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提問說——「有450萬閒錢,買房、炒股,還是存銀行好?」,毫不誇張地說,在平常之中,一說到投資理財,大部分人在第一時間想到要麼是買房,要麼就是買股票,樓市與股市也是目前老百姓投資的主要市場,也屬於老百姓最為熟悉的投資方式,兩者再進行對比來說,炒股的人的數量則是比炒房的會更多,這是因為炒股的門檻遠遠低於炒房,當然,話說回來,一般在有足夠閒錢時,買房依然是是大多數老百姓的首選。
為何會如此?最直接的原因——是在2008年以來,樓市行情遠遠好於股市,而且不少人在近些年的對比來看,買房的收穫幅度遠遠大於買股票,而且幾乎很少聽到說近幾年買房遇見虧損的情況,反而買股票虧損的情形則屬於見多不怪,所以,在有閒錢可以投資的情況之下,大部分老百姓的第一時間選擇就是傾向於買房,而非買股票。
那麼,存銀行呢?顯然,存銀行的利息已經很低了,即便是大額存單等相對高年化利率的類型,也難以與買房說能產生的收益預期相比,所以,投資習慣的人,並不會讓顯現存銀行了,肯定還是想著盤活資金。
有道是——此一時彼一時,當前的房地產市場的活躍度對比前幾年已出現明顯降溫,雖然個別地區在2020年上半年曾出現一輪上漲,但是只是個別現象,並不是整體趨勢,反而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降價現象,此外,目前樓市的交投對比幾年也屬於低企狀態,更為重要的是——目前房價比起之前幾年也高出了不少幅度,可以說已經透支了不少未來的預期漲幅,要繼續大漲的概率並不大。
換言之,但從投資角度,目前樓市的投資收益概率與收益率都是大不如前,顯然,此時炒房未必適合,話說回來,假如並非出於投資獲利的目的,而是自住需求的剛需或是出於改善性住房的需求,那麼,買房顯然還是值得考慮。
至於買股票,隨著A股在近幾年相繼納入MSCI與富時羅素,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以價值為導向的投資風格正在逐漸成為A股的主流投資風格,也就是說,立足長期投資,優選優質的上市公司,在分紅的角度,也屬於考慮的主線之一。
不過,無論是選擇哪種方式,都應該以組合的方式,而不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應當採用合理的資金配置,以便能夠真正起到盤活資金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