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中心攜手核醫學科開啟「生物靶區」勾畫新篇章——影像...

2020-12-26 澎湃新聞

放射治療中心攜手核醫學科開啟「生物靶區」勾畫新篇章——影像融合技術用於腫瘤放療計劃靶區勾畫【技術新…

2020-12-21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放射治療中心攜手核醫學科開啟「生物靶區」勾畫新篇章——影像融合技術用於腫瘤放療計劃靶區勾畫

腫瘤放射治療已經邁入了精準化的年代,業界人士通常把放射治療形象的比喻為「打靶」,那如何尋找「靶點」就顯得尤為重要。放射治療100餘年來,放療人一直在找「靶點」的道路上前赴後繼以尋求精準,傳統的查體及影像學資料如消化道造影、X線透視、CT圖像、核磁圖像一直是放療人勾畫靶區的參考工具,但是仍然無法精準無誤的找到靶點。此時一種新型的影像工具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給放療人指明了道路,它的優勢在於全面實現了醫學影像學「四定」目標:(1)「定位」:發現病變和明確病變部位。(2)「定性」:明確顯示形態和功能變化的病例和病例生理性質。(3)「定量」:量化疾病或病變在形態學上及功能上的改變。(4)「定期」:確定疾病的發展階段。

如何將其應用於腫瘤靶區勾畫,放療中心翟紅豔帶領的物理師團隊與核醫學科甘霖主任團隊成功的將PET/CT圖像與定位CT圖像進行融合,應用於一例晚期中耳癌患者的腫瘤放療靶區勾畫。影像融合是將單個患者多種成像模式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過程。勾畫靶區或者是危及器官時,影像融合可以獲得不同模式的優點。可以更精準的勾畫靶區和最大限度減少對危及器官的照射,確保放療質量。臨汾市人民醫院放射治療中心在靶區勾畫時,對比了CT與MRI配準融合勾畫的GTV,業界稱「幾何靶區」與CT與PET/CT配準融合的GTV,業界稱「生物靶區」,顯然「生物靶區」比較「幾何靶區」靶區更精準且擬受照射體積更小,能夠為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該技術不僅可明確靶區範圍,精準勾畫「生物靶區」,突破以往傳統的「幾何靶區」的勾畫,而且還可以為放療醫生節省勾畫靶區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最最重要的是靶區範圍的進一步縮小,減少不必要臨近周期正常組織的照射,有利於保護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減少放療後期併發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圖像融合新技術「生物靶區」與「幾何靶區」比較示意圖

放療中心與核醫學科行PET-CT與CT融合影像工作

此項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填補了我市技術空白,在省內處於領先地位,將為更多患者提供規範化、現代化的「三精、個體化」放療。(放射治療中心 核醫學科)

