監管,查辦防疫用品價格違法案件5件,依法對48家商戶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對47家商戶公開曝光;嚴查醫療器械質量,共檢查醫療器械經營企業196家,使用單位45家,完成醫療器械監督抽樣5批次,向檢察院移送非法銷售口罩案1起。
(二)堅持服務大局,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認真落實「六穩」「六保」要求,制定了70條復工復產監管指導意見,出臺了支持復產復工10條優惠政策,千方百計幫助市場主體渡難關,快復產、穩發展。先後為80家藥品經營企業的《藥品經營許可證》辦理了自動延期服務;6次深入鶴年堂公司全方位提供政策服務和技術支持,幫助企業轉型生產口罩,填補了伊春市生產疫情防控產品的空白;為123戶生產疫情防控急需品和復工復產企業開通了計量器具的檢定綠色通道;為4家企業開展認證業務提供了上門指導和延期服務;幫助百世快遞多渠道招收員工,解決了「用工荒」難題;全力推行「減免緩退」,積極引導大型商場減免房屋租金400餘萬元;召集嚴格執行電價提醒告誡會,要求16家轉供電企業全面落實95%計收電費政策,減少客戶電費支出超過1324萬元;受理消費者諮詢、投訴、舉報6915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4萬元;迅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支持旅遊產業發展要求,制定了專門的工作方案,並將處級領導包保責任制和網格化管理責任制相結合,確保了責任明細、督導有力。
(三)堅持嚴字當頭,加強安全監管。一是深化校園及周邊、農村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持續開展特殊食品、肉製品及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檢查流通環節食品經營業戶7205家,發現食品安全隱患78處,整改73處,關停5處;檢查學校食堂42家、幼兒園食堂92家、校外託管機構168家、校園周邊餐飲單位233家,約談學校、幼兒園、校外託管機構負責人251家,取締幼兒園2家,警告28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42份;開展食品抽檢1676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38批次,監測問題樣品8批次,監督抽檢樣品合格率97.4%;辦理食品案件37起,結案29起,收繳罰沒款19.26萬元。二是狠抓藥品流通領域專項整治,檢查藥品經營企業1723家次,整改229家次,累計註銷《藥品經營許可證》83家,辦理藥品案件8起,收繳罰沒款0.33萬元。三是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大體檢大執法大培訓大曝光活動,共檢查使用單位457家,抽查各類設備550餘臺,發現問題隱患9處,全部整改完畢,有效保障了特種設備安全。四是以重點工業產品、食品相關產品為重點,加強重點領域監管,開展建材、木製品、消防器材、電器、成品油、化肥產品等監督抽查175批次,對不合格產品依法進行了後處理。
(四)堅持優化環境,推動質量提升。一是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截止10月末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8119戶;持續推動簡易註銷改革,將公告日期由45天縮減至20天,通過便利化註銷企業283戶;積極推進「多證合一」,截止10月末,全市共計頒發三十五證合一營業執照5103個;分類制定管理措施,推動「證照分離」改革落實落地,截止10月末,全市「證照分離」工作相關部門辦件量1082個;持續推行全程電子化登記和「一網通辦」,全市全程電子化登記10085戶,通過「一網通辦」辦理企業設立登記238戶,企業註銷登記25 戶。二是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規範化水平,制定「雙隨機」抽查計劃380項,完成抽查任務337項;積極推進年報工作,企業年報率98.98 %,位列全省第二位。三是推動伊春市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建設,作為我省僅有的三座試點城市,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得到考核組領導和評審專家的表揚;現已啟動下輪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申報工作。四是持續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目前,全市已有註冊商標7390件、馳名商標9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5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0件、國家級優勢企業6戶。五是制定了《鐵力平貝母生產技術規程》《鐵力北五味子生產技術規程》《鐵力大米生產技術規程》和《鐵力·中國林蛙油生產技術規程》等4項地方標準,為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提供支撐。六是在全市建立高蛋白大豆種植、水稻、藍莓和黑木耳栽培等5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將於2023年底前完成驗收。
(五)堅持公平公正,維護市場秩序。一是堅決制止各類價格違法行為,依法對某轉供電企業收取電費時違規加價行為進行查辦,責令該轉供電企業將多收價款7.23萬元按期全部退還用戶,為個體工商企業年節約用電成本近8萬元;加強農資價格監管,共查處價格違法案件6件,罰款8000元;開展中介服務收費專項整治,對10家中介服務企業下達整改通知書。二是全面禁止農貿市場活禽交易,嚴厲打擊野生動物交易違法行為,累計檢查經營場所8204個次,發現1戶市場主體牌匾有違規字樣,已責令整改;發現3戶山特產品店有售賣林蛙油行為,已責令其下架產品、禁止銷售;查辦涉嫌銷售野生蛤蟆案一起。三是積極開展虛假違法廣告整治,截止10月末監測媒體、網際網路、戶外廣告共計145015條次,發現涉嫌違法廣告9條次,下達《案件交辦通知書》8件,查辦案件8起,結案4起,罰沒款0.2916萬元。四是深入推進「無傳銷社區(村)」「無傳銷網絡平臺」創建工作,對傳銷行為尤其是網絡傳銷行為加大監測和打擊力度,鞏固無傳銷城市創建成果。
(六)堅持黨建統領,強化隊伍建設。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狠抓理論武裝,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一崗雙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擔當實幹、自我加壓,整合調整、優化結構,穩步推進市場監管機構體制調整,構建有利於轉型發展、有利於民生改善、有利於生態保護、有利於和諧穩定,精簡優化高效市場監管體制。以規範「陣地建設」為重點,著力夯實支部基礎,建強黨員隊伍。堅持依法行政,建立會前學法制度,制定行政執法公示制度、重大行政執法法制審核制度和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推行執法文書格式範本,行政執法進一步規範。
二、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從更高站位謀劃和推進市場監管工作,以高質量市場監管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堅持疫情防控不放鬆。繼續嚴格落實處級幹部包保責任制,提升常態化疫情防控能力,切實做好農貿市場、海鮮市場等重點部位的監管,確保市場安全、秩序穩定;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全力支持市場主體復產復工復商。
