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後,深圳打造了持續時間最長的閱讀品牌活動——深圳讀書月,打造出了讀書文化節慶的「深圳模式」,體現了深圳人在閱讀上的「先知先覺」。深圳以讀書月為旗幟,引領全民閱讀,持之以恆地打造了中國全民閱讀的「深圳樣本」,走出了一條書香馥鬱的先行路。
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將開啟290項閱讀文化活動。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回望特區四十年,深圳以高度的文化自覺,通過一系列文化戰略、文化政策促進閱讀事業的發展,為城市可持續和創新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用閱讀改變城市。
(一)1983年,第一屆「深圳書市」在深圳展覽館開幕,為國內首次在書市活動中大批量展銷港臺書籍,使深圳圖書市場在國內外聲名鵲起。
(二)深圳圖書館(老館)在1986年開館伊始在全國率先實行了免證進館,圖書館開館前讀者排長隊等待進館的風景從那時起就已出現。
上世紀80年代,等候在深圳圖書館門口的讀者。
1991年5月,讀者冒雨排長隊在深圳圖書館辦借書證。
(三)1996年11月8日,深圳書城開業,第七屆全國書市同時在書城開幕,在深圳上演了空前的火熱場景,開業首日就迎來10萬多讀者,此次展會創下了圖書銷售量突破2000萬元等7個第一。
1996年第七屆全國書市開幕式。
1996年11月8日,第七屆全國書市舉辦地——深圳書城正式開業。因前來購書者太多,書城只好掛起「請明天再來」的告示,但門外的讀者依然不願離去。
(四)2000年11月1日,首屆深圳讀書月在深圳書城北廣場啟動,自此,年年此月,深圳以讀書為節,深圳讀書月形成了「政府倡導、專家指導、社會參與、企業運作、媒體支持」的獨特運作模式。
首屆深圳讀書月啟動儀式。
2000年,讀者在首屆深圳讀書月圖書交流大會上搶購書籍。
首屆讀書月啟動儀式上法國兒童誦讀表演。
(五)2000年後,深圳又陸續建成圖書館新館、中心書城等大型文化設施。
周末深圳圖書館一座難求,很多讀者只好走到走廊專心看書學習。
中心書城處處可見熱愛閱讀的讀者。
讀書月初期,寶安區新華書店精心組織幾千種優秀圖書深入社區、學校、廠區開展優惠流動供應活動。在西鄉新安第二工業區內的供應現場,吸引了大批外來勞務工前來閱購自己喜愛的圖書。
(六)2003年,深圳在全國率先確立「文化立市」發展戰略,提出要建設圖書館之城的目標。
2004年,深圳實施文化立市戰略工作會議。
第四屆讀書月電視辨論賽。
2009年,紀念深圳讀書月創辦十周年慶典暨第十屆深圳讀書月啟動儀式在博物館新館舉行。合唱團演唱讀書月主題歌。
(七)2010年,深圳市陸續出臺《關於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加快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深圳讀書月發展規劃(2011-2020)》等,健全全民閱讀服務系列政策措施,倡導全民閱讀成為深圳公共文化政策的重要內容。
2011年11月3日,市民在地鐵讀書漂流站閱讀書籍。
2013年10月21日,深圳榮獲「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稱號。
(八)2016年,《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出臺。文件制定了文化戰略發展規劃新藍圖,將書城、書吧建設作為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載體,積極推進「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格局建設。
2017年,深圳簡閱書吧開到深汕合作區。
深圳書城裡,市民「親子閱讀」的溫馨現場。
(九)2016年4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把「市民閱讀權利」上升到法律層面,即作為公民的權利層面進行保障。
《深圳經濟特區全民閱讀促進條例》
「市民閱讀權利」受到保障
第十六屆深圳讀書月特別活動——「溫馨閱讀夜」在深圳書城中心城徹夜舉行,全場出版物6.8折銷售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選書購書。
(十)2018年7月,第28屆全國書博會在深圳舉行,4天展期裡吸引45萬餘市民讀者參與,現場促成圖書交易8112萬元。
