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將文化研究中,我們把144張麻將牌分成四類。一類是數牌,包括條牌、餅牌和萬字牌,一類為字牌,包括東、西、南、北、白板、紅中、綠髮七張牌,一類為時間牌,包括春、夏、秋、冬四張花牌,一類是君子牌,包括梅、蘭、竹、菊四張花牌。
我們在此論述字牌的文化含義。字牌共有七張,東西南北和中發白,這七張牌是幹什麼用的?東西南北,包括中,在中華文化裡,最基本的涵義是表方位的,表五方,東西南北中。在麻將裡也應該是方位的文化涵義,這個大家估計沒有什麼異議,可以說是廣泛認同。
古人最早只知道兩個方位,那就是日出的方位東方與日落的方位西方。民族學的材料表明,我國的許多民族是先知道東西方向,後來才有南北方向的知識的。在我國新石器文化的墓葬遺址中,我們看到了模式化的埋葬方向「頭西面東」、「頭西腳東。」到了殷商時期,出現了墓穴及祭祀坑的南北向構建模式,以及後代文獻中的模式化說法:「葬於北方、北首,三代之達禮也,之幽之故也。」「故死者北首,生者南向」(《禮記》)。因太陽一天的運行經過東、南、西三方,北方是日不到之方,所以北方被認為是陰間地獄的方位。
東西是人們最先掌握的一維空間方位的知覺產物。東西的定位是以人為本,中就是標準,所以東中西是一維空間的三個要素。後來在此基礎上,出現了南北,於是東西南北中就展現在我們面前。
東西南北中,是我們祖先認識外界事物所組建的一個方位模型,一個平面的模型。在麻將裡,就用東西南北和中五張牌構建了一個平面模型。
前面我們已經論述過,紅中、白板、綠髮三張牌是三元牌,三元在中華文化裡代表三才,就是天地人。天地人是從上到下的,是豎著的,如果加上東西南北中這個平面,就是一個立體的三維空間模型。
我們可以想像,東西南北中,加上天地人,古人用七張牌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完美的空間大模型。用現代數學語音表述,就是一個空間三維立體直角坐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