(二)堅持服務全市經濟不放鬆。一是進一步深化「辦事不求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在做實「辦理一照九證不求人」的同時,實現「陽光檢測」「陽光監管」「陽光執法」;進一步提升優化營商環境,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方便群眾辦事,鼓勵創業創新。二是進一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減免整合申請材料,精簡合併審批環節,努力實現開辦手續「當日結」。對登記註冊和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市場監管領域許可申請,推行「套餐式」一體化審批,實現「一件事一次辦」,便利市場主體生成和快速進入運營狀態。三是進一步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工作,落實清單管理制度,強化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實現清單之外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即可自主開展經營,推進分類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四是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善本部門「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規範化、標準化水平;履行牽頭部門職責,推動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全覆蓋;依法開展長期不經營市場主體清理,規範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錄管理,深入開展聯合懲戒;全力推進登記事項監管,開展無照經營查處工作。
(三)堅持嚴守監管底線不放鬆。一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社會普遍關注的以次充好,保健食品虛假宣傳、違規銷售,「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等難點痛點問題,集中開展為期食品安全領域行業亂象專項整治行動。推進食品溯源監管,探索商超審核,切實打牢監管基礎;實現嬰幼兒食品、大型食品企業自查報告率100%,食品生產企業食品標籤合規率90%以上,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實現全覆蓋。二是強化藥械規範管理。落實落靠藥品和醫療器械監管責任,推進藥械經營企業分級分類監管,嚴控安全風險;狠抓藥品流通領域九項專項整治,加強疫情防控醫療器械產品監管和化妝品市場違法違規綜合治理,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三是強化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推動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全面建立雙重預防工作機制,強化隱患排查治理,深入開展叉車、起重機械、採暖鍋爐、大型遊樂設施等專項整治行動和特種設備「四大」行動,強化安全隱患整改情況跟蹤督查,堅決遏制特種設備重特大事故發生。四是提高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開展兒童學生用品、裝飾裝修材料、電線電纜、化肥等日用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加強對成品油、商品煤等產品專項檢查,強化食品相關產品、危險化學品及包裝物等實施許可證管理的產品證後監管。
(四)堅持維護市場秩序不放鬆。一是加大重點領域市場監管力度。強化網絡監管,督促平臺經營者履行主體責任,完成轄區網站電子標識亮標工作,針對重點商品和經營行為,強化網上監測; 強化廣告導向監管,深入推進網際網路廣告專項整治,加強藥品、保健食品等重點領域廣告監管;繼續加強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用三表等重點計量器具強制檢定, 確保民生領域計量安全準確。二是加大公平競爭審查與反壟斷執法力度。加強民生等重點領域反壟斷執法,嚴厲打擊市場混淆、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強直銷企業監管,加大傳銷案件查辦力度。三是加大價格監管執法力度。開展涉企收費、環保電價等治理檢查,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加強豬肉和重要農產品市場價格監管,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價格欺詐行為,加強殯葬、水電氣暖等行業價格收費監管,減輕群眾負擔。四是加大稽查辦案力度。實行日常巡查與重點排查、集中整治與暗訪抽查、日常監管與專項檢查、執法檢查與群眾舉報「四結合」,強化部門聯動執法辦案,一經發現違反行為,堅決予以打擊,絕不手軟,形成市場監管震懾。五是加大消費維權力度。完善消費維權制度機制,加大對消費欺詐、向老年人欺詐銷售保健產品、侵犯個人信息等消費痛點堵點的治理力度;暢通12315訴求渠道,拓展12315「五進」、綠色通道等基層維權網絡,提升接聽率和辦結率。
(五)堅持推進質量強市不放鬆。一是加強質量提升行動推進。發揮伊春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的協調引領督導作用,持續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缺陷產品召回制度落實,促進我市質量強市工作再上新臺階。二是加強標準引領。積極引導大型、外向型企業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開展達標對標;鞏固國家、省級農業示範、服務試點成果,推廣典型經驗。三是加強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深入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告知承諾制;加大認證市場整治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鼓勵企業開展有機認證,積極培育各縣、區開展有機示範區創建。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著力構建嚴格高效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支撐創新的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體系、便民利企的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全面提升我市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為伊春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智慧財產權支撐。
伊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