供稿:翟紅豔 甘霖

原標題:《放射治療中心攜手核醫學科開啟「生物靶區」勾畫新篇章——影像融合技術用於腫瘤放療計劃靶區勾畫【技術新突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江西省腫瘤醫院成功開展宮頸癌三維後裝治療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殷夢妃報導:宮頸癌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放射治療是其重要的治療手段,後裝治療加體外照射是宮頸癌的經典治療模式。後裝放療很少單獨使用,一般作為外照射的輔助治療手段,可以給予特定部位以較高的劑量進而提高腫瘤的局部控制率。
  • 核心聚力 與影同行—我院核醫學科開展分子影像系列(CT)學習班
    分子影像學是現代醫學影像學與分子生物學相結合的新興技術,其在分子及細胞水平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在疾病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和監測治療效果上有獨特優勢。隨著核醫學學科發展,PET/CT、SPECT/CT的引進已納入日程,人才力量的培養刻不容緩,12月10日下午,我院核醫學科舉辦「核心聚力 與影同行」分子影像系列(CT)學習班,核醫學全體人員、影像科部分人員、影像規培生共40餘人參加學習。首先,核醫學科主任李婷為本次學習班做開班致辭。
  • 瑞金醫術(十三)| 核醫學科PET/MR在疑難疾病診治中的價值
    01核醫學科PET/MR在疑難疾病診治中的價值瑞金醫術瑞金醫院核醫學科擁有全球尖端的PET/MR、數位化PET/CT、SPECT/CT及SPECT、骨密度儀、小動物PET/CT,以及核素治療病房、分子影像實驗室、放免測定實驗室、回旋加速器和正電子藥物生產設施。
  • 智核生物:國內首家核醫學創新藥企,布局診療一體化臨床管線
    智核生物創始人須濤博士在早年同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的主委閒聊時,就得知了臨床核醫學科的這一大需求。當時須濤博士還在知名藥企康寧傑瑞擔任研發組長與總裁助理,主導了多個抗體藥物改造以及相關的申報工作,他同康寧傑瑞董事長徐霆博士看到了核醫學科實實在在的臨床需求,也看好放射性藥物的發展前景,遂在2015年成立了蘇州智核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後簡稱:智核生物)。
  •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落戶中山醫院
    ■介入治療是在醫學影像引導下進行非直視下診療的新學科,是心臟、血管、腫瘤等疾病的三大治療手段之一「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昨天落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擔綱中心主任。
  • 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瓦裡安後裝放射治療機即將投入使用
    ,即將開展圖像引導下高劑量率三維後裝放射治療技術。據了解,後裝放射治療(brachytherapy) 是近距離照射的一種,是指先在患者的治療部位放置不帶放射源的治療容器,然後在安全防護條件下用遙控裝置將放射源通過導管送至患者體腔內空的管道內,進行放射治療。由於放射源是後來才裝進去的,所以稱之為「後裝式」。
  • 中山醫院啟動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葛均波任主任
    12月5日,落戶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 中山醫院供圖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將全面覆蓋五大介入學科分支。12月5日,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啟動大會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上傳來消息,落戶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該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任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當天,首期認證的20家「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和94家「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也完成授牌。
  • 精準放療也是癌症治療的優選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自適應放射治療(ART)等多种放射治療技術的單位,在頭頸部、胸部、腹部、淋巴系統、婦科、乳腺、軟組織等腫瘤的治療方面口碑頗豐。發起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3項,參與國內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10項,開展了多項精準放療的關鍵技術: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技術,放療過程中呼吸運動的管理技術、4DCT放療計劃設計和優化技術,多模態圖像融合精準勾畫靶區技術,基於生物靶區同步推量的適形調強放療技術、基於人工智慧的靶區自動勾畫技術、自動計劃的設計與優化技術等,這些技術的臨床應用確保了放射治療的同質化、規範化和精準化,極大地提高了治療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 腫瘤治療中,放療與化療有什麼區別?請看放射治療知多少
    腫瘤放射治療知多少? Q:什麼是放射治療? A:放射治療,簡稱「放療」。是藉助於高能放射線殺滅惡性腫瘤(偶爾也可以用於良性疾病)的治療技術。
  • 重磅| 「生物醫學影像發展戰略」專輯出版
    本文從梳理生物醫學影像的發展規律與發展趨勢入手,重點剖析了有史以來我國對生物醫學影像研究的重視程度與投入情況,歸納了我國生物醫學影像研究的產出情況,總結介紹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優勢研究領域,進而對我國生物醫學影像的發展現狀進行競爭態勢分析,最後提出展望和建議。
  • 全面掌握放療常識,讓腫瘤治療更放心
    IMRT針對靶區三維形狀和要害器官與靶區的解剖關係對束強度調節,照射野內的劑量強度可以按腫瘤調節,使靶區內的任何一點都能得到較理想均勻的劑量,同時將要害的器官所受劑量限制在可耐受範圍內,使緊鄰靶區的正常組織受量降低。IMRT比常規治療多保護15%-20%的正常組織,同時可增加20%-40%的靶區腫瘤劑量。
  • 放療科崗位輪轉階段性學習總結
    相關研究表明,大約 70% 的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放療。當前,放療與手術、化療已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三大主要手段。在目前作為主流的三維精確放療中,放療流程一般包括:開醫囑,制定治療方案---制模--- CT 定位---勾畫靶區和危及器官---治療計劃設計---復位,劑量驗證---治療。
  • 5個世界500強項目籤約 嘉興綜合保稅區B區開啟新篇章
    5個世界500強項目籤約 嘉興綜合保稅區B區開啟新篇章 2020-12-03 15:26:00來源:中國網
  • 2018世界分子影像大會(WMIC )會議現場直擊
    世界分子影像大會(WMIC)是由世界分子影像學會(WMIS)主辦的國際分子影像學領域最具影像力的頂級學術盛會,每年都有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背景的科學家和臨床醫生相聚一堂
  • 醫療地圖|尿路上皮癌:精準治療的時代來臨
    PD-L1 伴隨診斷是當前國際上關聯免疫治療藥物最多的伴隨診斷,涵蓋2種尿路上皮癌及三種非小細胞肺癌PD-1/PD-L1抑制劑。 PD-L1 抗體檢測(免疫組織化學法)作為國內首個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療伴隨診斷已於2020年6月在我國獲批上市,標誌著我國正式開啟尿路上皮癌免疫診療時代,開啟精準化治療。
  •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入選「國家放射與治療(介入)臨床醫學研究...
    與傳統治療不同,介入治療是在CT、核磁、DSA或超聲等影像設備引導下進行的,醫生能夠看到目標腫瘤的位置、大小和血管情況,對目標病灶進行經皮膚或者穿刺血管進行「精準幹預」,無需開刀,創傷小,恢復快,是目前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
  • 網絡名人安徽行|合肥離子醫學中心:預計2021年開展質子治療臨床實驗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中國科大附一院離子醫學中心(下稱合肥離子醫學中心)位於合肥高新區,是合肥市與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合作共建的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於一身,以國際腫瘤放射治療技術——質子放射治療技術為主要治療手段,同時提供直線加速器放射治療的現代化、國際化的腫瘤中心。
  • 勾畫「十四五」發展藍圖,同心譜寫湖南新篇章
    站在「十四五」的門檻,要開好局走好湖南新階段的發展之路,就要深刻明白「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砥礪前行的第一個五年。