本屆書博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41個展團、800餘家出版單位參展。
第28屆書博會上,豐富多樣的書籍吸引了家長和孩子前來選購。
(十一)2019年,首屆深圳書展舉辦。這是深圳首次設立面向全國書業的圖書文化展會,吸引了近50萬人次讀者參與,展會中上千種精品圖書熱賣脫銷。
首屆深圳書展人山人海。
書展現場讀者熱情參與活動。
首屆深圳書展啟動儀式。
(十二)2020年,《深圳讀書月發展規劃(2021-2030)》將推動全民閱讀向縱深發展,更好服務「雙區」建設。面向未來,讀書月不僅要提倡多讀書讀好書,更要促進人與城市的發展,為全國全民閱讀工作、建設書香社會做出貢獻。
《深圳讀書月發展規劃(2021-2030)》專家策劃會召開。
深圳讀書月數位化轉型,發布年度深圳數字閱讀用戶行為報告。
在深圳這座年輕城市,有六座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以上的書城文化綜合體。此外,還有670多座大大小小的公共圖書館,有24小時的街區圖書館,有星羅棋布的書吧,「以書築城、以城築夢」,形成了深圳濃厚的閱讀氛圍。
(一)創意書城(深圳書城)
1.深圳書城羅湖城
1996年,深圳書城(羅湖城)開業,這是國內單體書店首次以「書城」命名,從此在各地掀起了一陣競相效仿的「大書城」之風。深圳書城(羅湖城)是深圳書城品牌的發源地,它在老羅湖的高樓廣廈間燃亮了一盞閱讀之燈。
1996年,第七屆全國書市在深圳書城羅湖城開幕。
2.深圳書城南山城
快速發展中的深圳,民間蘊藏的巨大讀書熱情難以通過一家大書城得到完全釋放。2004年,南山書城應運而生,這標誌著「深圳書城」正式成為深圳出版集團大書城連鎖品牌。
深圳書城南山城
3.深圳書城中心城
2006 年,中心書城開業,這是當時世界上單層面積最大的書店。這座大書城位於蓮花山下,佔據深圳最中心的位置。首設「24小時書店」,成為城市溫馨閱讀不滅的燈塔。
市民在深圳書城中心城靜心閱讀。
中心書城舉辦活動吸引大批市民參與。
24小時書吧。
4.深圳書城寶安城
2015年,「深圳書城」文化品牌下第四座超大型文化創意綜合體深圳書城寶安城開業。
深圳書城寶安城建築造型猶如一座「書山」
5.深圳書城龍崗城
深圳是高科技之城,2018年,全國第一家全方位、多維度高端智能書城深圳書城龍崗城開業,並推出了深圳首家無人值守書店。
2018年,剛落成的深圳書城龍崗城。
深圳書城龍崗城內景。
6.深圳書城龍華城
2019年,深圳書城龍華城開業,是深圳書城轉型升級、迭代打造的新一代「美學書城」。
深圳書城龍華城鴻博廳。
(二)圖書館之城
早在2003年,深圳率先開啟建設「圖書館之城」,社區圖書館自此遍地開花。
截至2019年,深圳「圖書館之城」共有各類公共圖書館959個。其中,公共圖書館(室)673家,閱覽座席4.05萬個;各類自助圖書館286臺。
自助圖書館。韓墨 攝
深圳圖書館。韓墨 攝
深圳圖書館,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作品。
(三)書店芬芳
文以載道,書以載城。書香滿城的深圳,除了六大書城,大小書店、書吧也遍布全市,讓新書好書觸手可得。截至2019年,深圳有700多家實體書店。
1.一街道一書吧:「簡閱書吧」
一區一書城,一街一書吧。「簡閱書吧」稱得上「縮小版書城」,在深圳的大街小巷萌芽開花。
。
簡閱書吧深大店
簡閱書吧南頭古城店
簡閱書吧深汕店
2.最美書店:覔書店
2018年,覔書店(深圳壹方城店)上榜首屆中國「年度最美書店」。
覔書店
覔書店
3.深圳的精神根據地:物質生活書吧
深圳物質生活書吧是深圳文化人的接頭暗號。這家創辦於2000年獨立書吧迎來送往了諸多曾落腳深圳的有影響力的學者、文化人。
物質生活書吧
4.鬧中取靜的小書店:尚書吧
深圳「尚書吧」就是深圳一些書友自發策劃建立的收藏古籍為主的書店。
尚書吧
尚書吧
5.音樂主題,復古情懷:舊天堂書店
以復古為名的深圳華僑城舊天堂書店,角落裡藏滿了磁帶和黑膠唱片。
舊天堂書店
舊天堂書店
「讓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全民閱讀,彰顯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文化格局和儲備力量。讀書月創辦二十年間,書卷與城市共同律動,知識與市民共同進步。
從全國首個大型群眾性讀書文化節慶,到全國知名的全民閱讀文化品牌,深圳讀書月為深圳提升市民素養、涵養城市文明、激發創新潛能輸送了源源不絕的活力。
(一)讀書月推薦書目
首屆讀書月成立了由中科院院士牛憨笨等14名專家學者組成的讀書指導委員會,確定了「100種藏書與閱讀推薦書目」。這一做法延續至今,讓每一位市民都能按圖索驥,讀到新書、讀到好書。
