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 淨度等級表包括 11 個可能的淨度等級。
鑽石品質和尺寸與價格息息相關,這是因為顏色、淨度和切工等級高的大鑽石更加罕見,因此價格更高。但通過比較相同尺寸的鑽石,即使最小的等級差異(通常肉眼覺察不到),也會對價格產生顯著的影響。
這次要說的是在網上引發了無數問題和討論的兩個淨度等級:VVS(極輕微內含級)和 VS(輕微內含級)。
這兩種鑽石均包含兩個子類別(VVS1 和 VVS2,VS1 和 VS2),代表在 10 倍放大鏡下從正面檢測鑽石時,可以看到所定義淨度特徵的難易程度。VVS 鑽石和 VS 鑽石均帶有幾乎所有情況下肉眼都不可見的淨度特徵。但是,這兩種鑽石之間的價格差異可能高達 30%。
例如,根據大部分批發商和零售商所使用的 2018 年鑽石定價表,一顆 1.00 克拉 (ct)、D 顏色等級的 VVS1 鑽石比相同重量和顏色的 VS1 鑽石要貴 20%–30%。一顆 1.00 克拉、G 到 H 顏色等級的 VVS1 鑽石比類似的 VS1 或 VS2 鑽石貴 15%–20%。
您能看出這兩顆 1.00 克拉、G 顏色等級、「極優」切工等級的圓形明亮式鑽石之間有何差異嗎?左側淨度等級為 VVS1 的鑽石比右側的 VS2 鑽石價格高 15%。照片由 Blue Nile 友情提供
鑽石淨度是指鑽石在形成、切割、磨光和日常佩戴過程中產生的內部和外部特徵。一些人將這些特徵誤稱為「痕跡」或「瑕疵」。其正確術語為「淨度特徵」,它們賦予每顆鑽石獨一無二的特徵。
有兩種淨度特徵:表面特徵和內含物。表面特徵是指外部特徵,僅限於鑽石表面。比如多餘的刻面、天然面(原始晶體表面的殘跡)、磨光線和刻面接合處的磨損痕。
內含物是內部特徵,可能完全封閉在鑽石中,也可能從表面延伸至鑽石內部。常見內含物有羽狀裂紋、晶體、針點、雲狀物(大量針點)、內部孿晶紋、針狀物或內凹天然面(即延伸到鑽石表面之下的天然面)。
表面特徵通常只會影響前兩種淨度等級的鑽石(無瑕級或者內無瑕級),而內含物則會影響所有淨度等級。對於 VVS 和 VS 鑽石,則要關注內含物。
針點是鑽石內包含的一種非常小的晶體內含物,在 10 倍放大鏡下觀察宛若一個小點。這顆鑽石含有若干個針點,且針點上方有一個較大的內含晶體。攝影:約翰·I.科伊武拉(John I. Koivula)/GIA。照片由 K.R. Gems & Diamonds, International 友情提供
雲狀物由大量針點聚集而成,由於太過細小,很難獨立區分,但整體呈雲霧狀外觀。攝影:約翰·I.科伊武拉(John I. Koivula)/GIA
淨度特徵很少或完全沒有的鑽石極為罕見。因此,在所有其他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內含物較少(或較小、較不明顯)的鑽石通常比內含物較多(或較大、較明顯)的鑽石價格更高。因此,在所有其他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VVS 鑽石比 VS 鑽石價格更高。
但是,淨度等級並不只是幾個簡單的字母和數字。為了解 VVS 和 VS 等級之間的差異,讓我們來看看 GIA 是如何對鑽石分級的,以及不同的類別代表了怎樣的鑽石特徵。
對於這顆 3.30 克拉、Asscher 切工、H 顏色等級的 VVS1 淨度鑽石而言,明顯的內含物會使其美觀程度大大降低。照片由 LangAntiques.com 友情提供
在 GIA 淨度分級系統中,10 倍放大率是用來確定鑽石淨度等級的標準放大倍數。雖然 GIA 鑽石分級師會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增加放大倍數的顯微鏡來檢測鑽石,但會根據使用標準 10 倍珠寶商放大鏡看到的情況進行分級。
在確定淨度等級時,分級師會考慮下列五個因素:
大小:當所有其他因素相同時,內含物或表面特徵相對於鑽石的尺寸越大(因此越明顯),鑽石的淨度等級就越低。
數量:當所有其他因素相同時,在 10 倍放大鏡下觀察,正面朝上時可見內含物或表面特徵反射影像越多,其對淨度等級的影響就越大。
位置:指內含物或表面特徵的位置。內含物距離桌面中心越近,其對淨度等級的影響就越大。
明顯度:指內含物或表面特徵與鑽石之間的對比度。一般來說,淨度特徵在明暗程度或顏色上與鑽石的差別越大,就越明顯,對淨度等級的影響就越大。
本質:分級師在這裡會觀察特徵的類型,及其對鑽石外觀的固有影響。換言之,一些內含物或表面特徵對淨度等級的影響比其它因素更大。
在 GIA 分級師鑑定出鑽石的所有淨度特徵並考慮到上述五個因素後,將根據下列標準對鑽石淨度進行分級:
一對梨形副石和一顆主石:在這枚鉑金訂婚戒指中,兩顆無色梨形鑽石用來襯託 1.54 克拉的濃彩黃色鑽石。三顆鑽石的淨度均為 VVS2。照片由 1stdibs.com 友情提供
如上方的淨度等級表所示,在 10 倍放大鏡下觀察,VVS 鑽石包含從極難 (VVS1) 到比較難 (VVS2) 看到的微小內含物。決定 VVS 等級的典型內含物包括:
在 10 倍放大鏡下觀察,僅可透過底部(已打磨寶石腰圍以下的部分)看到或極難從正面看到的針點、針狀物、內部孿晶紋或雲狀物 (VVS1)
在 10 倍放大鏡下觀察,比較難從正面看到的針點、針狀物、內部孿晶紋或雲狀物 (VVS2)
延伸至表面的微小內含物(缺口、洞痕、羽裂紋、擊痕、須狀裂痕、內凹天然面等)
如果鑽石帶有肉眼可見的內含物,則淨度等級不會被判定為 VVS1 或 VVS2
內部孿晶紋是一種由晶體生長不規則所形成的內含物,可以表現為條紋、角度或弧線。對於這顆鑽石來說,內含物的性質及其在鑽石底部的位置使其淨度等級為 VVS1。如果相同的內含物位於鑽石桌面下方,則鑽石的淨度等級可能更低。攝影:肖恩.F.麥克盧爾(Shane F. McClure)/GIA
這顆鑽石的淨度等級為 VVS2。在 10 倍放大鏡下觀察,紅框中的微小羽裂紋很難從正面看到。羽裂紋由沿鑽石四個八面體平面其中之一的裂口所致,可呈白色或透明狀。在本例中,鑽石鑲嵌時,羽裂紋被鑲爪擋住了。攝影:GIA
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VS鑽石包含從較難(VS1)到較容易(VS2)看到的微小內含物。也有可能包含很多不同種類的內含物,但相對於鑽石尺寸必須非常小。決定這一淨度等級的典型內含物包括部分晶體、晶結或明顯的雲狀物,或延伸到表面的微小特徵,如羽裂紋、洞痕或內凹天然面。在極少數情況下,大型VS鑽石可能包含肉眼可見的內含物。
凝視祖母綠式切工鑽石時,感覺就像凝視清澈結冰的池塘。這就是高淨度寶石適合採用祖母綠式切工的原因——比如這枚鉑金戒指中的VS1淨度、F顏色等級、5.48克拉主石,以及兩顆盾形切工的副石和一圈無色鑽石。照片由 Raiman Rocks, Inc. 友情提供
這顆鑽石的淨度等級為VS1。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紅框中的小羽裂紋比較難從正面看到。但是,和上圖所示的VVS2鑽石不同,它位於鑽石桌面下方,無法用鑲座遮住。攝影:GIA
這顆鑽石的淨度等級為VS2。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紅框中靠近桌面的羽裂紋很容易看到。攝影:GIA
一顆VVS2馬眼形切工鑽石是這枚卡地亞(Cartier)訂婚戒指的亮點。照片由 LangAntiques.com 友情提供
大家應該已經知道 VVS 鑽石和 VS 淨度鑽石之間的技術差異,那麼問題來了:花更多錢購買淨度更高的鑽石值得嗎?一方面,在幾乎所有情況下,淨度較低 (VS) 鑽石中的內含物肉眼並不可見。另一方面,淨度更高 (VVS) 表示鑽石更接近完美,也更罕見。
一些人可能會根據鑽石的切工和形狀來決定。高淨度等級的鑽石適合採用階梯式切磨,比如祖母綠式切工,因為這樣會產生較大的矩形刻面,也適合採用部分明亮式切工,如心形和馬眼形。而對另一些人來說,這一決定純粹是象徵性的。高淨度鑽石可以代表偉大愛情的珍貴與純潔。
但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鑽石意味著需要在淨度、切工、顏色和克拉重量之間進行各種選擇。雖然淨度很重要,但淨度高的鑽石不一定美觀。如果需要考慮預算,購買 VS 淨度鑽石省下來的錢可以買到尺寸更大、顏色或切工更佳的鑽石。
GIA 鑽石鑑定證書能為您提供必要的信息,幫助您信心十足地購買鑽石。
無論選擇哪種淨度等級,您需要確認鑽石經過了 GIA 分級。這能確保其淨度評定(以及顏色、切工和克拉重量)準確且客觀,並完全符合 GIA 制定的分級標準。
這顆鑽石桌面下的小晶體使其淨度等級為 VS1。插圖:GIA
這張 VS2 鑽石淨度圖顯示了決定淨度等級的內含物,包括桌面下的一些晶體和底部的一個洞痕。插圖:GIA
GIA 鑽石鑑定證書不僅包含鑽石的淨度等級,還提供了一份標繪圖。該圖標示了 10 倍放大鏡下在鑽石桌面和底部觀察到的內含物和/或表面特徵,並顯示了其大致形狀以及在鑽石上的位置。該圖用於記錄鑽石分級時的狀況,並為鑽石的淨度等級提供支持。此外,由於沒有哪兩顆鑽石的標繪圖完全相同(除非兩顆鑽石均為無瑕級),還可以用來鑑定鑽石。
來源:G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