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真的不是藍色的,
在陽江,
海的顏色瑰麗得無以復加。
"陽光透過雲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巴金先生的散文《海上日出》裡是這般美妙的描寫了大海。這大抵是第一次朦朧地知道海與日的壯麗吧。
一片灰白和平靜至極的海,一個豔麗奪目無比的日,兩個性情如此不同的相遇,怎麼還能奏出這般波瀾壯闊的曲章?
就在南方,水清沙幼的陽江是個看海和日出的好地方。但若是以為它除了海再沒有什麼東西值得留戀,大概你是要失望了。
那裡富麗繁複的古村、精緻巧妙的木雕和繁華的千年古墟,陽江的美已深入骨髓,怎能不讓人念念難忘。
陽江是「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位於廣東省西南沿海,緊鄰珠三角,扼粵西要衝。擁有 20多處總長達35.4公裡的海濱沙灘,沙質純潔,水清浪緩,在國內外海灘資源中出類拔萃。作為廣東舉足輕重的重要「魚倉」,陽江還是「海鮮王國」。
陽江這麼美,你真的能忍住不看嗎?
文/圖:大寫嶺南
(本文經大寫嶺南授權發布)
清晨時分的青與黛、日出時的赤與赭,日躍海面後的亮金爍銀,下午是眩目的皓金,接著,海,海是冰爽的什果賓治,然後海醉至酩酊,紅了,酡了。
最後海絳了又紫了,星光來了月光來了,夜幕與海,是沉默的深藍,你望著我我望著你,欲語還休的深深藍。
陽江,我們還是來了。
說好了來的,拖拖拉拉,來到海邊,
卻是
休
漁
季
!
但沒辦法啊,重頭戲是每年只擺一天的高流墟,
農曆五月初四,千年古墟,雷打不動。
首天住在海陵島保利銀灘,在陽臺就可以拍到超廣角的美貌日出。太陽當然每天照常升起,十裡銀灘將熱未熱,倒宜發呆。
海陵島的行程,要緊的還有南海一號博物館。實物終於看到了,糙。館內空間草率倉促,陳列、燈光更是糙得讓人心塞塞。真不應該啊,花了這麼大力氣做的這件事,這麼有意義的一件事呢。
其實,好東西還是有的,就衝那些德化窯小粉盒、四系罐,還有景德鎮刻花的青釉白釉碗碟,就值得停留三兩小時,那麼細潤美麗的釉啊,那麼精細靈動的工啊,今天又有多少匠人能做得出來?展出的只不過是那艘龐然宋船裡寶藏的滄海一粟,清洗與整理,每日還在細水長流地做。
▲左:德化窯觀音像/右:德化窯白釉印花花卉紋四系罐
▲景德鎮白釉印花花卉紋葵口碟
再附上海陵島小眾海灘——北洛灣的落日,北洛灣往北的礁石上,有座燈塔,可以靜靜地看日出,礁石堆後側有曲折小路可前往。
陽江漆藝院——雅韶十八座——笏朝(瑪仔)——華洞——大澳——華洞——東平(落日)▲陽江漆藝院
雅韶一線,一路可看可吃的非常豐富,漆藝院類似清邁的一村一品展銷基地,現場能看到漆藝加工的過程,還看到了慕名已久的陳奇積積叔的銀龍魚,確實很美。但整體展品,居然還是揚州的漆藝作品居多,也更顯創新,陽江匠人,加油啊~
雅韶十八座雖不及廣府地區的許多古村富麗繁複,但難得的是在地偏一隅的陽江,還有這樣齊齊整整的鑊耳屋,木雕也精細,就是沿海地區溼氣大,廣府慣用的熱鬧灰塑在這裡無法可想,簷底的卷草,亦早摧殘得不成樣子了。
在笏朝村(名字都很雅啊)的那家叫迎賓的瑪仔店裡吃過飯就到了華洞這個小小的漁人碼頭,只有陽江的老饕才知道,上午下午漁船靠岸卸貨,自有貪腥的老饕在岸邊蹲守,第一手的海獲新鮮又便宜,值得繞去這個導航找不到的小港灣。去的時候是休漁期,拍不到雲帆入港的墟撼場面,大家自行腦補。
再往前開,便是更大的漁港東平,在岬角的最裡邊,是靜靜的小漁村大澳。
大澳的落日不容錯過,海灘並不水清沙幼,但勝在落日肌理豐富,以「十三行尾」著稱的古港,常有老瓷片衝上岸邊(南海一號就是在大澳對出海床被發現)。小漁村安安靜靜的,很值得停留一個下午,漁民自製的蝦醬,嚇煞人臭,拿來蒸花腩,一流。
衝著高流墟千年古墟名頭去的,人山人海是很熱鬧,但精細的竹製品並不多,也難怪的,墟集交易的竹凳竹籮,本來就是日常品,加上篾匠也日漸稀少,所以現在墟集過半賣的都是泛濫於市的工業製品。
平心而論,它值得一看,但是,明顯,它可以更好。
魚王石其實很好找,路邊遠遠就望得到這堆石崖,沿著小路開,沿著清澈漠陽江開,魚王石果然挺好看的,從對岸看,霞光來的時候,很主旋律。
陽江老街絕不是以建築留人,南恩路做餅模的老左章印、龍津路做手工風箏的玉泉商店都很值得駐足,這些買少見少的手藝人,才是陽江老街真正的寶。
去的時候把左生的陳年舊餅模買了二十來枚,左生口拙,不喜言辭。手工風箏的傳人梁生,倒是善言而想法多之人,梁家其實藝術根基相當紮實,做風箏的一支,做漆畫的一支,做樂器的也有一支,相互照應相互貫通,老號對面,就是梁家的工作室,吃住、創作、展銷都在那了,老舊的靈芝風箏也收集得相當齊全,關於陽江特有的靈芝風箏,這次見到真身了,相當美麗呢。
在江城區環山東路的這家陽江手信店,也值得一看,把地域文化梳理出來,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事業,這是良性之路,更何況,他們的形式,年輕人會喜歡的,年輕人喜歡了,才有向前發展的可能性是不?
感謝我們能拍會玩好吃的小夥伴
出品人| 張夢馨
責編| 羅琳 值班編輯| 梁曉玲
— THE END —
外灘畫報旗下生活方式新媒體
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種能力,
讓美好更美好,讓璀璨更璀璨。
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