第七屆讀書月推薦書專題展。
市民在深圳書城中心城選購圖書。
(二)深圳讀書論壇
與叱吒文壇風雲人物面對面交流,聽來自各界的頂尖學者專家開堂授課,深圳讀書論壇應運而生。二十年間,饒宗頤、王蒙、金庸、莫言、謝冕、餘華、余光中、二月河、黃永玉、艾倫·麥克法蘭等國內外名家陸續登壇論道,在市民中倡導一種讀書求知、發奮好學、蓬勃向上的文化價值觀。
2005年,金庸、二月河受邀參加第六屆深圳讀書月。
2018年,白巖松出席第十九屆讀書月深圳讀書論壇 。
林清玄出席第十五屆讀書月深圳讀書論壇。
(三)經典詩文朗誦會
從好文字到好聲音,朗誦會也成為推廣全民閱讀的多元載體。2002年,「深圳讀書月經典詩文朗誦會」首度亮相。每個深秋時節,焦晃、張家聲、姚錫娟……國內知名藝術家紛紛前來坐鎮,每一屆朗誦會都一票難求。
第十四屆讀書月經典詩文朗誦會。
(四)年度十大好書
專家眼光、人文視野,在引領國人「讀好書」的路上,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評選確定了深圳在全國讀書界的發言姿態。
從2006年誕生起,年度十大好書評選始終堅持高標準遴選和推舉關切社會現實、關照人類境況的新書,推動深圳讀書月由一個地方性讀書文化節慶向全國性讀書文化節慶轉變。
2007年,首次十大好書評選。韓墨 攝
第十四屆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評選現場。
第十九屆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揭曉禮現場。
(五)海洋文化論壇
始於2007年的海洋文化論壇在全國海洋文化界具有很大影響力,多次走出深圳舉辦,促進了深圳與其它城市的文化交流融合。
第十屆深圳海洋文化論壇
(六)溫馨閱讀夜
始於2012年的溫馨閱讀夜,是每年讀書月愛書人最為期待的閱讀狂歡夜。在這個夜晚,深圳市民走進中心書城,參與集閱讀、創意、藝術、展覽等為一體的文化活動,與名家親密接觸,盡情享受閱讀。零點之後的折扣促銷,續寫不眠的書香之約。
第十四屆讀書月溫馨閱讀夜因書結緣活動。
伊琳娜·博科娃(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
「我走過很多地方,去過很多城市,沒有一個城市一個地方像深圳那樣,那麼多家庭、那麼多孩子聚集在書城盡享讀書之樂,這快樂溫馨的場面,我永遠都會記得。」
金庸
「深圳這樣一個年輕的城市有如此欣欣向榮的讀書尚學風氣,是我沒有意料到的。」
二月河
「從讀書月可見深圳人對文化的重視。今天的深圳處在東西方文化和平交流的雜交點上,深圳人正在形成新的思維和文化,我相信將來的深圳會出現『三月河』『四月河』等能壓倒『二月河』的作家,我一定會為此歡欣鼓舞。」
饒宗頤
「我非常驕傲做深圳讀書論壇的第一講,那時候我在深圳大學做教授,這是我平生最忘不了的一件事。祝賀深圳的讀書人,希望各位把讀書繼續下去。」
莫言
「深圳人將讀書月這種社會化群體活動逐漸內化成個人的一種習慣性行為。因為讀書月,深圳擁有了一段靜美時光。讀書月活動對深圳的文化發展與進步意義非凡。」
謝冕
「深圳很有遠見,創造了新的奇蹟,因為它一開始就在經濟商貿建設的同時就著眼於、致力於文化建設。讀書月20年間,只要時間許可,我總要飛抵深圳,參與這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此時的我,像一個為閱讀而興奮的深圳普通市民,分享著這座城市的歡樂與幸福。」
白巖松
「只有在深圳的中心書城,我是仰視讀者的,中心書城的大臺階是中國最美好的風景之一。深圳真正的高度不能以樓來作為標誌,必須以人們精神的高度和內心人性的高度作為衡量的標誌。」
餘秋雨
「我走過國內外很多城市,看到過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但是在文化塑造的力度和速度方面,沒有比深圳讀書月做得更好的。看到讀書月的參與面越來越廣,我覺得深圳市正在通過讀書月這樣的文化活動,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形象與城市品位。」
唐浩明
「曾國藩曾說過一句話,『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這句話也可以用於一座城市之上,可以說讀書正在改變深圳的氣質,讀書月正在改變深圳的城市形象。」
閻崇年
韓墨 攝。
「從未見到哪個城市像深圳這樣,全城上下、各行各業、大街小巷,這麼熱烈地追求讀書。」
張抗抗
「深圳在建城之初就有閱讀基因植入,城市還未成型時,閱讀文化就已經形成了。」
在深圳,普通人的閱讀故事同樣也深深打動著我們,深夜裡的每一盞閱讀燈、書城裡席地而坐的讀書者、地鐵上認真閱讀的孩子……與其說閱讀的基因早已注入深圳的血脈,不如說每一個愛閱讀的深圳人,鑄就了這座夢想之城。
(一)《投入》
這幅照片名為《投入》。在書城閱讀區,市民們圍坐而讀。有一位年輕的父親手捧書本,聚精會神地看書,而躺在他雙膝間的,是熟睡的女兒。有人評價這位父親:手裡捧著未來,懷裡抱著希望。曾有媒體嘗試找尋畫面中這位父親,未果。這溫馨美好的一幕永遠定格在這座愛閱之城。
(二)母親帶著兒子上夜大
1984年初夏,一位母親帶著兒子上夜大,這樣一群愛閱讀與學習的人,讓深圳成為一座因閱讀而受人尊重的城市,周順斌攝影。
(三)劉威林 金融從業者
今年3-8月,因為行業大環境的急劇變化,我不幸失業在家。很慶幸有書為伴,可溫暖內心,振作精神,不失向前的勇氣與信心。失業半年,我讀了40幾本書。我在南山書城讀完了《沈從文的上半生》及《沈從文的下半生》,主人公甘苦自得的精神尤與我的處境相對照。因為讀書,我沒有在快節奏的都市裡迷失自己,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四)李於蘭,企業職員
不知不覺中,我身邊愛讀書的人越來越多,應運而生的是政府建設的圖書館和書城也多了起來。
深圳是一座有書香氣的城市。攝於社區圖書館
更令我欣慰的是,政府不僅僅是提供硬體了事,還營造了濃濃的書香氛圍。比如一年一度的深圳讀書月活動,列出推薦書單、請名家來深圳做開放式講座、辦徵文大賽、朗讀大賽等等,豐富多樣的讀書類活動,吸引著市民們積極參與,培養了新老市民對書籍的熱愛。與之相匹配的,是深圳高速發展的經濟和永無止境的創新精神。
(五)京鷺,企業職員
上大學時,校圖書館是我閱讀的好去處。吳曉波《輝煌的敗局》中,企業家的奮鬥精神深深觸動了即將畢業的我,我當時在想,如果有機會,我也到珠三角奮鬥。
因為閱讀我來到深圳,畢業後我在深圳就業,深圳的讀書軟硬體環境是我見過的城市裡最好的,因為閱讀,我堅持並留了下來,閱讀緩解了我的壓力並激勵我更好地工作。
在深圳的書店,你哪怕翻閱了一天書沒買書,店員也依然熱情服務,這種服務意識是很難得的,這座城市是有閱讀溫度的!
(六)蔡昕妤 深圳大學附屬坂田學校四(2)班
2011年,我在深圳出生了,從零歲開始,我就深受這座城市閱讀的薰陶。從我會走路開始,爸爸媽媽每到周末就拉著我來到中心書城。在書城,我愛上了書,我可以在那待上一整天,小小的我看書累了就躺在媽媽的懷裡,休息一會繼續看書。
我很享受閱讀給我帶來的種種收穫,從今年開始,我創作了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我相信讀書給我和這個城市帶來種種收穫和美好。
(七)黃萍、陳浩夫婦
曾在1996年榮獲「深圳首屆百戶愛書家庭」的陳浩、黃萍夫婦,在深30多年,他們先後搬了多次家,其他家具都可以捨棄,唯獨書籍不能捨棄。他們曾把將寬敞的客廳一分為二,闢出了一間約20平方米的書房,再將左右隔牆拆除做成書櫃,不僅書房有兩排大書櫃,兩間臥室也各有一排書櫃。
張鵬 王宇 攝
他們不僅愛讀書,而且能寫書。陳浩、黃萍夫婦30多年間寫下了十幾本部文學作品,如《特區晨曲》、《窗口星辰》、《荔枝園抒情》、《鵬城萬裡》等。他們將閱讀的快樂,通過手上的筆分享給了更多的人。夫妻倆不僅是社區裡的文化顧問,還常常被邀請到書城、學校「講書」。
(八)佘悅杭 深圳外國語學校初中部2018級10班
我對讀書月的第一印象就是「媽媽不在家的時候」。作為報社的文化記者,每年11月是媽媽最忙的時候。再長大一點時,我便越來越期待讀書月。我開始不斷催促媽媽給我買每一年的「年度十大童書」,每一本我都認認真真虔誠地讀過,更是為自己立下了當一個文學家的遠大理想。
四年級時,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冬天的破手套》,而它也進入了2016年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評選的三十強。曾經,是「年度十大童書」讓年幼的我學會了「閱讀」;後來,我居然成了那個寫書的人。雖然在今天看來,我當初的文筆實在是拙劣,但我永遠不會放棄,我也希望,我的那本小書和我的努力會讓另一個人像當初的我一樣,走上文學的路。
內容來源:南方+
記者:郭悅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發布廳推薦
發布廳邀請您關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維碼
「i深圳」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深圳人,你讀書的樣子真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